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钠肽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来源 :中国健康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qxt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脑利钠肽( BNP) 是一种由心脏和脑分泌的循环激素,它在中枢神经系统( CNS) 内有广泛分布,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有重要影响,可用于判断其预后和指导治疗。本文对其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关系做一综述。
  【关键词】脑利钠肽;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中图分类号】R11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0496-02
  
  
  利钠肽( natriuretic peptide NP )是上世纪80年代发现的一组多肽类物质。人类共发现了5 种利钠肽[1],其中脑利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BNP)是日本学者Su-doh 等最先从猪脑内分离出来具有利钠、利尿作用含32个氨基酸的多肽。BNP是NP 家族的重要一员,除具有利钠、利尿和扩张血管的效应,同时还可以拮抗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Renin- angiotensin- aldosterone system,RASS) ,抑制内皮素- 1( Endothelin- 1, ET- 1) 的分泌。大量的研究表明 BNP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就BNP與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关系作一综述。
  1 BNP概述
  1.1 BNP 的结构、分布、代谢:BNP由17个氨基酸通过一对二硫键组成的环状结构。BNP广泛分布于脑、脊髓、心、肺等组织,其中以心脏含量最高 脑内以延髓含量最高,心脏内BNP主要存在于左、右心房,心室的BNP含量较少,是因为BNP 前体并不储存在心室中,只有当室壁张力升高时才迅速刺激BNP 基因高表达,大量合成BNP 分泌入血。此外,在房间隔 房室瓣 主动脉 肝动脉与肺静脉壁内亦含有少量 BNP[2]。BNP 主要在肺和肾内降解清除,通过两条途径[3]: (1)通过 NPR- C 受体( clearancereceptors of natriuretic peptides, NPR- C) , NPR- C 介导将BNP 吞入胞内, 再由溶酶体酶降解; (2)由中性肽链内切酶( NEP) 打开BNP 的环状结构而对其降解。
  1.2BNP的作用
  1.2.1 外周BNP的作用BNP可抑制血管紧张素Ⅱ ( Ang Ⅱ) 醛固酮等缩血管物质的合成,调节血管张力,选择性舒张肾动脉,提高肾血流量,并抑制肾脏集合系统对钠离子的转运,从而表现出利尿利钠的作用。BNP对交感神经系统亦有拮抗作用,抑制儿茶酚胺合成,舒张血管平滑肌,扩张外周动脉; 还可以降低迷走神经传出冲动阈值,抑制反射性心动过速和血管收缩,并能增加冠状动脉血流。有研究认为BNP通过打开钾离子通道和钙离子通道,刺激一氧化氮 ( NO) 的产生,诱导动脉血管舒张[4]。
  1.2.2 中枢BNP的作用 CNS中BNP神经元多集中在三脑室前腹侧区( AV3V) 和室旁核( PVN) 区,该区与水盐代谢有关,损伤该区域必将影响BNP的分泌。中枢BNP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5]: ①抑制饮水行为; ②抑制摄盐行为; ③抑制抗利尿激素( ADH) 的释放; ④参与中枢性血压调节: BNP 可以抑制注射AngⅡ引起的血压升高反应, BNP的这种降压作用,可能是由于ADH分泌受抑制所致; ⑤中枢性利尿利钠排钾作用, CNS中给予BNP可引起尿量、尿钠和尿钾增加,这主要是由于BNP抑制ADH和醛固酮的分泌所致。
  2 BNP与脑梗死
  脑梗死患者血浆BNP浓度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而在亚急性期BNP浓度明显下降,这可能与脑卒中期引起心肌细胞坏死和心律不齐等有关[6]。Emanuele[7]等认为大脑也是BNP产生的场所,脑梗死或短暂性脑供血不足(TIA )等导致脑功能损害可使 BNP上升。国外有报道[8-10]认为脑梗死患者血浆 BNP 水平升高与脑损伤的严重程度一致, BNP水平越高患者病情越严重,并可作为预测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死亡率的标志物。
  洛金玺等报道[11]脑梗死患者梗死面积大小与BNP浓度有关 ,可能缺血、梗死区的脑组织也是BNP的来源之一;另外 ,脑梗死患者 BNP 水平与血压升高也有关 ,脑梗死患者多有高血压史或急性期有血压升高 ,高血压患者尤其伴有左心室肥厚者血浆BNP水平明显升高 ,而伴脑梗死患者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无脑梗死者,BNP调节血压的机制为: (1)作用于下丘脑 ,改变血管紧张素及血管加压素对下丘脑的调控 ,间接引起血压变化。(2)作用于植物神经系统影响压力反射。(3)影响肾神经活性 ,引起肾素分泌改变 ,间接导致血压变化。BNP的血管扩张效应可导致外周血管张力降低 ,引起血压下降 ,脑灌注减少 ,从而引起梗死周围缺血半暗带的组织坏死[12],BNP促尿钠排泄作用引起血清钠离子水平降低 ,血液浓缩导致患者血容量减少 ,使缺血进一步加重,同时也减少了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脑水肿的发生。国内尚有研究提示[13], 血清BNP浓度与脑梗死亚型有关,相对于正常人群的血清BNP浓度心源性梗死与非心源性梗死的检测浓度均高于正常值标准。在心源性梗死人群中, 血清 BNP浓度明显高于非心源性梗死。在鉴别梗死亚型的血清 BNP浓度参考值( 321ng /m l )上, 鉴别梗死亚型能取得敏感性和特异性的最高值。
  3 BNP与脑出血
  JamesM. L .等[14]研究发现脑出血患者BNP 的水平能准确反映他们的神经功能预后。Modrego P. J .等[15]推断脑出血患者BNP的水平可反映亚急性期脑水肿状况。国内研究[16]显示脑出血患者血浆脑钠肽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且脑钠肽水平与出血量有关,出血量愈大,脑钠肽水平愈高;且高脑钠肽组血肿周围水肿带较大,NIHSS 评分也明显增高,提示脑钠肽反映血肿周围脑水肿的情况,并与出血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关。推测血浆脑钠肽增高,可能由于脑水肿反馈性激活利钠肽系统,脑钠肽相应增高,发挥利尿、 排钠、 舒张血管的作用,从而拮抗或减轻脑水肿,推测脑钠肽可能为临床治疗卒中后脑水肿提供一条新途径。
  4 BNP与蛛网膜下腔出血
  Berendes等[17]和 Wijdicks 等[18]的实验表明, BNP 与 SAH后尿钠排泄增加所致的低血钠存在相关性。Svir i 等[19]的研究发现,经颅多普勒超声显示有严重 CVS 的 SAH 病人,在起病初至起病后 10 天左右, 血浆 BNP水平呈显著进行性上升, 而无CVS 的 SAH 病人只是短暂升高。Tsubokawa等[20]报道 ,SAH伴低钠血症时,第1周血浆BNP水平增高 ,而 ANP水平不变,提出低钠血症和脑血管痉挛与BNP增高有关。国内有研究结果表明[20], SAH患者发病后BNP在 7 ~ 10 d增高最明显, 符合 CVS的发病时间。且其在 CVS组与无 CVS组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说明BNP的分泌与 SAH后的 CVS密切相关。SAH 后BNP的分泌机制尚不明确, 可能有以下机制:(1)SAH后颅内压升高或合并脑积水、 颅内出血, 使下丘脑受到机械性压迫, 而造成BNP的分泌增多。(2)可能是SAH 后的CVS导致下丘脑缺血, 而下丘脑缺血反过来引起BNP的分泌。(3)CVS的发生与BNP的分泌可能是同一机制, 即都是由内皮素的分泌引起的。内皮素是一个强效和长效的血管收缩因子,已经被很多研究证明与 CVS的发生有显著的相关性。另外,下丘脑神经元的内皮素已被确定与水和电解质的代谢有关,并且可以引起低钠。因此, 血管损伤所导致的内皮素分泌可以解释BNP的分泌及 CVS的发生。
其他文献
【摘要】  我院开展优质服务以来,得到社会的认可,患儿家长的好评,满意度不断提高。  【关键词】护士;服务;沟通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編号】1005-0515(2011)10-0499-01      随着病人的医疗保健意识逐渐提高,对护理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代护理学要求以病人为中心,开展整体的护理。2009年我院首先开展首问负责制,3米微笑服务,主动问询,提倡文
期刊
十八届中央候补委员、10月12日卸任南京市委书记的黄莉新,已履新江苏省常务副省长,补缺于2016年5月30日被查落马的李云峰。黄莉新也成为第二位现任省级政府女性常务副职。  黄莉新20岁时仕途起步于江苏省防汛防旱指挥部,此后一直任职水利系统,2000年升任省水利厅厅长,时年38岁成为正厅级干部。2003年,年仅41岁的黄莉新升任江苏省副省长,进入梁保华任一把手的江苏省政府领导班子,并迈入副省级之列
期刊
【摘要】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病人为中心是护理工作的重点,是护理模式 转变的重要标志。以护理程序为框架,健康教育为指导、以人的健康为中心,解决病人问题为目标,积极主动、为病人服务,达到病人满意、家属满意、医生满意、护士满意,促进护理事业发展。  【关键词】无菌技术; 清洁;污染  【中图分类号】R29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0504-01     
期刊
慢性胃炎(CG)以胃脘近心窝部位疼痛胀满为主要症状,多伴有嘈杂、嗳气、纳呆、反酸等,属于中医的“胃脘痛”、“胃痞”、“痞满”、“纳呆”、“吞酸”、“嘈杂”等病证范畴。辨证施治是传统中医学最富有特色的科学精华,这一理论最重大和最核心部分是对“证”的概括或归纳。据此中医得以进行个体化的治疗,针对病证进行多种针对性或调节性的治疗。对CG 等疾病“证”本质的现代科学阐示,是近年来中医理论研究的热点。  1
期刊
【摘要】  目的:了解临床科室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分离率及其耐药情况,掌握MRSA在临床科室分布的特点,为预防、控制MRSA的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本院2011年1—5月份临床标本中分离的MRSA及其药物敏感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MRSA 94株,占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总数的48.2%。94株MRSA均对万古霉素及利奈唑烷敏感,对利奈唑胺、氯霉素
期刊
【摘要】  目的:了解在校医学生对HIV/AIDS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探讨开放参与式研究方法在医学生中开展预防艾滋病教育的有效方式,为研究适合我国高校艾滋病教育模式提供参考。方法:应用参与式研究方法培训志愿者,志愿者用参与式研究方法在同伴中进行健康促进活动,在干预前后配合问卷测试,并比较分析,同时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后,医学生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有显著提高,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态度有明
期刊
【摘要】  目的:观察家庭健康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病人出院后3天评估,然后医护人员将病人和家属组织起来,讲解家庭健康护理技巧,后每十天跟进评价、阶级性指导。结论:采用家庭健康护理来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效果满意。  【关键词】脑卒中;健康护理;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701.2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0501-02      
期刊
【关键词】中医药;肿瘤;研究进展;综述  【中图分类号】R772.0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0477-03      肿瘤是目前威胁人类生命最主要疾病之一,是医学正在研究攻克的难题。化疗、放疗、手术治疗是当今治疗肿瘤的主要手段,合成药物在治疗中易出现明显的副作用,天然药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青睐。中医药对本病的治疗有其独特的优势,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补充牛奶和维生素D对中老年妇女骨密度(BMD)的影响。方法:选取对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因骨和/或关节疼痛麻木在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210例女性经X线检查判断无骨质增生30人。采用法国DMS公司生产的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左侧股骨骨密度 (bone mineral density,BMD),记录其食用牛奶、补充维生素D等状况;测定左侧股骨
期刊
【摘要】   医患沟通是形成良好医患关系的关键,其重要作用在于适应现代医学发展、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和进一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文章通过对医患关系的诠释,对医患沟通的重要作用进行分析,以及良好医患沟通方法的探讨,以提高社区医护工作者对在社区实践中的沟通技巧的重视和应用,减少医疗纠纷,提高社区群众的满意度,提高医疗服务。   【关键词】医患沟通; 沟通技巧;医患关系  【中图分类号】R304.2 【文献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