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石性肠梗阻的临床诊治分析

来源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ijing03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胆石性肠梗阻多为胆囊或胆总管巨大结石,通过胆肠内瘘或排人肠道.引起阻塞性肠梗阻,是一种少见的胆石症并发症,占全部肠梗阻病例总数的1%~4%[1].现将上海金山区中心医院枫泾医院自1983年至2006年收治的18例病人的临床资料统计如下。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手术过程中无血切肝技术的应用及手术中失血量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统计分析1380例原发性肝癌手术切除病人的临床资料,再按照失血量分为4组,研究各组的输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周肝功能child-Pugn分级、术后住院天数、术后长期存活率.结果 手术过程输血量随出血量的增加而增加,各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在出血量>800 ml时显著上升;手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手术创伤小、对腹腔干扰少、病人痛苦少、恢复快等优点,已作为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常规方法.胆囊管结石嵌顿是引起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常见原因,在此情况下行LC术时经常会遇到如何处理嵌顿结石,如何处理扩张的胆囊管残端,如何预防胆道损伤等手术技巧和方法问题。
期刊
血清睾酮高水平对早期肝细胞癌(HCC)行肝切除术的男性病人远期预后的影响需要全面阐述.该研究回顾性分析血清高睾酮对早期肝细胞癌不伴血管浸润行肝切除术的男性病人肿瘤复发风险及远期预后的影响.研究选取1995年8月至1999年3月间的42例肝细胞癌行根治性肝切除术的男性病人,TNM分期I或Ⅱ期不伴有血管浸润.测定术前血清睾酮浓度。
期刊
随着肠道传染病的有效控制,抗生素的不断升级换代和诊疗技术的进步,肝脓肿的病死率已下降到6%~14%[1],但仍存在进一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的问题[2].自2000年1月至2005年10月,我们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治疗34例肝脓肿,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期刊
目的 探讨再次肝移植(ROLT)的胆道重建方式及其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11月至2005年11月间99例再次肝移植病人胆道重建及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情况.99例病人胆道重建过程中有88例行胆管端端吻合,全部放置T管引流;11例行胆肠Roux-en-Y吻合,5例放置外支撑管引流、5例内支撑管引流、1例未放置支撑管.术后胆道并发症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B超、T管造影、胆道镜、ERC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olid pseudopapillary tumor of the pancreas,SPTP)最先于1959年由Frantz等[1].描述,是一种少见的、具有恶性潜质的肿瘤,约占所有胰腺肿瘤的1%,胰腺囊性肿瘤的3%[2].近年来其发病率明显上升,多数病例为近十年内报道,至今国内外已报道SPTP 900余例[3,4].大多数临床医师对其缺乏认识,常误诊为囊腺瘤、囊腺癌或胰岛
期刊
我院1992年2月至2006年4月间为315例病人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管造影,有效的预防胆管结石的漏诊,提高胆道疾病的术中诊断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期刊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每年有11万人死于肝癌,约占全世界肝癌死亡人数的45%.目前治疗原发性肝癌主要有三种方法:手术、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和放射治疗.临床就诊者具有手术适应证的原发性肝癌仅占20%左右,单纯手术者中约60%的病人又于2年内复发或转移。
期刊
笔者总结2004年1月至2007年1月采用胆道镜治疗40例胆管残余结石的并发症并提出相应的防治策略。
期刊
目的 评价术中胃镜放置鼻胆管在胆总管一期缝合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术中胃镜放置鼻胆管一期缝合胆总管42例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40例传统胆总管T管引流术相比较.所有病例术前经选择,术中证实无胆管残余结石、狭窄及胆总管远端通畅,常规放置腹腔引流管.结果 鼻胆管组42例术中放置鼻胆管成功率97.6%(41/42).无一例发生胆漏,拔管时间(6.9±1.9)d、平均住院日(10.1±1.6)d,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