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幼儿能“说"会“画”

来源 :早期教育(美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ibi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到“说”字,大家都认为是语言学科的主要内容,表面上与艺术领域关系并不大。其实,语言、艺术虽然是两个不同的领域,在学科目标、表现形式等方面不同,但是从脑科学的范畴分析,左脑具有语言等抽象思维能力,右脑具有绘画等形象思维能力,如果一个脑半球得到刺激同时又能得到另一个脑半球的配合时,大脑整体运转成效是相当惊人的。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小班幼儿“能说会画”就更加有意义了。
  一、说什么?怎么说?
  1.自由地说VS倾听。
  当你悄悄靠近正在聚精会神画画的幼儿时,你会听到一阵阵的呢喃声,如果你停下脚步仔细听,你会听到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正跃然浮现在我的脑海里。边想边画边说是小班幼儿最显著的特征。
  在小班涂鸦俱乐部活动中,我们鼓励幼儿大胆说、自由说。教师比较适宜的策略就是倾听。首先,倾听幼儿的语言,幼儿的涂鸦抽象、零碎,通常教师无法直接观察出其涂鸦的内容,如果学会倾听幼儿的语言,便会大致知晓他们涂鸦的内容;其次,倾听幼儿的思维,小班幼儿无法用完整的语言表达他们的所思所想,我们需要倾听他们说的字、词、句背后的意思、情绪等,帮助我们更加了解他们涂鸦的动机。同时,教师认真倾听的过程也能让幼儿产生安全感,感受到被理解、被尊重。
  2.有交流地说VS倾听 反馈。
  在自由说的基础上,我们鼓励幼儿进行交流。首先是师幼交流,在幼儿涂鸦过程中教师与幼儿进行交流,进一步了解幼儿作画时的情绪、想要表达的内容,帮助其更好的表达想法。其次是同伴交流,鼓励他们与同伴一起分享自己涂鸦的过程和作品,对其涂鸦兴趣和涂鸦技能都有很好地促进作用。
  在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比较适宜的策略就是“倾听 反馈”。“反馈”的策略可以是多样的,例如:(1)提问式。“你画的是什么?”“咦?这块彩色的图案像什么呢?”等等,这些提问引发幼儿对自己动作过程与结果的思考。(2)旁白式。小班幼儿年龄偏小、社会交往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比较弱,尤其是进入涂鸦俱乐部这个不太熟悉的场所,一味地提问会让幼儿产生紧张、不安的情绪,因此我们尝试旁白这种适宜小班幼儿年龄特点的策略。“畦~好有趣的线条!”“呵呵,这真像座漂亮的房子,还有花园呢!”等等,这既是教师对其涂鸦活动的一种肯定,也是一种智慧的引导。(3)评价式。小班幼儿的评价以赞赏式评价为主。“你真棒,颜色真鲜艳。”“你好厉害,可以用棉签变出小花来。”这些赞赏式的评价能大大激发幼儿参与涂鸦活动的兴趣。(4)互动式。这种策略对小班幼儿来说有一定挑战,可以从个别幼儿入手,主要是把教师、幼儿的交流放大化,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绘画交流中,互相学习、互相交往,拉近师幼、幼幼的距离,也能促进幼儿们更好的表达自己的作品和想法。
  3.有目的地说VS倾听 反馈 引导。
  随着幼儿们参与活动的兴趣与能力不断提高,他们尝试着“有目的地说”,即脱离自言自语和问答式的阶段,从而走向用比较正式的语言表达作品和想法的阶段。在这个说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幼儿有明确目的地说,如:用较完整的语言介绍自己的作品、给作品起个好听的名字、介绍在涂鸦过程中一件快乐的事情等。
  教师在组织幼儿有目的“说”的过程中,可以结合他们喜欢的说法运用多种策略:(1)儿歌式。儿歌是小班幼儿最熟悉也最喜欢的语言形式,我们常会用一些固定的儿歌形式帮助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幼儿也很喜欢这样朗朗上口的表达方式。(2)自由表达式。即幼儿围绕一个主题自由表述自己的想法。针对不同的“说”的内容,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说”法。
  二、画什么?怎么画?
  1.自由画VS提供丰富的材料。
  小班幼儿的涂鸦是一种直觉本能的活动,所以我们要提供充足的材料,开展丰富的涂鸦活动,满足幼儿随时划线、画圈的愿望,有利于幼儿的直觉表现。教师要为幼儿准备充分的、多样化的笔、纸等活动材料,以满足幼儿大胆选择、随时涂涂画画的愿望。颜料、海绵刷、纽扣、回形针、瓶盖、纸盒手指、小手、小脚甚至鞋子等都可以成了涂鸦俱乐部中幼儿涂鸦材料,满足了幼儿涂鸦的愿望。
  2.模仿着画VS提供丰富的材料 多样的示范。
  小班幼儿的模仿能力强,所以对于他们来说成人以及同伴的一举一动都是他们模仿的对象,教师可以利用幼儿模仿的天性与能力适当的干预他们的涂鸦,使得他们的涂鸦过程更加有趣、作品更加丰富。最适宜小班幼儿的干预方式就是多样的范例,即无声的教师。
  例如:当成人们与他人进行对话时,无意问的手势动作就成了他们模仿的对象。于是线条就成了他们最简单,最习惯的表现技巧,也是他们最初涂鸦的表现手法之一。接下来教师需要提供多种线条的变化范例,圈起来是个泡泡、不断地绕是个毛线团、弯弯曲曲的是波浪……
  3.创造着画Vs提供丰富的材料 多样的示范 引导。
  涂鸦期是培养儿童创造兴趣的关键时期,也是以后绘画能力和创造能力发展的必要基础。所以,教育工作者(包括父母)都应当鼓励幼儿创造性的涂鸦。我们在实践中梳理了若干比较有效的引导策略:
  (1)“为作品起个好听的名字”——为自己的作品起名字能引导他们发现作品的大致形象。
  (2)“作品变!变!变!”——添画游戏是促进幼儿由动作涂鸦向象征性涂鸦表现转变的一种方法。
  (3)“今天我最棒”——要赏识幼儿的涂鸦行为,保护“涂鸦”就是保护想象。
  (4)“有趣的涂鸦游戏”——通过音乐游戏、体育游戏、语言游戏、表演游戏等介入,借助游戏情节将绘画教学的目的、内容巧妙与游戏结合,使幼儿体验到其中的乐趣,积极地投入。
  (5)“画错也很美”——纠正幼儿涂鸦中不满意的地方,对幼儿的创造力有着极大的帮助。
  记得有一首古诗是这样描述幼儿的涂鸦:黄发垂髫儿,握枝向泥沙。似解世人意,信手乱涂鸦。寥寥数语,一个手握树枝,口中念念有词正在涂鸦的幼儿形象活生生地出现在人们眼前。由此看来,从古至今喜欢涂鸦是幼儿的天性。我们应该好好把握幼儿涂鸦的教育价值,通过适宜地指导,在边说边画的过程中满足幼儿的兴趣与需求,促进幼儿个性化的发展。
其他文献
天然无污染的软木制作成红酒瓶塞,柔软而富有弹性,是非常好的幼儿创意手工材料。充分利用酒塞柔软的特点和外形特征,将酒瓶塞巧妙地进行连接、组合,变成各种各样可爱的动物造型。看看下面这些小动物,你是不是也想试试呢?  工具材料:软木塞六个、牙签若干。  范例:作品《蝴蝶》。  制作步骤:  1 用牙签分别连接两个酒瓶塞的两端,变成蝴蝶的头和身体。  2 用牙签将一个酒瓶塞的一端与蝴蝶身体连接,变成蝴蝶的
以下是绘画欣赏
美国大选已尘埃落定,回顾整个选举历程,希拉里和特朗普的健康问题一直受到美国民众的关注。希拉里在竞选过程中参加纽约“9·11”纪念活动时因身体不适摔倒,由人搀扶离场。一时间各大网络社交媒体上出现对希拉里健康问题的各种猜测,引发美国民众对总统候选人健康的担忧。为了辟谣,希拉里和特朗普相继公布自己的健康状况,从体检状况来看,两人都患有较轻疾病,希拉里患有非接触传染的细菌性肺炎,特朗普因“轻微体重超重”需
《抽象》康定斯基(俄罗斯)油画  康定斯基用轻松随意的笔调画出了一组一圈一圈构成的圆,在各个颜色之间透露出层层叠叠的圆。  用厚厚的颜色、粗粗的画笔画起来很有力。  看:  画家们和我们一样喜欢画圆圆的圈圈。美国画家诺兰德在蓝色的点周围画着一圈黄,一圈粉红圆,一层一层形成了一个彩色的大圆。  你会从哪儿开始画?  我喜欢用油画棒随意的画。  嗨,滴一大滴红色!  美国画家诺兰德·肯尼斯在画布上用丙
年  龄:4岁~6岁  时间长度:约60分钟左右(视情况取舍)  活动环境:室内或者室外  活动计划:本次活动分为两个项目  公用机械改装:用餐桌转盘和三夹板改装成一个可以手动的转盘,转盘直径约100cm~120cm。  改装参考事项:转盘直径小一点可方便年龄较小的幼儿操作。  灵感来源:源于离心力的想象。  教育可行性分析:活动中的载体一转盘所承载的不仅仅是沙子和颜料,更承载了孩子们的勇气和探索
梁悦(6岁 油画棒 水彩画)  辅导教师:郑英  浙江省绍兴县柯岩街道阮社幼儿园
亲密的朋友
期刊
汽车保险杠为什么是塑料的  为什么汽车保险杠要做成塑料的,轻轻一撞就容易坏掉,和车身一样做成金属材质的不是更耐撞吗?其实,早期汽车的保险杠确实就是由金属材质制成的,尤其是防撞梁,直接采用钢材制造。从早期的交通事故来看,金属材质的保险杠一旦发生碰撞,汽车整体的变形程度不大,对车子的损伤较小。但能量会传递到车内的驾乘人员身上,从而对人造成更大的伤害。从“吸能”的角度考虑,车企把车子的保险杠都改成了塑料
许玮,江苏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艺术幼儿园园长,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本科学历,先后被评为南京市鼓楼区学科带头人,南京市幼教先进个人,省三八红旗手,省幼教先进工作者。并且多次指导幼儿参加国内的书画比赛获得优异成绩,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師”。  作为这所充满着诗情画意的幼儿园领头人,她带领着老师、孩子们开启了如诗如画的艺术人生。“自然本身就很美”,这是许玮园长倡导的幼儿园文化教育理念,她认为大自然就是最好的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泥表现树干的各种形态,用落叶来装饰树干,巩固泥塑中搓、捏的技能。  2.发展幼儿的创造思维和想象力,体验泥塑制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橡皮泥、蛋糕盘子、课件、牙签等。  2.活动前对树有一定的了解,并拾取大量小片的落叶。  活动过程  一、欣赏各种各样的树  出示PPT,幼儿欣赏各种各样的树。  师:这是什么?它由什么组成的?(树根、树干、树枝、树叶)树干是怎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