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中小学生的心理教育工作

来源 :科教创新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owei6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小学阶段的心理辅导工作毫无疑问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教师如何开展才能够真正构建出高效的课堂来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呢?那么这就要从教师能够细心发现学生的问题开始说起,如果教师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那么就能够做出调整,从而真正帮助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当中解决问题。这才是培养学生正确心理健康观念和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教学方式。因此心理辅导教师必须更加细心和耐心,只有这样才能够从学生实际的学习和生活当中发现问题,真正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关键词:中小学;心理教育;学生动态;思想情感;家长监督
  中小学生存在着显著的特征。教师只要留心观察就能够熟悉这一部分内容,从而在实际教学中能够利用特征进行因材施教,帮助学生的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从而帮助学生在更加科学的发展道路上不断前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认识到更加专业的健康知识,并且知道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学生也能够在之后的课堂学习和生活当中保持强大的活力来完成任务,让学生能够真正进步和成长。本文就将以这样的角度进行阐述,希望能够带给中小学生更多的、丰富的健康知识。
  一、掌握学生动态
  如果教师能够真正的把握学生的具体动态,那么就能够根据动作来进行学生的性格分析等等,以此可以规范学生的行为方式,学生也能够获得更加丰富的体验,在学习当中以及生活当中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让学生在校园的生活以及学习当中真正找到方向。学生也能够按照更加科学的方式进行作息安排,并且合理的规划好自己的时间,让学生能够获得真正的进步,逐渐找到成长的关键秘诀。例如,在进行“学生集体意识”的培养过程当中,教师就可以在课堂当中让学生阐述对集体生活的感受,这样能够与学生产生互动,让学生在课堂当中发表自己的观点,把注意力真正集中到课堂中,感受集体的温暖以及集体当中每一个人的优点,真正表现出强大积极的状态,从而真正体现出良好的综合素质;教师也能在实际的教学课堂中对学生的课堂行为习惯进行监督,并对课堂的纪律进行管理,真正规范学生的良好习惯。教师还可以让同桌之间分享自己在集体中的感受,让彼此和谐交流,从而构建出更加良好、高效的课堂。
  二、关心学生思想情感
  关心学生的思想情感应当从尊重学生,照顾学生的感受开始谈起。这样教师才能够站在学生的立场和角度来分析问题,找到问题所在。在这个过程中真正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拉近彼此的距离,让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能有更加客观的思维方式。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因此,中小学阶段的心理辅导教师应当注重与学生之间的沟通。
  例如,在培养“学生自信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和学生共同参加暖身游戏。这样不仅能够活跃气氛,还能够让学生都参与到课堂当中。然后,教师可以在课堂当中让学生进行“猜谜语;你动我也动,你静它也静;脸上脏不脏,看它就知道”等活动,让学生能够充分参与到课堂当中,并且教师还可以及时提问学生的感受以及对于问题的研究。这样就能够从学生的描述当中真正体会到学生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让学生真正收获成就感,并树立起良好的自信心。因此,中小学心理辅导教师可以应用这样的方式来锻炼学生的自信心,从而完善学生的人格。
  三、联合家长共同监督
  家长往往是最了解学生动态的,教师需要系统的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而通过家长毫无疑问是能够透彻了解的。所以教师还可以让家长共同监督学生的学习以及生活等等。这样就能够留心的发现内在的问题,以此就能够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心理辅导教师在任务布置后都可以及时地联系家长进行共同教育,并让家长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这样才能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让学生在中小学阶段收获丰富的人生体验。因此,中小学心理辅导教师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展开教学,这样才能真正的提升学生的综合实力。
  例如,在进行“学生乐于助人精神”的培养当中,教师就可以提前播放影片“找朋友”,让学生对于朋友之间相互帮助的精神进行初步的了解。之后,教师就可以在课堂当中组织团体活动,如对于同桌之间和前后桌之间,或者教师还可以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握手和敬礼,认识到乐于助人精神的重要性。这样学生才能够在生活当中真正尊重朋友,学会帮助他人。教师还可以联合家长来进行这样的监督,从而让家长在生活当中教育学生成为乐于助人的人,真正培养学生形成乐于助人、乐于奉献的观念。
  总而言之,中小学心理辅导课程的开展是非常关键的,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让学生在中小学阶段获得更加丰富而健康的成长体验。教师还需要与学生多沟通、多互动,这样才能够做出积极的指导。教师也需要联合家长进行共同教育,这样才能够从多个层面关怀学生,从而真正帮助学生以更加科学的方式健康成长,完善自己。
  参考文献:
  [1]梁润波. 浅谈心理辅导活动在中小学思想品德课堂中的应用[C]. .教育教学研究--教育理论研究(2018年版第一辑).:广东晨越教育发展有限公司,2018
  [2]赵盛华. 如何对中小学低年級学困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C]. .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2018(二).:国家教师科研基金管理办公室,2018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结合艺术设计专业特点,以师生为切入点,论述在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的必要性、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教学的切入点以及合理的融入模式的探索,同时提出教师个人的思政意识和素养是促进思政元素融入效果的关键。  关键词:思政元素;艺术设计专业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13号文件《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中指出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和内容,通过艺术教育,使学生了解我
期刊
摘要:在核心素养导向下,中学语文教学追求建立“大单元设计”教学机制,它要求教师明确学科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知识内容之间的关联关系,并尝试实现跨学科教学。文中将以大单元设计理念为背景,探讨初中语文教学大单元教学和设计优化实施方法,并合理渗透德育内容,兼顾德育与智育教育,全方位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水平。  关键词:大单元设计;初中语文;德育渗透;教学方法;生活化  所谓“大单元教学设计”指代教师为学生建立大
期刊
摘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创业营销基于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探索创新创业课程之商业模式“翻转课堂”的课堂教学改革新模式。其核心理念是翻转课堂即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对教学结构的颠倒安排,真正实现个性化教学。课堂学生问卷星调查问卷结果显示,翻转课堂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与团队协作能力。对于创业营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为我国的创新创业教学改革提供借鉴与参考意义。  关键词:创业
期刊
摘要:中职的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学生处于初中阶段的边缘,因此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都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无疑增加了对中职班主任的压力。中等职业班主任不仅应通过良好地管理学生,而且还应通过教学生掌握技能,并使学生在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来提高课堂管理技能。  关键词:中职班主任;管理艺术;分析  不要说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只是在一般水平上进行分析;中等职业班级的管理也是独特的,除
期刊
摘要:数学在人类文明发展历史上的重要性地位已经是任何其他学科都无法比拟的。数学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础性学科,如果中学数学基础较差,在今后的高层次发展中将处于不利位置。对于当前的数学课堂教师来说,如何把传统的数学文化融入到现代的数学课堂中,形成独特的教育理念,应该是所有教师都应该关注的问题。因此,本文从数学教育的现状出发入手,研究了影响数学文化融合的一些相关因素,提出了解决如何将数学文化融入到数
期刊
摘要:教育体制改革后,职业教育受到正视和重视,但是因为受到传统教育体制和教育理念的影响,职业教育的整个革新并不顺利,而且是困难重重。而随着国家建设和企业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技术技能型人才,那么在这样的紧张急迫的形势下,职业教育应该如何发展?这已经成为现阶段职业教育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教育者参与到这一课题的探寻之中,基于此,本文对职业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关键词:职业教育
期刊
摘要:“学会交往”是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采用问卷形式对中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社会支持与校园归属感进行调查,研究校园归属感对人际交往的影响。发现,学校的归属感会的增加会提高中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社会支持也会通过增加校园归属感来影响人际交往能力。  关键词:寄宿制中学;人际交往能力;社会支持;校园归属感  人际交往人将伴随人的一生,对人的生活、工作产生很大程度的影响
期刊
摘要:生态教育理念是教育部门提出的一门新兴教育思想,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主要对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进行探索。目前很多幼儿园应用生态教育理念开展幼儿园主体活动,利用生态学锻炼幼儿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但目前幼儿园生态教育活动存在一定弊端,因此,幼儿园开展开生态教育活动时,需正确认识幼儿发展现状,保证活动内容切合实际,重视幼儿体验感,发挥生态教育活动有效性。  关键词:生态教育;幼儿园活动;研究策略  生
期刊
摘要:幼儿园是幼儿接触教育的启蒙阶段,在这个阶段的教育对于幼儿今后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幼儿阶段培养幼儿的品德,增强幼儿的品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基于此本文幼儿园在品德教育中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来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品德。  关键词:幼儿园;品德教育;问题及策略  引言  幼兒阶段正是幼儿道德品质形成的重要时期,因为幼儿的家庭环境不同,文化背景等都不同,生活方式也不相同
期刊
摘要:在当前核心素养教学背景下,如何在小学德育教育中确保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成为小学教师首要关注的问题。教师在德育教育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对德育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要关注学生德育素养的提升,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发挥德育教育的最佳效果。本文将首先从核心素养教学背景下小学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入手,针对问题具体指出小学德育教育中核心素养能力渗透培养的策略,为当前小学教师的德育教学提供借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