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渔业生产系统隐含碳排放结构特征及驱动因素分解

来源 :资源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ijack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新的发展形势,传统的渔业生产方式已不适应当前社会转型要求,面临着发展方式粗放、效益低迷及影响生态环境等诸多挑战.渔业经济的低碳化发展是中国渔业可持续发展必然选择,是保障国家食物安全、促进农(渔)民增收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对于从根本上推进中国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意义重大.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和扩展Kaya恒等式,对2002-2017年中国渔业生产系统隐含碳排放变动趋势及结构特征进行研究,并对隐含碳排放的驱动因素进行分解.结果表明:①中国渔业生产系统隐含碳排放整体呈现上升—下降—再上升—再下降的变化趋势,渔业第一产业始终处于渔业隐含碳排放首位,但渔业第二与第三产业的隐含碳排放占比在逐渐上升.②渔业养殖与捕捞、水产加工和水产流通是渔业隐含碳排放的主要产业;渔业三大产业及所包含的12个细分产业的单位产值隐含碳排放水平都呈现下降趋势.③渔业经济增长、一般渔业技术进步对渔业隐含碳排放具有正向的推动作用,渔业经济增长是拉动中国渔业隐含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因素;渔业人口和低碳渔业技术进步效应对渔业隐含碳排放具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低碳渔业技术进步效应是抑制中国渔业隐含碳排放的最大因素.因此,调整渔业产业结构,转变渔业增长方式,提升渔业低碳技术的应用水平是有效抑制中国渔业隐含碳排放、实现渔业低碳发展的关键.
其他文献
建立科学合理的宅基地退出增值收益分配机制是有效调动各方积极性以促进宅基地退出的有效途径。本文在联盟利益分配机制下构建基于贡献的宅基地退出增值收益分配模型,对浙江省典型县市进行测算,探讨了宅基地退出中各主体的贡献和增值收益分配比例的区位差异。结果表明:(1)以宅基地退出中农户与集体的机会成本和政府的投资成本为依据,测算得到的宅基地退出增值收益分配比例接近于改革试点地区的地方政策标准和典型实践案例;(2)宅基地退出增值收益中各主体的贡献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性和城乡梯度性。农户和集体的贡献均呈现慈溪>义乌&
资金和土地问题是“后搬迁”时期易地扶贫搬迁接续推进农户减贫面临的两个重要约束条件,而搬迁农户宅基地退出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本文基于改进的计划行为理论,构建风险预
按照河北省农业农村厅在《关于兴隆县农业生产受水灾影响的情况报告》批示要求,7月18日~19日,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生猪创新团队环境控制与装备岗位专家李广东研究员联合高效养殖岗位专家张秋良研究员及疫病防控岗团队成员马宏伟等前往受灾现场,开展了灾害动物防疫及恢复生产帮助和指导服务。同时,第一时间和兴隆县农业农村局有关人员进行了详细沟通,初步掌握了灾情情况,并进行现场指导。
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是一切农业生产活动的基础。农业产业的发展也一直在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在政策支持下,也采取了一些措施,鼓励和引导农民增施有机肥。7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在北京主持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土壤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组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强调,要深刻认识土壤污染防治的重大意义.
我国拥有丰富的绒山羊品种资源,绒产品享誉国际,为更好促进绒山羊产业的发展,本研究对我国主要绒山羊种质资源、绒山羊的产绒性能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综述。
近年来,随着供给侧改革的不断深入,优质鸡蛋的需求量不断扩大,太行鸡产品由于其口感醇香,卵磷脂含量高等独特的特点而深受消费者青睐,极大地推动了太行鸡产业的发展,太行鸡在全省的养殖量迅速增长。但由于饲养管理不规范、疫病预防不到位、品牌化程度低等原因,造成产品优质不能优价,尤其是夏季,气温较高,阴雨天多,加之饲养管理不到位,造成生产性能低.
近期,上市猪企2021年半年报业绩预告陆续出炉,牧原股份、正邦科技、新希望和温氏股份“四大猪企”中报预报呈现“三亏一降”,其他规模稍小的猪企如傲农生物等,中报预报也不乐观。新希望业绩预告表示,预计中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9.5亿元~34.5亿元,相比去年由盈转亏,亏损幅度也是“四大猪企”中幅度最大的.
探究贫困地区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的影响路径对于实施宅基地退出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家庭生命周期视角,根据计划行为理论,结合全国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县中唯一的贫困县——安徽省金寨县333份农户的微观调研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了贫困地区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的影响路径,并对比分析了不同类型家庭宅基地退出行为影响路径的差异。结果表明:(1)贫困地区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基本遵循计划行为理论,影响路径包括“行为态度→退出意愿→退出行为”和“主观规范→退出意愿→退出行为”,且主观规范是主导因素
环境分权能否助推由经济与财政分权引起的负向激励,进而影响减排治污效果,以往研究中始终没有达成共识。本文利用2001—2016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测算省级环境监管权限的配置格局,结合空间动态面板模型,对分别以PM2.5浓度、人均废水排放量、人均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表征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固废污染指标进行回归,以此检验环境分权的减排效果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环境分权弱化了减排效果,分权程
2019年以来,大型猪企大规模圈地扩张,带动了全国生猪产能的恢复,据有关部门数据:2020年12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4161万头,生猪生产持续恢复,产能不断释放,快速提升。2021年上半年,各大型猪企育肥生猪出栏同比均翻番,同时我国1~5月份进口猪肉196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3.7%。多方面因素叠加,生猪产业进入寒冬季节,仔猪价格不再回升,肉猪价格短时间内可能有所回升,整个猪价已经步入了下行通道,已经是个不争的事实。生猪产业寒冬之际,中小规模养殖场胜算利润点在哪,是当前中小规模养猪场必须要思考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