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爱说“不行”给我们啥启示?

来源 :红广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mobings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敢说“不行”,爱说“不行”,是邓小平工作中的一大特点。翻开他的著作,“不行”一词用得非常多。如《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共有60篇文稿,其中36篇文稿100多处用了“不行”。该卷中最短的文稿《民主和法制两手都不能削弱》,全篇只有370多字,用了4个“不行”。“不行”二字看似简单,却不是轻易能说出口的。它体现的不仅是一种语言风格,更是一种做人做事的态度,一种实事求是、敢于创新的思维方式。
  而现在很多领导干部热衷于圆滑融通、曲意逢迎的做人做事原则:有的办事拖泥带水,说话拐弯抹角,不敢直截了当表达自己的观点,只能委婉地说,让人有时摸不着头脑,如坠云里雾里;有的生怕因不同意见得罪于人,不敢也不愿说“不行”,一味附和他人的意见,于是渐渐地磨去了自己的棱角,逐渐变得油滑起来;更有甚者以八面玲珑作为自己的处事方法,变得是非不分,毫无原则,甚至不惜以身试法,越过了法律的红线。
  说“不行”是一种态度。邓小平曾经说过:“含糊其词不行,解决不了问题。办事要快,不要拖。”1980年6月27日,他同胡耀邦、胡乔木、姚依林、邓力群等谈对《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草稿的意见,开门见山:“决议草稿看了一遍,不行,要重新来。”对事情直截了当说“不行”,明确表明自己的態度,这是一种工作风格,也是一种工作方法。如果连自己的态度都不敢表明,何谈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更何谈工作实绩和工作效果。
  说“不行”是一种勇气。有些领导干部之所以不敢说“不行”,更多的是缺乏一种勇气。敢说“不行”,敢于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敢于表明态度,这需要我们摈弃很多陈规陋习,以求实的态度、无畏的勇气坚持科学,坚持真理,敢于向权威挑战。邓小平就不仅对下面不对的东西敢于说“不行”,对上面不对的东西也敢于说“不行”。1977年5月,邓小平尚未复出,就针对当时中央领导同志的一些说法,明确表示:“两个凡是”不行。按照“两个凡是”,就说不通为我平反的问题,也说不通肯定1976年广大群众在天安门广场的活动“合乎情理”的问题。
  说“不行”是一种原则。1977年9月10日,针对台湾问题,邓小平会见滨野清吾为团长的日中友好议员联盟访华团时,毫不客气地说:美国人想用这样的手法来骗人,怎么行?不行!这是政治问题。1978年11月28日,在会见美国友好人士斯蒂尔时,邓小平再次明确指出:“美国方面要中国承担不使用武力解放台湾的义务,这不行。”说“不行”不仅体现了一个人的态度,更体现出一个人的原则。有些事情是可以回旋可以商量的,但有些原则问题是不能商量不能动摇的,在这时敢于说“不行”,就体现出了一个人在大是大非面前是非分明的原则立场。
  只有敢于说“不行”才能让我们更好地直面现实,勇于进取,让我们更好地坚持原则和真理,才能创新工作理念和方法,在自己的人生之路上越走越远。让我们勇于说“不行”!
  (来源:中国共产新闻网,作者:指点江山如画)
其他文献
陆德是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共中央原宣传部长陆定一的儿子,金融管理和信息管理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专家津贴,被APEC授予“亚洲院士”,曾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26项,其中部级科技最高奖——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国家级科技最高奖——国家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    去年深秋,在老北京一间古色古香的会客室里,接受我们釆访时,陆德教授打开记忆的闸门,向我们娓娓道来父亲陆定一与广州起义的渊源,并回忆起在
期刊
“守护着红土地上的海岛,只为了把一份爱寻找。那天边久久回荡的涛声,千百次牵动着我的心跳……”这是国家一级作家、著名音乐人陈小奇于2006年2月特意创作的反映特呈岛人民牢记总书记嘱托,建设文明生态旅游新海岛的歌曲《听涛》。2011年12月,我们《红广角》专访组一行,在湛江市委党史研究室和霞山区委组织部、党史研究室负责人的陪同下,来到了歌曲中所指的海岛——湛江特呈岛。这颗镶嵌在中国南海和湛江港湾之中的
期刊
回忆者:胡根天(当时任广州市政协副主席,广州文史馆馆长等职)  记录者:沙东迅(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  时间:一九八三年十二月六日、八日  地点:广州市盘福新街胡根天住所  1918年广西桂系军阀倾巢东下,占领广东,年底粤军完全退出广东到闽南。福建军阀李厚基退到闽北。陈炯明、许崇智等人在闽南训练粤军,准备一有机会就打回广东。  五四运动后,全国开展新文化运动,此时陈炯明也赶时髦搞新文化运动,并
期刊
位于珠海市香洲区唐家湾镇淇澳村。  苏兆征(1885-1929),广东香山淇澳村(今属珠海市)人,中国工人运动的伟大先驱,早年加入孙中山同盟会,领导过1922年的香港海员大罢工和1925年的省港大罢工,曾任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等职,1929年积劳成疾,病逝于上海。  苏兆征故居原是其祖父所建的砖瓦平房,三墙两屋。2010年苏兆征故居在1985年修缮的基础上再次修缮,增建陈列馆。工程总占地面积49
期刊
延安是中国人民心中的革命圣地。而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山县,也有个被称为“小延安”的地方,它就是今天中山市三乡镇的大布村。大布村位于石岐南偏东、三乡镇政府东北处。北望五桂山,南临广珠公路。大布村历史悠久。元朝末年,林、黄两姓人就到此居住,因地广又平坦,植物繁茂,宛如天然园圃,称大圃村,俗名大富,以祈生活富裕。清乾隆初年改称大布,寓意长寿,沿用至今。  据珠江纵队第一支队支队长欧初回忆,抗日战争时期,由于
期刊
位于广东省东南部、珠江出海口西岸的珠海,海岛众多,环境优美,素有“百岛之市”的美誉,是祖国南海之滨的一颗明珠。珠海又是香山古邑,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英雄辈出,是一块富有爱国精神和革命传统的土地。华南地区第一位马克思主义系统传播者杨匏安,中华全国总工会第一任委员长林伟民,工运领袖、中共早期重要领导人苏兆征等中共名人都出生在这片土地上。珠海是中国人民抵抗外来侵略的前哨阵地,许多革命事件亦肇始于此。在中
期刊
情侣路  情侣路是珠海市区沿海岸铺建的一条道路,从珠海香洲蜿蜒逶迤至与澳门接壤处的拱北口岸,途经香炉湾、珠海渔女、海滨泳场等风景旅游点,因其风景秀丽、海涛阵阵、空气清新,是珠海市民特别是情侣们休闲散步的好去处,所以珠海人称这条路为情侣路。浪漫的情侣路一直是珠海的一张城市名片,沿情侣路绕行,波光粼粼的大海、海中的礁石小岛、海边的绿道驿站以及每天变幻的晨光暮影让越来越多的人流连忘返。    圆明新园 
期刊
珠海钟灵毓秀,从这里走出了中共早期革命先驱苏兆征、杨匏安、林伟民。在建党90周年之际,苏兆征故居陈列馆、杨匏安陈列馆、林伟民铜像修缮增建完毕对外开放,沐浴着浓厚的庆祝建党90周年华诞的氛围,我们再次来到了三位先驱的出生地,追寻他们的足迹,感受红色情怀。  踏着唐家淇澳岛淇澳社区东溪坊的麻石板走入小巷的深处,不多时就能看到苏兆征故居。这里原是一座土木结构的青砖平房,一座两间,并有一小厨房和一间偏房,
期刊
1985年金秋10月,邓颖超重返山城重庆。在渝州宾馆,她亲切会见了抗日战争时期在红岩工作过的部分老同志。  南方局和办事处招待所所长杨继干来到邓颖超面前,摆起了四十多年前红岩生活的龙门阵。邓颖超握着杨继干的手说:“老杨,当年我们在红岩村生活可是够艰苦的。”杨继干说:“可不是吗?那时我們伙食费一个月三块法币,毛主席来重庆,看我们成天吃空心菜、胡豆,说我们伙食比延安还差,伙食费增加到五元六角。我看周副
期刊
在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我刊专访组专程奔赴辛亥革命领导者、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故乡——中山市南朗镇进行采访。南朗镇位于中山市东部,西靠五桂山,东临珠江口,与香港隔海相望,是一个旅居海外侨胞人数比当地户籍人口还要多的著名侨乡。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人杰地灵、英才辈出,近代以来先后走出了近百位享誉中外的名人,他们当中除了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外,还有“为共和革命捐躯之第一人”陆皓东,中共早期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