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名人们的2016

来源 :齐鲁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gnet8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6位文化名人的自我总结书,也是一份当代文人心灵史。
  过去一年的自己,是否达成了最初的愿望?这一年的世界,在上升,抑或在下沉?我与这个世界,已达成和解,还是相互观望?这是不是属于文化最好的年代?
  郝景芳:“童行书院”在行动
  2016年,我的短篇小说《北京折叠》获得世界科幻雨果奖,媒体的曝光程度出乎我的意料之外。这件事从一个侧面改变了我的生活。
  有一笔意外资助找到我,一个企业同意资助我完成我心中的公益计划“童行书院”:做一个社会企业,在风景优美的贫困地区做旅游获得收入,用全部收入支持在当地开展教育和心理公益项目。2017年应该会在这个项目上投入很多时间心血,如果能将曝光转化为踏实的公益,是我觉得最好的事。
  蒋方舟:过于喧嚣的沉默
  我个人的2016年是很懒惰的,或者说是一个迟来的gap year,上半年我参加了一个交流项目,呆在日本,每天就是吃和逛,人生第一次不以创作为目的去生活;9月我考了人大创意写作的研究生,每周去上文学课,重返校园,回归一种简单的生活。
  在公共生活中,我对2016年是挺失望的,觉得这一年社交网络上看出人们公共议事的能力“被”下降得很快,热闹的事情要么是两性问题,要么是道德问题,所有严肃的问题消散在调侃和窥私中。
  知识分子在这一年中总被“该做些什么”的道德压力所逼迫,却似乎什么也做不了。
  这一年的文化生活很枯燥——也许并不是没有好的文艺作品,而是舆论对文艺作品的讨论能力同样下降得很快,走心、炸裂、尿点等等,但这并不是用来形容艺术的词,它们毫无价值。
  2016年和过去几年一样,是过于喧嚣的沉默,可预见的未来一年,似乎会依然如此。
  方方:人性黑暗浓烈成雾
  整个2016年都在忙碌。
  最初是完成长篇小说的修订,然后又完成一部中篇小说的写作。奋力辞去了长江文艺杂志社的社长主编一职,也致诸多杂务随之而去,但转身又继续面对柳忠秧的官司,繁杂琐事,依旧缠身。为杂志和官司两件事,写了不知道多少万字的文字。这样的生活是糟糕透顶,还是充实饱满,真是难说。可人生就是这样,它们既来,你就面对好了。不急躁不妥协不气馁不放弃,更不在乎别人怎么看怎么说。得与失,皆可与烟云等同。
  年轻时总觉得听其自然,就已足够。随年龄的增长,人性黑暗越来越浓烈成雾,呈现眼前。现在倒是认为,听其自然,显然不够了。
  六神磊磊:阅读如何升级?
  2016有一个词很热,叫“消费升级”。我们用的电子产品升级了,我们的日用品升级了,但有一个事让我有点惭愧:大家阅读的内容升级了没有?我们——当然包括我自己在内——生产的文字,比10年前好吗?比20年前、30年前好吗?我觉得很难讲。
  现在大的、有影响的新媒体玩家叫做“头部”,既然是头部,就是要思考的,要是要引领的,头部不是胃部,不是阴部,不能只想着快感。这是接下来我们得认真想一想的事。
  杨庆祥:孤独星航者自白
  2016年,第三个本命年。年初从合肥坐高铁返北京,下车出站时茶杯坠地,碎,落水四溅,众人侧目,一中年大叔心善,大声送上祝福:小伙子,今年你会走好运,发大财。
  还好,在别人的眼中还是小伙子,行运发财,这尘世间的祈望,平凡又踏实。
  去了不少的地方,在海口,吃板桥路海鲜,看三角梅灿烂秋阳;在安吉,望遍山白茶,雾气氤氲;……年中,在敦煌,大漠孤烟,残月如钩,多情是佛心;7月横跨美利坚,异国的风景人文如镜头一样扫过。我思念母国,哪怕是在拉斯维加斯的纸醉金迷中,梦呓的语言依然是汉唐的辞章,我想这一生只能浮游在汉语的河流中,即使它囚禁我;……岁末,在贵阳,看世界最大的单孔射电望远镜,我绕圈行走40分钟,群山静穆,方圆30公里没有人类的电波,这个时候如果有一声异响,那一定是天外来客造访我们这孤独的星球,在浩瀚的宇宙中,谁在?……人类的智慧如此有限又如此无限,在圣诞平安夜的前一天,我在深圳图书城讲“诗歌与灵修”,儒释道,上帝,瑜伽,天地神鬼人的世界已经一去不复返,作为一个现代人,是否觉得太孤独?我们是否能寻找到一种“内中”的智慧,以此获得生命的圆融?
  吃过的最好吃的饭,是开平的鳝丝煲仔饭;喝过的最好喝的酒,是旧金山的低度白兰地;吃过的最好的点心,依然是正宗的法国马卡龙——要粉色的,带着薄荷的清香;买了一件好看的大衣,一个好看的双肩背包,一只好看的复古手镯;在机场错过了一条范思哲的限量版水晶莎乐美皮带,稍感遗憾;买了一套《徐梵澄全集》和《张承志全集》;睡不着的时候听流行歌曲,也读莎士比亚,也读保罗策兰,也读密教,只是有些记得,有些醒来即忘。
  旧岁新年交接,我想起两首歌:
  一首是前一段刚刚听到的胡德夫的《匆匆》:初看春花红,转眼已成冬。匆匆,匆匆,一年容易又到头。韶光逝去无影踪。人生本有尽,宇宙永无穷。
  一首是我听了十年的小众乐队——声音玩具的《星航者发现号》:领袖们从不认为一部史诗和一首乡谣所需智慧是一样,所以他们只能留在巨大蘑菇云的顶端眺望,孤独星航者发现号……
  马小盐:我是加缪的信徒
  2016年,是全球弥漫着强烈的割裂氛围的一年。这一年,越往后,我越想到的是出版于2014年的昆德拉的小说《庆祝无意义》。作为一位小说艺术家,他身在法国,他熟知西方社会的种种困境。
  至于我们身处的东方社会,我们深知,它的困境是西方困境的N次方。
  显然,无论东方还是西方,人类身处困境之中,光明之子路西法随时会嬗变为黑暗之母。庆祝或许毫无意义,但我深信,只要我们的内心深处,对人性之善仍有期待,对真理与美仍有坚守,对自身之在仍有要求。未来,人类终必获得救赎。
  现在,我是加缪的信徒,我相信行动。
其他文献
人学研究若干问题的回顾与展望韩璞庚一个充满纷争与辉煌的世纪即将过去,一个足以令人神往的新世纪就要来临。人类文明的历史车轮,碾过时代的沧桑巨变,把我们带到了反思自己历史
寻租行为会降低装备采办效率。通过建立模型与最优化决策的分析表明,要避免寻租行为的发生,应完善装备采办法律体系,加快装备采办法治进程,增强采办寻租的惩处力度;要健全采
1  李维芬老远就看到在路的那一边,有一个年纪和她差不多的农妇正站在板车边四下张望,她知道那是从郊区拉来的橘子。她到这个城市已有些年头了,不知为什么,她对于城里边那些和她一样的外来者,尤其是妇女,她就认为她们来自郊区。李维芬走到板车边并没有引起卖橘子妇女的注意。她轻轻地拿起一个橘子捏了捏,对那个妇女说,橘子怎么卖?那个妇女说,五块钱三斤。李维芬说,要是只买一斤呢?那个妇女说,只买一斤就要两块钱。她
时至今日,我们对“诗”的认识和理解,仍然有着如此疼痛的撕裂之矛盾。一方面,在中国诗学中,“抒情”无疑是置于最内核的诗学概念。她不仅笼罩了整个中国传统诗学,也是我们的审美观念,最后成为我们入诗、思诗、言诗、写诗的唯一原则和标准。另一方面,中国新诗的发展过程中,“反对抒情”或者说“放逐抒情”、“逃避情感”,却又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关键因素。艾略特在《传统与个人才能》中喊出了“诗歌不是放纵情感,而是逃避情感
言多必失,物极必反。猎人追赶一只受伤的兔子,意外拣到了一颗老人的头颅,他好奇地问:“你怎么会到这里来的呢?”头颅竟然回答:“是因为我爱说话的缘故。”猎人吓了一跳,扔下
古巴人的热情闻名天下。即使是在遭受美国封锁的艰难岁月中,他们的眼中仍然有你、有我、也有他……回忆起古巴,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并不是美丽的沙滩或者香浓的雪茄,而是那些热
一位妇产科的护士问一位医生:“教授,不知您有没有注意到,最近有许多双胞胎出生,这是什么原因呢?”医生想了想说:“这是因为最近社会治安太差了,他们不敢一个人出门。” An
期刊
僻壤处  那儿,慵懒是灰白色的。被蛛网淹没的  静垂。“和那游离、消失又重返的  柔光”。以及云杉  凋零与虫孔透亮的双倍失落  充盈。也渐至  缄默相对,不谈及便不会成真  譬如光线、雏菊、鸟屎……  有人用筷子翻拣灰烬  ——总是在草木般静谧又难以辨识  的清晨,你才会  想起这个手持筷子的人  青 芒  软泥多么可怕。我无力依附一些暗光  嗯,不是踱步  剥皮的时刻,黏黏的,稀稀的  黄瓤,
1  生与死,这是很多伟大文学作品乐此不疲的主题,也是文学的想象力自由驰骋之处。  与前面讨论的文学作品中的飞翔和变形有所不同,生与死之间存在着一条秘密通道,就是灵魂。  因此在文学作品中表达生与死、死而复生时,比表达飞翔和变形更加迅速。我的意思是说:有关死亡世界里的万事万物,我们早已耳濡目染,所以我们的阅读常常无需经过叙述铺垫,就可直接抵达那里。  一个人和其灵魂的关系,有时候就是生与死的关系。
每一个普通的生命都是完美的生命。“你们有幸目睹这一伟大时刻的到来!”狂人兴奋地冲着绑在椅子上的医生和记者说,“它将代替人类统治整个地球!” Every ordinary life 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