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喉喑,中医称之为“久喑”“久无音”“久嗽声哑”“久病失音”等,是指喉部黏膜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以长期声音嘶哑、喉部干燥不适为主要表现,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现代医学目前尚无特效方法,且易复发。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不论是中医还是西医在治疗慢喉喑方面都有许多新进展,现将近几年来有关中医药、中西医结合、中医针灸等方面对慢喉喑的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咽喉反流性疾病( laryngopharyngeal reflux disease,LPRD)临床表现为慢性长期咳嗽、持续清嗓、声嘶、咽喉痛、咽喉部异物感等[1]。由于本病表现无特异性,易误诊为单纯性咽喉炎。据统计,4%~10%慢性咽喉炎发病与咽喉反流相关[2]。本文以贝母瓜蒌散联合奥美拉唑治疗LPRD,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目的 观察益肾平肝方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肾脏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表达的影响及益肾平肝方对SHR高血压早期肾保护作用。方法以同龄雄性SHR、血压正常大鼠(Wistar-Kyoto rats,WKY)为对象,在10周龄时,SHR随机分为高血压模型组、中药组、洛汀新组,WKY作为正常对照组,每组8只,用药12周,实验前后检测大鼠尿微量白蛋白(mAlb)、β2微
难治性癫痫(intractable epilepsy,IE)指应用目前的抗癫痫药物,在有效的治疗期内,合理用药但不能终止其发作的[1].患者常需长期药物治疗,甚至终身用药.抗癫痫药物长期使用不仅可引起神经病理损害、色氨酸代谢障碍、内分泌功能异常和叶酸缺乏,且对皮层高级功能也有不良影响[2].我院采用地龙、猪脑辅助治疗IE,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高注金匮要略》八卷,清代高学山著,孤本抄本,现藏于内蒙古医科大学图书馆。该书成书后,其临床实用性和参考价值较高,以孤善完本存世,实属不易。本文通过对《高注金匮要略》的著者与成书、内容与特色、学术价值等考察发现,该书是就《金匮要略》成书后历代注本中较有特色和学术价值的注释发挥之作,作者将《金匮要略》二十五篇逐一注释,词尽其意,文尽其理。现对其学术内容与特色进行初步考察与研究。
心房颤动为一种突发性心律失常,主要表现为心悸、气短及忧虑不安。患者房颤发作时,常出现心慌气喘,严重者出现浮肿、心绞痛[1]。笔者采用稳心颗粒配合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医学研究生教育是国家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才的重要途径,立足现有条件,提高医学学术型学位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成为当前医学高层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系统回顾了医学学术型学位博士研究生的培养现状。目前,我国医学博士研究生教育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以提高学术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逐渐完善,但创新性、连贯性和科学性仍相对不足。根据国家基本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应统筹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等环
目的 观察耳穴贴压治疗肛门病术后疼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本院肛肠科肛门病术后疼痛患者11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主穴组26例、配穴一组20例、配穴二组22例、配穴三组27例、镇痛剂组23例。耳穴贴压主穴组予以耳穴贴压镇痛,主穴:神门、病变部位对应敏感点(痔核点);配穴一组在主穴基础上配合皮质下、内分泌、交感;配穴二组在主穴基础上配合大肠、直肠下段、肛门;配穴三组在
糖尿病足又称糖尿病肢端坏疽,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临床表现包括间歇性跛行、夜间疼痛性痉挛、神经性水肿、皮温降低、足背动脉搏动减弱、下肢肌肉萎缩,严重时足部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破坏等。中药在治疗糖尿病足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可显著降低糖尿病足患者的截肢率,加速坏疽创面的愈合[1]。本文采用中药外洗配合穴位按摩治疗糖尿病足,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阿胶为马科动物驴Equus asinusL.的去毛干燥皮或鲜皮经煎煮、浓缩,少佐冰糖、黄酒、豆油加工而成的固体胶块。阿胶因以阿井之水熬制黑驴之皮而得名。阿胶有近三千年的药用历史,其治疗病症广泛,涉及到内、外、妇、儿等多个临床学科,历代医药著作多有记述,现就其归肝经治疗肝系疾病探析古人对阿胶的应用,以期指导临床合理使用阿胶治疗肝系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