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口服升白药物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化疗相关白细胞减少症的实验研究

来源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stbrid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实验研究评价3种常用口服升白细胞药物盐酸小檗胺片、芪胶升白胶囊、利可君片(单药、两药及三药)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CSF)皮下注射治疗化疗相关白细胞减少症的疗效。方法将156只昆明系雄性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简称A组)、模型组(简称B组)、G-CSF组(简称C组),每组24只,及G-CSF加芪胶升白胶囊组(简称D组)、G-CSF加盐酸小檗胺片组(简称E组)、G-CSF加利可君片组(简称F组)、G-CSF加芪胶升白胶囊加盐酸小檗胺片组(简称G组)、G-CSF加芪胶升白胶囊加利可君片组(简称H组)、G-CSF加利可君片加盐酸小檗胺片组(简称I组)及GCSF加利可君片加芪胶升白胶囊加盐酸小檗胺片组(简称J组),每组12只。采用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腹腔注射法制备小鼠化疗相关白细胞减少症模型,以G-CSF组作为阳性对照,将芪胶升白胶囊、盐酸小檗胺片、利可君片3种药物采用单药、单药联合G-CSF、两种或3种升白药物联合G-CSF处理模型小鼠,统计小鼠死亡率;采用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白细胞(WBC)计数及分类、红细胞(RBC)计数、血小板(PLT)及血红蛋白(Hb)水平,解剖小鼠并将其重要脏器称重,计算脏器指数。结果各组小鼠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其余各组WBC均明显升高(P<0.01),J组升白细胞及PLT的效果最佳,同时可提高Hb及RBC含量(P<0.05,P<0.01)。与B组比较,E、F、G、I、J组RBC均明显升高(P<0.01);C、E、F、H、I、J组Hb均明显升高(P<0.01)。与B组和D组比较,含有盐酸小檗胺片、利可君片的组别均可提升G-CSF对红系造血的刺激能力(P<0.05,P<0.01);C、D及G组可明显提高模型小鼠的脾脏指数(P<0.01);H组可明显提高模型小鼠的胸腺指数(P<0.05)。结论治疗化疗相关小鼠白细胞减少症或全血细胞减少的最佳方案为口服3种常用升白细胞药物联合G-CSF,推测G-CSF、芪胶升白胶囊对CTX引起的免疫抑制可能具有一定的疗效。
其他文献
量表具有测量等价性,是进行组间差异及跨文化研究比较的前提条件。随着心理测量学及统计学的发展,传统的信效度分析已不能满足潜变量测量等价性的要求。本文结合护理研究量表
文章以南水北调中线受水区供水配套工程35号输水管线穿越国道107为例,介绍了输水管线穿越国道、省道的设计原则和设计要点。通过对4种穿越施工方法的比较,最终确定采用管棚箱
目的观察药对黄芪生地结合糖皮质激素(GC)治疗狼疮性肾炎(LN)的疗效及对相关实验室指标的影响。方法 52例L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5例)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药对黄
针对煤化工行业中焦化粗苯精制过程中萃取精馏塔控制性能需进一步提高的实际需求,设计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萃取精馏塔控制系统。采用ARM9结合嵌入式Linux的软、硬件系统搭建
不解情缘:从创刊人到总顾问①——彭定安先生与《社会科学辑刊》高立胜《社会科学辑刊》系辽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社会科学学术理论刊物,从1979年创办迄今已有18个春秋了。从《辑
<正> 石膏为中医临床最常见退热药物之一。几十年来对石膏的退热作用、退热机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本文试就此作一综述。1 实验研究1.1 退热作用的研究 早期研究(八十年代初以
<正>踝关节是人体下肢的三大关节之一,其稳定性和灵活性是人体完成站立、行走、下蹲、跑跳等动作的基本保障,也是本体感觉与平衡功能的综合反映。同时,踝关节又是体育运动中
<正>护理质量评价体系作为一种有效的服务项目管理工具,可通过系统监测护理活动的实施、结果等内容来综合判断工作的实际效益。因此,准确、有效的质量评价体系能够更好地保证
目的探讨促进浦东新区一二级医院临床护士心肺复苏(CPR)技能保持的方法。方法识别临床护士CPR技能保持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阻碍技能保持的原因,制订并实施多元化CPR培训及定期
分析了我国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生产消费现状及发展前景,提出了今后的发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