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PM来了

来源 :电子商务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ward2000_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的企业家们认识了ERP和BI之后,如今——
  也许,中国的很多企业家注定要“被骗”一辈子。
  当初ERP刚刚从国外漂洋过海来的时候,不知道谁营造了“ERP是万能的”荒谬概念,搞得人们砸锅卖铁也要上ERP。结果,ERP只是把底层的数据进行了收集,让企业摸清了自己的家底,而到底要如何决策,ERP并没有告诉我们。
  紧接着,BI又出来了。据说这个“玩意儿”可以把分散在ERP中的种种对决策有效的数据收集起来,帮助领导做决定。很多企业领导恍然大悟,原来上了ERP之后还有这么多事情要做。而后,在很多BI厂商还没来得及在中国收获果实的时候,BPM又冒出来了。
  
  BPM是什么东西?
  
  BPM(Business Performance Management,即企业绩效管理)是指一个企业内部的各种企业管理软件、业务流程和业务成功的衡量方法(如标尺、主要运作指标)的集合,并通过构建于其上的小型系统进行有机的整合,从而使组织内部的每个成员都能够更好地理解运营目标、实施运营规划,正向影响企业运作的优化进程。它能帮助企业管理者通过一定的方法和制度确保企业及其子系统(部门、流程、工作团队和员工个人)的绩效成果,使企业行为始终与战略目标保持一致,并促进企业战略目标实现。具体来说,BPM可用于公司整个经营目标的制定、日常运营的监测、财务的分析、客户关系的管理与分析等等。
  因此,信息系统应用没完没了,只要你有需求,兜里还有充足的银子,就有人给你提供上层的服务。
  
  中国的企业需要BPM吗?
  
  要想知道自己的企业是否需要BPM,首先应该搞清楚BPM与BI之间的区别。相对于BI通用的功能,BPM的功能更加深入具体的业务流程,比如财务绩效管理、客户关系绩效管理、生产运营绩效管理、交叉业务绩效管理等,并且能够编制预算、评估关键供应商,而BI 只是支持没有预定义的特殊查询和分析,其业务目标是开放的。
  从这些区别中我们可以看出,BPM的应用对数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企业要想通过实施BPM系统来进行更好的决策,首先要成功地实施ERP,并将ERP的应用深入到企业的各个细节。
  国际BPM供应商海波龙(Hyperion)把BPM的应用分为四个阶段:运营层应用、跨部门整合应用、优化应用、创新应用。他们认为,目前国外BPM的应用主要停留在第二和第三阶段,而国内的应用还停留于第一阶段(部门级应用)。其CTO John Kopcke表示,“产生这种应用差距的主要原因并非只是意识上的差异,而是因为国外的基础架构较之国内成熟得多。”
  事实上,“基础”这两个字何尝不是国人的切肤之痛呢?当我们与竞争对手一样处在险恶的竞争中时,我们的需求是相同的。但是,正是由于基础的薄弱,使得我们无法通过先进的信息工具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国外企业的ERP已应用多年,无论从管理经验上还是数据质量上都已经逐步成熟,在这种基础上实施BPM是相对容易的。而我国很多企业实施ERP只不过是最近一两年的事情,系统的运转还没有达到最优。因此,BPM对于中国的大多数企业多少就有点“阳春白雪”的意味。
  
  预热,再预热
  
  虽然BPM对于大多数中国企业“高高在上”,但敏锐的软件厂商不会放过每一个宣传的机会。
  作为BPM理念的倡导者,海波龙(Hyperion)于2002年正式进入中国,并推出了相关的解决方案。此后,世界级软件厂商SAP、Oracle等对BPM也投入了相当大的关注,力推自己的BPM。而国内的软件巨头金蝶、用友也不甘落后,都将部分BPM功能纳入到各自的软件中,以降低用户使用BPM的门槛。而事实表明,这些宣传带来的市场反馈并不热烈。
  为了进一步推动市场,海波龙(Hyperion)最近与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成立了北京大学光华海波龙企业绩效管理研究中心(简称北大GH-BPM研究中心),据海波龙(Hyperion)中国董事总经理曹建静介绍,海波龙(Hyperion)与北大光华管理学院联合建立北大GH-BPM研究中心的目的主要有三:其一,推动BPM和BI研究及进展,将国外的成功经验应用于中国 ;其二,帮助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确立在BPM研究领域的领先地位 ;其三,树立海波龙在BPM领域的领袖地位。
  事实上,除了这三个目的,海波龙(Hyperion)显然还有“人才培养”上的考虑。北大作为国内知名的高等学府,其EMBA的主要学生正是各企业的高层管理者。海波龙(Hyperion)与其绑定无疑会对BPM在国内企业的传播产生积极作用。当然,其具体效果如何,还有待于时间的检验。
  有业内人士认为,BPM将在未来的两年内迎来快速发展,也有人把这个期限推迟到五年。不管BPM何时得到广泛应用,如今的我们都应该感到些许欣慰。毕竟,ERP是在国外流行了十几年才得以进入中国,而今天的BPM在西方也不过是一个新鲜事物。不管是否能得到广泛应用,至少我们的信息来源不再闭塞。
其他文献
宽带运营商就好比开澡堂,卖了门票提供客人洗浴,使用BT下载的网民就好比浑身脏兮兮的客人一个劲儿不停用水洗澡,于是浴室老板不爽,开始赶催着客人,或者武断地限制水龙头流量了。  日前传言宽带运营商要开始按照“流量计费”,目的是为了限制BT下载,以此解决“宽带不宽”的网络拥塞问题。不想,一石激起千层浪,把“流量计费”和“限制BT下载”扯在一起,就好像自助餐厅挂着自助的招牌,却还要用户掏钱才可以吃到原本自
期刊
题记:  在每个网络商人的网上生涯中,都遇到过各种各样的挑战与坎坷。作为媒体,当我们看了很多,听了很多之后,就有一种冲动要把这些事情记录下来,形成体系。这次《大宝网络生活的12个第一次》给了我们一个机会,让我们把这些多彩的片断连成一个系列故事,并推出了这个可爱的主人公——大宝。  正因为是虚拟的故事,因此我们所叙述的故事顺序并不是我们所倡导的经商顺序,比如先开网店后开实体店,我们这样设计的初衷只是
期刊
袁代婧子的目标就是要建立起自己的视觉品牌。淘宝店是她的一个试验平台,证明了她的“眼光”可以赚钱。    视觉艺术和视觉品牌,是近年来的新概念。上海“新天地”里的“逸飞之家”是中国视觉品牌的典范。店里陈列的产品林林总总,但都是按照某个艺术师的视觉品味组织起来的。网络虽然年轻,但在视觉品牌上也已经有了自己的雏形店。袁代婧子的“IM SHOP”网店就是网络上“用眼光赚钱”的首批“弄潮儿”。    拥有一
期刊
在美国,平均每个家庭约有价值2200美元的闲置物品。据统计,美国eBay的委托销售是全美2005年最热门的十三种职业之一。    “开网店了吗?”这恐怕是近两年里,你被询问次数最多的有关电子商务的话题。然而不幸的是,持否定回答的人越来越少。不管谁动了你的烧饼,都不要顿足捶胸。让我们来与你分享eBay淘金路上的新点子——委托销售。  eBay委托销售是有经验的eBay卖家通过销售他人托付之物品而获取
期刊
近年来,网上银行以其方便、快捷的服务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但有关“空壳网站”和“木马”病毒窃取网银资金的报道,却让人们对网上银行的安全性产生了怀疑。  网上银行,安全第一。为了保证安全,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使用数字证书。数字证书是网银安全的根本保障,是被国内外普遍采用的一整套成熟的信息安全保护措施。至今为止,还从未发现一例由于数字证书机制被攻破而使网上交易诈骗得逞的事件。  从现有的安全手段中,用U
期刊
2006年3月中旬,在杭州召开的农业银行与阿里巴巴战略合作发布会上传出消息,农业银行将和阿里巴巴旗下支付宝公司在B2B电子支付领域展开合作,农行也将完成与支付宝的电子证书共享地首次对接。而此前,阿里巴巴也曾对外宣布,准备将其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应用到B2B领域,而“全额赔付”的承诺不会改变。似乎支付宝在暗地里守候多年的契机终于浮现了,我们似乎也能“嗅”到支付宝开始进军B2B领域的丝丝端倪。  
期刊
有了RSS,你可以方便地订阅和浏览自己想看的信息,可以更加方便地维护更新自己的网站。有了RSS,你便能享受坐享其成的轻松乐趣。    RSS是站点用来和其他站点之间共享内容的一种简易方式,通常被用于新闻和其他按顺序排列的网站,将其它网站中一段项目的介绍或新闻的全部介绍等进行链接。通过这些项目的链接,用户便可以浏览到相应的完整内容。网络用户可以在客户端借助于支持RSS的新闻聚合工具软件,在不打开网站
期刊
3.15前后,部分国内媒体披露了某些“国外著名厂商”无视中国相关政策、违规销售其带有“外国密码芯片”的“安全PC”的消息。这些作为安全PC核心的外国密码芯片,根本就未经中国政府的任何审查和批准,这种违规销售的行为对我国政府、PC产业、终端用户潜藏着巨大的危害。一石激起千重浪,舆论界开始就跨国PC厂商的这种做法是否会危害客户(乃至国家)信息安全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结果显示,多数人认为跨国厂商的违
期刊
3月23日,众多行业网站和中小企业翘首期盼的“第一届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发展大会”如期在北京举行。国内知名的行业电子商务网站、电子商务行业相关政府领导、业内专家、中小企业、VC、知名媒体首次有机会聚集一堂,共同探讨行业发展。由此,之前默默无闻的行业网站首次被隆重推上舞台,开始向外人展示他们不凡的价值。  会议当天,参会代表的热情远远超过预计,不但会议资料在半小时内被一抢而空,而且能容纳300人的宴
期刊
我好不容易才下决心换了一部2000元以内的彩屏手机,电池还没装上呢,您就拿大喇叭嚷“大家该玩3G了”,能不添堵吗?  过完春节什么最热?当然是呼声一浪高过一浪的3G了。早在去年10月底的通信展上,网络运营商和终端设备商就大张旗鼓地大打3G牌,眼花缭乱的同时还有人谴责国产厂商缺席3G盛宴。进入2005年,各方都在鼓动说今年信产部将颁发3G牌照,甚至已经确定15和18两个3G号段。一边是信产部官员表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