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高考作文个性飞扬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goo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时期高考作文为个性写作创造了条件,但个性不仅需要开放,更需要开发。作文不需要学生对生活做纯客观的完整无缺的记录,而是需要思想火花的闪现,想象和联想的聚合。增强高考作文训练的效果,必须让作文成为学生展示自己独特思想的载体,而不再是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文字游戏。如何提高学生写作的个性化呢?下面介绍几种有效的方法。
  一、课堂练笔,开启学生心智
  从阅读领域向写作领域拓展的教学方式,是基于读写的心理活动可以相通的道理,所谓“劳于读书则逸于写作”,“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教师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做精神世界的美食家,通过大量地阅读汲取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丰富自己;另一方面要促使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积极通过阅读和写作来反映自己对生命的感悟与思考。
  教师在遵循语文教学大纲,保证达到语文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提倡个性理解,在教学中让学生看到“自己”的影子,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他们封存的记忆,开启他们幽闭的心智,放飞他们囚禁的情愫。使学生在学完一篇文章后有心灵的共鸣,思维的共振,在某一点上怦然心动,浮想联翩,不吐不快。这时老师要给学生一片自由的天空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在自由的天空任意飞翔,这样他们的灵性被激发,他们的智慧被张扬,也就能写出个性化的文章。
  二、热点关注,开阔学生视野
  现在的高中生课业负担沉重,“面朝课本,背朝天”“痴迷做题,习惯应试”,课外阅读皆为禁区,他们淡化了自我,失去了感悟生活的能力,这直接导致作文东拼西凑,苍白无力。如何让学生的作文重新恢复勃勃的生机,首先要解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问题。当前的学生,生活视野狭窄,生存能力萎缩,心理承受力脆弱,社会责任感贫乏,要想解决学生写作素材问题,就必须打破“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应试书”的封闭式学习机制,真正营造一个“家事国事事事关心”的开放式学习氛围,这样为作文引进无穷无尽的源头活水。
  我从赵谦翔老师的“《东方时空》课”获得启发,赵谦翔老师于1996年开创的《东方时空》感悟课,让学生从收视《早间新闻》《东方之子》《百姓故事》《时空报道》等节目,自选题材,自定角度,自拟题目,抒写个人感悟,努力营造一种“家事国事事事关心”的学习情境,为学生引来常流常新的活水,使学生再也不必为“无米之炊”发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利用每周自习课时间,也让学生看一些影片如《百家讲坛》《东方时空》《焦点访谈》等,并定期让学生写一些读后感,效果也十分显著。特别是2008年是大事不断的一年,从一月的冰雪灾害,到三月的藏独打砸抢事件,到五月的汶川地震,再到八月的奥运会,每一件事都牵动着亿万中国人的心。学生阶段是一个人最纯真、最热情奔放的时代,这些事件唤起了学生的良知,健全了学生的人格。同时也让他们发自内心地抒发了对祖国的关切。当学生走出咀嚼个人悲欢的小圈子,开始眼观四海云水、耳听九州风雷、心系天下兴亡之际,他们的写作题材扩展了,他们的人生境界提升了:情动于中,文发于外;泼墨于纸,铸魂于心。爱默生曾说:“看别人的东西是使自己有话说。”社会有多大,语文就有多大,从社会这个大课堂取材,作文就有了“源头活水”。丰富的社会生活使学生作文勃发了无限生机。
  三、诗文鉴赏,培养学生悟性
  近几年,高考作文命题有向文学性层面渗透的趋势,2004年江苏卷作文题,有一段极富诗意的描写:“水有水的性格——灵动,山有山的性情——沉稳。水的灵动给人以聪慧,山的沉稳给人以敦厚。然而,灵动的海水却常年保持着一色的蔚蓝,沉稳的大山却在四季中变化出不同的色彩。”这段极美的文字本意是唤起考生澎湃的激情,但事与愿违,它却成了部分同学写作的障碍。
  遗憾的是我们的学生语言苍白、思想淡薄、写作乏味。有学生将责任推卸到“枯燥乏味的生活不能提供精彩的素材”上,可笔者认为最遗憾的不是没有素材,而是他们面对鲜活的生活熟视无睹的态度。学生对生活的漠视、对社会的冷淡,才是他们思想空洞的罪魁祸首。因此说“题材是文章之‘肉’,故不可缺,但‘悟性’是文章之‘魂’,尤为重要。没有‘悟性’就无法对写作素材加工制作,无法提炼出独到的主题,文章自然就不会生机盎然。”
  但欲使当代的学生养成“悟性”,真的是难于上青天。心浮气躁,急功近利,得过且过,“跟着感觉走”,这些流行病菌实在是历练“悟性”的大敌。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赵谦翔老师的“诗化语文”对我们启发很大。让学生品味诗词,体会诗词中每一个细节,每一种情愫,他们就会慢慢地将视野由“有字书”而转向观察周围这本“无字书”上。
  如唐诗中大家耳熟能详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这样一句简单的诗句学生细心品味过吗?“一远一近,一看一无”,有着怎样的意趣呀!试想:早春二月,在北方,当树梢上、屋檐下都还挂着冰凌儿的时候,春在何处?连影儿也不见。一番小雨后,春草芽儿略显了春的印迹,当你放眼向郊外远望的时候,山坡上,原野间,若隐若现,似有似无,影影绰绰有一丝绿意,你刚一兴奋赶上前去,枯草一片,哪有什么绿色呀?一阵惊喜,一阵赞叹,多么细腻的心才能捕捉到这样绝美的春,难怪诗人说:“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走进诗给我们的学生一双慧眼吧!不要再出现“白茫茫一片雪,大雪一片白茫茫”这样的语句。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当学生的感悟能力增强了,还担心他们写的东西幼稚浮浅吗?总之,个性化写作是时代的召唤,教育改革的要求,我们必须与时俱进,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为社会培养出创新型合格人才。
  作者单位:河北省唐海县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新的课程标准对高中地理教学提出了新的目标要求,认为要完成这些要求,必须从激发学生学习高中地理课的兴趣入手,提出了利用信息技术、让学生亲自动手调查、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等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高中地理 兴趣 教学    国家新颁布的《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是:“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
车辙是沥青路面迫切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通过车辙试验,研究加入德兰尼特、木质素纤维的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和变形量及其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掺入德兰尼特纤维对混合料
UEA补偿收缩混凝土是一种新型混凝土,具有很多普通混凝土不具备的特性,但其在路桥工程中的应用还不多。结合UEA补偿收缩混凝土在沪宁高速公路扩建工程中的应用,介绍UEA补偿收缩
介绍用扩展有限元法结合虚拟裂缝模型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开裂过程数值模拟的实现方法。对单向拉伸混凝土板和三点弯曲混凝土梁进行开裂过程模拟,重点考察初始裂纹长度、混凝土
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科学合理处理信息、积极思维、分工协作、归纳总结的能力。但学生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遏制,起始阶段,学习效果不够理想,这
一、掌握方法,增加自学效果掌握一定的方法,尤其是通过指导学生的阅读和让学习自学讨论问题的方法。教师必须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贯彻素质教育的理念,以培养学生主动获取
摘 要:在服装设计教学中,美学和设计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它的地位和作用是举足轻重的,是服装设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服装设计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关键词:美的展示 色彩的作用 配色作用 社会性    在中等职业教育中,服装设计是服装专业的关键课程。服装款式的颜色、流行元素等等都取决于服装设计,服装给人产生的美感和每个人穿着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所体现的气质也是千姿百态的,其中最主要的是美学产生的效
一、忆旧知新——比较新旧英语阅读教学的差异新课改实施以来,可以说我国的英语教学无论从规模和层次上都发生了可喜而显著的变化,英语教学尤其是基础教学中的英语教学取得了
索尔·贝洛(Saul Bellow 1915—)是美国犹太文学的著名作家,也是美国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瑞典皇家学院因其“对当代文化富于人性的理解和精妙分析”而授予他诺贝尔
我是一名边远山区的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在我从教20多年的时间里,我对这个问题有着深刻的理解,造成这种现象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根据逐年中考,从题目的要求来讲,是对学生综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