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l200710023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提高课堂效率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教学实践证明,用问题引导教学是有效的教学途径。这种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体会,就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提出一些看法。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问题情境
  数学教学是以问题为中心的,可以说数学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所谓问题情境,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创设各种情境,促使学生去发现、去质疑,最后解决问题。在这个情境中,学生的兴趣被激发,积极性和主动性都得到调动,能够最大程度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使学生的创造力思维得到发展。所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用各种手段和方法,联系实际生活创设数学活动的情境。
  一、问题情境教学的特点
  1.趣味性
  这是问题情境教学突出的特点。以往的数学课堂教学,教师过于重视教材知识的传授,单纯性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形式,使得课堂沉闷,学生容易失去兴趣,在课堂上开小差的现象并不少见,并且也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压力。问题情境给数学课堂带来了不一样的面貌,教材知识不再是静态的存在,而是以一种完全不同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考虑多种因素,例如教学内容、教学任务以及学生的兴趣点等,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这种形式大大激发起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并且兴趣成了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动力。高中生乐于挑战,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有浓厚的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去探索,从而进入到学习数学的良好状态中去。
  2.主动性
  问题情境除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能增强学生的积极主动性。高中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决定了他们有思维活跃的特点,他们对感兴趣的东西有着无限的探索热情。之所以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利用了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教师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学生就有强烈的求知欲,从而会积极主动地去查阅资料、讨论交流、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随时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设置难易适度的问题,以保持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信心。
  3.启发性
  学生的创造力是无穷的,需要教师进行最大限度的挖掘。在创设问题情境中,教师也要考虑到这个问题,善于提出启发性强的问题。教师在认真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提出一系列启发性的问题,即需要学生认真思考才能得出答案。并且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能够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随时进行问题难度的加深,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多设置一些一题多解的题目,这类题目能够有效引发学生的思考,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并且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拘泥于教师和现有答案,而是能发散思维,形成自己的解答方式,所以其启发性的特点比较明显。
  二、问题情境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1.根据教材内容创设情境
  不管教学方法怎样变化,始终都是以教材为依托的。对学生来说,数学课本是最好的学习资源,教材中的问题难度、质量等,都符合学生的需要。因此,教师要好好利用,在创设问题情境中要根据教学内容进行,不能为了追求趣味性而忘记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教师要认真研究学习教材,能够全面理解教材,跟据教材知识创设问题情境。此外,在创设问题情境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知识的结构性和系统性,以及新旧知识的衔接性。
  2.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创设情境
  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这是教师需要重视的一点。在问题情境创设中,教师除了考虑问题的价值性,更重要的还要考虑问题是否能被学生所接受,即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认知特点。因此,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把握好问题情境的难易程度。如果问题简单容易让学生产生自满情绪,也达不到教学目的,反之,如果难度较大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和信心。此外,教师也要注意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注意每个学生的不同需要,提出不同的标准,努力使这种方法适合所有学生的需要。
  3.根据生活实际创设情境
  数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并且许多知识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如果把这些问题联系实际创设一个情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且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学习这部分知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关联性,能够从实际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也能把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三、创设问题情境应该注意的问题
  1.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创设问题是以问题为中心的,而课堂的主人是学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和缺乏,许多学生习惯了课堂上听讲的学习方式,而对问题没有很强的敏感性,让他们自己从教材中发现问题,一开始对他们来说有很大的难度。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可以循序渐进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先由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解决,让学生了解提出问题的原则、方法和重点。然后教师鼓励学生自己完成这个过程,并且多多给予鼓励和指导,对于自己提出的问题,学生会有更大的学习热情。
  2.遵照一定的步骤进行
  课堂教学有一定的教学程序,问题情境创设也有一定的步骤。一般来说,创设问题情境分为以下几个步骤:导语——提出问题——查阅资料、讨论交流——总结。得出结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这个步骤进行,当然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及时调整。
  3.发挥学生的主动作用
  在问题情境创设的过程中,教师要明确学生的地位和作用,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的主体,应该在课堂上发挥主动性,而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指导者。教师虽然安排教学程序,决定着课堂的有序进行,但是,仍然要努力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要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中来,参与问题情境从开始到结束的每个阶段。特别是在问题解决这个中心环节上,更要鼓励学生独立去完成。例如,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根据问题展开探究,小组之间互相合作、互相交流,最终得出答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最好不要参与太多,只是在一旁进行必要的指导即可。例如针对学生普遍不明白的问题,及时进行知识的精讲。
  综上所述,在数学课堂上,教师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和探索,逐渐进入到数学情境中去。这是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也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方法。不仅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作为教师,要积极进行问题情境教学的实践,并且不断对此进行完善,以使这种教学方法发挥作用,保持活力。
其他文献
摘 要:当前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果难以取得真正的提升,主要在于很多学生学习兴趣不够浓厚,因此,采取积极措施,根据学生个性心理特点的需要,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探究如何激活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激活  在当前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经常面临着这样的尴尬局面:教师在课堂上讲的尽心尽责,不遗余力,学生们也听的较为认真,但课堂气氛依然很沉闷,教学效果难以取
摘 要:数学教学要坚持创新教学,不拘泥于传统方法,才能适应新时代教学要求,更好掌握学生学习困难,以及解决学习问题。课堂情景教学是现在创新数学教学最普遍的一种方式,善用课堂情景教学,把知识与实际相结合,能够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情景教学;小学数学;学习兴趣  数学课堂情景教学,是适应新课改要求下教小学生学会用基础的数学思维观察事物、思考问题。并且,教育者通过一系列的情景教学实践
1植物名称接瓣兰[Zygopetalum maculatum (Kunth) Garay],又名轭瓣兰。2材料类别种子。3培养条件种子萌发培养基:(1)1/2MS+100mL·L-1椰子乳+1g·L-1活性炭;(2)VW+100mL·L-1
数学比较抽象、枯燥、严谨,而音乐则比较丰富、有趣、充满着情感及幻想。但二者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音乐虽然千姿百态,但都是由7个音符(音名)组成的,数字1~7在音乐中是神奇的数字;音乐中的节奏、强弱等都存在着数学中量的差异。因此。在日常活动中,我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和生动的音乐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音乐的魅力。为数学活动注入新的生命力。  有些音乐材料本身就蕴含了较为明显的数学关系,如:《逛公园》和《拔
摘 要:音乐课堂教学中,老师一定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细心观察的眼睛……要做个教育的有心人,寓教于乐,序循渐进,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总结,让学生在快乐的音乐学习中信心百倍,个性飞扬,超越自我,使我们的音乐课堂教学更加灿烂多姿,光芒四射。  关键词:音乐教学;效率;兴趣  在中学音乐课当中,虽然音乐课并不涉及到升学考试,但它却是我们素质教育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就像我们刘校长所说:“我们的学校需
摘 要:数学教学的过程,既是一个认识的过程,也是一个情感交流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进行情感上的教育有利于提高数学成绩。学生在认识活动中往往伴随情感的活动,这些情感活动我们能够把握好,促使学生形成愉悦的情绪,促使学生感知敏锐,记忆力强,想象力丰富,思维活跃。  关键词:高中数学;情感  我们在教学中需要把学生引导好,但是有时学生会产生消极、对立的情绪,这些坏的情绪往往影响数学教学效率,将阻碍认
2011年上海社会保险发生了重大变化,调整了上海现有的社会保险的格局,对企业的影响非常大。在这种变化下,企业如何认识现有的社保体系、如何应对这样的变化,是今年上海各企业
摘 要:实验能力是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应该具备的一种重要能力,而学生实验能力的提升需要通过培养学生多种科学的实验方法才能奏效。高中生物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是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关键词: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实验能力  科学最本质的特征就是不断地进行探索、实验与研究。生物作为一门重要的自然学科,实验是学生进行生物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新课改以来要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其中
摘 要:语言是民族文化的形式和载体,一个民族的文化好比是一种言谈规约。文化不同,这种言谈规约自然各不相同。作为中学英语教师,对在课本中出现又要求学生必须撑握的交际礼仪文化应作充分的对比教学。  关键词:中西文化;差异;学习  一、语言与文化  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学语言的目的是为了交流,毫无疑问,英语教学也要为这一目的服务,人类的交流不单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跨文化现象。学习英语的语境及文化氛围
摘 要:兴趣不仅是学生学习自觉性的起点,也是成功的起点。能激活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起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学生只有对学习本身产生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去分析问题,才能学好数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激发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的这句话强调了兴趣的重要,要让学生“乐之”需要使学生保持学习兴趣,这不仅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而且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现代的爱因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