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叟曝言》:入木三分刻世间万物 文采飞扬著海内奇书

来源 :学生天地·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zhong12mi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野叟曝言》是清代乾隆年间的一部长篇小说,有“天下第一奇书”之称。它是夏敬渠晚年所著。全书围绕文素臣的发迹展开,将古今中外、天文地理、医卜星象、帝王将相熔于一炉,集历史、神魔、侠义为一体,可谓是一部包罗万象的封建社会百科全书式的作品,被鲁迅誉为“以小说见才学者”之首。
  夏敬渠是个饱学之士,他博通经史,旁及诸子百家、礼乐兵刑、天文算数之学。同时,他又是个失意的知识分子,一生屡困科场,直至白发苍苍仍是个秀才,于是他便把自己的理想一股脑儿地写进了《野叟曝言》里。 夏敬渠笔下的文素臣文武双全、品学兼优,可与古代的漆雕开、宋玉、司马相如、诸葛亮等先贤相媲美,是个极有血性的真儒、不识炎凉的名士。同时他还是美德懿行的化身。他孝敬母亲,厚待晚辈,对朋友重义气,对弱者加以救援,诸多美德都完美地在他身上体现出来。他一生除暴安良,济困扶危,为国建功立业。最后,文素臣身居宰辅,位极人臣,天子都尊称他为“素父”。借小说以炫耀才学的人古今皆有,而夏敬渠可称为典型。

三首诗写书门大意 十觥酒贺圣教功臣(节选)


  且说文素臣这人,是铮铮铁汉,落落奇才,吟遍江山,胸罗星斗。说他不求宦达,却见理如漆雕;说他不会风流,却多情如宋玉。挥毫作赋,则颉颃相如;抵掌谈兵,则伯仲诸葛;力能扛鼎,退然如不胜衣;勇可屠龙,凛然若将陨谷。旁通历数,下视一行;间涉岐黄,肩随仲景。以朋友为性命,奉名教若神明,真是极有血性的真儒,不识炎凉的名士。他平生有一段大本领,是止崇正学,不信异端;有一副大手眼,是解人所不能解,言人所不能言。记得成化元年,朝廷命景王见濠,太监靳直,兵部尚书安吉,至南京祭告孝陵,并赴苏常两府,查阅江海门户,操兵防倭。安吉至苏州,借观人才,以“三教同原”命题试士。素臣既不信仙,尤不喜佛,作诗两首触之。
  历史余思 这样一位品貌兼优、文武双全的奇才横空出世后,自然不甘寂寞,要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而君暗臣昧、宦寺专权、藩王谋逆、外强觊觎、异端泛滥、邪说风起的情形是小说所铺展的国势倾危的社会背景,这为文素臣大展身手提供了最佳的历史舞台。

读奇书孙康怜雪影 试英物宣武出啼声 (节选)


  水夫人蹙额道:“塞翁得马,焉知非祸!你弟若在京中引见时,必有大祸,这督学又翻过脸来,那时就无可解免了!凑巧昨日未小姐着未能来送中秋节礼,我与你出其不意,连夜雇船,前往丰城,庶可脱此祸患!”古心道:“二弟有此际遇,道路皆为加额,亲知共拟弹冠,回来时,听着路上口碑,庭中祝嘏;虽处之淡然,亦何至反以为害,急思远避起来?”水夫人太息道:“吾儿平日所读何书?所穷何理?怎这等临事茫然,毫无巴鼻?汝弟生平所深恶痛绝者,是异端惑世,宦寺擅权;私居咄咄,常形悲叹。今一旦得觐天颜,所应者又是直言极谏之科,自必明目张胆,尽所欲言。目下国师之宠正盛,司礼之焰方张;车薪之火,岂杯水所能救?蟠结之祸,岂立谈所能除?不忌鼠器,而辄批龙鳞,轻则窜逐,重则诛夷,事所必至,理有固然。昔人云:贺者在门,吊者在闾,正今日之谓也,何云过虑耶?”古心爽然道:“母亲料事真若神明,但二弟蹈此危机,恐难完璧,怎得他知几远引,明哲保身才好?”水夫人怫然道:“明哲保身四字,是圣人重道行权之学,非大贤以下所能;古今来不知多少人误在此四字上!冯道身事十主,小人藉以纳污,所谓罔之生也,幸而免耳!我平日怎样教你做人?怎还出此依阿淟涊之语!宁吾言而君不用,毋君用而吾不言!《鲁论》云:‘勿欺也而犯之,志士仁人有杀身以成仁,无求生以害仁!’你自小就读过来,难道圣训都可不尊的吗?”
  历史余思 书中引伸触类之处不可枚举,吏部尚书赵芮等人保举直言极谏之士,所以文素臣等人皆由该省督学御史护送进京引见。水夫人是第一等见识、第一等学问,她料到文素臣必会因极谏得祸,因此命古心与其连夜前往丰城,帮助文素臣摆脱祸患。此篇应当仔细体味查究,切不可草草看过。

主辟老黄石点头 婢辟佛蓝田击节 (节选)


  不特武事如此,湘灵玩弄笔墨,晴霞亦解拈毫。生胜自幼伏侍鸾吹、素娥,原也略懂文义;古心、素臣作文赋诗,紫函、秋香是见惯的,记得几首古诗,调得出平上去入,既有湘灵指教,又受晴霞熏染,便俱略谙吟哦。
  一日,田氏问候水夫人,见只有难儿在房听水夫人讲“致知在格物”一句,难儿说:“格字当作格拒之格,物是物欲。格去物欲,便见吾心之真知,意乃可得而诚,与《易经》‘闲邪存诚’,《论语》‘克己复礼’同旨。”水夫人道:“‘闲邪存诚’‘克已复礼’俱是单刀直入、当下便断工夫,九二君德,颜子乾道,才可语此。九三便须学聚问辩,仲弓便须敬恕交持,况下此者乎?《大学》之道,必从穷理入手,故格物为第一义,犹《中庸》必从择善入手,而以学问思辨为第一义也。不穷理,则心如无心之称,无真知矣,意安得而诚?故欲诚其意,必先致知;欲致其知,必先格物。格得一物,即致得一知。事事真知灼見,不同禅悟支离恍惚。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久自豁然贯通,知无不致,意乃可得而诚。如以为物欲之物,格拒之格,则未有穷理之功,安识理欲之辩?必有以欲为理,以理为欲,而当拒不拒,不当拒而反拒者矣!四姐当悉心体验程、朱之说,勿以私智小慧,求奇而立异也。”田氏与难儿听了,都如拨雾见天,赞叹不尽。
  历史余思 圣人的静,静一日有一日的生机。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提出:“圣人定之以仁义中正而主静。”若截去“仁义中正”一句,单说主静,不正是庄子的思想吗?论致知格物,难儿的见解颇为独到。难儿认为这非水夫人以平实之论反驳,也不是陆王一家的学问。冰弦论朱陆,秋香驳斥佛老,皆属于隔阂肤廓之论。纵观全文,夏敬渠在写文素臣时,不仅写到了其母、其妻、其妾、其子、其仆,更写到了其婢,这一切都将文素臣的优秀衬托了出来。
其他文献
只要一说起清明节,几乎人人都会脱口而出:“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我国重要的民俗节日有许多,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等。而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等二十四节气也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然而既是民俗节日又是二十四节气的却只有一个——清明。那么清明节是怎么来的?历史上都有哪些习俗?今天咱们一起来聊一聊。  说起清明节,人们一般
期刊
那个冬天很冷,  但有一面旗帜很红。  它从东方走来,  带给人们第一丝暖意。  河西的风很大,  老百姓们恨之入骨。  一面红色的旗帜,  将风牢牢地挡住。  从此,红色的信仰,  在这条丝绸古道上,  染成一面不倒的旗帜。  我坐在汽车里,  行驶在河西的国道上。  坟冢、墓碑、红軍杨,  在我的眼前历历闪过。  古道对亡灵实在太长。  现在他们已经化作,  千里河西走廊上的一缕飘带,  依然
期刊
人与动物都是大自然的成员,人类始终面临着如何与动物相处共存的问题。在郑振铎的笔下,那黄色的、花白的小猫都是活泼可爱的,它们带给人生命的新鲜与快乐。我们不得不说,除了人类外,地球上还有许多生命是有感情、有灵性的。它们有爱的天性,会喜怒哀乐,甚至有分辨善恶是非的能力。我们应当学会尊重它们。每年的4月8日是国际珍稀动物保护日,让我们用自己的行动,尊重和爱护这些有灵性的动物,让这些可爱的精灵们成为我们真正
期刊
了解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很多皇帝都追求过长生不老。比如:统一了六国的秦始皇,开创了大唐盛世的唐太宗,还有一代女帝武则天等等,但他们追求长生不老的结果当然只是一场梦。而今天,我们的科学家预言,200年内,人类可以通过生物科技和遗传工程学技术,将自己打造成半机械人,从而自己控制生死。但是,愿望是美好的,资金是巨额的。不过,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有钱了呢?既然“长生不老”都有望实现了,那是不是再来点“超能
期刊
你是否梦想过,有一天可以走进书中描写的世界?而旅行就可以为我们搭起一座梦的浮桥,在现实世界中找到作家笔下的烟霞,通向书中描写的美好风景。现在,就让我们翻开名著,感受不一样的诗情画意。邂逅《尤利西斯》中的文艺之都  他拐进坎伯兰街,往前赶了几步,就在车站围墙的背风处停下了。周围一个人也没有。米德木材堆放场,有堆积起来的梁木、废墟和公寓。他小心翼翼地踱过“跳房子”游戏的场地,上面还有遗忘下的跳石子儿。
期刊
二战前,军事学家们热衷讨论的一个问题就是:如果日本海军和英国海军相遇,谁会获胜?虽然没有特别先进的武器,但是凭借精湛的战术,日本海军成为海上一霸。而自认为既有先进武器又有战术的英国海军一向以“海王”自居。所以,两强相争究竟谁会获胜,二战中的一场海战给出了答案。  1941年8月13日,一场改变了世界历史的会面,在英国的威尔士亲王号舰船上举行。英国首相丘吉尔和美国总统罗斯福,在这里签订了《大西洋宪章
期刊
我们都知道,俚语是指民间非正式、较口语化的语句,是由人们从日常生活中总结出来的通俗易懂、且具有地方色彩的词语组成。俚语的比喻一般比较夸张,所以很适合用来表达人的心情和想法。但不论使用什么语言, 都应考虑到说话的对象、场合与时间, 因为有些俚语并不适合在正式的场合使用。take a hike  Meaning:哪儿凉快哪儿歇着去。  例句:Please take a hike while I’m d
期刊
期刊
● 直称姓名  直称姓名一般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本人自称姓名,如蔺相如说“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就是自称姓名。  另一种情况是用于介绍或作传,如“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则是对郭攸等人的介绍。● 称 字  古人一般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取字一方面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另一方面是出于礼貌和尊敬。如称屈平为屈原,陶渊明为陶元亮,李白为李太白,
期刊
古代的山水田园诗源远流长,诗人以自然山水或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的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和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 他们借诗歌来表达自己对现实的不满, 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第一回合 小试牛刀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是南宋诗人范成大写的七言绝句。这首诗写的是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前两句写出梅子、杏子、麦田和菜地的色彩亮丽。诗的第三句,从侧面写出了农民劳动的情况。最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