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是怎样炼成的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包括多个方面,各方是环环相扣的一个整体,自我修改是其中重要的一环。《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
   中学生要想提高写作能力,就必须正确对待文章的自我修改。实际上,文章的自我修改过程就是对原来写作思维结果进行的一种反思和重新修正的过程。古今中外,许多写作大家,都重视文章的自我修改。“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的曹雪芹写《红楼梦》曾“披阅十载,增删五次”。
   中学生在写作文时,往往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其中最常见的问题就是语病问题。那么,如何修改作文中常见的语病呢?
   一、要知道常见的语病类型
   1.词语运用错误
   重词轻用。例如:“个别同学上课经常说笑、打逗,对这种倒行逆施的行为,大家都很气愤。”这句话里同学上课“说笑”、“打逗”够不上“倒行逆施”,这个词用得过重,应改为“违反纪律”。
   褒贬不当。例如:“这篇文章很好,生动地揭露了同学热爱劳动的内心世界。”句中的“揭露”带有贬义,如“揭露阴谋”,对同学们热爱劳动的内心世界,不能说“揭露”,应改为“揭示”。
   堆砌重复。例如:“我们学校的广大教师,积极性很高。特别是那些年龄大的老教师,虽然年纪大了,仍然为培养‘四化’建设人才勤恳地、辛勤地工作着。”这句话里“年龄大了”与“老教师”重复,可将“年龄大的”删去。“勤恳地”与“辛勤地”重复,可将“勤恳地”删去。
   生造词语。例如:“听着这个故事,大家表现出了惶怖的神情。”这句话里“惶怖”是生造的词语,应改为“恐怖”。
   2.逻辑上的错误
   不合事理。例如:“我两次看见她从这所学校里走出来,我才知道她原来是这所学校的老师。”这句话里的“两次看见她从这所学校走出来”,并不足以证明她是这所学校的人,更不能断定“她”是这所学校的老师。
   关联词语使用不当。例如:“他在新华书店用了很长时间排队买那本书,但是终于买到了。”这句话没有转折关系,不应该用“但是”。如果把“买到了”改为“没买到”,就可以保留“但是”,这样才能构成转折关系的复句。
   指代不明。例如:“这学期哥哥对自己的生活和学习都很关心。”这句话里的“自己”指代不明,可以理解成“哥哥”,也可以理解成说话人“我”。这里实际意思是指说话人,应将“自己”改为“我”。
   多次否定意思相反。例如:“全队没有一个人否认程刚这次参加比赛获胜不是平时刻苦锻炼的结果。”这句话要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用两个否定词就可以了,应该删去“不”字。如果要表达否定的意思,则只用一个否定词就可以了。
   3.修辞运用错误
   比喻不当。例如:“会场上挤满了人,黑压压的一片,就像虫子一样蠕动着。”这句话把到会的“群众”比作“虫子”在“蠕动”。这个比喻不贴切,因为到会的“群众”和“虫子蠕动”没有恰切的相似点。
   夸张不当。例如:“李强回答不出问题,急得眼睛里冒出了红光。”这个句子夸张不当。写李强由于着急而使眼睛冒红光,这个夸张是脱离了现实基础的。如果由于着急而使额上冒出豆大的汗珠,则是合情合理的。
   排比不当。例如:“焦裕录不愧是兰考的好干部,没有拿过集体一根草,从来不多吃集体一口粮,没有浪费集体一分钱。”这句话排比不当。可将“从来不”改为“没有”。
   二、要明确修改语病的方法
   1.增词法。例如:“过去,我们曾不加分析地批评了他在文艺创作上的某些观点。现在看起来,当时的批判是慎重的。”这句话在“慎重”前边应加“欠”或“不够”、“不大”等。因为过去是不加分析的批判的,这种批判不会是慎重的。
   2.删词法。例如:“我们应该刻苦学习,否则不学习,就很难把自己培养成建设祖国的有用人才。”这句话的“否则”和“不学习”重复了,应该删去“否则”或“不学习”。
   3.换词法。例如:“几十年来,王老师的办公室里常常彻夜闪耀着温和的灯光。”这句话“温和”形容灯光不恰当,应改为“明亮”。
   4.调位法。例如:“有些炎症,西药能治,中药照样能治。不仅中药能与一般抗生素媲美,而且副作用小,成本也较低。”这句话中的“不仅”和“中药”应该换一下位置,变成“中药不仅……而且……”的句式。
   总之,中学生在写完作文后,进行修改是十分必要的。同学们在平时写作文时,要养成动手修改文章的习惯,古人讲:“善作不如善改”,“文章不厌百回改”,是非常有道理的。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安达市安达镇中心学校(151400)
其他文献
“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以下引文除特殊标注外均出自鲁迅先生的《雪》)的确,在那“滋润美艳”中,我们也不难看到那“如包藏火焰的大雾”的雪在“无边的狂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在升腾、旋转,最终成为精魂。不得不说,这“滋润美艳”和“如粉”、“如沙”正好契合了鲁迅灵魂中的柔软和坚硬。   一、鲁迅灵魂的“柔软”   看那“滋润美艳”。“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青春是一
期刊
《三颗枸杞豆》是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八课,本单元的主题是“童年趣事”。本文是一篇小说,充满童趣,对文章内容学生不难理解,但本文生动、细致的描写了三叔的话,对其深刻含义的理解是本文的难点也是重点。课文用回忆的笔法,写了三叔一生留给“我”的教训——三颗枸杞豆以及这三颗枸杞豆对“我”的启示、教育,使我懂得生命的意义,转而变得勤奋好学,领会了珍惜时间、抓住生命的重要性。   本文以“我
期刊
教育是一项爱的事业,要做一个优秀教师,首先要做一个充满爱心的人。但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一时体现爱心,容易;长期保持爱心,很难;爱优秀学生,容易,爱发展中有明显不足的学生,很难。但是,我们必须承认:充满爱心的教师在语文教育中会使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如沐春风”。   一、亲其师,信其道   孩子是孩子世界的国王,孩子是成人世界的贵宾。我们应怀有一颗爱心,用知识教育人,更要用品行影响人。
期刊
哲理诗发轫先秦,盛行魏晋,至宋代达到巅峰,并且因时代不同而注入不同的内涵,或玄言,或禅理,或理学等。哲理诗在题材上,多为咏史、送别和咏物等题材。咏史诗,一般是借凭吊古代的人物或事件,来表达盛衰感慨,阐述治国之道,如刘禹锡的《乌衣巷》、《石头城》、《蜀先主庙》,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赤壁》、《题乌江亭》等。古人重离别,然因人而异,送别诗所写内容往往迥然相异。除了一般的惜别之外,还有抒发对人生哲理
期刊
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学生能写简单的说明文。目前写作说明文的现状是:因为中考不考或考的几率很小而基本不进行说明文写作训练。因此,说明文作为一种常见的文体,学生平时缺乏练习而很难掌握其写作技巧,不但写不出复杂说明文,连简单说明文也写得较差。  在教学《巍巍中山陵》的时候,有学生课上发牢骚:老师,这篇课文太罗嗦了,除了7到11节,其他都是废话。  学生这一问题一提出,我感觉教育的契机来了,我试图利用典范说明
期刊
一、现代教学思考  现代社会已进入信息化的网络时代,信息技术正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方式。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现代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它正冲击并改变着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同时也为作文教学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契机。笔者将通过信息技术与作文教学整合的教学实践研究,探寻一种在现代信息技术大环境下高效、新型的作文教学模式。  如今的七年级学生出生在21世纪,生活在网络信息爆炸的时代,这一群体对网络阅读十分热衷,具备
期刊
阅读是人们运用语言文字认识世界、获取信息、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这样诠释阅读教学: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深入细致的阅读能让我们在领会作品精华的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语文的学习能力。阅读,不仅能提高语文理解能力,也能陶冶情操,精彩生活。由此可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是非常必要的,对此试做三点分析。  一、阅读是养
期刊
2011年泰州市中考作文题目是:   “ 努力”“努力 ”。努力:① 把力量尽量使出来。②花的精力多,下的工夫大。—— 《现代汉语词典》。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处处有“努力”的故事,时常有对“努力”的思考…… 亲爱的同学,你心中有着怎样的故事或思考呢?要求:⑴任选一题,将补充完整后的文题抄写在答题卡的横线上。⑵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⑶不少于600 字,不
期刊
有人说:“犯错误是孩子成长的权利” ,“孩子是在错误中成长起来的”;也有人说:“错误常常是最好的老师”。既然出现错误是成长过程中的必然经历,那么,教师应如何对待教学过程中的错误呢?我们认为教师应微笑面对“错误”,妙用“错误”,善于在错误发生时捕捉其亮点,挖掘其价值,使错误成为启迪思维的“催化剂”、学生成长的契机和教育教学的资源。   一、捕捉错误,点石成金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
期刊
抛锚式教学是在西方建构主义理念的基础上创立的新型教学模式,主张学习者要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体验,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由于抛锚式教学要以真实事例或问题为基础(作为“锚”),所以有时也被称为“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它能够适应各类学科,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对问题的认知能力和领悟能力以及拓展学习创新思路,是一种新型的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