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B—Twin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不稳的疗效分析

来源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knife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后路小切口B—Twin椎间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不稳症的手术特点和临床疗效。[方法]收治退行性腰椎不稳症患者13例13间隙,其中k,节段不稳11例,L5S,节段不稳2例。患者均行后路小切口开放手术B—Twin椎间融合术,疗效评价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下腰痛评分标准。[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无感染、神经功能损伤及融合器脱落等并发症。随访时间12~23个月(平均16.2个月),13例患者术前JOA评分平均4.2分,随访结束时JOA评分平均14.4分,JOA评分术后改善率:优11例,良1例,可1
其他文献
新型颅盆牵引装置由田慧中教授设计制造,并取得国家专利,该产品为轻便新型颅盆牵引装置,分大中小三号,小号适用于3~8岁的小儿,中号适用于9~12岁的儿童,大号适用于13岁以上至成人者。
目的:评价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髋关节疾病的近期疗效并探讨其临床体会。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至2008年4月行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患者68例81髋,男32例40髋,女36例41髋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已经是一种成功、成熟、标准的骨科治疗技术,在解除患者痛苦、恢复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但随着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广泛开展,因感染
脊髓损伤后局部产生的各种抑制因子以及神经断端之间的瘢痕都是脊髓损伤难以修复的重要原因。通过细胞移植不仅可以补充局部损失的细胞,而且可以促进损伤脊髓功能的恢复。本文
手伸指肌腱损伤在手外科中极为常见,目前主要采用传统的8字缝合、十字缝合等,但是术后局部常出现隆起结节而影响外观,加上粘连,使手指活动时受限,影响功能,常需要2次手术治疗,所以伸
[目的]以锻烧成分颗粒骨为载体,构建趋骨性雌二醇/煅烧骨复合材料,评价其修复兔桡骨临界性缺损的优势性能。[方法]建立兔桡骨中段15mm 临界性骨缺损模型,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
为使作者投稿时把握论文质量,提高论文采用机率,现将本刊对来稿科研设计要求及评价介绍如下,供作者参考。
[目的]研究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中止血带不同使用方法对术后早期患者临床症状及患肢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对40例骨性关节炎患者行单侧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其
1病历摘要患者,女,6岁。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背部疼痛,并有姿势改变,双下肢活动可,大小便正常。曾给予外固定支具固定,症状无明显缓解。入院查体:T8椎体棘突处轻叩痛,双下肢感觉肌
一年复始,万象更新,在辞旧迎新之际,《中国矫形外利·杂志》与肢残康复专业委员会于2009年1月10日在五岳独尊的泰山脚下举办了“2009年新春骨科联谊会”,出席会议的包括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