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t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信息技术》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其教学方向在于提升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深入了解和探究能力,使学生通过教学具备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与操作技能,并达到熟练运用的目的,以辅助和优化各学科的学习。为了促进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创新,不断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水平,本文针对项目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究,以期在教学中充分落实学生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充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不断提升小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深入学习和灵活运用。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小学信息技术;运用策略
   一、项目教学法的定义
   项目教学法,意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围绕教学内容确定相关学习项目,并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学习,通过各小组间共同制定项目实施计划及措施,指导学生有效展开项目的初始设计、分步实施及过程管控,在项目各环节有序推进中达成教学目标。其最终目的在于通过课堂教学,将信息技术理论与操作实践进行有效融合,以激发学生学习力、创新力、知识运用能力及解决各类问题的能力。
   二、推行项目教学法对优化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性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采用项目教学法,可以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其在参与具体项目实施过程中,借助探究与实践有效激发其主观能动性,进而促进课堂教学目标达成。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會有效激发学生的思考力、学习力、合作力、创新力和实践能力。教师应结合信息教学要求进行创新性运用和推广。
   三、项目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策略探究
   为有效推进项目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良好运用,教师可突破以往的教学模式,落实学生的课堂教学主体地位。可通过具体项目课堂教学中运用项目教学法,如,可从以下几个阶段展开教学:明确任务、制定计划、项目实施、项目评价及项目总结。
   (一)围绕教学内容及学生情况制定出项目任务
   一是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学内容确定具体、可操作性强的项目。以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教材中关于WPS演示文稿的教学为例,可以选择符合学生心理喜好的、充满趣味且动手能力要求较高的项目任务。二是教师要精心做好课前教学设计,或先自行操作完成该项目以作为实例供学生参照,推进项目教学法有效实施。如,可将项目确定为制作学生证,具体分为确定证照内容、外观设计、证照制作及展示评价四个阶段。教学可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由各小组自行完成任务。为保证项目顺利实施,教师可将整个项目内容、阶段、用时、要求等向学生作清晰的安排,促使学生明确项目要求,合理进行人员分工,推进项目按计划实施。
   (二)围绕项目要求确定实施计划做好人员分工
   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以每组6人为一小项目合作小组,每组设组长一名,小组成员要注意根据学生性格、设计能力、动手能力、组织能力、表达沟通能力等进行均衡分组,以保证每个小组在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项目实施。组长负责根据教师安排,对所在小组项目实施制定具体计划、人员分工、进度督办等工作。如,引导本小组相互沟通,就项目内容设计与特色进行合作和探究。为保证项目进度,组长可将项目分解为几个不同小的任务,如确定学生证大小、内容、字体、照片处理等,并指定具体责任人明确分工,还可设计一份分工及进度记录表,以保证项目有序进行。
   (三)全程把控项目实施每个环节确保按时完成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做好每一个环节进度和质量的把控非常重要。在各小组中,项目各环节任务的推进依靠每名成员间的思考、相互交流配合。教师需关注各小组项目进展情况,并就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导并促进各小组、每个环节按计划、保质量地完成项目任务。要重点抓好如下几项管理:一是根据各组进度,适时组织组长开好分析会,使各组能够有效保证进度。二是对各小组在学生证制作中进行适当启发和引导,如,怎样有效寻找合适的素材、学生证照的尺寸、证照中要体现哪些内容、要体现什么特色和风格、采用什么色彩为基调等。可指导学生借助网络资源展开证照背景设计、艺术字选择、文本框的使用等具体操作。三是督促各小组及时汇总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解决方式等,以有效总结项目的完成情况。
   (四)做好项目实施全过程每个环节的总结和考核
   项目教学法实施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方面的能力提升,所以,需要教师严格关注、把控每个环节,并做好阶段性的分析与考核,如在小组项目开展后每小时安排一次,以检测学生阶段任务的完成质量和进度。如,在学生完成学生证的色彩基调和特色确定后,教师要对其实际结果进行检查,以保证各组按计划正确进行,并进行相应评价与考核,适时进行鼓励,以激发学生的项目实施积极性。对于完成的项目及学生证的成品可公开展示,各组间进行欣赏、点评,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五)重视项目实施结束后分析总结以巩固知识点
   项目按计划、保质量地完成后,教师要及时组织学生对全过程进行总结和分析,以巩固所学到的知识点,并启发学生进行知识的灵活运用,同时做好项目延展,启发学生思考如何制作贺年卡、名片等,以实现学生知识点的运用。
  总之,项目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对于提升学生的思考力、探究力、动手能力、集体合作意识、巩固知识点的掌握和运用等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需要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对项目教学法进行精心设计、有效组织,确保项目教学有计划、有步骤、有检查、有总结,促进学生信息技术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艾奉平.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中国电化教育,第176期
   [2]章慧敏,傅德荣.信息素养与信息技术教育[J].中国电化教育,第176期
其他文献
【摘 要】高中数学素养是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数学知识和解决问题过程中逐步发展的学科关键能力,其主要包括数学抽象、数学推理、建模实践、数学直观想象、数据处理和数学运算能力。在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可借助阶梯式教学目标设计,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阶梯式教学;高中数学;数学素养;培育路径  新课程改革进程正在稳步推进,全社会从只关注分数逐步转向紧盯学生的全面发展。普通高数学课程标准(20
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的计算是抗震计算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就单层厂房纵向基本自振周期简化方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作了综述,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可供工程应用时参考。
本文描述了在江阴进行的500kV钢结构输电塔地脉动实测的整个过程,通过在频域范围内识别结构的振动特性,包括前三阶频率、振型和阻尼比,得到一些结论。
以铁基高温超导领域共同体为例,利用已提出的科学共同体特征的量化方法、指标体系进行实证研究,得出铁基高温超导共同体的文献计量学特性结论,验证已提出的方法、指标体系的
本文运用弹塑性有限元分析了扩底桩的荷载传递特性,并通过对其应力场和位移场的分析,指出扩底桩桩底土的竖向应力和竖向位移向桩底集中且收敛收,影响范围小,有效压缩层薄等特点,从
本文介绍了一座钢筋混凝土厂房楼面减振加固处理的情况.由于工厂设备更新,楼面受荷增大,振动增强,楼面使用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受到影响.通过对楼面振动测试,确定了加强次梁和增
简述了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期刊管理的发展趋势,探讨了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期刊管理的策略。
分析了目前我国学术评价中存在的评价标准被人为异化、定量评价被过度使用、定量评价的科学性不足与定性评价的公信力下降等问题,提出了我国学术评价的改进措施。
【摘 要】小学体育教学是小学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环,深入開展体育教学,以人为本,帮助小学生提高身体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在新时期教育背景下,小学体育应如何优化课堂,如何引起孩子的兴趣,怎样提升教学效率,都是需要教师认真思考的。在倡导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今天,体质锻炼尤为重要。  【关键词】情境;关心;交流   小学体育的课程目标在于增进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他们的心理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学会基础体
本文介绍了刚性结构拟动力试验的难点,通过随机方法,确定了在拟动力试验中刚性结构的定义,并讨论了相应的试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