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王冠最灿烂

来源 :棋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nerd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国内比赛中,谁获得的冠军最多?这个问题一下子还真不好回答,因为中国的国内比赛委实太混乱了,各大比赛说停就停。有的还算“好聚好散”,总算有头有尾,有的则办到中途就不了了之,比如乐百氏杯;有的是“虚晃一枪”就没了下文,像王位赛;还有的没等开赛就“胎死腹中”,像十段战……而名目繁多的各类邀请赛则“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肥皂泡一般地维持着国内棋战的虚假繁荣。
  因此,我们在排定这份“中国棋手国内比赛头衔榜”时,对建国以来的所有国内比赛进行了一定的取舍。首先,是完整举办过至少三届比赛的,那些昙花一现的棋战未统计在内;其次,是国内顶尖高手悉数参加的(个别人弃权另当别论),新人王、新秀杯等专为一部分棋手设置的比赛未计。此外,明显带有计划经济时代色彩的全国个人赛和全运会比赛以及带有游戏性质的“混双赛”和各种“杂牌”邀请赛也未计入。




  排行榜上,马晓春这位当年的“全冠王”当之无愧地坐在“头把金交椅”上。在总共35个头衔中,名人这一项分外醒目。从1997年起,在众小龙的“围剿”之下,马晓春的头衔丢失殆尽。时至今日,他除了在阿含·桐山杯上尝了一次鲜和在CCTV杯上打了一次反击之外,“名人”是他最后死守的孤城。不过,以今天的形势来看,马氏的老本比较厚实,还够“吃”一阵子,估计三五年之内还不会有人能动摇他的“头衔王”地位。
  聂卫平能高居第二,同样是因为“历史财富”丰厚。尽管从1997年拿CCTV杯之后,他再也没得过什么头衔,只是在“元老杯”之类的比赛中偶有亮点而已。但只要看一看那8次新体育杯和6次十强赛冠军,就可以想见,当年全盛之日老聂横扫群雄是怎样的一种气势了。
  七小龙的“龙头”常昊排在第三名。天元战是他的“龙兴之地”,按照日本人的传统,他也是中国惟一一个“名誉天元”。常昊另一个抢眼之处是:乐百氏杯成了他一个人的战场,从比赛创办到停办,他一共只输了两盘棋,在一项棋战中有如此高的胜率,找遍世界棋坛恐怕也鲜有俦者。不过,名人战和CCTV杯是他的“伤心之地”,名人战上两次挑战未果,CCTV杯上数度折戟出局,这也是他没能成为令人信服的国内“第一人”的原因之一。







  中国棋坛的“三条龙”位列三甲,使得中国围棋发展的轨迹分外明晰。
  排名第四、第五的,是刘小光和曹大元这两个对仗工整的名字。此二君棋运可谓不佳:前有聂马强敌当路,后有小龙小虎追兵剿杀。在国内,他们始终未能走上舞台的中央,让人信服地感叹一声:“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不过,“中坚棋士”应是对他们最准确的定位。
  哎,俞斌那么强的实力才排第六吗?哦,不要忘了,他曾经是“万年老二”,亚军可没少拿。另外,人家拿的冠军可是国内棋战最有份量的,在小龙小虎当道的今天,做为一个“老同志”,能有如此战绩,容易吗?唉,令人尴尬的是,他得冠军的这几个比赛都停办了,看来,“鱼头”只好“从头再来”了。







  榜上并列第七的有四位:周鹤洋、邵炜刚、钱宇平和徐临新。周鹤洋和邵炜刚可以说是生不逢时,在棋战大幅度缩水的今天,僧多粥少,拿个冠军实在是不容易呀,好在他们还都年轻,机会还有很多。至于陈临新,估计记录也就到此为止了。最可惜的是钱宇平,以后在棋赛上大概是很难再看到他的身影了。
  除此之外,获得过一次头衔的还有几个:邵震中、王磊、罗洗河、刘菁、丁伟、胡耀宇。“小虎”辈的希望双星孔杰和古力则至今还未实现“零”的突破。
  仔细看一下这张榜,我们不禁哑然失笑,这些棋战目前只有天元战、名人战、CCTV杯、NEC杯和阿含·桐山杯五个“健在”的,并且还有三个是快棋。您瞧瞧,不用说跟日本的七大新闻战没法比,就是跟韩国的国内比赛来比,也是逊色良多的。



  唉,这就是中国的国内棋战!当看到聂卫平、马晓春凭借昔日的成绩仍能独领风骚的时候,当看到刘小光、曹大元等中坚棋士随着一些棋战的消失而隐身“二线”的时候,当看到众小龙只剩下在联赛中奔波而激情日减的时候,当看到众小虎面对着少得可怜的棋战“嗷嗷待哺”的时候,我实在是禁不住想问一句:中国围棋是在进步还是在后退呢?
  
其他文献
1、不得贪胜 2、入界宜缓 3、攻彼顾我 4、弃子争先 5、舍小就大  6、逢危须弃 7、慎勿轻速 8、动须相应 9、彼强自保 10、势孤取和  “围棋十诀”相传为唐代棋手王积薪、宋刘仲甫等所作,最早见载于南宋陈元靓《事林广记》,标题为“象棋十诀”。从内容来看,确实是象棋理论的总结,此十诀后来被围棋界借用,一字不改,由此产生了种种问题。  以下分析“围棋十诀”是总结的是哪些象棋的理论,顺便说说对围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  三年前,你要是想在网络上找一个下棋的好去处,还真要颇费一番周折。但如今,联众、清风、新浪等等一大批优秀的围棋网站早已摆好姿势,对你骚首弄姿了。尤其是清风秉承其一贯的免费政策并以神秘的江湖气息和浓厚的人情味更是汇集了一大批铁杆棋迷。  清风是由邵炜刚、刘菁、王磊、罗洗河等八位年轻职业棋手创办的围棋站点(当然也是最专业的站点喽),拥有已突破七十万的注册用户。自去年下半年开始,一些发烧级的棋迷开
期刊
5.14  “由来只有新人笑”听起来很同情老同志,可真让一帮老家伙在你面前荣光焕发地大得其志,肯定会大倒胃口。日本人在这方面做得很差劲,大三冠被三个老家伙把持着已经够可以了,就连挑战者也变着法儿地看谁岁数大。现任本因坊王铭琬“送走”两位年轻人后,迎来了破记录的人选——加藤正夫——他55岁的高龄创本因坊挑战者新高。完全乱了套,心情坏了!王铭琬1目半赢了首局又能怎么样,完全失去了当初与张栩大战三百回合
期刊
黑方:马晓春 名人 白方:常昊 挑战者  第14届中国围棋名人战五番胜负决赛12月4日在北京华润饭店开始。12连霸的卫冕名人马晓春接受常昊九段的挑战。  马晓春和常昊多年以来一直是中国棋界数一数二的人物,他们俩的再次碰撞十分引人注目。常昊目前已有二冠在握,这次能否再次突破马晓春开创新时代,此次的番棋大战即是一个绝佳的时机。而只剩最后一顶头衔的马晓春能否死守牙城完成13连霸的大业,也就看此一
期刊
期刊
赵治勋曾说过:“日本有希望的年轻棋手很难爬上来。为何爬不上来呢?中坚层太厚,要想突破,非下苦工夫不行。弄不好,就像马拉松比赛被卷进第二集团选手里似的,渐渐就被人们遗忘。”  此话有理。  日本中坚棋手的厚度现在看来仍然是世界第一,这毋庸置疑。若是那个年轻人想从这千军万马中冲杀出来确非易事。但凡事都得按自然规律前行,长江后浪推前浪却是历史的必然。  现今日本年轻棋手中走上前台的印象中有三人:狂放无羁
期刊
应邀访台湾    昭和二十六年(1952)八月,我将藤泽库之助(朋斋)九段击败之后,实际上已成为日本棋界的“第一人”了。这时,台湾棋界发出了我去台湾旅行的邀请。  当时台湾棋院的理事长是周至柔先生,台湾银行总裁应昌期先生任干事。大哥吴浣作为理事,无报酬地义务为棋院介绍讲解日本的棋谱,致力于围棋普及工作。但有不少围棋爱好者竟连个能自由下棋的场所都没有。虽然台湾棋院招牌满大,也不过是有其名无其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