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化学激趣艺术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len3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当今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今天。初中基本化学知识是学生作为一个合格公民应具有的基本知识之一。在短暂的一年里,既要使学生入好门,又要使他们掌握一定程度的基础知识,这是摆在化学教师面前的一块挡路石。初中化学教师不但要研究教法,这要重视研究学生学法,加强教与学双边活动,同时,还要特别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从思想上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关键词】初中化学;激发兴趣;教学策略
  初中化学课程标准选取了学生身边最熟悉的物质(空气、氧气、二氧化碳、水等)和生活、生产中的一些热点问题(金属的锈蚀、食物中的有机物、能源的使用和开发等)作为学习素材,不仅学生学起来亲切,易于理解和接受,而且这些物质和问题与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关系密切,从中也使学生体会到化学的重要性,养成学以致用的习惯。值得注意的是,学生虽然熟悉这些物质和问题,但了解不深,不曾从化学的视角去思考,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巩固、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想学”、“会学”呢?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几点认识。
  1. 上好第一堂课 当第一次把学生领进实验室进行第一堂化学课时。摆在面前的瓶瓶罐罐及五颜六色的药品已经完全把每个学生完全吸引了,此时,学生是抱着好奇心,求知欲非常强的心理来上第一堂课。某心理学家说过“凡是学生迫切期待的事物很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激发他们的兴趣。”所以教师要使出浑身解术上好第一堂课,在课堂上可以补充一些实验:烧不坏的手帕,“火山”爆炸,魔棒点火,茶壶变色等。通过这些有趣的实验把学生引进一个奇妙的化学世界,此外,还要设置一些问题,激发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求知欲,如铁为什么会生锈,桂林钟乳石岩洞是如何那样多彩多姿,煤气为什么致人死亡,热水瓶内的水垢是怎么形成,如何除去,黄烽叮过后疼痛难忍,如何处理………。在这“两步的基础上,使学生对学习化学科的态度产生浓厚的兴趣。
  2. 确保实验现象的明显 化学实验时,学生情绪高涨,思想活跃、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然而,如果教师在演示实验对现象不明显、观察不清楚,这样不但会使学生扫兴,挫伤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也会降低,所以对教材中的实验不但要确保成功,而且必须确保现象明显,教学中如果有个别学生看不清楚一些简单激烈的现象,须再演示一遍,如铁丝烧现象。对于不易分辨的实验,可采用空白实验等进行对比,如石蕊滴入氢氧化钠中显蓝色,实验时,可以把石蕊滴入水中,与之进行对比,增强实验效果。在“燃烧、缓慢氧化”教学中,可补做“扇风点火”的实验,用扇子扇浸过白磷的二硫化碳溶液的滤纸。滤纸片自发燃烧起来,在学生观察到妙不可言的情景时,及时引出自燃的定义,同时,把自燃同燃烧、缓慢氧化进行比较,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在讲解一氧化碳的毒性时,笔者补充这样的一个实验:往充有一氧化碳的集气瓶放入一只蟑螂,刚开始,它十分活跃地爬来爬去,片刻后,蟑螂的运动减慢,腿开始伸展,我风趣地对学生说:“蟑螂一定感到浑身无力,而且在拼命地喊救命啊,救命啊。”最后,蟑螂呜呼哀哉了。在实验基础上追问学生为什么蟑螂会死?请同学们边阅读P87边讨论。总之,如能结合课本内容,注意实验的趣味性,就能更好发挥实验的魅力,燃起学生求知火苗。
  3. 注意探索隐蔽的现象或事物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对司空见惯的现象常常会熟视无睹,而揭示这些现象的本质,却会引起人们的高度注意。化学世界绚丽多彩,可作为学生观察、研究的对象十分丰富。我们应该把化学教学的背景扩大到广阔美丽而又蕴含许多奥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中,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化学知识,探索化学现象的本质。化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是十分紧密的,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各种与化学有关的现象随处可见。如:新买的铝锅,烧过自来水后会有黑色斑点生成;家庭装修的各种金属器具一段时间后变得暗淡;经常雷雨交加的地方禾苗长得非常茂盛等等。这些奇妙的现象很平常但是却没有多少人会去注意,会去了解。当提出这些问题时肯定会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去想,这时就能促使他们去学习掌握金属、铝和氮气的性质,加深他们的体会。另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去做一些奇特的而又很平常的实验。例如:用铝制盛饮料的易拉罐里充满二氧化碳气体,然后往罐内注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立即用胶布将罐口密封,反应一段时间后可能会出现什么现象呢?首先,易拉罐“内凹变瘪”,接着“瘪了的罐重新又鼓起来”。对于前面的现象一般很容易解释。这是因为学生很容易从固定的思维去思考,即分析出物质发生变化时,可以从加入的物质来考虑,分析出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就能得出易拉罐“内凹变瘪”的现象。为什么会出现后面的现象呢?这时可以引导学生再深入思考,不难得出这是因为容器本身“铝”与氢氧化钠溶液也会发生反应。对这些现象的好奇,能使学生的情绪亢奋、激动,从而可以在学生白热化的思维之中,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4. 运用知识,激活思维 “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我们应该不断地激发、强化学生的这种精神需要,尽最大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体验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创造者”,体验成功的快乐。在教学实践中,应坚持走课内外相结合之路:课内,学生在感性认知的基础上,分析、概括、深化化学知识并形成较为系统的知识体系,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课外,重实践、重体验,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新问题、探索新问题,重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课外与课内相结合有利于学生巩固课内知识,使学生每掌握一个新知识,都能得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如讲述《溶液的酸碱度》时,课外要求学生测量各种体液及常见液体的酸碱度——PH,组织学生展开讨论比较各种液体的PH:体液的PH与人体的健康有什么关系;洗发液的PH对头发有什么影响;土壤的PH 对作物的生长又有什么影响?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查阅了资料,进行了实践,表现得兴趣盎然。
  总之,学生学习兴趣受多种因素影响不断发展,关键在教师激趣中要有意识地探索和遵循学生学习兴趣的发展规律,在教学内容、方式和组织形式上都要十分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其他文献
过去的语文教学老师只看着卷面成绩,而忽略了教学过程中听、说、读、写的能力培养。我感到:语文书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工具”;语文课是培养学生能力的“车间”;语言文字是车间加工产品的“零件”。为了确保“产品”的合格,我给自己定了一个教学原则:上每节课前一定根据教材特点和单元重点明确:给学生为什么知识,训练什么能力及怎样训练。  1. 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语文教学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俗话说
期刊
在教学中,我们要给学生留下问题及充分思考的空间,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学生的思维活跃于疑问的交叉点。没有问题的课不能算是成功能课,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设置悬念的几种方法。  1. 激“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能使心理上感到困惑,产生认知冲突,进而拨动其思维之弦。适时激疑,可以使学生因疑生趣,由疑诱思,以疑获知。  如在教学“体积的意义”时
期刊
【摘 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在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开发利用是当今普通认同的最优方式。以它的信息容量大,可操作性强的特点,在美术课教学中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又给学生练习提供广泛的可以参考的信息资料,开阔学生的眼界,拓宽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使美术教学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学生在学习中掌握相关的美术知识,提高利用信息技术的科学文化素养,使
期刊
【摘 要】情感教育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实施情感教育与创新思维的培养可以从学生特点、教学方法、学习兴趣等方面出发,语文是各个学科的基础,它是培养情感教育和创新思维的摇篮,“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开拓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新能力,掌握科学的方法”。提高学生教学的质量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情感教育;创新思维;初中语文教学;创新引导  教育与创新在人类的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教育是
期刊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由此看来我们的教学应力求贴近生活,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的环境,扩大学生语文学习的空间,使封闭的教学变为开放的、生活化教学。怎样才能实现语文教学的生活化呢?  1. 创设情境,合理引导,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 我在引导学生学习《十则》时,由于文本内容离学生生活距离太远,因此我担心学生学起来困难,并且不
期刊
【摘 要】班主任是学生一生成长经历中有着重要影响的人,在班级管理中,任何一件事都涉及到学生的成长,班级里的事可谓多如牛毛,因而处理起来的确繁杂。文章从自己担任班主任的20余年经验中总结了一些方法。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关系;原则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教育基层的重要组织者-班主任的工作任重而道远。从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总结了几点:一是处理好“四个关系”,二是要坚持“五个原则”。  
期刊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往往注重情感的熏陶,却忽略了法制方面的引领。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对中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进行法律素质培养,不仅可以预防和减少学生违法犯罪,更重要的是可以促进他们养成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初中语文;法制教育;学科整合  现在的学校教育中法制教育只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教育教学的方式也随之发生着相应的变化,培养学生的目标是使他们成为能够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独立思考的个体,学生的自主学习显得刻不容缓。那么,在中学阶段,各种各样的实验就成为了他们学习锻炼的好机会,是书本知识的有益验证和补充。所以学校理应重视实验教学,在其过程中也必须重视实验室的环保与安全,作为学校实验工作人员和学生都应懂得环保和安全的重要性,怎样才能做到安全与环保,值
期刊
【摘 要】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正是启蒙阶段,他们的兴趣培养和习惯养成非常重要。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设计好精彩的语文课堂,为学生创建轻松的学习环境,开展有趣的学习活动,培养阅读爱好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兴趣;师生关系;语文课堂;学习环境;学习活动;课外阅读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小学生的启蒙学习非常重要,想让他们学好语文,首先得让他们爱上语文。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
期刊
【摘 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置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做一个学生学习的出色策划者、组织者,做一个导演。  【关键词】教育家 指导策划型 创造性思维 优化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