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风格独特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4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戏剧是一种高雅音乐,它源于生活实际、再现生活原型、创造生活快乐,唱腔音乐有其各自的独特风格。本文通过例谈江苏地方戏剧唱腔音乐与表演形态,阐明江苏地方戏剧各个剧种唱腔音乐的不同风格的个性特征,这些特定生活背景衍生的剧种,都是通过链接、借鉴、融合相关音乐形成自己戏剧的“海纳百川、风格独特”的唱腔音乐。
  【关键词】江苏地方戏剧;唱腔音乐;表演形态
  【中图分类号】J617.5 【文献标识码】A
  戏剧是一个综合性艺术,融歌唱、舞蹈、杂技、美术于一炉,戏剧文化资源宝贵,生命力强。戏剧所反映的爱国热情、善恶观念、团队意识,这些表达着不同思想的剧目对培养人们的人生观和集体主义精神,锻炼人们互相配合的能力是大有好处的。“唱腔音乐”是表演戏剧内容的基本载体、呈现戏剧内容的主要形态。江苏是一个地方戏曲多样的文化大省。昆剧、苏剧、锡剧、童子戏、淮剧等构成一幅五彩绚丽、千姿百态的梨园美景,其中昆剧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好多剧种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让大家更好地认识和欣赏江苏地方戏曲,更好地传承与发展戏剧音乐,笔者例谈江苏地方戏剧唱腔音乐的特质与表演形态,阐明各剧种唱腔音乐的不同风格和个性特征,欣赏江苏地方戏剧“海纳百川、风格独特”唱腔音乐的丰富韵味和无穷魅力。
  一、昆曲——人类文化的遗产
  (一)唱腔音乐:海纳百川,汇集融合
  昆剧的曲牌非常丰富,可分为北曲、南曲和时剧三类,所有的曲调,从唐代到宋、元、明、清、从皇宫乐曲到市场里的叫卖声,从民间劳动歌曲到宗教音乐,从汉民族的山歌到少数民族和外国民族的民歌,这些不同来源、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曲调,汇集到同一个剧种,形成风格统一的完整的唱腔体系。因此人们称昆剧的唱腔为曲牌联套体。即一段唱腔总是有好多个曲牌按一定规律联接而成,类似现在的声乐套曲或组歌。昆剧唱腔的主要伴奏乐器同样别具—格,用的是竹笛。男女唱腔伴奏用不同的笛子,称为雌雄笛。常用的伴奏乐器还有笙、三弦、琵琶、二胡及打击乐器板鼓、锣、钹等。
  (二)表演形态:典雅大方,别具一格
  首先,昆剧首创“用歌舞表演故事”的舞台演出形式。昆剧艺人们通过不断实践,创造很多优美的表演身段,从水袖到扇子,从眼神、手位到步法,都有各种组合。直到现在,这些组合,還是训练戏曲演员形体表现力的基本手段。其次,昆剧把戏里的所有人物,分成更细的行当。明代后期,一般以“十行脚色”为主体,为后来戏曲表演分生、旦、净、末、丑五大行当,奠定基础;昆剧的唱和念肘字的四声音韵非常讲究,强调“字正腔圆”,咬字吐音受吴语影响,是带有吴语口音的中州韵念法。昆剧音乐的总体风格以典雅著称。台湾戏剧家白先勇先生曾发起排练全本昆剧名剧《牡丹亭》,深入到上海、北京的大学里演出,依然让大学生们倾倒。每一场观众都爆满,连过道、走廊都站满了人。可以说,昆剧对中国戏曲的发展产生非常重要和深远的影响。
  二、苏剧——吴侬软语清甜曲
  (一)唱腔音乐:柔美典雅、清丽宛转
  苏剧的音乐开始时以弦索凋为主,后来吸收、融化、创造一些和弦索调因素相近的曲调。如”费伽调””柴调”“太平凋”等,多达30余种。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太平调”成为运用得最多的基本曲调,曲词柔美典雅、清丽宛转,不仅有“慢板”“陕板”“散板”等板式,而且有了男女腔各种角色行当应用的不同曲调。苏剧还吸收数十个风格各异的民间小调。苏剧的伴奏乐器有弦子、琵琶、胡琴、鼓板、笙、笛、箫、唢呐,以二胡为主奏乐器。后来又加入打击乐、扬琴、大阮、古筝,以及部分西洋乐器,使苏剧音乐的表现力更加丰富。
  (二)表演形态:清新活泼、诙谐有趣
  苏剧早期以唱堂会为主。形式是5至8个人,围着桌子坐定,穿生活中的便装,在小乐队的伴奏或自己的弹奏中演唱故事。拿今天的话讲,就是送戏上门,直接到邀请人家里演唱。每次演唱的剧目,分为前、后两类。前面,大多是昆剧,一般唱八出,俗称”前滩”后面,大多是反映平常百姓生活的四出玩笑戏,俗称”后滩”。这种组合,可以达到雅俗共赏的目的。这种形式和弹词等说唱艺术有本质上的不同。弹词的说唱者,是以局外人的身份为观众说唱故事,他们是故事的介绍者。这种艺术表述样式,专业用语称“宜叙体”。而初期苏剧的说唱者,是先分好角色,然后以剧中人的身份来演唱故事。这种艺术表述样式,专业用语称“代言体”。1940年前后,苏剧才以化妆南主词为过渡,完全成长为一个新的地方剧种——苏剧。新中国成立以后,苏剧和其他剧种一样,以剧场为主要演出阵地,成为一种完美的舞台艺术。由于苏剧形成的时间比较晚,受古典戏曲程式的影响较小;近代,又以演时装戏居多。再加上曲调自由、流畅,无论演唱、对白,都用甜蜜、清丽的苏州话(苏白)使得苏剧的表演,形成朴实、细腻、柔美、恬静、注重内心体验,又幽默、发噱的风格。
  三、锡剧——永远禁不住的“一枝梅”
  (一)唱腔音乐:水乡特色、繁丽淳朴
  锡剧音乐始于“滩簧”,与苏南民间音乐相融。长于抒情,具有宛转、繁丽而又淳朴的水乡特色。“簧调”是踢剧唱腔早期的主要曲调,又吸收、移植“大陆调”和”铃铃调”,不断改编创新。“簧调”“大陆调”和“铃铃凋”都衍生出一系列曲调。以适应不同人物、不同情感和不同用途的需要,成为锡剧唱腔的三大基本曲凋。此外。锡剧唱腔还吸收邻近剧种、曲艺和江南歌舞音乐的一些曲调。锡剧唱腔的伴奏乐器,初期只有一把二胡,艺人自拉自唱。到常踢文戏时期, 伴奏乐队已经有五至七人,乐器有板鼓、二胡、笛子、唢呐、琵琶、小三弦等。后来,增加打击乐、扬琴、部分西洋管弦乐和低音乐器。但是,主要伴奏乐器仍然是二胡。
  (二)表演形态:以唱为主、自然甜美
  锡剧最初的表演形式只有两人演出的“对子戏”,人物只有一男一女(女角色有男性扮演),男角色是小丑,专门插科打诨;女角色多为小姑娘;后来有了个年轻男角,大多演书生、劳动者之类的人物。后来又出现数人同场演出的“小同场戏”和数十人同场演出的“大同场戏”。由于戏剧的剧目内容丰富,表演形式来自民间,内容贴近民心,所以传播速度很快。   四、通州僮子戏——源自巫文化的戏曲活化石
  (一)唱腔音乐:自由散唱、吟诵情感
  僮子戏唱腔有“立腔”“得得腔”“书腔”三种基本曲调,依唱词字数分为〔七字调〕〔十字调〕两种系列,又因不同情绪发展出平、喜、悲、急等腔。僮子戏唱腔吟诵性强,以自由散唱为特色,唱起来高亢、激越,只用锣、鼓、铙钹等打击乐器伴奏,是典型的“傩戏”范畴的原始性声腔。
  (二)表演形态:破旧立新、融合表演
  通州僮子戏在诞生和发展的过程中,与封建迷信活动有一定联系。为什么巫师们的“作法”活动,可以进入戏曲行列?首先,他们的“作法”具有装扮的特点。“作法”的时候,他们已经不是生活中的本人,而是装扮成驱魔降妖的“神”。这和戏剧、影视艺术中,演员扮演剧中人物是一个原理。其次。在后来的”作法”过程中,他们演绎许多带有戏剧性的故事,例如《唐僧取经》《楚汉相争分土地》等,这些内容已远远超出”驱鬼求神” 的范围,和戏曲基本相同。再次,在演唱、表演、武术等手法的运用上,也与戏曲的“唱、念、做、打”相似。为什么僮子戏要保护,巫婆要严禁?巫婆们裝神弄鬼的目的是骗取钱财,结果是贻误病情,夺人性命,所以必须禁止。僮子戏里虽然有迷信的成分,但更多更重要的是文化,她保留较为突出的中国戏曲原生态特征。研究僮子戏,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戏曲的形成过程,中国社会的发展状况、中国艺术的审美取向以及中国文化的特质等问题。憧子戏把杂技、魔术、木偶、哑剧、即兴小品、八卦阵、赤脚上刀山等都融进表演之中。凡是当今戏曲艺术中的表现手法,僮子戏里不但都有,而且比戏曲更丰富。所以,有中外专家称通州僮子戏是“中国戏曲的活化石”。
  五、淮剧——三股苦水浇灌出来的戏曲奇葩
  (一)唱腔音乐:民间说唱、质朴豪放
  淮剧音乐主要来自民间的说唱、田歌和劳动号子,并从徽剧、京剧等兄弟剧种吸收一些曲调,演唱质朴、豪放,唱腔常带有特有的悲壮色彩,经过发展,逐步形成〔淮调〕〔拉调〕〔自由调〕三大主要曲调系列及一些辅助性曲调。淮剧唱念语音属江淮方言,现大多将建湖话作为标准。淮剧唱腔的主要伴奏乐器为二胡,后也用高胡,另外有三弦、琵琶、笛子、唢呐及打击乐器。
  (二)表演形态:三者合一、行当齐全
  淮剧是由三种艺术样式合并而成的。一是“门叹词”。新中国成立之前,盐准地区自然灾害频发,人民生活非常艰难。每当遇到荒年,许多人背井离乡,四处逃难。在沿门乞讨的过程中,他们就敲打云板、演唱一些曲调悲凉、唱词凄苦的民间小调,由此逐渐形成一种民间曲艺——“门叹词”。二是“香火戏”。明代、清代时期,淮河流域的巫风很兴盛,本来只是一种驱魔求神、消灾降福的迷信活动,后来为了吸引更多观者,换取多一点的饭食,才穿插表演一些神仙传说和劝人行善的故事,表演多,唱得少。这对”难兄难弟”都为吃饭而奔忙,也都为各有所短、吃不饱饭而发愁。后来,这对“兄弟”合为一家,相互取长补短,自此之后,就能唱能演一些“对子戏”和”三小戏”(有一个小生、一个小旦、一个小丑同台演一出小戏),人称“江北小戏”。三是徽剧。徽剧是300多年前形成于安徽省桐城,石台一带的古老剧种、自太平天国起义之后,社会动荡,战事不断。盐阜地区因为没有兵灾,相对平静,于是不少徽班艺人纷纷到这里谋生,人们称其”里下河徽班”。因为形成的年代久远,剧目丰富, 行当齐全,表演功底深厚,所以徽剧受到各种层次观众的欢迎。“江北小戏”经常和徽剧合在一起演出,并从徽剧那里学习剧目和表演技巧,最后合二为一。淮剧开始是一人演唱,后来有两人对唱,但是只有唱,基本没有表演。后来,这三个苦弟兄结合在一起之后,生存能力陡然大增,不但能演生活小戏,还能演历史大戏,生、旦、净、末、丑一行不少。
  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我们要通过文艺作品传递真善美,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引导人们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真善美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健康向上、永远充满希望。所以加强民族音乐传承,保住民族的根,变得尤为重要。
  世界著名音乐家莫扎特说过:“生活的苦难压不垮我,我心中的欢乐不是我个人的,我把欢乐注入音乐,为的是让全世界感到欢乐。” 唱腔音乐和表演形态是生活实践的结晶,是戏剧生命的灵魂;本文例谈的5种江苏地方戏剧,就是通过戏剧本身的唱腔音乐和表演形态,让人民发现生活的美,心灵的美,让欢乐注入戏剧,让戏剧创作快乐。
  参考文献
  [1]朱莉莉.加强民族音乐教育[J].音乐生活,1990(03).
  [2]何华平.吴音汉曲江淮戏——江苏地方戏曲读本[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3]王晓晔.生命音乐:小学音乐教学研究与实践[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贾佳子(1992—),女,江苏盐城,研究生就读于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系上海音乐学院优秀毕业生,曾获“第四届孔雀杯全国高等院校声乐大赛二等奖”“上海音乐学院国家奖学金”,研究方向:声乐演唱与教学。
其他文献
【摘要】2017年7月29日——8月2日,2017三晋琴韵手风琴艺术节在山西太原隆重举办。本次艺术节活动精彩纷呈,与会人员均收获良多。这次艺术节是山西手风琴发展的里程碑,也是对山西手风琴的一次检阅!  【关键词】艺术节;活动;音乐会;讲座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2017年7月29日至8月2日,美丽的山西太原迎来了手风琴界的一大盛事——2017三晋琴韵手风琴艺术节。我所带领的大
期刊
【摘要】勃拉姆斯虽处于浪漫主义时期,但在作曲手法上依然倾向于古典主义时期的风格特征,特别体现在交响曲奏鸣乐章的创作上。在奏鸣原则的基础上混合回旋原则,以两种曲式结构原则来实现作品的斗争性与统一性。分析发现,作曲家在交响作品中使用这一手法时,还有另一个特点——让主部主题与主调进行同步再现,达到“主部主题守调回旋”的效果,使得主部主题再现的力度更强。笔者首先对《第四交响曲》第一乐章的主题进行分析,另外
期刊
【摘要】哈萨克民族历史悠久,音乐文化丰富多彩,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独特的音乐旋律以及婀娜多姿的舞蹈是这辽阔大草原最动人的画面。哈萨克族文化从古代一直流传至今,哈萨克族人民在继承中不断发展,形成了带有民族特色的音乐。库布孜作为哈萨克族拉奏乐器的代表,构造古朴,音色柔美,常用于独奏、合奏和伴奏。2011年5月23日,哈萨克族库布孜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关键词】哈萨克族
期刊
【摘要】本文共包括三个部分:现代民族声乐的形成与发展;京歌《梅兰芳》在唱法上对戏曲唱腔的借鉴研究;对新时期民族声乐艺术特色的启示。中国现代民族声乐艺术要在借鉴西洋科学演唱技巧的同时,应立足中国传统声乐艺术,戏曲艺术成就高深,科学的发声方法,独有的唱腔、韵味,凡此种种值得借鉴和运用到民族声乐作品中。  【关键词】现代民族声乐;唱法;戏曲唱腔;借鉴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一、现
期刊
【摘要】沃尔夫的一生是苦难的、坎坷的,但他却为我们留下了丰厚的音乐财富。他的艺术歌曲创作成为了音乐长河中一颗闪亮的明星,也为后人开启了一扇光明之门。作为一名音乐学习者,深刻理解沃尔夫艺术歌曲作品的艺术特点和演唱风格是十分有益的,是十分必要的,他那种重视艺术不动摇的音乐创作品质,更加值得后世人们敬仰和学习。  【关键词】歌曲;艺术特点;演唱风格;《米开朗基罗诗篇》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
期刊
【摘要】本课程为了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技能,课程利用多种教学辅助手段。微信公众平台为知识传授、师生交流搭建的网络教学环境,方便教师进行网络指导,使教学更具针对性。采用翻转课堂理念,在课前借助网络环境搭建教学平台,采用微视频讲授法、任务驱动法, 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自学。课堂中进行讨论使学生之间面对面交流,教师进行个性化指导,对知识进行内化。  【关键词】手型指法;信息化手段;教学手段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勃拉姆斯的众多创作很难用单一的风格加以描述,既有严肃沉重的作品也有轻松唯美的作品,这些音乐作品展现了勃拉姆斯独具的崇高信仰与人格魅力。第四交响曲是勃拉姆斯所写四部交响曲中最伟大的一部,多样化的和声、丰富的和弦变化以及复杂的调性布局,将古典主义的规整性和浪漫主义的抒情性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  【关键词】勃拉姆斯;第四交响曲;第一乐章;古典主义;浪漫主义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战士与母亲》是一首军旅题材的抒情歌曲,经过时间的洗礼经久不衰,诠释了母亲对儿子的思念与牵挂,儿子对祖国的衷心与热爱。没有华丽的辞藻,却表达出了最真挚的情感;字里行间渗透出对军人的敬畏及怜惜,赞美母爱的伟大。  【关键字】军旅歌曲;情感表达;演唱技巧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2017年8月1日是中国解放军建军90周年的日子,盛大的阅兵仪式让我们每个中国人为之震撼、为日益
期刊
【摘要】在谈及歌剧的时候,大众的焦点往往都集中在咏叹调上,而重唱作为任何一部歌剧作品中都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却得不到足够的重视。重唱,是“建立在和声基础上的两个以上的声部组合方式形成多声部织体”,重唱的织体有“节奏同步性、声部呼应型、音调模仿型和个性对立型等等形式”。重唱不仅可以抒发情感,还能像宣叙调那样发展剧情,推动歌剧主要人物的情感矛盾,调解矛盾冲突,重唱的以主调和复调交织进行,推动着剧情和音乐
期刊
【摘要】美籍波兰钢琴家阿图尔·鲁宾斯坦,是上世纪最杰出的钢琴演奏家之一,其独特的阿图尔·鲁宾斯坦式的、个性鲜明、表现力丰富、情感表达充沛的演奏风格,被美国《时代》杂志评选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钢琴演奏家之首。  【关键词】阿图尔·鲁宾斯坦;演奏技巧;演奏风格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  一、阿图尔·鲁宾斯坦  阿图尔·鲁宾斯坦是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所最广为大众认可的钢琴演奏泰斗。他在世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