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丝路古贝到美国内战

来源 :百科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上最早种植棉花的国家是印度,之后,棉花向东由南北两线旅行至中国:南线经东南亚传入云南,北线经西域来到新疆。向西则经过阿拉伯半岛传到欧洲,发现新大陆后,又由欧洲传到美洲。从植物结构的属性上看,棉花不是花,棉花是果实;但棉花也开花,棉花的花蕊为鹅黄,花瓣最初呈乳白色,不久变为深红色,随之枯萎出落成一个青绿的棉桃,棉桃成熟开裂后,便会露出一小团柔软的白色纤维。可不能小看这一小团的白色纤维,因为从药材到蜜源,从衣服原料到医用纱布,从食用油到国防工业,它都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正是因为重要,所以中国人用最朴素的语言歌颂它:“五月棉花秀,八月棉花干。花开天下暖,花落天下寒。”在英语世界中,人们称它为“白金”。在北欧神话里,棉花被想象为“树上的羊毛”。从世界历史发展的角度看,正是棉花的全球旅行,催生了珍妮纺纱机,进而出现了瓦特的蒸汽机,并诞生了全世界第一个工业城市—曼彻斯特;也正是棉花的旅行,刺激了欧洲殖民者的黑奴贸易,引发了随后的美国南北战争,并最终改变了世界的格局。

古贝与白氎,西来棉花的奇异名称


  自人猿揖别,穿衣就成了人类最重要的外形特征。明代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乃服》第二卷开篇说:“贵者垂衣裳,煌煌山龙,以治天下。贱者短褐枲裳,冬以御寒,夏以蔽体,以自别于禽兽。”虽然都是衣服,但衣料的材质差别很大,上层人士多着丝绸,丝绸光滑且垂性好,普通百姓则多着葛、麻、苎麻一类的粗纤维衣服,以遮羞避寒。相比丝绸,葛麻类的服饰手感粗糙,亲肤性差,并不是理想的衣料。
  从生产方式来看,丝绸的产生需要种桑养蚕,抽丝剥茧,织线成衣,程序复杂,成本高昂。而苎麻等植物的产量高,也容易抽取纤维进行衣服制作,在生产力落后的古代,这也只能是普通人衣料的选择。沈从文先生在《从文物中所见古代服装材料和其他生活事物点点滴滴》一文中指出:“(中国)商代已能织出极薄的绸子,也能织出有花纹的锦缎,但较多人的身上,大致还是穿本色麻葛或粗毛布衣服。”
  随着张骞凿空西域,东西方文化开始交流交融,南北朝时,一种叫“古贝”或“白氎(音叠)”的奇异衣料开始出现在中国的史籍中,隐约宣告着一场衣料革命的到来。《宋书·夷蛮传·诃罗单国》中记载:“元嘉七年(430年),遣使献金刚指环、赤鹦鹉鸟、天竺国白氎古贝、叶波国古贝等物。”在这份诃罗单国(今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向南朝刘宋政权进贡的礼单中,古贝地位重要、分量突出。古贝是什么呢?《南史·夷貊传上·林邑国》一书中解释说:“古贝者,树名也,其花成时如鹅毳,抽其绪纺之以作布,布与紵布不殊。”很明显,这就是对棉花的描述。从诃罗单国朝贡的古贝的来源看,既有天竺(古印度)产的,也有叶波国(今印尼爪哇岛)产的,说明當时棉花已经由印度旅行到了东南亚地区,并有了本地的种植和纺织品。

  东南亚国家种植棉花和以棉织布的信息,在南北朝之后中国的史籍中并不少见。如《隋书·列传》中记载:“南蛮真腊国(今柬埔寨),在林邑西南,本扶南之属国也……王着朝霞古贝,瞒络腰腹,下垂至胫,头戴金宝花冠,被真珠璎珞,足履革屣,耳悬金珰。常服白氎,以象牙为屩。”《旧唐书·西南蛮》中则记载:“(林邑国,今越南南部)王著白与古贝,斜络膊,绕腰,上加真珠金锁,以为璎珞,卷发而戴花。”宋代的《太平寰宇记·林邑国》中也记载:“其王戴金花冠,形如章甫,加璎珞,出则乘象,吹螺击鼓,罩古贝伞,又以古贝为幡旗,则王者之饰也。”对于林邑国古贝还专门解释道:“古贝,树名也,其花成如,毛抽以绩纺做布,洁白与紵布不殊,亦染成五色,织为斑布也。”
  在这些记载中,人们用华丽的语言和贴切的比喻赞扬、描述这种新奇的衣料,对这些从遥远地域旅行而来的古贝和白氎不吝笔墨。因为对于中国人来说,那时的衣料来源只有两个极端:一个是高贵舒适的丝绸,一个是低廉硌人的葛麻。这两者之间如能出现一个既舒服贴身又造价便宜的材料,当然值得人们的关注和鼓吹。
  从时间上来看,西北是棉花最早进入中国并植根的地区。《梁书·西北诸戎传》中记载:“高昌国,多草木,草实如茧,茧中丝如细缕,名曰白氎子,国人多取,织以为布。布甚软白,交市用焉。”高昌国即今天的新疆吐鲁番地区,从史料记载来看,这里早在南北朝时期就已经实现了棉花种植和商业化的棉布生产,生产的棉布不仅自用,还流入商品市场,这说明棉布产量不低,而且工艺精良。唐初,玄奘法师西游至于阗国(今新疆和田)时,就发现当地人“少服毛褐毡裘,多衣絁紬白氎”。西北苦寒,最早的冬日衣料只能靠兽皮,而棉花的引种,让人们有了更多的选择。对此,《新唐书》中注解道:“古贝,草也,缉其花为布,粗曰贝,精曰氎。”换言之,白氎就是白色的棉布。
  杜晓莉博士在《从“棉花”的异译看它的传入及在中国的发展》一文中认为,“吉贝”是从梵语Karpasa音译而来的,“白氎”是波斯语Pambak dip的音译。对棉花及棉制品的不同称呼体现了棉花旅行路线的不同。一般而言,称来自南方的木本棉及其制成品为“吉贝”,形近而讹,“吉贝”又写作“古贝”。
  从地理位置来看,西域高昌地处丝绸之路的核心地带,是西方思想、器物、人员留驻及中转的重要节点,也是西域最重要的佛国之一。佛教诞生于印度,印度又是棉花的故乡,早期佛经中就有不少关于棉花的记述,如东汉迦叶摩腾翻译的《佛说二十四章经》中就有“吾视诸侯之位如过隙尘,视金玉之宝如砾石,视氎素之服如弊帛”的描述。所以在早期中印文化交流中,棉花很可能随着佛教的流传先被带到这里种植,然后纺线、织布,再送往内地。就行政管理而言,高昌是在唐朝的疆域之内,唐朝对高昌的征服肯定大大刺激了它的棉花生产,成为唐代及以前温暖中国西北人民的衣料来源。
其他文献
大拇指为何特别短  人的5个手指中最为特别的是大拇指,大拇指最短也最有力。它为何如此特殊?日本学者坂井建雄解释了大拇指的特别之处:“你能不用大拇指扣西装扣子、翻书吗?虽然并非不能完成,但要花很多时间。”其实,大拇指承担着更重要的任务。大拇指和手心相对,通过对立运动产生力量,就能抓取物体。这种结构只有人手才具有。人类通过进化出大拇指,才能稳稳地操作工具。黑猩猩的手掌非常长,这使得4指可以像钩子一样方
非洲根除野生脊灰病毒  世界卫生组织(WHO)最近宣布:野生脊髓灰质炎病毒(简称脊灰病毒,即引起小儿麻痹症的病毒)已在整个非洲大陆被消灭。这无疑是一项历史性的成就,而且会大大加快在全球彻底消灭脊灰病毒的进程。根据WHO的信息,2型和3型野生脊灰病毒已被消灭,野生脊灰病毒仅剩1型仍在传播。在此之前,尼日利亚、阿富汗和巴基斯坦是全球为数不多仍有野生脊灰病毒流行的国家。全球根除脊髓灰质炎行动(GPEI)
行走在蜀地乡野,如果看见一些农家大院的祠堂和大坝上香火缭绕、鞭炮脆响,虔诚的祭祀活动之后又在欢声笑语中出现颇有规模的“坝坝宴”,不用说,你一定是遇到了客家的民俗活动“蒸尝会”。四川是中国内陆较大的客家集结区,有客家人260余万之众,清代以来,逐渐形成了流布在成都东山、广安、泸州、仪陇、巴中等地的客家聚落。对外界而言颇具神秘色彩的蒸尝会,在这些客家聚落中普遍而热烈地盛行着。  《尔雅》中逸出的皇室香
人们为什么用“汗青”指代史册  這要追溯到纸张发明之前了。那时古人记事要用“竹简”,亦即用上好的竹片记写镌刻事情和文章。竹简的制作并不简单,首先要选择上等的青竹(指绿色的竹子),称其为“青”;然后,削成长方形的竹片,再用火烘烤一片片的青竹,一方面是为了便于书写,另一方面也为干燥防虫。烘烤之时,本来新鲜湿润的青竹片,被烤得冒出水珠,像出汗一样。这道烘烤青竹的工序就叫作“汗青”。“汗青”的原意是烘烤青
2014年初,美國华盛顿大学开设了一门新课:美食外交。该课程的教师是美国国际冲突问题专家约翰·娜福曼。这位国际问题专家认为:“美食应当作为一种工具,来促进国家间文化的理解和认同。”菜肴亦能意“味”深长  1972年2月21日中午11点30分,美国总统尼克松一行乘坐的“空军一号”专机准时降落在北京东郊机场,全世界无数双眼睛在瞩目这一历史时刻的到来。当中国总理周恩来和美国总统尼克松的两只手紧紧相握时,
近几年,我国科学家在太阳高分辨力观测领域屡创佳绩:2016年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成功研制了当时世界上通道数最多的太阳大气多波段层析成像系统;2020年初,该所又成功研制了中国首套2米级太阳望远镜。这也是美国4米太阳望远镜DKIST正式運行之前国际上已建成的最大口径太阳望远镜。如果太阳大气多波段层析成像技术这个名词说起来有点太专业的话,我们不妨通俗来讲,就是给太阳做“CT”。至于为什么能给太阳做
  
它是天地之造化、山水之精华,造型奇特,姿态万千,堪称古代之国石、今日之瑰宝;它曾备受推崇,不知有多少达官显贵、文人墨客为之痴迷疯狂;它亦曾饱受非议,害得无数平民百姓受苦遭殃……它就是我国园林景观中的一朵奇葩、被誉为“四大名石”之首的太湖石。千古名石 毁誉参半  明清时期的紫禁城金碧辉煌,对普通百姓来说是绝对的禁地,它同时也禁锢了生活在里面的皇室成员。为了能够体验外面世界的山水之乐,明代永乐皇帝下令
平遥古城坐落于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境内,县境南北平均长约40千米,东西宽约30千米,总面积约1260平方千米。同蒲铁路、大西高铁、108国道、京昆高速等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  1997年12月3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意大利那不勒斯举行的第2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平遥古城被审议通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平遥古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
今年年初,央视曝光三大豪华车品牌使用沥青阻尼片,导致车内空气受到严重污染。这则消息的曝光使得众多车主恐慌不已。  这种被称为阻尼片的东西,贴在车体钢板壁上能起到减震降噪的作用。由于太阳暴晒及发动机散热,沥青阻尼片在受热后极易分解释放有毒的多环芳烃气体,而且这是一个长期缓慢的释放过程。  什么是多环芳烃?多环芳烃只存在于汽车里吗?它具有危害吗?  我们将在文章中一一回答大家所关心的问题。  什么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