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油画创作技法

来源 :美术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f60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技术与艺术是无法分开的,艺术需要一定的技术来做载体。油画的基本画法主要是直接画法与间接画法,这两种画法各有所长。在学习油画之前清楚了这两种画法的各自优劣所在,可便于学习所需。
  【关键词】油画;直接画法;间接画法
  在古今中外的艺术史上,艺术作品中的思想性与艺术性始终是人们寻找或追随的重点。一味地追求思想与艺术会对艺术有所影响。艺术需要通过一定的形式来传达其中的内在意味,形式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撑才能完美呈现。在这一过程中,艺术与技术有了无法割裂的联系。“各种艺术门类或种类都有专业技能的问题。专业技能要靠专门的训练才能掌握。每个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前都必须熟练掌握本专业的技能。”艺术在表达自身有意味的形式时,无法回避形式对自身的限制作用。作为一种连接人类心灵深处的语言,其表达的方法,表达的深度和广度,以及表达的形式是很重要的因素。形式中最基本的构成要素有千万种,每一种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生产者所预期达到的形象。
  一、当前油画现状
  油画传入我国已有百年的历史,看似是一段不短的时间,但与西方的油画史比起来还是逊色了很多。油画是西方人在传教时传入我国的,在刚进入我国,主要是为皇宫贵族做肖像画。这一时期的油画在保持自己原来风貌的基础上,也受到我国本土画种的影响。从遗留下来的我国油画中明显看到较之于西方传统油画的不同,在西方原本的油画中本应该有投影或是应该做虚实处理的地方,在这一时期则变得向我国本土画种求同的趋势。在清朝留下的宫廷绘画中,西方传教土绘制的油画就是一个很好的明证。西学东渐为我国艺术的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当时的这些壮举,被称之为中国人几年学遍了西方几百年。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笔者认为这是一个不成熟的论断。后来“文革”期间,“红光亮”的经典作品为这一时期的代表,直到粉碎“四人帮”之后又慢慢有所改善,但也是起步较慢,艺术的发展在一种较缓和而持重的状态下进行。就在这跌跌撞撞的油画学习之路上,我们学到的艺术和技术不能肯定地说已全面和到位。更不提某些时段对其学习存在浮躁之心,“邹一桂说西洋画笔法全无,虽工亦匠,自然是一种成见。”
  当面对委拉斯贵支、安格尔或是梵高、莫奈的真迹那一刻,我们就会痛恨印刷品对世人的误导和欺骗。当下印刷行业有些是可以仿真的,但是无论如何仿真,在与真迹放在一起时也会逊色很多。很多颜色和笔触在面对印刷品时极易被误导,很多技法在印刷品中根本无法体会。油画的绘制技法经过西方几百年的沉淀之后多种多样,但最根本的也不外乎两种,一种就是直接画法,另一种为间接画法。
  二、两种基本油画技法
  当下的诸多美术展览上,油画与国画为主要画种,油画以现实主义指导下的写实画法为主要创作手法。该写实油画的绘制方法有多种,最常见的有直接画法和间接画法。无论是直接画法还是间接画法最终目的都是一个,那就是把画面的最后效果达到最佳。当然也有不少当代的画作,为了达到某种画面效果而采用间接画法和直接画法相结合使用。这两种画法是当下油画创作中最普遍和最常用的创作技法。无论在绘制的过程中是用油多还是油画颜料多,都会在这两种技法创作过程中起着左右画面的作用。应用两种画法时油的控制会直接影响到画面上油彩与画布底层呈现的肌理效果。用哪一种油画肌理效果或是该如何表现出某一种画面效果,这需要一个实践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认识技法的过程。尤其是初学者在初学油画的时候会有各种问题有待于去解决和实践,也是因为没有经验可以参考,即使在实践过程中画面出现了该有效果,但因为与周围其他部分的效果不协调而经过一段时间的深入而变成其他效果。这种错误,在初学者中经常出现。
  对于有一定油画创作经验的人都明白,直接画法对画布的底子要求不是太高,一般布纹就在上面薄一点刷几遍乳胶和油画底料就可以。但是间接画法就完全不一样,间接画法在做底子就会花费很多的时间和功夫,一般间接画法的油画画布需要光滑和平整。直接画法是直接在画布上打形后直接上色,然后深入完成,间接画法是需要在平整的画布上起稿和逐步罩染进而分步完成,间接画法也会因为需要干燥而绘制过程变得相对漫长。相对比之下明显看出直接画法相对间接画法更便于操作。对于初学者来看,用哪一种画法去练习也很明确了。
  三、两种技法的针对性
  在油画技法中,直接画法是最为直接的,无疑是不少学画者初次接触油画的首选。直接画法达到轻车熟路的阶段,再去尝试间接画法才能运用得相对自如。如此下来可以省去不少不必要的弯路,这是一个基本的绘画学习次序。在兴趣性的绘画学习中,有不少兴趣班的教师就直接告诉学生不需要画素描、不需要基础就可以直接画油画。如此下来如果只是兴趣,那也未尝不可。但是要期望达到一个高度和走得更远,这种方法是绝对不可取的,这将是对学画者的不负责。从构图方面来看,直接画法是最为直接也是最为锻炼学画者的有效方法。尤其是当下美术高考的弊端带来的学生基础较差,考前训练模式化和概念化的弊端,直接画法会较为合理地对基础较薄弱的学画者起到一个校正作画习惯和打好绘画基础的作用。有不少刚上大学的学生会在起稿的时候不停地量比例,用相机拍下来之后打格子来起稿,更有甚者就直接拿幻灯机来定形,这样下去将会影响到以后的深入学习。如果初学者在如此的基础上去应用间接画法来创作,势必会出现更多的问题。
  当对直接画法有大致的熟悉,对形与色的掌控有一定的了解,面对间接画法就相对易于掌握。在高度提倡写生的今日,直接画法更是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写生对于掌握油彩的特性和直接表达画者对眼前之景的感受更直接,直接画法在具体的应用之中也可以使画者更好地体会直接画法和间接画法的关联。在画面中直接画法与间接画法相结合使用有时可以更好地表达画面,这种效果是建立在长期的训练和实践基础之上。直接画法在当前我国油画技法环境中有着优良土壤,在大部分美术专业院校教学中一直都是以直接画法为主,同时一些展览的油画作品也是以直接画法为主。间接画法在一层层罩染之下可以使画面更有层次,同时也可以使画面显得更加细腻。间接画法需要前期的工作,作画时间较长不宜于写生,但却适合长时间的刻画和创作。两种画法各有所长,针对不同的学习者(或不同的学习阶段)可以适当采取不同的油画技法。
  四、结语
  两种基本油画创作技法都是前人不断练习和总结的经验,文艺复兴时期尼德兰的凡·爱克的《阿尔诺芬妮夫妇像》是他精细画法的代表作,这一作品是间接画法的代表。荷兰画派的伦勃朗,他的油画作品中有不少是在做好的底子上罩染油彩,肌理感和立体感的塑造可谓是登峰造极,直接画法和间接画法在其画面中都可看到。后印象派梵高的油画多是直接画法的代表。西方美术史上的诸多大师留下的大量优秀作品都是我国目前很多油画学者的取法对象。在我国当前的油画创作主体中,新技法可谓层出不穷,在众多的技法中,直接画法与间接画法可按其先后次序并为之多加训练,当这两种基本的画法掌握之后其他画法也会触类旁通。
其他文献
苏旅在文章中说:“有时我甚至想,黄菁自己一个人就能开一个也叫‘南方的风景’的画展,而且绝对的风格多样。”这并非夸张之辞。黄菁在油画风格上的多变,由来已久。  我大致归纳了一下黄菁各个时期的风格:一、1978年至1984年。从1978年大二下乡体验生活创作出《苗岭艳阳天》至1984年到中央美术学院进修前,基本上为写实风格的现实主义创作,有的作品是堪比照片的超写实,也有古典主义风格的肖像。期间,197
期刊
王界山/会同村古韵中国画69cm×44cm  丁杰/大地旋律之三中国画366cm×116cm 2011年  李翔/山雨才歇天地清中国画68cm×45cm  骆根兴/祈祷的藏民系列之一纸本色粉49cm×39cm 2014年  关宏臣/万代子孙织锦绣油画204cm×67cm 2015年  邢俊勤/跃障碍油画160cm×130cm  秦文清/退潮油画2015年  邵亚川/石窑2油画60cm×73cm×2
期刊
【摘要】橄榄核雕是中国工艺美术领域的一支奇葩,属于微雕类,历史悠久,现已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文简要介绍了橄榄核雕的历史、各种分类、雕刻工具和如何鉴赏核雕。希望通过这些介绍,越来越多的人了解、热爱和学习橄榄核雕。  【关键词】橄榄核雕;核雕工具;鉴赏  一、核雕的历史和代表人物  用橄榄的核为原料雕刻创作的核雕是中国工艺美术领域的一支奇葩,属于微雕类,历史悠久,现已被列入第二批国
期刊
在经受西方现代美术思潮冲击和对传统绘画价值予以反思重估的背景下,当代山水的探求和构建走向两极态势:一是重建写实主义山水秩序,并结合运用制作、构成等西方技法形式语汇,走向写实主义;二是回归传统,从传统绘画的内部寻找突破口,形成传统文人山水画的新格局。前者以贾又福为代表,后者以龙瑞为楷模,都以工作室的形式聚集了一批致力于山水画研究的学者,给山水画审美领域的深化扩大和艺术手段的丰富完善带来了重要的契机。
期刊
“写意一族”是我的一批博士和硕士研究生,他们有的还在读,有的已经毕业,大家能够为艺术聚到一起,是缘分。之所以叫“写意一族”,因为大家都崇尚中国画的写意精神,都有一个共同的认识,从制作层面将“工笔”与“写意”分为精细和粗放两个品种是一个误区,中国画都应该是写意的,写意就是艺术表现,“工”与“写”是可以交融的,不宜分割。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我们倡导艺术个性,反对盲从和模仿,鼓励同学们在追求中外传统经典
期刊
【摘要】当代玉雕作品中的中国画雕刻的新工艺和新的作品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风格。文章通过对国内几位具有代表性的玉雕作者及作品的分析,对当代玉雕作品中的中国画雕刻现象的出现以及此类作品在当代玉器艺术中的地位给予肯定。  【关键词】玉器;玉雕艺术;中国画  一、关于当代玉雕作品中的中国画雕刻现象  所谓当代玉雕作品中的中国画雕刻,是指将中国画效果呈现在玉器作品上的雕刻方式。2014年11月15日,第十三
期刊
随着80年代大美学的热潮渐趋退却,学人们纷纷转向各自的专业美学建树,在西学风涌、后现代解构思潮和先锋艺术甚嚣尘上的时代,以叶朗先生及其弟子为代表的中国美学和书画美学一脉,历经30余年的艰苦开掘和默默耕耘,不断发扬国学的人文内涵和真精神。樊波先生承师门复兴传统之大任,既深入史料勾玄抉微,又纵横捭阖总其大要,不仅在中国书画美学理论领域卓有建树,贡献了《董其昌研究》《中国书画美学史纲》《中国画艺术专史—
期刊
【摘要】在满足人们精神文明需要的进程中,文化创意产业的规模不断扩大,传统的绘画专业及视觉传达专业已经不能满足我省艺术类人才的培养需求,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正是适应这种需求而发展的新专业,依托创意思维的表现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发展。在高校建立数字艺术专业,大力开展交叉性学科建设,培养适合我省区域经济增长的人才,促进我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已经是高校迫在眉睫的工作。  【关键词】高校;数字艺术;文化创意
期刊
【摘要】动画是动态的艺术,从艺术起源、东西方艺术史、动画本体论来看,动画都是以关注动的美感为其研究根基。所以,动画是纯艺术的研究范畴,但是我们可以从影视、设计、传媒的方向去研究它的特性。  【关键词】动画;新媒体;本体论  100多年前,英国摄影师爱德华·麦布里奇连续拍摄下马的奔跑姿态,从而发现了动画拍摄与播放的秘密。在动画之初的实验阶段,能让静止的画面动起来,确实是动画的主要诉求。1909年动画
期刊
【摘要】清代黄山画派名家戴本孝曾提出山水画要以“天地为真本”。探索此说之源,实与五代荆浩《笔法记》中的“搜妙创真”,在艺术理论方面有着相当紧密的联系。本文希冀通过查阅资料和分析作品,对以自然为“真本”的写生技法进行初步探索,阐述山水画中面对自然本体的写生对当今中国山水画创作与研究之意义,同时正确认识与理解“真本”的精髓,创作出经典的山水画作品。  【关键词】自然;真本;山水画;写生;创作  写生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