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月亮是太阳

来源 :百花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in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麦田还有驴子,曾一起在某化工厂做工,专门生产各种一线品牌的洗发水,生意很火。
  每当午后,老板会用小货车拉来大桶大桶的原料,命我们夜间上工,将它们灌装进不同的洗发水瓶里。灌装时无须关注瓶子上的品牌,但必须区分不同的香型,比如木瓜味儿的原料绝不能灌进青瓜香型的瓶子里,否则就是一起生产事故,要扣发工资。
  来厂提货的人以理发店和传销组织的采购员居多。这两种行业,我总是莫名其妙地混为一谈,认为它们没啥大区别,都使人迷失自我,心甘情愿地掏空腰包。
  有个传销头目,每次来厂总是侃侃而谈,神采飞扬,像授课。他有一个习惯,总是以“戴尔·卡纳基有言曰”作为讲话的起语。起初,我以为是他发音的问题,但时间长了才意识到他可能念错了字,于是纠正他:“你说的‘卡纳基’应该叫‘卡耐基’。”他先是一怔,随即稳下神来,说“卡耐基”最初就叫“卡纳基”,都怪书商译错了人家的名字,大家就跟着以讹传讹,只有他还坚持固本守源。
  我说:“哥,你真牛。”
  厂里还有一部分产品,会换上更为华丽的新衣,再搭上一张境外的购物发票和写有“此宝贝为×空姐在×国×店‘纯手工挑选’,绝对物超所值”之类的卡片,就摇身一变,成了海外代购品,价值也随之翻了好几倍。
  当然,这些都是驴子说的。驴子还给我们说,老板在城郊另有一个车间,专门打印各种发票和报关单据,文员妹子长得娇艳可人,是老板的小秘。我和麦田不信,说:“鬼才信你的鬼话。”驴子坏笑道:“爱信不信,不信拉倒,他俩的八卦我还有一箩筐。”
  驴子与我们聊八卦时,通常是在工厂的楼顶。有时,我们也会相互怂恿对方讲自己的糗事,不糗不欢的那种。我说,我在餐馆当服务员时,曾把店里来之不易的“五好商家”锦旗以30元的价格卖给了对面商家,因此还挨了老板的耳光。驴子说,他曾向前任老板的轿车油箱里撒尿,可惜被发现了,他只好提起裤子就跑,连工资都没敢结。
  麦田也讲了一个。他曾遇到一群做市场调查的大妈,只要完成她们的问卷就能得到一个面包。对方问他来这儿多久了,他说仨月。对方说:“那不行,我们调查的对象须居住两年以上。”于是,他走到另一位大妈面前说:“我来三年了,送我个面包吧。”眼看即将得逞,先前那位大妈跑来拦住,说:“他是个骗子,才来仨月。”
  麦田讲这个事儿时,驴子正接着发小打来的电话,发小问他:“最近忙啥呢?”
  “打工。”
  “打啥工?”
  “不打啥工,就是打工。”驴子的脸色很难看。
  麦田问驴子是不是对当下不满意。驴子没回答,只是说发小在南方早就立住了脚,公司的办公大楼很高,直冲云霄,手可摘星辰的那种高。
  突然,驴子问:“我们屁股下的这栋楼高10米,中午时它的影长是2米,中秋月光下,它的影长18米。請问,如果月亮是太阳,这栋楼房有多高?”
  我和麦田愣愣地望着驴子,不说话。我们三个陷入久久的沉思。
  此后,驴子说过多次要离开工厂,说离开前要把厂里的质检合格证书烧掉,再往老板汽车的油箱里撒一大泡尿水。
  “要走一起走。”
  “让工厂停产,让那个文员妹子来当灌装工人。”
  “对,要等到老板大批进原料后再走,让他赔个精光。”
  “几桶原料值几个钱?毛毛雨啦!”驴子说,“干这一行,赚钱得很。”
  我们的话题开始围绕着“钱”展开,说自古马要吃草人要吃饭,谁不是为了混口饭吃?又说没钱只能驴拉磨,有钱能使磨拉驴。
  聊着聊着,驴子冷不丁地说:“我老家有个独院,空着,要不咱也开个这样的厂吧?”
  看着无比兴奋的他们,我平静地说:“抱歉,我已找好了新工作,在地下通道的一个书摊儿当售书员,全白班,没夜班。”
  我离开工厂后,就与他们少了联络,但后来驴子打来电话,说他们的工厂已经整好了,原料供应商也谈好了,“卡纳基”答应做他们的经销商。
  “万事俱备,就等你来。”驴子说。
  我说:“不啦,我很喜欢现在的工作,不累,踏实,还有书看。”
  “这个行业真的很赚钱。”
  “知道。”我说,“但你不怕哪天员工烧了你的产品质量合格证?不怕他们往你油箱里撒尿?”驴子半晌没吭声儿,挂掉了电话。
  半年后,我在书摊儿前遇见麦田,他告诉我,他们的计划泡汤了,还搭进去不少本钱。我本想再打听驴子的近况,麦田摇摇手说:“不提他了,言语上的巨人,行动上的侏儒,一个彻头彻尾的软蛋。”
  好久以后,“软蛋”联系我,说:“我的信用卡还不起了,先帮我还一个月,等开了工资还你。”
  我问他:“最近忙啥呢?”
  “打工。”
  “打啥工?”
  “不打啥工,就是打工。”驴子冷冷地说。
  那天下夜班,我走出地下通道,看着一条被月光拖长的影子,突然想起当年驴子出的那道数学题,至今我还没有答案。
  [责任编辑 吴万夫]
其他文献
春香不是本地人。那年她与东林在一起打工时认识,如今嫁给东林十多年,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了。  东林的父母相继去世后,东林继续去外面打工,春香和众多留守妇女一样,在家里照看学生。  不同的是,其他妇女除了照看好孩子外,更多的时间消耗在麻将桌上,而春香还要种庄稼、养猪、养鸡鸭鹅,里里外外忙得团团转。春香还会开车,电动摩托、小车都会开。小车停在院坝里,不常用。电动摩托节能环保,每天接送学生,来去自如。  村
期刊
小小说体量比较小,长一点儿的也就两千多字。它是小容器,如同一个小小玻璃杯。要使它的意义变得无限大,改变它装的东西的质地只是一方面,比如把水换成酒;另一种思路是,我们要让读者看到它具有溢出部分。前者大家都知道,后者大家想得少。一个小杯子只能装那么多酒,如果继续倾注,马上就会流出来。它的溢出部分可以无限多,但难以被人发现。能让读者发现它拥有巨大的溢出部分,这应该是小小说作家的追求。这追求是追求小小说的
期刊
京剧院是一座挺气派的剧院,来看戏的人却不多。  在我们这个城市,不要说那些追求新潮的年轻人,就是上了岁数的老年人,喜欢京剧的也很少。  我却是个另类。上大学的时候我就经常一个人出去看戏。  当时除我之外,台下坐的是一帮老头儿,最小的也有五六十岁。  有一次,身边一个老头儿轻轻碰了我一下,问我:“你是戏校里学京剧的学生吧?”我说:“不是。我是学法律的。”他很意外也很高兴:“难得有这么年轻的人喜欢京剧
期刊
吴莲城是莲城人。  莲城是个小城,五六万人口。城内有棵千年古槐,树身丈围,年年爆开新枝翠葉。古槐位于一条东西大街上,街市繁华,人流穿梭。往北靠城隍庙一侧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巷子:水泉巷、田巷、凤凰巷、丁字巷、马背巷、仁义巷、悬壶巷,依序排过去,延伸至城东和城西。他家住水泉巷,一巷皆姓吴。吴莲城年轻时虎背熊腰,半生在泥水里挖藕拉纤干杂活儿,上了点儿年纪时,常坐在小巷深处的柳荫里喝茶。  水泉巷有两眼古井
期刊
我又一次登上了天台。已是黄昏,晚霞像血一样铺开,占满天空,太阳在地平线上一点点落下。我刚刚爬上通往天台的楼梯口,就看到了那个熟悉的后脑勺。父亲的后脑勺并不像他的同龄人那样过早地显示出狰狞的面目,他遗传了祖母优良的基因。祖母在她74岁时死去。祖母死去时脸上布满岁月侵蚀的褶皱,但她的头发却避过了不断向前推进的时间。因此父亲的后脑勺在我的记忆中保持着与他年龄不相符的年轻。  父亲与天台的联系产生于两年前
期刊
二十年前我海校毕业,上船参加工作的头几年,船上还配有政委。那时私企很少,几乎都是国企海运公司。按照红头文件,船上要配有专职党务工作者,负责船舶党建、传达公司精神、树立安全意识及伙食管理等工作。  耿政委上船前,曾在省港航局下属分局做局长多年,到了内退年龄,按政策办理了手续,回家开始安度晚年。不料,港航局念其政治思想觉悟高,身体尚好,于是征求他意见后请他上船做了政委。  耿政委上船后,平日里喜欢四处
期刊
摘 要:静板书属商洛土生土长的民间曲种,早在清道光年间就盛行于陕西省洛南县,它曾是盲艺人求生糊口的手段;其演唱形式集弹、说、唱、打、敲于一身,声音洪亮、古朴粗狂,多于乡村求神、谢土、红白喜事助兴,书目形式分大书、中書、小书,内容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爱憎分明,褒贬有之。演奏以三弦为主,其它乐器辅之,故称“静板”。民间广为流传的代表作有:《包公案》《施公案》《小女婿》《马前泼水》《二十四孝》等300余
期刊
窗外的夜色水一样涌进来,我的手指拂过玻璃板下毕业照上每一张熟悉的面孔,停在他的脸上,心里隐隐作痛。父母的争吵像来自另一个世界的魔音,从门缝渗透进来,缠绕着我。  “‘三本’大学说啥都不能念,毕业连个好工作都找不到。她不复读以后人生就废了。复读复读,必须复读!”妈妈总是这样扯着嗓门儿吵架,气势如山倒。  “哪有那么严重?按她心情来,实在不行以后学门技术,能光明正大养活自己就行。”爸爸一直都玩世不恭,
期刊
这是一条曲里拐弯的巷子。巷子忒窄,却因曲折而富有动感。光滑的青石板路面酷似一本本精装的 《史记》 《汉书》铺就,走在上面,能让人发思古之幽情,产生诸多难以言传的遐想。两旁的建筑物多呈古怪荒诞的风味,灰蒙蒙的秦砖汉瓦密密麻麻、歪歪斜斜地堆砌着,高墙厚壁,古色古香。整个巷子,有如绘画大师的一幅素描,有品不尽的文化韵味。  小巷虽窄小,却挤满了赵钱孙李周吴郑王等百姓人家。故小巷人物形形色色,其老老少少,
期刊
摘 要:《民艺论》一书收集日本民艺之父柳宗悦的重要文章,从中可以探索柳宗悦的美学思想和民艺之美,他指出美的本质是“自在”,民艺之美的特质是民艺的实用性等;车尔尼雪夫斯基是俄国著名的美学家、文学家,他在美学史上第一次提出“美是生活”的观点。本文以柳宗悦的《民艺论》一书为基础,对照探索柳宗悦的“民艺之美”与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的美学思想关系。  关键词:《民艺论》;车尔尼雪夫斯基;柳宗悦;“美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