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咨询企业知识管理实施中的关键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来源 :中国经济与管理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tca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宋艳,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信息管理系统与决策支持系统、知识管理、数据挖掘。
  王彦忠,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
  陈寿峰,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
  何锡兴,上海建科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级工程师。
  
  摘要:本文研究中国大型工程咨询监理企业如何实施知识管理的问题。选取中国某一大型工程咨询监理企业,在企业内面向全体员工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本次调查主要针对软、硬件基础;企业知识的获取内容;知识共享氛围(意愿)、障碍、激励措施、知识的利用方式等主题下的,影响知识管理实施策略制定的关键因素分析研究。运用统计软件spss14.0对数据进行了分析和处理。依据本次调查结论,本文提出了适合企业的有针对性地知识管理实施策略,目前该项目正在实施中。本文所采取的方法和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对于同类型的大型工程咨询企业有效实施知识管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知识管理 相关性分析 因子分析 工程咨询企业
  
  Case study about key factors in implementation knowledge management based on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Song Yan Wang Yanzhong Chen Shoufeng He Xixing
  Abstract: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largescale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the paper gathers the firsthand materials,and then research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issues in consulting enterprise.the investigation focuses on the hardware and software foundation for knowledge management,the contents of knowledge acquisition,atmosphere(will),obstacles and methods of sharing knowledge,incentive measures and the approaches of implementation knowledge management.It uses statistical software spss13.0 for data analysis and processing,then proposes some oriented strategies to implement KM in the enterprise.The program in this enterprise was put into practice,the method and the results of this research had an important reference value for the same kind of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to effectively implement the knowledge management.
  Keywords:Knowledge management Correlate analysis Factor analysis Construction project enterprise
  【中图分类号】F407.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7-0037-04
  
  
  1.引言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企业管理正在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企业的价值已经不仅仅体现在拥有的厂房、设备和产品,而在于对企业知识的掌握、运用和创新能力。因此知识管理受到了企业、组织和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咨询企业是应用其拥有的知识为客户提供咨询服务,是典型知识密集型企业,工程监理企业作为咨询企业中的一种,属于项目型咨询企业,各个项目团队是知识型团队,团队中的知识型员工在完成日常工作的同时,还肩负着企业知识创新、积累、传播的任务,因此企业对项目的管理、对员工的管理不仅关系到工程项目的顺利完成,还关系到企业未来的发展。但是传统体制下的工程监理咨询企业,其项目团队的分散性,彼此之间的沟通联系很受限制,企业中的隐性知识交流、传播和显性化过程中产生极大的障碍。诸多因素严重制约了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中的发展。为了提升知识管理层次、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需要积极探索研究适合工程咨询企业知识管理实施的策略。然而对企业而言,如何有效地实施知识管理仍然是一个难题,许多企业在推行知识管理时,常遇到的问题就是不知道企业内部现有知识管理的现状,或者从哪些具体方面实施知识管理,以及不明确制定的知识管理策略是否切合企业需求。
  
  2.企业知识管理实施中关键影响因素提出的依据
  
  基于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CMM-SW)提出的知识管理成熟度模型提供一个框架,将不断改进基于许多细微的、循序渐进的步骤组织成5个成熟度等级,他定义了一个有序的尺度,用来测量组织知识管理成熟度,为组织改进工作排出优先次序。其中:等级1,初始级:组织一般没有采用任何专业的知识管理方法来处理组织内外的知识,没有具体的知识管理过程被定义。等级2,获取级:组织已经意识到对知识的需求,并开始获取所需要的知识,组织的所有成员也开始明确理解知识管理的目的和意义。等级3,共享级:组织成员传播并使他人获得自己已有的知识,其中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将隐性知识显性化。等级4,利用级:在利用级,学习融入到了组织中。组织范围内所有可获得的知识都可以,至少部分可以应用于新环境和新项目。等级5,创新级:是知识管理成熟度模型的最高等级,组织内部成员相互共享和利用所有的显性和隐性知识,并加以吸收利用,开发出新的知识,形成创新的组织文化,不断增强组织的核心竞争力,最终实现组织目标并带来良好的收益。
  制定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企业知识管理实施策略时,需要科学的分析影响知识管理实施的因素。依据知识能力成熟度模型的五个等级的划分,结合企业的实际调查研究,提出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关键影响因素和建立相应的模型具有较强的科学性。本文首先提取了影响企业知识管理实施的6个维度,32个具体的关键影响因素,并建立它们之间的对应的层次关系模型,其次重点研究了利用数理统计中相关方法、参数验证通过该方法获取的关键影响因素是科学和可靠的,最后给企业制定有针对性的知识管理实施策略提供重要依据。
  
  3.关键影响因素研究的方法和数据的收集
  
  依据知识管理成熟度模型,结合所研究企业的实际现状和需求,建立了面向某工程咨询企业知识管理实施关键影响因素的三层的层次模型假设:顶层为知识管理实施策略,第二层:六个一级指标项即企业软、硬件基础、企业知识的获取内容、知识共享氛围(意愿)、知识共享障碍、知识贡献激励措施、知识利用的信息化方式、知识贡献激励方式;底层为他们分别对应的具体指标。
  3.1 研究技术路线。
  研究的具体技术路线是:①小范围调查,通过面谈、会谈、电话访谈方式对企业的3个项目部、2个分公司(占公司总数的40%)和5个职能部门成员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对企业知识管理的看法、态度和建议,之后对这些信息整理出关键影响因素,对所提炼的关键因素的重要性作初步检验;②问卷设计,在小范围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所提炼的关键因素指标,参考已有的相关量表进行调查问卷设计;③在整个企业内部对所有员工进行问卷调查和数据收集,收集 200~300个有效样本数据;④数据分析,利用收集到的有效样本数据作统计分析;⑤对统计分析结果进行总结,给出提高企业的知识管理水平的针对性策略。
  3.2 问卷调查对象。
  本次问卷调查对象为国内某大型工程监理咨询企业的所有在项目部工作的员工。该企业是属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控股的大型企业。公司自1987年开始对工程项目提供全过程施工质量监理咨询服务,至今已有20多年的发展历程。公司主要经营施工监理、项目管理、招投标代理、造价咨询及工程建设领域内的各种工程技术咨询服务等业务,下属五个分公司和二个子公司,2006年公司产值突破1.5亿元,经全国监理行业排名为全国最大的监理咨询公司。公司先后在北京、广州、温州、厦门、郑州、济南、苏州等地开展各类咨询服务工作,目前拥有分布在全国各地的380多个项目。因此,在该公司实施调研所获取的一手资料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可行性。
  3.3 问卷调查内容的设计。
  通过在上述企业与员工进行面谈、会谈、电话访谈方式,了解他们对企业知识管理的看法、态度和建议,之后从这些信息中整理出,影响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重要影响因素,由此编制问卷。正式调查所采用的问卷中包括了实施知识管理的软、硬件基础;企业知识的获取内容;知识共享氛围(意愿)、障碍、激励措施、知识利用的信息化方式等6个主要主题,其中:实施知识管理的软、硬件基础测量企业在实施知识管理中具有的信息化、企业员工对知识资源的认可程度的现状了解;企业知识的获取主题测量企业在知识管理中哪些知识内容是企业经营管理业务中的重要收集的内容;知识共享氛围(意愿)、障碍、激励措施主题主要测量企业在实施知识管理中重要的共享环节中,员工间是否愿意进行知识的互帮互助,存在的影响知识在企业间交流的障碍有哪些,这不仅从一定程度上为解决知识共享问题提供思路,而且还能从侧面反映企业文化状况,知识共献的激励措施主题主要测量在当前企业中那些激励措施对促进员工为企业知识积累等做贡献、知识利用的信息化方式主题用于测量企业为适应信息化发展的战略需求,提高知识管理水平,在实施知识管理过程中采用信息化的方法、技术手段哪些是由价值,发挥作用的。此外问卷还设计对被调查者的一些基本信息的调查,旨在研究,不同的职务、所以在企业的工作年限、所在项目的规模等外在因素是否会影响他对实施知识管理的认识有相关性。
  
  4.数据分析与相关结论
  
  4.1 问卷信度检验。
  为了验证问卷测量的一致性与可靠性,在数据分析之前对问卷书的信度检验。对问卷的的信度检验是通过计算测评项目的Cronbach α系数来完成。Cronbach α系数检验各变量的测量是否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对于探索性研究,若Cronbach α系数大于 0.7,表示内部一致性良好。本次调查利用收集到的293份有效数据样本,分别对不同主题变量计算了α值,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
  


  从上表结果中可以看出,各部分的α系数均在0.7以上(由于部分数据的缺失,样本量略有不同)可以得出此次测量的调查问卷是具有较高的信度的,为下文对数据的分析奠定科学、可靠的基础。
  4.2 问卷数据描述性统计分析与相关结论。
  数据分析的样本中,就项目部的规模方面:少于5人的占:0.7%,5~9人的占:44.7%,10~19人的占:51.2%,20~49人的占:1.7%,50人以上的占:1.0%;人员在企业工作时间方面,不到2年占 35.8%,2~4年占33.8%,5~9年的占:21.8%,10~19年占:6.1%,20年以上占:1.7%;对于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软、硬件基础方面:项目部可以上网占:56.67%,愿意时常关注企业内部刊物的占91.9%:新项目开始时,编制各种文档,查阅资料方便性占:92.0%。上述资料反映了企业的业务规模较大,企业对人才的引进需求呈上升趋势、专业技术型人员占多数,公司员工对知识资源认识程度、关注度上比较高的,但是硬件基础,上网状况不是很理想,企业信息化的水平不是很高,制约企业实施现代化的知识管理,所以面对企业日益突出的知识管理需求,实施信息化的知识管理,硬件基础亟需加强。
  4.3 问卷数据相关性分析与结论。
  问卷中的测量项目数目、类型多,考虑到这些测量项之间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关联,影响知识管理策略的制定,所以选择了一定测量变量,对样本数据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分析的结果如图1所示,问卷测量数据相关性分析结果(部分截图):
  


  从相关性分析的结果可以得出,问卷设计的测量项之间存在诸多的相关联系的变量,主要的相关性表现结果及分析结果如下:
  员工的担任职务与是否经常浏览公司的内部刊物的秩相关系数为0.134(1%水平),上述结果可以看出担任职务与对企业的知识关注存在相关性,职务越高的领导层,更加看重企业知识的积累,关注行业、企业的知识发展状况;与知识获取内容主题中一些具体的知识项目如规范标准信息和电子版、特殊工程建筑功能分析、四新技术应用经验、项目内部管理经验、教训等结果显示具有相关性,这反映出了在团队工作中职务越高者,更需要获取一些含金量高的新技术的应用、一些特殊功能的知识应用经验,这也隐性知识,而一般的团队员工主要是完成日常工作,自身的工作角色和认识水平限制了他们对隐形知识的主动获取和学习,所以要提高这个企业的知识管理水平,需要促进他们对这些知识的积累、充实;与知识共享障碍主题中存在相关性,主要表现在职务与知识经验、教训的负相关性,相关系数-0.222(1%水平)这反映了职务级别低的员工对经验、教训等隐性知识积累上和表述上相对缺乏;而与知识贡献激励措施中物质激励有较低的负相关性,相关系数-0.124,表明了职务级别越高的员工,对其有效的激励主要是精神激励,而职务级别低的员工更关注物质激励,这为企业制定科学、有效的激励措施提供依据;此外与知识的信息化利用方式主题下的远程监控手段存在较低程度的负相关性,表明在团队中担当职务及级别高的员工,更加关注对项目实施整个过程的动态监控,要求对项目实施过程全局掌控。
  从项目规模上分析数据显示:项目部的规模与能否上网之间存在的相关性,反映出来在公司中,对规模大的项目基础投入比较大,信息化基础较好;项目部的规模与关键技术方案、特殊工程建筑功能分析、项目内部管理的经验教训之间存在相关性,这些数据分析结果很好的证明了,在大规模的项目监管过程中,所涉及的技术知识质量比较高,越需要企业提供高水平的知识管理支持;知识贡献激励措施主题下的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之间存在相关性,反映出企业中虽然多数员工比较关注物质激励措施,但是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在内在上应该是相关联系的,两者结合的实施,更加有利于促进作用的发挥。
  4.4 问卷数据因子分析与相关结论。
  通过用户需求调查,设计的问卷中知识获取的内容和信息化的知识管理方式设计的测量项目数比较多,为了检验这些测量项目设计的合理、科学性,以及对关键项目的提取,通过利用SPSS14.0统计软件对293条样本数据对作因子分析:采用 KMO 检验与 Bartlett球度检验考查变量是否适合作因子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按相关系数矩阵提取特征值大于1者构建因子变量,并用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法进行因子矩阵旋转。
  对于知识获取内容的这一主题KMO 检验与 Bartlett 球度检验的结果是:KMO值为 0.839,表示各变量间的相关程度无太大差异,可认为适合作因子分析;Bartlett 值为 1703.377,相伴概率小于 0.01,表示相关系数矩阵不是一个单位矩阵,故认为适合进行因子分析。通过因子分析得出的3个因子变量及其含义。
  公共因子1:企业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法律法规文件、特殊工程技术与验收标准、规范标准信息和电子版上有较高的载荷数,反映的是企业中显性的规定性的法律法规、指导建议等比较固定性的知识。
  公共因子2: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标书和合同、项目建议书、关键技术施工方案、质量问题(事故)处理报告、特殊工程建筑功能分析、设备、材料的采购计划、项目规划、细则等上有较高的载荷数,反映的是企业的具体在某个项目实施过程中所用收集的较强针对性的显性知识资料。
  公共因子3:员工公开发表的论文、四新技术应用经验、技术专题会议纪要、项目内部管理经验、教训、项目过程控制的经验、教训、项目外部协调的经验、教训上有较高的载荷数,反映的是企业在项目活动过程中以及科研探索中所要积累的价值高的隐形知识资料。
  对于信息化的知识管理方式的这一主题KMO 检验与 Bartlett 球度检验的结果是:KMO值为 0.837,表示各变量间的相关程度无太大差异,可认为适合作因子分析;Bartlett 值为 702.837,相伴概率小于 0.01,表示相关系数矩阵不是一个单位矩阵,故认为适合进行因子分析。通过因子分析得出的2个因子变量及其含义:
  公共因子1:通过企业内网发布企业最新信息、企业建立知识库为员工日常工作提供帮助、在线查询浏览企业的管理文件、辅助项目部音像等电子资料管理、提供各种表单的模版的在线下载、文档在线上报、审批,反映的是企业单向、被动、静态的给员工提供各类知识信息。
  公共因子2:网上在线培训、企业内部员工论坛、企业内部黄页、邮件、短消息和在线聊天、视频会议反映的是企业中员工主动性的、交流互动的形式获取知识信息;
  综合因子分析的有关结果,得出以下结论:对于知识获取内容主题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的3个主成分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 89.564%因子提取结果很理想;对因子载荷矩阵的分析显示,这3个公共变量的含义主要体现在企业知识库中应该主要获取的知识内容包含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个方面,显性知识一部分来源于项目实施过程中知识的积累,另一部分来源于国家、行业中的法律、法规、技术管理文件和企业内部的管理经营文件这些程序型知识。而隐性知识的主要来源于项目实施过程中总结的经验、教训以及通过科研论文体现出来的显性化隐性知识。对于信息化的知识管理方式这一主题,2个主成分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6.213%因子提取结果很理想;对因子载荷矩阵的分析显示,这2个公共变量的含义主要体现在企业提供信息化的知识库在线管理,企业内部员工间知识交流、互动平台管理。此外,进一步分析显示,两个主题的累计方差贡献率都大于85%以上,另一侧面反映了本项研究中所提取的24项企业需要获取知识内容要素均有很大的代表性,变量之间信息重叠较少。因此采用因子分析不仅能有效降维,而且因子分析也验证了我们对这两个主题所设计的具体项目的科学性,能够为企业实施知识管理制定策略提供依据。
  
  5.研究的结论
  
  通过对数据的描述性分析、因子分析和相关性分析不仅证实了前文提出的关键因素模型的科学性,而且对该企业的知识管理状况得出了以下一些结论。
  5.1 公司的以项目制进行经营管理、业务遍及全国各地、业务规模比较大,但是企业的信息化基础发展不均匀、信息化总体水平不高,公司的知识管理处于朴素的、传统管理方式阶段。
  5.2 现有的知识管理中对知识收集主要集中在关键技术的收集比如:发布《工程项目关键技术和管理信息资源储备管理规定》知识,但是员工需求的知识种类是复杂的,隐性知识的积累为受到关注,显性知识的收集单调且缺乏后期的二次整理。
  5.3 在知识的共享交流上虽然成立了技术建筑施工,设备安装,钢结构,基础结构、市政工程五个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会,有一套较为完整的培训机制,对企业的知识管理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调查的问卷中,反映出了员工对于动态、实时的知识交流和共享有迫切需求。
  5.4 问卷中的数据反映出了员工对激励措施的方式有差异性的表现,但是传统的企业员工绩效考核制度缺乏对差异性的研究,并且没有考虑到知识型企业中,对员工的知识贡献度的绩效考核。
  
  6.实施知识管理的策略
  
  综合上述的数据分析结果并结合企业的战略发展规划。企业的知识管理实施策略,应该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基本的思路的是构建信息化知识管理的硬件基础,在此基础之上丰富和完善软件资源,最后促进企业知识的创新。实现企业对知识的全面、优化管理和创新。具体的措施:
  知识硬件基础的构建:从长远目标考虑,提出构建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知识管理模式,是适合企业发展的最佳知识管理策略。因此提出大约用一年的时间研发企业自己的WEB版知识管理信息系统,这一系统的主要包括知识库管理、企业内部论坛、企业内部黄页三大主要模块。这三大模块主要实现企业内部显性知识存储沉淀,为隐形知识显性化、知识交流、共享和促进创新提供平台。
  知识内容的获取:主要是在构建实施的信息平台中,实现企业显性知识的直接收集和隐形知识的间接存储沉淀。显性知识获取主要立足于企业主体知识库的建设,建立不同的知识主题目录,如法律法规性知识主题、程序性知识主题等,分门别类的归档企业的文档知识,从而实现知识累积;对于隐性知识主要致力于企业知识交互平台的建设。一方面需要通过网上协同办公系统将个人办公与业务服务过程进行整合;另一方面需要建立完善的问题求解系统,员工遇到问题时,可以通过这个系统解决问题。此外非正式的企业业务活动讨论社区,如企业内部BBS,这样通过在交流、对话中实现隐性知识的显化、传递和收集。这一过程的实施,实现了企业的知识管理系统由静态到动态的发展应用。
  知识的共享方面:企业中的知识尤其是隐形知识,往往受到员工价值观念、文化修养、心理、社会、企业文化等多方面影响,因此计划用两年的时间在企业中培养知识共享的意识和氛围。知识共享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企业中的知识能不断更新,同时需要为员工对知识的索取提供更丰富的资源,因此关键还需要充分发挥企业的知识管理系统信息平台优势,从技术上在一定程度上把员工工作中不愿透露或不可言明的知识记录和存贮下来,使得公司的隐性知识植入非技术性的记忆库—现有员工的头脑中,使员工在业务活动中的隐性知识在其他员工身上得以复制;或者直接使其显性化,存储到企业的知识库中;另外通过建立知识社区、知识培训机制和知识门户等信息化的方式促进了隐性和显性知识的交流和共享,激发他们输出知识的欲望,让每个学有专长的员工主动输出知识、主动搜集输入自己需求的知识。
  知识的创新:是一个通过企业的知识管理,在知识获取、处理、共享的基础上不断追求新的发展,探索新的规律,是知识管理链的高端,是企业知识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通过它能真正提高知识管理水平,促进企业整体核心竞争力提升的目的。但是知识创新不仅需要知识量的积累,而且还需要有先进的技术和工具的支持。因此计划用3~5年的时间,通过在企业构建专家知识地图以及依靠先进的数据挖掘或文本挖掘技术,挖掘出信息平台海量知识中的潜在规律、联系,甚至为企业的高层决策提供辅助支持知识。
  
  参考文献
  [1] 邱辉、孙政顺.知识管理系统的构建及其策略[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1,2(1):52~54
  [2] 刘武、朱明富.构建知识管理系统的探讨[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2,8(4):35~37
  [3] 白思俊、朱宏超.基于CMM 与 OPM3的软件项目关键成功因素分析[J].管理工程学报,2005,1(19 )
  [4] 张其春、郗永勤、李名圣.企业知识管理模式建构及其关键成功因素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6,2
  [5] 黄定轩、王继安.建筑施工企业顾客满意度模型实证分析[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7,1
  [6] 肖万程、吴应良、刘勇.知识管理对企业管理的影响与对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5,18
  [7] 樊治平、孙永洪.知识共享研究综述[J].管理学报,2006,5
  [8] 谭亚莉.促进组织内部知识分享的人力资源管理对策[J].科技管理研究,2003,21(5):102~105
其他文献
高中生的领导力培养是当今中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高中阶段是学生世界观形成、能力提升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有计划、有意识地进行培养,可以有效提高中学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根本出发点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突出强调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其
文章结合一年来数学微课的教学实践,从课前预习、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巩固教学成果、提升数学文化价值等方面来阐述微课对于初中数学教学的促进作用。
校园文化是学校精神、校园环境、校园活动的综合体现,通过培育校园精神,驱动成长;打造校园环境,涵养成长;设计校园活动,激发成长,打造学生幸福成长的校园文化。学校是师生共
创造性思维是人类创造力的核心部分,是人类思维能力的最高体现。它不仅揭露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联系,还在此基础上产生了独特、新颖的思维成果。文章通过对束缚学生思维原
职业高中的英语教学不同于普通高中的英语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但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却很少。探索一条实用性较强的职业高中英语教学之路。从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主体性
在沈阳市苏家屯区有一所知名的初中,虽然经历了与其他学校合并重组、经历了因教师缺乏不得不大规模从小学聘用选抜教师,经历了教师队伍年龄偏大、许多教师改科等诸多不利因素
期刊
<正>2017年4月18、19日,沈阳市教育局组织开展了智慧教室实验区项目通识培训,培训以讲座式和工作坊式两种方式逬行。在18日的讲座式培训中,来自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的专家,以
期刊
摘要:高校作为人才聚集的高地和人才培养的基地,承担着人才培养、知识创新和社会服务的重要任务。分析了高校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现状,提出选拔机制的创新、用人机制的创新、人才全程培育机制的创新、绩效考评机制的创新、激励机制的创新、在职培训的创新等方法,达到树立创新教育理念,建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搭建创新教育平台的目的。  关键词:人力资源开发 管理方法创新  [中图分类号][270.5] [文献标识码]
摘要:气候变暖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气候变暖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挑战,深度触及农业和粮食安全、水资源安全、生态安全、公共卫生安全。近50年气候变暖主要是人类使用矿物燃料排放的大量CO2等温室气体的增温效应造成的,人类活动应当承担90%以上的责任。减缓气候变暖的对策是节能减排,使用清洁能源与再生能源性质的新型能源是关键,贯彻《可再生能源法》,因地制宜,加快发展风能、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