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活动历炼与滋养师生成长——洪泽县实验小学校庆活动的价值追求

来源 :江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aidu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下,经常看到很多学校的校长为如何开展校庆活动犯愁,校庆对于学校来说,是一个纪念日,更是建构学校文化的一种方式。如何让校庆活动体现出其作为教育活动应有的价值追求,历炼与滋养师生成长,形成学校的教育文化,践行自己的价值理念,关注本文,或许你可以获得有益的启示。
其他文献
四月的春天,是整个春天怒放的时刻。  走到哪里,都是心旷神怡。你瞧,一片片金色的油菜花亮了你的眼;一树树粉色的樱花烂漫得无边无际;一朵朵丰盈的牡丹争相竞放……天高云淡,草长莺飞,春燕呢喃,柳枝依依。难怪林徽因说四月天“轻灵、娉婷、天真、庄严、新鲜、柔嫩、喜悦;是爱,是暖,是希望”。  四月的清明,天清气明,田野明净,天地万物都充满希望。现代人利用这一天祭扫先人、全家团聚。而古人在真正清明这一天,其
年轻女性既是“她经济”和“虚拟经济”的消费主力,又是网络社区中用户创造内容的主体,然而现有研究尚未关注到其在网络社区中活跃的分享行为。通过质性研究发现,年轻女性在
一个周三的早上,大家在门卫处挨个儿签到,排在后面的钱老师问我:“你在《幼教博览》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啦?”“啊?什么时候?我怎么不知道?”我满脸的惊讶与欣喜,激动地拽着钱老师的胳膊问:“《幼教博览》第几期?第几期啊?”“好像是第六期吧!”“好好好!我去看看!”我一路飞奔到教室,迫不及待地打开《幼教博览》第六期的目录,在“家教方略”一栏的下面写着:果果转班记……张亚平。这8个字让我原本已经不怎么平静的心
做美术老师已经十八年,刚开始跟着老教师走,后来,特别是自己也成了老教师,甚至是骨干教师后,则是按照"经验"走。其间,也不乏公开课、研讨课、示范课的磨练,可是却忘记了此间最
瑞星“云安全”系统正式运行一周年,瑞星杀毒软件对挂马网站进行了有效的拦截,目前木马病毒的增长势头被成功遏制,而传统的“感染型病毒”逐渐抬头。
企业级用户考虑更多的是怎样选择自己合适的产品,选择具有核心技术与良好服务的安全产品才能为企业带来更可靠的保障。随着政府及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迅猛发展,企业级用户对安全产
“创设情境”已流行为教学中的一种方式。这种“流行”与近几十年来的理论发展有关,更与新课程的价值导向有关。这的确是件好事。很多教师通过“情境”吸引学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提供攀爬的支架,课堂因此有了生气,有了效率。但是,有的教师在备课中为创设情境,寻找素材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却忽视了“备数学”“备学生”,忽视现实情境背后所隐含的数学线索,抓不住一节课的教学重点,不懂得如何突破难点,对学生的认知起点定
初闻马塘小学有个“青研组”是在2008年县“黄海潮”教研活动中听曹爱东校长的介绍。  当时,我还在乡下一所农村小学工作,熟知马塘小学享有“苏中小教一枝花”美誉,其教育科研已然成为了他们的品牌与特色。现如今,他们在教师队伍建设上又有个新的“点子”,即在征得大家意见的基础上,利用每周三晚上的业余时间,将一批年轻有为的年轻人召集起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敦促大家彼此间相互诉说教育情怀,畅谈教育理
大学生是网络使用的重要群体,也是校园网络文化的受益者和传播者。校园网络文化已成为大学生日常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利用网络工具向大学生传播大学文化和诠释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