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互动情境的创设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hm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标准倡导体验、实践、参与、交流的学习方式,注重发展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英语课堂教学的效果,取决于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良好互动。要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需要创设良好的师生互动情境,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农村的初中学生,受成长环境和自身生理阶段的影响,思考问题的主动性、参与活动的热情度、语言表达的流畅性都比较差。适当创设情境,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听说表达能力和语言技能的逐步提高。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互动情境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17-0067-01
  一、农村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现状
  英语课程标准的实施,对初中英语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当前,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实现这一任务还存在着主客观方面的条件制约。
  课堂缺乏积极有效的师生互动,缺乏富有情感的情境创设,缺乏活跃课堂的推动力。教学中,有的老师忽视情境创设,把语言肢解开来进行教学,无形中增加了语言学习的难度,使学习枯燥乏味且生涩难懂,久之,学生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有的老师教学手段单一,不经常使用实物、图片等直观教具,降低了教学效果。有的老师缺少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不能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有的老师不能结合教学实际,发问、讲授、强调等环节过于疏散,教学显得特别零碎,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学习活动,等等。教学效率都差强人意,大打折扣。究其原因,主要是师生互动不佳,教师语言不够精练,提问不够明确,导向性和针对性不强,造成学生的无序、无效思维,影响教学效果。学生方面,则存在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对课堂活动不够重视、不愿主动参与等问题。因此,师生互动,既要充分考虑教师的因素,也要考虑学生的因素。
  二、互动情境的意义
  兴趣对学习的态度与动机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转化为学习动机,而且也能促进智能发展,达到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必须要想办法,让学生始终保持对英语学习的浓厚兴趣。良好的课堂氛围能让学生的求知欲望倍增,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这取决于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良好互动。教师的教学目标要通过其设想的方式和步骤在学生的配合下去实现,就需要创设良好的师生互动情境,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新课程标准倡导体验、实践、参与、交流的学习方式,注重发展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农村的初中学生,受成长环境和自身生理阶段的影响,思考问题的主动性、参与活动的热情度、语言表达的流畅性都比较差。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应适当地创设情境,多增加一些实践机会,让学生在情境中通过大量的视听来感受和理解语言知识,培养思维能力和听说表达能力。让学生在真实语境中学以致用,尝试用英语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感情,促使其语言技能逐步形成。
  三、互动情境的生成
  美国教育家本杰明·布鲁姆认为:“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当在课内创设更多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已学到的语言材料。”创设互动情境,尝试通过教具、设置问题、分角色表演等方式来实现。
  1. 教具展示
  英语教学中的教具非常广泛,一切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的东西都可以来充当教具,甚至一个神情、一个动作、一个姿势皆可称作“教具”。教具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大量使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堂上,在影音的视听作用下,生动的画面和清晰的讲解,会给人以最直接的启迪,注意力会很快集中起来,学生会身临其境般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学习的积极性也随之调动起来。通过幻灯、录像、实物、模型、卡片、挂图、剪影、头饰等形式,把课文中抽象、枯燥的叙述用生动、活泼的形象显示出来,既简易直观,又给学生提供了大量参与的机会,也给师生互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 问题探究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追求多次成功的欲望。同样,一个学生如果因提出一个问题而受到老师的赞扬和鼓励,那么便会大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树立起提问题的信心和勇气。所以,教师应该善待学生提出的问题,哪怕是一个单词的读音、一个句子的意思,都要给予肯定和表扬,从而不断提高他们提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不唯书、不唯师,培养学生大胆发问、积极探究、勇于创新的精神。营造宽松的氛围,让学生知道大胆质疑是认真学习的表现。并大力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提出独到的见解和与众不同的疑问,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质疑的自信心。
  3. 角色表演
  美国学者克斯雷指出,能够引起学生学习英语最好的方法就是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是一种情景模拟活动,是使教学内容剧情化、脚本化的教学方法。创造一种让学生感到轻松享受的气氛,使他们积极地参与表演,提高学生观察判断、想象及创造等方面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让学生扮演剧中人物,体验生活,感受情感,在角色扮演中学习和理解知识。有助于学生理解具体角色中所传递的信息和语言材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互动情境下的课堂教学应该是一种教师、学生与课本之间亲切对话的过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丰富课堂教学手段,着力克服农村初中学生学习英语的胆怯心理,努力构建师生之间有效的良性互动,这是提高农村初中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向四十五分钟课堂要质量,就需要突破传统教学理念与模式的束缚,创设丰富的互动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何杰.英语课堂游戏[M].宁波:宁波出版社,2003.
  [2]胡春洞.互动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3]冯卫东,王亦晴.情境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其他文献
研究了误差为ρ^-混合序列时,固定设计下非参数回归模型的小波估计。在适当的条件下得到了估计的渐近正态性。
【关键词】 数学教学;预习;听课;解题;  复习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  08—0062—01  打造和谐互动的数学课堂,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率,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每位数学教师的追求。要实现以上目标,基本的学习方法必不可少。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从预习、听课、复习、作业等方面,谈谈自己
以最新处理的二维地震资料为基础,对明水-绥化地区的反转构造进行了精细研究。按其发育特点将该区反转构造划分为上逆下正型、上下皆逆型、下断上褶型及上下皆正型四种构造样
【关键词】 中学生;阅读能力;興趣;习惯;  课外阅读  【中图分类号】 G63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  08—0061—01  阅读能力是指完成对文章的阅读所应该具备的本领,包括对文章的感知、理解、鉴赏的具体阅读活动,以及顺利完成阅读所必需的正常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个性。那么,如何培养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
给出了判定0-1矩阵为衡平矩阵的几种方法。因为每一个0-1矩阵对应一个二元关系的关系矩阵,从而给出了利用衡平矩阵判定二元关系具有传递性的几种方法。
一种高效玉米田除草剂新产品——90%阿特拉津水分散性粒剂,日前在山东大成农药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成功。
黄土丘陵区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地,而原有植被却遭受严重破坏。因此,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三北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和天然林保护工程等大型生态恢复工程,在本区均有大面
由于修井机底座的底部为四圈封闭的框架结构,在修井作业时无法避让抽油机基础,必须拆除基础后才能进行大修作业.为免去拆除基础的工作量和费用,根据现场需要对ZT135修井机底
推广了定积分不等式性质。通过讨论定积分不等式中不等号严格成立的充分必要条件,给出了不等号严格成立的一些判别方法,并通过举例说明了结论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