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气活血药对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大鼠梗死心肌边缘区域新生血管的影响

来源 :中国中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pgx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补气活血药物对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大鼠梗死心肌边缘区新生微血管数目以及VEGF,bFGF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构建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丹参-黄芪(1∶2)组、丹参-黄芪(1∶1)组、川芎-黄芪(1∶2)组、丹参组、川芎组、赤芍组、麝香保心丸组,每组5只。各给药组按照13.5 g·kg-1·d-1灌胃,每日1次,共给药3周。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心肌组织中vWF的表达,计数微血管数目(MVC);采用Western blotting印迹法检测心肌组织中VEGF,bFGF蛋白的表达。结果:假手术组、模型组、各给药组大鼠梗死心肌边缘区域均可见vWF因子标记染色的新生微血管,假手术组大鼠心肌中新生微血管不明显,模型组大鼠梗死心肌边缘区域可见到少量新生成的微血管,各给药组大鼠梗死心肌边缘区域可见较多新生微血管。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给药组与模型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假手术组大鼠心肌中的VEGF,bFGF的蛋白表达最少,模型组与之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给药组与模型组相比较,VEGF,bFGF的蛋白表达有较显著的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丹参、川芎、赤芍、丹参-黄芪(1∶2)组、丹参-黄芪(1∶1)组、川芎-黄芪(1∶2)组药物可以促进血管的生成,推测这些药物促进血管生成的机制可能是通过促进VEGF,bFGF的蛋白表达,从而增加VEGF,bFGF的含量以促进新生血管的生成。
其他文献
利用现代远程教育的优势,实施农村现代远程教育,服务“三农”,建设现代农村、发展现代农业,培养具有现代意识的农民是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从目前我国农村现代远程
2005年2月16日,备受瞩目的<京都议定书>正式开始生效.在全世界很多地方都举行了庆祝活动,我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也召开了"庆祝<京都议定书>生效高层研讨会".对于<京都议定
跳远运动是传统的田径项目,有关对跳远起跳技术的生物力学机制及其专项评价指标一直是众多学者所关注的问题.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起跳动作的阶段划分及及主要的争论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