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浏览近几年的各地中考语文试卷,可以发现命题者对汉字的考查形式在不断进行创新,一种新的汉字考查题型——“文字游戏”题悄然出现。这种新型试题既可以考查同学们对汉字基础知识的理解,又能考查同学们的智慧和想像力,具有趣味性、形象性和综合性等特点,受到师生好评。除了出现较早的对联题外,这种“文字游戏”题的常见类型还有以下几种。
一、增加笔画,变换字形
例1 (2008年湖北宜昌中考题)请给“日”字分别增加一个笔画,组成不同的四个汉字。
评析 这道题少了严肃和沉重,多了几许活泼、智慧和情趣,缩短了与考生的心理距离,为考生营造了轻松有趣的氛围。命题者只要求写出四个汉字,降低了得分的门槛。考生在答出“旦”“申”“甲”“由”“电”“白”“田”“目”“旧”这些字中的四个后,成功感定能使考生回答后面的试题时更有信心。
二、分析字形,获取信息
例2 (2007年河南太原市中考题)今年是农历“猪年”,小组设计了以“猪”为专题的小报,请你参与活动,完成下列题目。
第一板块:猪在中国文字中。请你通过分析字形,试着推测“家”字中蕴含的信息。
【帮帮你】①“灾”由“宀”和“火”构成。“宀”是房子,火烧着了房子,自然是灾祸临头。“灾”的构造,反映了远古时期火灾对人类的威胁。②豕(shi):猪。
评析 这道题将形象性与趣味性相结合,既传承汉字文化,又能考查考生筛选、提取信息的能力。题目设计精致,富有启发性,且为考生着想,由易到难。“帮帮你”为考生铺设台阶,开拓思路,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根据示例,考生作出下面的回答应该不难:“一”是房子,猪养在房子里,有房子有猪,就像个“家”了。“家”字的构造,反映了远古时期人们对富足安定生活的向往。
三、拆字会意,联想明理
例3 (2007年广西贵港市中考题)。将某些字拆开,常常会引发有趣的联想,让人悟出一些道理。请依照范例,从下面提供的字中选一个拆开,说出所悟。
例:“路”由“足”和“各”组成,说明人生的路是靠各自走出来的。
怒 功 悟
评析 这道题是对汉字的“另类解读”,重在考查考生的联想能力。考生首先要拆开所选定的字,理解这个字和各部件的意义,然后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出合乎此字意义的感悟。如题目中的“怒”我们可以这样去联想:“怒”由“奴”和“心”组成,说明人一发怒便成了心的奴隶;而“功”呢,我们可以由“工”和“力”想到只有努力工作才能获得成功;“悟”则由“心”和“吾”组成,说明不论什么事,只有自己用心去感受才会有所悟。
四、引进民俗,解读谐音
例4 (2007年河南太原市中考题)今年是农历“猪年”,小组设计了以“猪”为专题的小报,请你参与活动,完成下列题目。
第二板块:猪在中国民俗中。请你探究下面材料中亲友赠猪蹄给考生的用意。
据传从唐代始,殿试及第的进士们相约,如果他们中有人将来做了将、相,就要请同科的书法家用朱书(红笔)题名于雁塔。以后,每逢有人赶考,亲友就赠送猪蹄给他。
【帮帮你】中国民俗中常常利用谐音字表达某种愿望,如“倒”贴福字,意思是福“到”了。
“猪”和_____同音,“蹄”和_____同音,送猪蹄的用意是______。
评析 此题利用谐音命题,具有传统民俗色彩,所提问题简捷且切入点小,聪明的考生联系提示语,能很快联想到“朱”“题”两字,悟出“希望考生金榜题名,出将入相”之意。
五、顶针续接。成语接龙
例5 (2007年江苏连云港市中考题)请你在横线上填写一个成语,要求开头一字与前一成语最末一字相同,最后一字与后一成语开头一字相同。
兴师动众________城下之盟
评析 此题限定要求,具有惟一性,知识面广的考生可从“众口难调”“众口铄金”“众目睽睽”“众叛亲离”“众矢之的”“众志成城”等成语中较快地选定“众志成城”填入。
六、连接名著。补全歇后语
例6 (2008年浙江宁波中考题)根据下面的歇后语,任选两条补写出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中的人物。
①_____上梁山——官逼民反
②______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③_______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④李逵打________——过后赔不是
评析 考生平时对成语较为关注,对歇后语留意较少,其实歇后语富有智慧和机趣,特别是出自我国古典名著的歇后语更是汉语独有的语言艺术,具有不可替代的表现力,中学生应该多加留意。此题涉及《水浒》《西游记》《三国演义》等三部名著,题目要求“任选两条”,适当降低了难度,从“①林冲②猪八戒③周瑜④宋江”中选答两个,大多考生都能完成。
七、制作字谜,写出祝福语
例7 (2008年四川资阳市中考题)下面是一位同学为了表达对灾区失去亲人的孩子的美好祝愿,拟发的一条短信。短信每句话中含有一个字(谜底),连起来就是给灾区孩子的祝福语。这句祝福语是:______
况边无水示相随,
偶尔有人来相伴。
门中无人门外有,
悔时无心也无泪。
吞下口去悄无声,
来者耳边轻轻诉。
缺少左边心相印,
东风刮去一二点。
评析 因为有些考生对字谜接触甚少,故此题有一定难度。短信8句话,每句话都是一个字谜。考生答好此题,首先必须运用一定的方法“猜”出每个字谜的谜底,例如“况边无水示相随”就是“‘况’字去掉‘水’旁换上‘示’旁”,谜底为“祝”;“来者耳边轻轻诉”就是“‘者’字加上右耳旁”,谜底为“都”;“东风刮去一二点”就是“东”字的第一画和第二画都去掉出头的部分,谜底为“乐”等,然后联系提示语连成一条祝福语——“祝你们每天都快乐”。
考生回答上述各类趣味盎然的文字题,看似在做“游戏”,实际上是在领悟人生智慧的精髓,走进传统文化的殿堂,这种题型完全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中学生平时要多开展“趣味语文”一类的活动,了解拆字、字谜等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并掌握基本技能,在参与成语接龙等活动中提高应对能力。
(编辑 文 墨)
一、增加笔画,变换字形
例1 (2008年湖北宜昌中考题)请给“日”字分别增加一个笔画,组成不同的四个汉字。
评析 这道题少了严肃和沉重,多了几许活泼、智慧和情趣,缩短了与考生的心理距离,为考生营造了轻松有趣的氛围。命题者只要求写出四个汉字,降低了得分的门槛。考生在答出“旦”“申”“甲”“由”“电”“白”“田”“目”“旧”这些字中的四个后,成功感定能使考生回答后面的试题时更有信心。
二、分析字形,获取信息
例2 (2007年河南太原市中考题)今年是农历“猪年”,小组设计了以“猪”为专题的小报,请你参与活动,完成下列题目。
第一板块:猪在中国文字中。请你通过分析字形,试着推测“家”字中蕴含的信息。
【帮帮你】①“灾”由“宀”和“火”构成。“宀”是房子,火烧着了房子,自然是灾祸临头。“灾”的构造,反映了远古时期火灾对人类的威胁。②豕(shi):猪。
评析 这道题将形象性与趣味性相结合,既传承汉字文化,又能考查考生筛选、提取信息的能力。题目设计精致,富有启发性,且为考生着想,由易到难。“帮帮你”为考生铺设台阶,开拓思路,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根据示例,考生作出下面的回答应该不难:“一”是房子,猪养在房子里,有房子有猪,就像个“家”了。“家”字的构造,反映了远古时期人们对富足安定生活的向往。
三、拆字会意,联想明理
例3 (2007年广西贵港市中考题)。将某些字拆开,常常会引发有趣的联想,让人悟出一些道理。请依照范例,从下面提供的字中选一个拆开,说出所悟。
例:“路”由“足”和“各”组成,说明人生的路是靠各自走出来的。
怒 功 悟
评析 这道题是对汉字的“另类解读”,重在考查考生的联想能力。考生首先要拆开所选定的字,理解这个字和各部件的意义,然后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出合乎此字意义的感悟。如题目中的“怒”我们可以这样去联想:“怒”由“奴”和“心”组成,说明人一发怒便成了心的奴隶;而“功”呢,我们可以由“工”和“力”想到只有努力工作才能获得成功;“悟”则由“心”和“吾”组成,说明不论什么事,只有自己用心去感受才会有所悟。
四、引进民俗,解读谐音
例4 (2007年河南太原市中考题)今年是农历“猪年”,小组设计了以“猪”为专题的小报,请你参与活动,完成下列题目。
第二板块:猪在中国民俗中。请你探究下面材料中亲友赠猪蹄给考生的用意。
据传从唐代始,殿试及第的进士们相约,如果他们中有人将来做了将、相,就要请同科的书法家用朱书(红笔)题名于雁塔。以后,每逢有人赶考,亲友就赠送猪蹄给他。
【帮帮你】中国民俗中常常利用谐音字表达某种愿望,如“倒”贴福字,意思是福“到”了。
“猪”和_____同音,“蹄”和_____同音,送猪蹄的用意是______。
评析 此题利用谐音命题,具有传统民俗色彩,所提问题简捷且切入点小,聪明的考生联系提示语,能很快联想到“朱”“题”两字,悟出“希望考生金榜题名,出将入相”之意。
五、顶针续接。成语接龙
例5 (2007年江苏连云港市中考题)请你在横线上填写一个成语,要求开头一字与前一成语最末一字相同,最后一字与后一成语开头一字相同。
兴师动众________城下之盟
评析 此题限定要求,具有惟一性,知识面广的考生可从“众口难调”“众口铄金”“众目睽睽”“众叛亲离”“众矢之的”“众志成城”等成语中较快地选定“众志成城”填入。
六、连接名著。补全歇后语
例6 (2008年浙江宁波中考题)根据下面的歇后语,任选两条补写出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中的人物。
①_____上梁山——官逼民反
②______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③_______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④李逵打________——过后赔不是
评析 考生平时对成语较为关注,对歇后语留意较少,其实歇后语富有智慧和机趣,特别是出自我国古典名著的歇后语更是汉语独有的语言艺术,具有不可替代的表现力,中学生应该多加留意。此题涉及《水浒》《西游记》《三国演义》等三部名著,题目要求“任选两条”,适当降低了难度,从“①林冲②猪八戒③周瑜④宋江”中选答两个,大多考生都能完成。
七、制作字谜,写出祝福语
例7 (2008年四川资阳市中考题)下面是一位同学为了表达对灾区失去亲人的孩子的美好祝愿,拟发的一条短信。短信每句话中含有一个字(谜底),连起来就是给灾区孩子的祝福语。这句祝福语是:______
况边无水示相随,
偶尔有人来相伴。
门中无人门外有,
悔时无心也无泪。
吞下口去悄无声,
来者耳边轻轻诉。
缺少左边心相印,
东风刮去一二点。
评析 因为有些考生对字谜接触甚少,故此题有一定难度。短信8句话,每句话都是一个字谜。考生答好此题,首先必须运用一定的方法“猜”出每个字谜的谜底,例如“况边无水示相随”就是“‘况’字去掉‘水’旁换上‘示’旁”,谜底为“祝”;“来者耳边轻轻诉”就是“‘者’字加上右耳旁”,谜底为“都”;“东风刮去一二点”就是“东”字的第一画和第二画都去掉出头的部分,谜底为“乐”等,然后联系提示语连成一条祝福语——“祝你们每天都快乐”。
考生回答上述各类趣味盎然的文字题,看似在做“游戏”,实际上是在领悟人生智慧的精髓,走进传统文化的殿堂,这种题型完全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中学生平时要多开展“趣味语文”一类的活动,了解拆字、字谜等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并掌握基本技能,在参与成语接龙等活动中提高应对能力。
(编辑 文 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