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城乡收入差距的泰尔指数研究①

来源 :中国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ay112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自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贵州省的经济发展一日千里,但城乡收入差距逐渐拉大,城乡二元结构日益明显。本文主要以泰尔指数为分析工具,以《贵州省统计年鉴》数据为支撑,将贵州“十二五”时期的城乡收入差距进行量化。从农村内部、城镇内部、城乡间的泰尔指数进行分析,并引入贡献率,得出农村内部收入差距在缩小、城镇内部在扩大、城乡间在缩小,其整体泰尔指数在缩小,贵州省城乡收入差距整体在缩小。
  关键词:泰尔指数 城乡收入差距 城乡二元结构
  中图分类号:F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08(a)-162-03
  我国“十二五”发展已经圆满结束,贵州在此期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特别是在十八大以来,贵州省抢抓国发2号文件与全国同步建设小康社会,并突破瓶颈制约,坚守两条底线。但在此期间,城乡二元结构日益突出,贫富差距明显,而这可能成为“十二五”时期贵州省发展的制约短板。本文以定量分析为主研究各模块对收入差距的影响,使用泰尔指数研究城乡收入分配计算出贵州省“十二五”时期城乡收入差距达到的程度。
  1 概念陈述
  1.1 应用介绍
  泰尔指数主要是比较人群或者区域中,其所存在的收入差距。它是一种分析不平等程度影响因子的工具,在其计算中可以将不平等影响因子进行拆分计算,从而得到各自的贡献度。其可以根据分解后得到的数据,计算出个体对总体的贡献率。该值越大则人群间或者是区域间收入差距越大,当其数值越小时则表示越平等。
  1.2 公式分解
  本研究将主要用到泰尔指数为分析工具,式子中式(1)是泰尔指数的计算公式。对于式(1)的泰尔指数计算公式,在本研究中,主要用于研究贵州“十二五”期间的城乡收入差距问题。针对本文中将要用到的公式,下面进行列出并且对于相关符号作出解释:




  2 泰尔指数分解计算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贵州省统计年鉴》。根据第二部分相关公式,计算出组内、组间、整体泰尔指数,通过引入贡献率,分析各自的贡献程度。其研究中,g取值为1、2,其1代表城镇,2代表农村,其单位小组I一共分为9组,分别代表贵州省的9个市。
  2.1 泰尔指数分解
  首先,根据表2和图1,发现在“十二五”期间,贵州的城镇内部收入泰尔指数从0.0123增长到0.0175, “十二五”期间,通过计算得到在这5年里,其城内部收入泰尔指数增加了0.0052。从图1中,得到城镇间的收入差距在扩大,因此城镇内部收入差距正在扩大。 由图1看到在2015年后应该依然呈上升趋势,整体来看,“十二五”期间,贵州省城镇内部的收入差距其上升的速率在慢慢降低。
  其次,对农村内部泰尔指数Tr进行分析,由图1可以看到贵州省农村的收入差距其泰尔指数一直呈下降趋势,并且下降的速率在下降。由表2,其农村内部泰尔指数从0.0306下降到2015年的0.0260,其整体下降了0.0046。总体来看,农村内部收入差距正在降低,其收入差距在缩小。
  再次,对城乡间的泰尔指数Tur进行分析,通过表2可以发现,城乡间的收入差距一直在减少。对于城乡间的泰尔指数数据,一直在下降,表明“十二五”期间贵州省的城乡间的收入差距正在缩小。
  最后,在总泰尔指数T中,其一直呈下降趋势,5年里一共降低了0.0228。2013年相对上一年降得最多,降低了0.0047,对于该现象,通过对表的总体分析其主要是受Tur的影响。总体泰尔指数在减小,总体收入差距是在缩小的,表明贵州省在“十二五”期间取得了实质的效果。


  2.2 贡献率的分析
  根据表3和图2,对农村内部贡献率、城镇内部贡献率、城乡间的贡献率三者进行分析,采取先纵向再横向的方式。
  首先,由表3和图2采取纵向分析,看到城市内部贡献率变化较大,Ru从2011年的0.0861变化到2015年的0.1452,呈上升趋势,增加了5.01个百分点。从图2来看,增长率变化不大,未来城镇内部收入差距对贵州省整体收入差距的贡献程度依然在增加。其次,对农村内部贡献率的分析发现,“十二五”期间城镇内部贡献率从2011年的0.2137增加到2015年的0.2164,增加了0.27个百分点。从整体来说,“十二五”期间农村内部的收入差距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从单个的数据分析,其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2013年为转折点,之后,农村内部贡献率呈上升趋势,表明后期农村的收入差距正在擴大。最后,对于“十二五”期间城乡间的贡献率,发现其从2011年的0.7002降低到0.6384,共降低了6.18个百分点,因此,在“十二五”期间城乡间的收入差距正在缩小。


  3 结论与讨论
  3.1 结论
  研究发现,泰尔指数的引入,使得对贵州省的收入差距有一个更明确的认识。通过以上部分的分析,“十二五”期间,城乡间收入差距大于城镇和农村内部收入差距。 农村内部收入差距大于城镇内部收入差距。城乡间不平等程度要高于城镇和农村内部,其对整体收入差距的贡献度最大。城乡间的收入不平等水平要大于区域间的收入不平等。从发展趋势看,贵州省总体的城乡收入差距正在进一步缩小。
  3.2 讨论   3.2.1 城镇收入差距扩大
  对于城镇内部的收入差距扩大,经过研究得到:其一,因为近几年,贵州产业的迅速发展,使得其工资性收入差距显然越来越大。其二,在于大量人口在城市安家,其本身却无产业,再者由于代际传递越来越明显,使得城市人口的收入呈金字塔结构,或者直接呈现收入金字塔的“断层”。其三,就贵州的发展而言,行业间的垄断起着很大的拉动作用,就2001年~2015年这15年间,烟草行业增长增长28.35%、水电行业增长72.41%、酒水行业增长67.30%,不同行业间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进一步扩大城镇的收入差距。
  3.2.2 农村收入差距缩小
  对于农村内部泰尔指数的变化,我们易得到其农村内部收入差距正在缩小,通过分析得到:第一,在过去由于地域的差异,不同地区的自然资源不一,开发力度不同。如安顺有旅游资源、遵义红色资源、贵阳为省会城市等,都使得了不同地区的农民收入千差万别,但自十八大以后,贵州省提出了“全域旅游”的发展规划,将地区间联系起来,协同发展,从而进一步缩小了地区间的差异。由《2016年贵州统计年鑒》得知在“十二五”时期,贵州省的旅游总收入从2011年1429.48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3512.82亿元。第二,农村大量的农民工进城务工,使得其收入差距进一步的缩小。第三,近几年,农村推出因地发展,特色发展,使得农民增收,进一步缩小了农村间的发展差距,依山大规模种植核桃、茶叶,较平坦地区则种植菊花、大棚蔬菜等。第四,大力发展新型农业、成立农村专业合作社、打造农业特色品牌、建造网络信息平台、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等。更好的让贵州的产品实现“引进来,走出去,破枷锁,建协调”。如电商进入农村,技术顾问入驻农村,金融支持农村等。第五,贵州省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加大了对农村建设的投入。农村的交通建设、农业技术培训、农业补助以及农业科技的创新和高科技的引入等,使得农民收入慢慢增加。如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贵州省基本实现了“县县通高速,村村通公路”,在“十二五”时期,贵州省的铁路、公路分别由2011年的2070公里、157820公里增加到2015年的2810公里、186407公里,这样就使得不同地区较少的吃“交通闭塞”的亏。
  3.2.3 城乡间收入差距缩小
  对于该部分,研究者主要从两部分进行分析,情况如下。
  第一部分在于分析“十二五”时期城乡间的收入差距占主导的相关原因。其一,因为贵州大力发展城镇化,城镇化率从2011年的35%增长到2015年的42.01%,进而使得其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其二,城乡间不合理的财政制度。在于教育、就业制度、对农村的财政投入等问题,也使得城乡间的收入差距加大。如城镇教育资源远远超过农村。而在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方面,遵义市以824.55亿元居榜首,而最低的则是安顺市342.9亿元,可见地区间的投入差距。其三,多民族聚集,因风俗、对物质的最求和接受教育的态度差异较大,从而出现有些地方不能吃饱饭,而有的地方却全村富裕。其四,政府投入不均衡,使得易发展的地区交通便利,补贴较多,而对于偏远的地区则成为投资的盲区。
  第二部分在于分析“十二五”时期城乡间收入差距缩小的原因。第一,近几年大量农民工的进城,使其收入的增加。第二,教育起到了很大的作用,80后、90后正在成为劳动市场的主力军。在“十二五”时期贵州省的教育文化投入相当大,据《贵州省统计年鉴》公布,至2015年,贵州省所有的在校生为1081.07万人;任职教师人数达到48.72万人。对教育的大力投入,缩小人们的收入差距,进一步促进了贵州省的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也进一步降低了人群间的“代际传递”。第三,政府对农业及农村社会保障的大量投入,“调上下,扩中间”。在“十二五”期间,贵州省对城市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投入了约80.88亿元,而对农村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的投入约为296.62亿元,其进一步促进了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第四,农业的转型。与过去不同,近几年来,贵州省农业分区域,因地制宜发展产业、旅游业等,使得地方资源得到了更好的运用。
  参考文献
  [1] 王红涛.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分析——基于泰尔指数的分解[J].经济论坛,2009(6).
  [2] 王洪亮.收入不平等与收入流动性的不平等实证研究[M].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
  [3] 陈迅,冯敬娟.重庆区域经济差异分析——基于泰尔指数[J].技术经济,2011,6(30).
  [4] 李致江.贵州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研究[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2(10).
  [5] 朱满德,刘超.贵州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现状、原因与对策[J].广东农业科学,2013(12).
  [6] 成诗銮.重庆城乡收入差距的实证分析——基于泰尔指数及其分解的视角[D].西南财经大学,2014.
  [7] 骆英.贵州民族地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思考——以贵州省黔西南州为例[J].区域经济,2014(2).
  [8] 董健.我国当前城乡收入差距现状分析及解决思路探析[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6(9).
  ①基金项目:贵州省科学技术厅贵州财经大学软科学研究联合基金项目,贵州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绿色发展战略研究院科研基金资助。
  作者简介:李家凯(1977-),男,河北邢台人,贵州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政治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方面的研究;王军(1993-),男,贵州遵义人,贵州省开阳县国税局工作人员。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经济的發展,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科技技术的进步,使得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想要留在大城市里工作而不愿到二三四线城市去工作,因为那里薪资相对偏低。华南农业大学所含专业之多,其就业内容逐渐呈现多样化。本文经过对就业的现状进行分析之后,认为当代大学生需要调整自身心态,不断激发自身创造力,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关键词:毕业生 就业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
期刊
摘 要: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主要培养物流应用型人才,根据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特点,在充分认识实践教学对物流人才培养过程中重要性的基础上,构建三层次双渠道能力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以保证在不同时期对学生进行不同实践技能的培养。  关键词: 三层次 双渠道 实践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F25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08(a)-186-02  1 “校企互嵌、能力递
期刊
摘 要:作为新兴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农家乐旅游近年来逐渐成为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在旅游市场中显示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农家乐旅游充分利用了地方特有的自然、地理、人文及农业等优势资源,实现了旅游景点的有效开发和经营。但我国农家乐旅游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其带动了农民经营实践创新和农业旅游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如管理混乱、开发无序以及资源利用单一等现状问题,导致农家乐旅游开发面临一定的发展困境。本
期刊
摘 要:在企业经营的过程中,资金是其生命线,所以资金安全也成为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前提。目前阶段,市场化发展进程不断深入,在此背景下,铁路企业所面临的风险也逐渐凸显出来,这与资金筹措、使用以及管理存在紧密的联系。在实现自身跨越式发展的过程中,资金保障作用突出,虽然筹集资金的难度较大,但是资金管理的重要性仍不能够被忽视。基于此,本文将铁路企业作为研究重点,阐述其资金管理和支付风险防范的相关内容,以期对
期刊
摘 要:2011年浙江省正式开始申请“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经过7年多的发展,浙江省的“一村一品”发展现状有喜有忧,造成这种参差不齐发展情况的原因有很多,本文从个案到全案,进行全面地分析和总结。  关键词:“一村一品” 现状 策略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08(c)-118-02  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一村一品”以燎原之势席卷中国的
期刊
摘 要:随着世界经济的整体下滑,我国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也在不断转型发展,国内宏观经济增长放缓,国内企业的发展经营也面临着从新的定位来规划企业的发展战略。企业的盈利能力的高低事关企业的生存与否,甚至会对国内的宏观经济环境产生深远影响。本文以美邦服饰公司为例,分析该公司的盈利指标,解析公司的盈利能力。  关键词:企业 盈利能力 指标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
期刊
摘 要:随着信息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跨国公司不断涌现。跨国公司的经营伴随着环境的差异,选择本土化营销战略势在必行。本文以日本优衣库公司为例,分析其中国本土化营销战略,根据文献和实际案例总结优衣库公司中国本土化营销战略,包含经典的SPA商业模式、清晰的产品定位、直营模式的坚持、网络营销的发展,总结出优衣库公司本土化营销战略对中国企业跨国营销的借鉴意义,中国企业在制定跨国经营战略时要明确商业模式、明确自
期刊
摘 要:本文旨在研究我国菲利普斯曲线的扁平化趋势与全球化的关系,通过建立考虑国际产出缺口的菲利普斯模型,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为界,对比加入WTO前后的菲利普斯曲线。然后基于我国2002年~2015年的数据,探讨对于我國来说,使用什么参数衡量全球化对菲利普斯曲线的影响更为符合实际。  关键词:菲利普斯曲线 全球化 通货膨胀 经济发展 产出缺口 HP滤波法 SVAR模型  中图分类号:F201 文献标识
期刊
摘 要:针对合资企业面对复杂环境时所存在的战略迷失和困惑的现象,本文在文献梳理基础上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分析,员工创新在初创合资企业绿色管理与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之间具有中介效应,初创合资企业内外部的员工创新行为在上述关系中起到了调节效应。通过对于长三角东部合资企业问卷的实证研究,运用SPSS18和AMOS18,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实证结果表明,合资企业的非正式网络嵌入员工创新行为与合资企业绿色管理
期刊
摘 要:基层供电企业现金流量预算控制是企业进行持续经营、科学管理改进的必经之路。当前,基层供电现金流量管理一般采用“职能式”的预算组织体系,总经理起到决策作用。基层供电企业普遍存在无独立的预算管理部门、缺乏全面预算管理的意识、预算指标不合理、缺少长期战略目标、执行过程中缺少科学激励环节、现金流量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等问题。基层供电企业需要重视科学分析统筹,加强内部控制,帮助全面预算管理制度的落实,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