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臼横向双柱螺钉内固定治疗骨盆新月形骨折

来源 :中华创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髋臼横向双柱螺钉内固定治疗骨盆新月形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 2015年12月收治的20例骨盆新月形骨折患者,其中男13例,女7例;年龄22~72岁,平均39.5岁。致伤原因:交通伤15例,高处坠落伤3例,重物砸伤2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14 d。按照国际骨创伤协会(OTA)骨盆骨折分型标准,均为61-B2型。骨盆前环耻骨上支骨折均采用重建钢板固定,髂骨后部新月形骨折采用顺行置钉或逆行置钉技术行髋臼横向双柱螺钉内固定。记录术中置入空心螺钉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C形臂X线机透视次数。术后常规摄骨盆X线片和CT平扫、冠状面和矢状面重建,评估复位和螺钉钉道情况。根据Matta和Tornetta骨盆骨折复位标准对复位质量进行评价。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根据Majeed骨盆骨折功能标准对疗效进行评价。 

结果

术中置钉时间3~16 min,平均5 min。手术时间50~130 min,平均80 min;术中出血量200~550 ml,平均280 ml。置钉过程中,C形臂X线机透视次数1~5次,平均2次。术后X线片及CT复查均显示钉道复位固定良好,螺钉未穿出髂骨内外板。根据Matta和Tornetta骨盆骨折复位标准:优16例,良4例,优良率100%。术后无死亡,无切口感染、坐骨神经或臀上神经损伤、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随访期间无骨不愈合、复位丢失、内固定断裂。最终有19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3~36个月,平均19.6个月。骨盆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8~17周,平均11.2周。末次随访时根据Majeed骨盆骨折功能标准:优17例,良2例,优良率100%。 

结论

髋臼横向双柱螺钉内固定治疗61-B2型骨盆新月形骨折,置钉安全方便,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优良。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多份人脐血单个核细胞(MNC)静脉输注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2008年4月至2015年5月在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郑州大桥医院住院和门诊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6例(参照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脑卒中诊断标准,并经CT、MRI确诊),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脐血MNC组和对照组,急性期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慢性期对照组采用康复治疗,脐血MNC组在常规治疗或康复治疗
期刊
期刊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FHR)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的差异。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 2014年9月收治的69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PFNA组(41例)和FHR组(28例)。PFNA组男17例,女24例;年龄80~101岁,平均86.7岁;受伤至手术时间(3.1±1.0)d。FHR组男13例,女15例;年龄80~99岁,
期刊
目的探讨预镇痛对严重多发伤患者的镇痛效果及其对应激炎症反应的调控作用。方法前瞻性研究2014年9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多发伤患者,损伤严重度评分(ISS)16~25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13分,视觉模拟评分(VAS)≥4分,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预镇痛组、传统镇痛组和无镇痛组。预镇痛组在入院时即予舒芬太尼联合曲马多经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CIA)。传统镇痛组在患者疼痛难以忍受时临时予肌注杜
期刊
目的评估创伤后早期使用低分子肝素钠抗凝治疗对预防静脉血栓栓塞(VTE)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选择2013年3月— 2014年5月收治的120例严重创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抗凝治疗组,每组分别为60例。常规治疗组给予物理措施预防VTE,抗凝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于出血基本停止后加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分别监测两组VTE发生率及失血指数、出血相关并发症、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HIT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