“憨”支书的大智慧

来源 :当代党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y8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开州区长沙镇齐圣村,有一位出了名的“憨”支书。
  说他“憨”,是因为——
  他弃百万老板不当,返乡当“村官”。
  他用自家房屋抵押贷款,帮村里改善基础设施。
  他干事创业有“憨”劲,带领村民开辟出一条致富奔小康的阳光大道。
  这位“憨”支书名叫熊尚兵,是首届“全国脱贫攻坚奖”获得者。
  别看他“憨”得可爱,却硬是用浑身“憨”劲开创了闻名开州的“齐圣开发模式”,实现了齐圣村从贫困村向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村的华丽转身……
  “憨”梦
  19岁时,熊尚兵就开始经商,做起了水果生意。
  “生意最好的时候,一天要卖1万多元水果,尤其是在东北那几年,生意特别好。”
  后来,熊尚兵开过饭店、做过房地产,当过矿老板。上世纪90年代初,熊尚兵已是大家羡慕的百万富翁。
  生意如日中天,熊尚兵却萌生了另一个想法。
  “独富不如众富,独赚钱不如众赚钱。”熊尚兵说。
  2003年春节,已颇有成就的熊尚兵,决定动手实现梦想——回到故乡齐圣村竞选“村官”。
  “怎么,你要回村里当‘村官’?”
  “好好的生意不做,你是不是脑壳被门夹了?”
  …………
  家人和亲朋觉得他已是身家百万的“大老板”,回去当“村官”太“憨”。
  “你们谁也别劝,我主意已定。”熊尚兵却态度坚决。
  第二年,熊尚兵梦想成真——他当选齐圣村党支部(现为齐圣村党委)书记,开始了“村官”岁月。
  “憨”招
  刚上任,熊尚兵就确定了工作思路——要想富,先修路。
  “道路泥泞,一旦下雨就停摆。柑橘运不出去,眼看银子化成水,太可惜!”
  “修通公路,是几代村民的梦想。”
  在一次村“两委”会议上,熊尚兵说出了自己的计划。
  想法虽好,可是这个贫困村却有一个绕不过去的难题——没钱。
  会议室里,听到新任书记的计划,大家面面相觑。
  看到村干部们的面色,熊尚兵一跺脚:“争取项目资金,剩下的大家凑,不够的我来想办法!”
  东拼西凑之后,修路款缺口还是很大。
  熊尚兵一咬牙,拿出了自己的38万元积蓄。
  2005年,齐圣村村级公路动工。
  测量土地、协调统筹、筹备材料,从早到晚,熊尚兵像一台上满了发条的机器,开始为修路跑上跑下。
  可有些村民却对此不太支持:修路会挤占部分村民的土地。
  为了调解占地纠纷,熊尚兵有时一天要开7次会。
  公路破土动工,熊尚兵又开始了新一轮忙活。
  为节约资金、保证质量,熊尚兵奔波在工地上,成了监工、审计和采购员——他也成了工人口中的“抠门书记”。
  很快,村级公路修通了。
  这条12公里的“丝带”蜿蜒在齐圣村,彻底改变了村民的生活。
  “以往到镇上赶场,一早出门,天黑回家。”村民刘丽梅至今仍然记得,路修通前她领着孩子到场镇打预防针的窘境——背上背着孩子,前面挂着大包,提着日用品,一个来回要一个“对时”。
  “现在安逸哒,随时赶场,半个小时搞定。”刘丽梅说。
  对村民来说,通路的最大的好处,就是农产品好卖了:水果商贩上门收购,肥猪在家门口就称重数钱……
  “憨”劲
  在熊尚兵看来,经商理念和村产业发展,异曲同工。
  2015年底的一天,熊尚兵走在村里的小路上,四周的撂荒地映入眼帘。
  土地上的杂草摇曳,让熊尚兵的心再起波澜:要想富,必须发展产业。
  可村里常年外出务工的有1200多人,缺乏壮劳力。
  发展什么产业合适?
  直到一次考察,熊尚兵眼前一亮。
  在与一家农业公司负责人交谈中,对方给熊尚兵支招——试试种植猕猴桃。
  熊尚兵回到村里,立即挖了土壤样本送往科研机构检验。
  “这个泥巴捏可成团,放可即散,好土!”专家说。
  听闻齐圣村适合猕猴桃种植,熊尚兵一阵暗喜。
  说干就干,熊尚兵召集村民流转土地搞专业合作社,主打优质有机红心猕猴桃。
  “农业公司给村里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基地采取保底入股分红方式运作,村民以土地和现金入股,还可以打工领工资。”熊尚兵给乡亲们做动员。
  “这些东西都没听说过,真能挣钱?”村民听闻,打起“退堂鼓”。
  “最多三年,我让你们见成效!”熊尚兵铿锵地“打包票”。
  最終,开州奇圣红心猕猴桃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流转土地3000亩,吸引200多户村民入股。
  但合作社发展很快就遇到了瓶颈——乡村道路过窄,运输不便。
  “我去贷款!”这次,熊尚兵押上了自家的房子,拓宽了道路。
  如今,齐圣村的猕猴桃已经成了开州区无公害农产品的代表之一,产品不愁销。
  61岁的村民谭培友,大半辈子都在种庄稼,年毛收入最多时不过几万元。
  后来,谭培友加入合作社,拿出7亩地和2万多元“家底”入了股。
  2015年,谭培友拿到土地租金2000元,入股分红7000多元,加上与老伴的打工收入,年总收入近6万元。
  “入股的村民每家都成了老板,都赚了钱。”
  如今,越来越多的“谭培友们”尝到了甜头。
  2016年9月30日,齐圣村猕猴桃基地,数十位村民正在地里除草松土。
  远处,一个有些发福的男人走来。
  村民们抬头一看,热情地向这人招手。
  “熊书记,又来看基地呀。”村民们眉宇间充满了感激。
  循着熊尚兵的脚步望去,村里道路宽敞整洁,路边的花儿开得正艳,一排排造型别致的小洋房错落其间。
  来到齐圣村村级公共服务中心,一些村民正进进出出。百余平方米的村卫生室里,几位乡亲正在就医。
  在村级服务中心旁,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修建的生态移民新房,沐浴在阳光下。
  “到我们南山去看看,以前这里曾经鸟不生蛋,现在成了‘富人区’啦。”熊尚兵说。
  果真,在海拔1000米的山坡上,新建成的欧式生态避暑养生庄园“奇圣庄园”已经投入使用。走进这里,都市时尚与田园风情交融。
  这座由全村1061户村民筹资而建的股份制乡村旅游接待中心,已然成为齐圣村一张亮丽的新名片。
  “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让村子变得更漂亮,村民兜里更有钱!”提及未来,“憨”书记说出了自己的朴实梦想。
  如今,这个梦正一步步实现。
其他文献
我刚当区农委主任不久,天星寺镇花房村写来申请——希望给村里拨付一定扶贫资金。  花房村是巴南区位置偏远、经济发展滞后的贫困村之一。  这时,有“诸葛亮”向我支招——  “他们确实穷,拨点款给他们犯不了大错误。”  “反正有扶贫资金,不妨给他们一些。”  …………  听了这些“建议”,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拨款补助,只能扬汤止沸,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  更让我揪心的是这些“诸葛亮”简单、粗暴的工作思路
城市新区:产城同步集约化  ——注重城市规划布局和产业规划布局的同步与协调,居住人口、就业人口与产业结构的同步与协调,城市建设管理与产业发展升级的同步与协调,实现城市新区集约、集中、集聚发展。  不过几年,原本鲜见人影的茶园新区就车马喧嚣起来。  双向八车道上,车流不息;道路两旁,楼房林立。  雏菊,在人行道上吐露金黄。企业想越过这片金黄,得经过层层“选拔”——亩产不低于600万元。  十年前,这
我们最先做的是葡萄酒俱乐部,定期不定期地举办各种形式的葡萄酒品鉴会,以传播葡萄酒文化为主。随后公司才做了期酒和葡萄酒的市场推广。刚开始我们主要做法国名庄葡萄酒,近些年我们挑选了很多性价比很好的酒做了代理。我也是因为在葡萄酒俱乐部工作的有利条件,才有机会品尝到更多品牌的葡萄酒。  关于我授勋的情况,这是整个法国以及葡萄酒业界很有分量的荣誉。SMGB是法国波尔多四个有名的葡萄酒出产地区(Medoc、G
创新土地流转机制  ——在坚持农户自愿基础上,探索创建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等多种方式的土地流转机制,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为规模化种植、专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打下基础。  作为农民,喻政礼对土地有着特殊的感情。  闲来无事时,57岁的他常常带着两岁的小外孙,去枇杷林里走走。  “看看我们家的土地。”2012年12月20日这天中午,喻政礼又带着外孙来到枇杷林。  这片1000多亩的枇杷林地,是
21岁时,刘德成有了一辆高级轿车。  22岁时,他账户里突然多了750万元。  23岁时,他已经成了千万富翁。  …………  这是一个炫目的财富故事,年纪轻轻的刘德成终于找到了“成功的捷径”。  应该说,刘德成没辜负父亲的教导:“小时候每次我爸骑车带我去奶奶家的时候,都不走大路,都串胡同,他跟我说这样近,做人要学会走捷径。”  刘德成的爸爸叫刘铁男,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原局长。  201
作为“高素质医疗管理人才”被引进到重庆担任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的刘松涛,在不少人眼里,大胆创新、锐意改革、业绩突出,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但他背地里大搞權钱交易、权色交易,收受贿赂达130多万元,获取非法所得50多万元,道德沦丧,生活糜烂。2008年1月2日,法院以受贿罪判处刘松涛有期徒刑12年,并处没收财产10万元,对其犯罪所得赃款人民币131.195万元及其收益予以追缴。    ■ “正义”
2012年12月11日,南川区大观镇石桥村。  “宋玉兰,这下你们家也算是双职工了,一年能挣十几万元吧?”邻居羡慕地问。  “没有没有……”宋玉兰连忙否认,眼睛眯成一道缝。  上月,她和丈夫一起到中海外集团投资项目上打工,成了双职工家庭。  和宋玉兰家一样,越来越多的石桥村村民开始转型,依靠村党支部争取的项目增收致富。  一年前,这里还是一个产业“空壳村”。  “产业空壳”  2011年春节,石桥
中国已进入快速城市化阶段,重庆要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必须大力实施“农民市民化工程”,帮助有条件的进城农民工在城镇中居住下来,促使一批长期“离乡不离土”的“候鸟”型人口实现彻底的离土离乡。  目前,农民要进城变为市民,尚面临三大障碍——    环境障碍    一是产业发展的制约。重庆作为传统的重工业城市,城市支柱产业资本的密集程度较高,劳动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较小,导致重庆工业企业对社会劳动力的
南川区金山镇农民代兴启打工挣了钱,30岁就开厂当上老板,后来又当上村委会主任。2002年,代兴启把家搬进南川城,乡亲们都说,代兴启落到“福窝”里了。  代兴启的新家布置得很有格调,在这套150平方米的房间里,水晶灯发着明亮的光,客厅中央,一套20座的红木沙发,围着一台豪华电视机。    打工    代兴启穿着灰白休闲装,眉头紧锁,眼睛发红,胖胖的身体瘫在椅子上,一条腿搭在沙发扶手上,像快停摆的机器
关于璧山县大路镇读者反映  低保群众的承包地被违规收回问题的调查处理情况    读者反映:  大路镇为何收回  低保群众的承包地  本刊在今年7月收到璧山县大路镇退休干部赵昌合的来信,反映他最近下乡调查时,大路镇高拱村低保人员陈维海、陶月兵向他提供了一个情况,他们自2006年9月享受低保待遇后,村里就把他们的承包地收归集体,家产也进行了登记造册,否则就不能享受低保,他们想问一下,这种做法是否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