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7例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的临床分析

来源 :中华胃食管反流病电子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gern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不同操作难度的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与ERCP术成功率、操作时间和并发症的差别。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消化科行ERCP术1047例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ERCP操作难度分级将其分为4个不同等级并比较不同操作难度ERCP的插管成功率、操作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别。结果根据ERCP操作难度分级,将1047例病例分成四级,其中1级患者42例,2级813例,3级188例,4级4例;1~3级病例插管成功率均在95%及以上,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而4级插
其他文献
建党100年以来,与其他医学学科一样,我国消化病学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本文回顾了建党100年以来我国医学和消化病学的发展、消化疾病谱和诊疗理念的改变,及消化内镜器械和技术的飞跃,以致敬为医学事业做出丰功伟绩的消化病学前辈,并礼赞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患者,男性,76岁,因“尿频、尿急、尿痛、血尿伴夜尿增多10天”于2017年6月7日至我院泌尿外科就诊。患者10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尿频、尿急、尿痛、血尿伴夜尿增多,表现为全程血尿,终末加重,伴有血块,伴右侧腰腹部腰痛,呈间断性,伴黑便、纳差、乏力,食欲不振。患者既往因膀胱肿瘤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有术后化疗史和肿瘤家族史。
目的探讨应用交叉中空加压螺钉联合背侧解剖接骨板的第一跖趾关节融合术治疗中重度拇外翻伴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7年5月~2019年4月收集了46例中重度拇外翻伴骨质疏松患者,年龄65~73岁。观察患者的融合率情况以及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分析比较了术前和末次随访时的拇外翻角(HVA)、第一二跖骨间角(IMA)、美国矫形足踝协会足功能评分(AOFAS)以及视觉疼痛模拟量表评分(VAS)。术前、末次随访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对46例患者进行了6~22个月的随访。46例中重度拇外翻伴骨质疏松患者全部实
目的比较可吸收带线锚钉与缝线套扎治疗胫骨髁间嵴骨折的异同。方法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湖北省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符合纳入、排除条件的胫骨髁间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带线锚钉组(采用可吸收带线锚钉治疗)、缝线套扎组(采用缝线套扎法治疗)。用t检验或卡方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膝关节相关功能指标: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膝关节韧带标准评估、Lysholm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两组患者年龄(t=0.409)、性别(χ
自2020年1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爆发流行,北京市某二级医院迅速启动应急工作机制,强化预防、救治等各项工作,从医院的应急管理体系、放射科发热门诊工作,放射科日常诊疗工作,医务人员防护培训、消毒及感控落实等多个角度保障科室各项工作稳定开展。该二级医院经过科学合理的放射科应急管理策略,截止目前未发生医院感染事件。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措施并严格执行,能够为医院的医疗质量和安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目的 探讨吐鲁番盆地不同海拔地区长期居住人群的常见慢性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其生理特征.方法 对在吐鲁番盆地长期居住人群按不同不同海拔地区分为海拔0米区(设为0米组)、海
目的探讨肝癌HBV DNA整合特征。方法结合既往研究中肝癌患者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测序结果,总结其HBV DNA整合位点,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肝癌组织、癌旁组织中HBV DNA整合位点在染色体水平、重复序列水平、基因水平的分布。利用Bedtools软件计算整合位点与转录活性位点的距离,以探讨整合与转录活性的关系,并比较该特征在肝癌组织、癌旁组织及热点基因组、非热点基因组中的差异。结果肝癌组织、癌旁组织中均有HBV DNA整合,其整合位点在染色体水平、重复序列水平和基因水平分布上均存在优势整合。肝癌组织和癌
我国是胃癌高发国家,其总体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所有恶性肿瘤中均居高位[1]。国际癌症研究机构(the 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的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胃癌的新发例数和死亡人数均位世界前列,分别为44.1%和49.8%[2]。因此降低我国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早发现是胃癌治疗的关键,目前社区大部分“无症状”的自然人群对胃健康管理的理念淡漠,无主动进行胃癌早期筛查的意识[3],高危人群早期筛查的依
随着内镜性能的不断改善、操作者技术的不断熟练以及相关配件的陆续更新,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已成为胆、胰腺疾病患者诊疗的重要手段之一。ERCP作为一种微创技术,在胆、胰腺疾病的治疗中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确切等优点[1-2]。但由于解剖结构异常、壶腹部肿瘤、乳头炎性狭窄、结石嵌顿、乳头旁(内)憩室等因素会导致ERCP胆管插管困难.
新型冠状病毒传播途径多、传染性强,人群普遍易感。多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愈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危及生命[1-3]。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CT检查成为最快捷的筛查疑似病例的方法。然而,由于患者数量多,肺内病灶多、进展速度快,短时间内需要多次复查等原因,影像医师精准诊断、量化分析面临着巨大挑战[4]。近年不断发展的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在影像学辅助诊断提高效率的同时节约了人力资源,提高准确率的同时降低了误诊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