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数学游戏:建构隐性驱动的课外学习场域

来源 :基础教育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anminying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游戏是儿童学习的重要途径,而数学本质上是数字、符号、图形、关系和逻辑规则下的思维游戏,因此,将数学课程与游戏相结合,可有效提升儿童对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和热情。当下,亲子共读在促进亲子关系以及儿童发展中的作用已被更多家长和教育者所熟知。基于此,笔者探索并实践了亲子数学游戏活动,建构了隐性驱动的数学课外学习场域,以促进儿童数学能力健康发展。
  一、亲子数学游戏的价值探寻
  1.让儿童从“现身”到“具身”
  目前,幼儿园阶段更重视课程游戏化,且得到了家长的普遍认同。但到了小学阶段,就发生了生硬的转变,很多家长开始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事实上,儿童认知世界的方式与成人存在很大差异,儿童的学习方式也与成人存在很大不同。从幼儿园到小学阶段学习方式的骤然变化往往会引起儿童明显的不适应,许多儿童课上心不在焉,注意力分散,数学学习兴趣逐步减弱。然而在数学游戏场域中,儿童则能够实现从“现身”到“具身”的转变,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
  2.让学习从“做题”到“做事”
  现实中,家长往往更关注孩子短时期易于实现的学习目标,如对数学知识点的记忆和掌握,以及考试成绩和应试能力等,这使儿童学习数学的方式常常局限于“做题”,从而造成對数学的抵触心理。作为一种隐性驱动的活动形式,“亲子数学游戏”具有数学学习“活动化”的显著特点。即:将单一的、重复的数学练习转变成生动的、具体的和儿童喜爱的游戏活动,使儿童的学习从“做题”转变为“做事”,让儿童在亲子游戏活动的过程中自然、顺畅地实现“数学生长”。
  3.让家长从“陪伴”到“培育”
  在全社会日益重视家庭教育的今天,“陪读”现象普遍存在,但其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由此而产生的“假性陪伴”现象,其主要原因是家长未能与孩子产生积极有效的互动。“亲子数学游戏”活动能使家长真情投入,实现亲子间在活动行为上的共存与匹配,促进亲子双方在思想上、情感上和精神上的共同生长,从而使家庭教育实现从“陪伴”到“培育”的根本转变。
  二、亲子数学游戏的实践案例
  虽然儿童和家长是亲子数学游戏活动的两大主体,但在选择和实施游戏方面,很多家长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因而需要教师设计数学游戏并推介给家长进行组织实施。教师可以根据低、中、高三个年段儿童的心理特点、生活经验、认知水平和能力,有针对性地开发和设计直觉游戏、感觉游戏、知觉游戏等系列亲子数学游戏。
  1.直觉游戏:在具象中强化新知
  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思维尚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教学可重点围绕小学低年级儿童经常接触的玩具、积木、数字卡片等具体物品,设计符合儿童认知特点的“直觉游戏”。例如,一年级儿童数学学习的重点是20以内的“进位加”和“退位减”,其中“退位减”更抽象,儿童不易掌握。对此,可以常见的扑克牌为道具,设计“我是口算王”亲子游戏。游戏开始,先在桌面上放一张10和一张9两张主牌,正面朝上。同时,额外从A-10各1张的十张牌中随机抽取一张,将其与桌面上的10加起来组成“十几”,再减去9,要求游戏者直接说出得数。在游戏过程中,家长可以引导儿童观察扑克牌中图案的点数,将抽象思维转化为具体形象思维,形象生动地展示“破十法”,在激发儿童兴趣的同时,起到巩固新知的作用。
  2.感觉游戏:在表象中内化旧知
  小学中年级儿童的思维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对此可设计图形转换等具有表象思维性质的“感觉游戏”。例如,在儿童初步认识平面图形后,可设计“七巧板PK赛”亲子数学游戏,要求家庭成员将一张正方形的纸变成“七巧板”,并利用“七巧板”拼图讲述一个故事。这一游戏不仅可以从数学学习层面上帮助儿童了解七巧板的构成和基本平面图形,同时还能映射儿童在语文学科中学到的知识,以及综合考虑构图美观和色彩选择等美术学科素养。
  3.知觉游戏:在抽象中深化认知
  高质量的数学游戏不能仅满足“趣”的条件,还要善于融合具有挑战性的知识点,促进儿童对核心知识的理解,提升儿童数学思维水平。因此,在设计亲子数学游戏时,应始终把“思”作为游戏的灵魂,使游戏指向数学学习的核心和本质。例如,围绕“数与代数”专题,可设计数学运算、逻辑推理和数学建模等具有抽象思维特点的“知觉游戏”。以猜数游戏为例,儿童可先在心里想一个数字(保密),然后根据家长指令计算。即:用你想的数乘6;再加上12;用第2步得到的和除以4;再减去原来想的数的1.5倍。游戏的神奇之处在于,家长并不知道儿童心里想的是几,但能说出儿童最后的计算结果一定是“3”。感受神奇的同时,还可以引导儿童思考背后的数学规律,从而培养代数思想、逆向思维等。
  三、亲子数学游戏的实施策略
  1.游戏设计:植入“数学因子”
  设计数学游戏一般可采取两种策略。一是依托教材,把数学知识和学习过程“游戏化”。通过游戏的视角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将枯燥、抽象、艰深难懂的数学知识与问题转化为生动、直观、具有趣味性的游戏活动。二是紧扣生活,将游戏内容“数学化”。如在儿童喜闻乐见的“跳格子”“丢手绢”等传统游戏中植入“数学因子”,将其改编成数感游戏、找规律游戏等,让儿童在游戏过程中轻松习得数学知识,感悟数学魅力,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
  2.游戏实施:发挥“同在作用”
  在开展亲子数学游戏的过程中,家长首先应积极接受孩子的邀请,强化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还应在游戏活动中走进孩子内心,通过“情景模拟”“角色互换”等方式,吸引孩子沉浸在活动中,做到既“在场”,更要“相遇”,时刻与孩子“同在”。此外,家长在活动中不能居高临下地指手画脚,而是要做游戏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始终跟孩子处于平等的地位。
  3.游戏评价:注重“儿童立场”
  在对数学游戏活动进行评价时,首先要坚持“趣味性”原则。即游戏过程要让亲子双方都能享受乐趣,尤其要让儿童在游戏中体会到学习、探究和成功的快乐,并且为儿童提供更多释放数学学习焦虑和恐惧的途径,而家长也能从中体会陪伴孩子成长的幸福。在此基础上,可以追求从“有意思”到“有意义”,围绕数学学习的核心内容,引导儿童在反思中学会分析与解决数学问题,不断提升数学综合能力。
  (责任编辑
其他文献
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同时,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这就需要我们语文教师深度思考,借助课文中的"例子",巧淘课文之"米",生成"巧妇"之"炊",得课文之法,下
教师发展中心承担着研究、指导、服务、管理的工作职能,需要为师生和学校的发展提供适切而有效的教育助力。江苏省张家港市教师发展中心秉承“高品质发展”的理念,以课程建设品牌化、课堂教学生态化、师资队伍专业化为抓手,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训进行了探索,力求推动教研、科研和培训的深度融合。  一、课程建设品牌化  课程建设是学校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中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校本课程的特色化开发是两个重要的研
1月7日,教育部印发《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办法试行》通知,启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试点工作。要求抽检每年进行一次,抽检对象为上一学年度授予学士学位的论文,抽检比例原则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了学习任务群的新概念,本文尝试以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琵琶行并序》为例,研究学习任务群的教学设计要诀:重视情境设
日前,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文章《资本漩涡下的在线教育:资本大规模介入引发哪些问题?》,直指在线教育行业问题。疫情、长假、家长焦虑、资本寻求高回报机会等多重因素汇
针对新冠疫情对正常教学造成的不良影响,2020年2月12日,教育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中小学延期开学期间“停课不停学”有关工作安排的通知》,要求各中小学校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坚持学校教师线上指导帮助与学生居家自主学习相结合,实现“停课不停学”。经过两个多月的高中线上教学实践,笔者所在团队逐步探索出了多主体互动线上教学模式,以保证线上教学的有效开展。  一、基于QQ群的地理教学实
2016年,山东省荣成市蜊江中学联合荣成市第十一中学、荣成市第十二中学、荣成市第二十三中学、荣成市第二十五中学、荣成市第三十一中学、荣成市蜊江小学和荣成市世纪小学组建了蜊江学校联盟(以下简称联盟)。联盟注重基于学习共同体的城乡一体化的教师发展,致力于打造城乡高效课堂,努力“成就师生精彩”。在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同时,聚焦教师队伍专业成长,以校本研修为抓手,通过创新校本研修机制、拓展校本研修路径、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核心环节,也是促进学生素质提升、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名著阅读是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因此,在日常语文教学中开展名著阅读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开展名著阅读的必要性  1.名著阅读符合课标要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课标)明确指出,初中阶段的学生要“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
教育和学习领域对兴趣问题最为关注,因为学生求知兴趣的有无和大小,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效,也关系到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关于兴趣在教育和学习中的价值,不仅为古今中外教育家所
小学生习作中的身边人、事例与小作者感受的“虚假”饱受诟病。事实上,有些所谓的“虚假”是习作“镜像”,应与“虚假”区别对待。否则,会严重影响到教师对学生习作的评价,从而影响到学生对习作的兴趣与认知。  一、习作中的“身边人”现象  “身边人”现象是指小学生在习作里描写自己的身边人及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当前关于“身边人”研究大多聚焦于写作技能,如挖掘习作素材、写清楚身边人特点等,而关于“身边人”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