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损害赔偿制度对医患关系的影响

来源 :法制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ao_oai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法律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了医疗事故损害赔偿中过失责任原则的合理性,并运用博弈论分析了其对医患关系的影响,认为医疗事故过错责任原则有利于协调医患关系。
  关键词医患关系博弈分析 汉德公式过错责任原则
  中图分类号:D9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6-079-01
  
  医疗改革新方案已于近期公布,我国进行了几十年的医疗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作为医疗活动的主体,医患双方关系的协调是新方案要求达到的目标之一。而医疗事故赔偿关系到医患双方的切身利益,这一问题的分析可以引入新的思维方式,法律经济学在这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一、 医患关系的博弈分析
  
  医患关系性质的如何确定?我国著名学者杨立新教授认为医疗合同是一种非典型的契约关系,即无名合同关系,是指医院与患者之间就患者疾患的诊察、治疗、护理等医疗活动形成的意思表示一致的民事法律关系,一般称之为医疗服务合同①。患者因疾病到医疗机构就诊构成一项要约,医疗机构接受患者就诊构成承诺,医疗合同因此而成立。而医疗事故主要发生于医患合同关系中,因此本文主要讨论医患合同关系。另外,由于医疗活动主要是由医生来提供,为了分析的方便故将医生和医疗机构合二为一(虽然从实际来说他们不能等同),统称为医方。
  本文采用博弈的模型来简单分析在这一过程中医方和患者的关系。按照经济学中“理性人”的假设(虽然医疗服务提供的产品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医患双方也不完全适用理性人假设):医方的主要预期是在没有被控告的风险下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患者则希望自己的病患得到很好的治疗。双方在医疗过程中各自采取的策略我们可以分析如下②:
  A.医方行使职责,患者合作;B.医方行使职责,患者不合作;C.医方不行使职责,患者合作;D.医方不行使职责,患者不合作。
  在上面四种情况中:
  A种情况,医方具有较高的道德水平或在医疗规范的约束下,医方自愿或者不得不行使职责医治患者,患者放心医治。这样,医患关系比较和谐;B种情况,虽然医方能够尽职尽责,但是由于患者对医方要求过高或者经济等原因,从而放弃医治或者选择其他医方导致不合作;C种情况,医方单方不行使职责,而患者由于信息不对称或者没有其他选择等原因,还是只能合作,这导致了医疗事故发生,医患矛盾激化。D种情况,双方都不合作,医疗关系不发生。
  
  二、医疗事故赔偿无过错责任制度对医患关系的影响
  
  2002年施行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对医疗事故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本条例所称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这就对医疗事故的责任认定进行了清晰地界定—过错责任原则。我国民法学中,将过失界定为“应当预见而没有预见到”或“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条例》将医疗事故责任界定为过错责任原则,符合经济的选择要求,降低了医疗事故的社会成本,使得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达到了均衡。
  法律经济学中的汉德公式,将给予这一问题很好的说明,这是因为医疗事故赔偿问题与汉德公式蕴涵的经济学的基本原则是一致的。汉德公式是美国汉德法官于1947年在美利坚合众国诉卡罗尔拖轮公司一案中提出的一个关于损害赔偿的一个责任方程。汉德公式用三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来确定有无过错及是否赔偿:B为充分预防事故的成本;L为事故发生造成的损失额;P为事故发生的概率。事故责任取决于B是否小于P和L的乘积,即只有当B  在医疗事故赔偿中,医方作为医疗行为的实施者,其是否承担事故造成的损失,主要取决于预防事故的成本,也就是公式中的B。当医方和患者进行一次博弈(即发生一次医疗关系),假如作为理性经济人的医方采取防御性治疗的手段来减低自身的风险,即以此来降低预防事故支出的成本,这样医方采取了不合作的策略,而患者很可能因为信息不对称(对医疗知识的缺乏、对医方素质的不了解等因素)对医方的产生了不信任,医方和患者之间的博弈就陷入了困境,双方都不合作,医疗关系不发生(患者选择其他医院或者放弃治疗)。这种情况下,医方除非具有极高的道德素质以至于完全不顾自己的利益也就是医方作为“非理性经济人”(这与我们的假设相反,排除在讨论范围之外),才会选择博弈分析中的“尽职尽责”的合作策略。
  当医疗过程中发生了损害事故,假如在此采用无过错责任,虽然可以使得个案中的受害者得到了应得的或者超额的赔偿,但医方的风险加大将会导致其增加成本支出来预防事故的发生,在实际的医疗过程中就会采取不论什么病都先进行一系列的不必要的检查、干脆拒绝治疗或者要求患者转院等防御性策略。虽然一次博弈中医方没有机会将增加的预防成本转移到同一患者的身上,但医疗活动的特殊性、医疗资源的稀缺性等因素导致其他患者还是会和医方发生医疗关系,从而使增加成本转移,最终导致社会总支出成本增加。而在重复博弈的情况下(即发生多次医疗关系),前一次的博弈策略将会影响这一次的对策,互相报复导致的不合作将增加社会成本。假如双方最终选择长期合作,因此产生的信誉机制虽然对医方是一种激励,医方可能会因此而从道德上对患者尽到更多的责任,但因客观因素的制约,医方预防事故发生支出的成本不会因此而降低,社会总成本的支出还是会增加。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医疗事故赔偿中采取过错责任制度对缓和医患矛盾有积极的作用。在医疗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医方预防事故的成本不那么高,作为“理性人”的医方就不会采取防御性医疗措施对待患者,反而会采取合作的策略尽职尽责为患者治疗。反之,如果医疗事故赔偿采用无过错责任原则的话,对整个社会来说是不经济的或者是不效率的。
  另外,在外部机制方面:发展社区医院、增加医疗事业投入、健全医疗保障体系、建立医疗救助基金等措施都对建立和谐医患关系有积极的作用。
其他文献
摘要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本文从社会环境、学校教育教学、学生认识等多方面剖析了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并进一步探索了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11-223-02    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
摘要应收账款质押是应收账款融资的一种形式,具体是指应收账款债权人将其对债务人的应收账款之债权向银行等信贷机构提供质押担保的行为。2007年颁布实施的《物权法》增设了此种新型的权利质押,无疑成为我国《物权法》的一大亮点,同时也为应收账款融资方式的创新提供了制度土壤。本文试在分析应收账款质押相关基本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其在我国实践操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完善我国应收账款质押制度的有关建议。  关键词
摘要对刑事诉讼中的审前羁押实行监督,是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监督职权,但无论是理念还是制度层面,都存在诸多薄弱环节。本文以“躲猫猫”事件为代表的一系列看守所非正常死亡事件切入,从“民主”与“法治”的视角,提出了当前检察监督审前羁押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建议在现有机制下,从观念、立法、制度等层面加强对看守所的监管力度。  关键词躲猫猫 事件审前羁押 检察监督  中图分类号:D926.3 文献标识码
一、我国刑罚制度改革    恩格斯曾说:“法不仅必须适应于总的经济状况……还必须是不因内在矛盾而自己推翻自己的内在和谐一致的表现。”因此,我国刑罚制度也须在自我否定中不断完善。我国刑罚制度改革的基础有以下几方面:    (一)刑罚目的  关于刑罚目的的学说有三种。一是报应论,主张刑罚应单纯作为对犯罪危害社会的一种报应。二为功利论,主张刑罚目的应着眼于未来,预防罪犯再次犯罪并预防其他犯罪。我国采取第
摘要哈特教授作为新分析实证主义法学的开创人,创立了法律概念规则说。他在保留分析实证主义法学的基本观念的同时,创新性的将当时英国盛行的牛津日常语言分析学派的语义分析方法运用到法理学中,认为法体系的核心是两种规则——初级规则与次级规则的结合。他的理论批判了奥斯丁的“命令说”,将承认规则引入其中从而完善并发展了法律实证主义。本文将从哈特的承认规则展开,分析法律的外部视角到内部视角的转化以及相关的内容。 
摘要本文结合冯某举报禾丰村截留青苗补偿款上访案,就检察机关如何彻底做到罢访息诉作了简要的分析和论述,以期为相关司法工作的开展有所助益。  关键词罢访息诉 检察机关 司法工作  中图分类号:D9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06-288-02    一、案情  2007年12月10日,举报人冯永祥持四张共104万元由增城市永和镇禾丰村出具的收据复印件,到我院控告禾
摘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现状和渎职侵权案件的客观特点内在地要求渎职侵权检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本文指出发现难、取证难、处理难、阻力大的“三难一大”困扰着渎职侵权检察的可持续发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突破“三难一大”的窘境要求对法治宣传教育机制、案件渠道机制、考评机制等渎职侵权检察业务机制进行系统创新。  关键词科学发展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渎职侵权检察  中图分类号:D926
摘要中国国内伦理学界自20世纪80年以来逐渐达成了对伦理学基本问题的共识,即伦理学的基本问题是利益与道德的关系问题。本文目的在于重新确立伦理学终极价值,廓清伦理学的有所为有所不为,对当代中国伦理学的发展方向进行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自由选择伦理学公正国家  中图分类号:D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1-309-01    伦理学,同哲学一样起源于人类对自身存在及对与
摘要法律作为我国人民的生活准则,具有崇高而又圣神的地位;但只有人民都懂得法律之后才能运用法律,依法行事。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法律的逐步完善,我国法律在理论界已经取得辉煌成绩,但与此不相适应的是我国民众的法律知识还很少、法制观念淡薄、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利的意识还不强,这些都造成我国法律在实践层面上的贫瘠。实践上的贫瘠必然造成理论上的空洞,以至造成法律的发展远远不及经济建设的发展速度,从而发生更多的纠纷
摘要我国《反垄断法》第2条后半段确立了反垄断法域外适用原则的有效性,但如何实现我国《反垄断法》的域外适用,充分发挥我国《反垄断法》在域外适用中的作用仍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反垄断法 法律冲突 域外适用  中图分类号:D92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06-258-02    1945年,美国第二巡回上诉法院审判的美国诉加拿大铝公司案确立了效果原则(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