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计算机类实验室管理的实践与探讨

来源 :物联网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80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计算机类实验室是高校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之一,做好实验室的管理工作,不仅可以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提高教学质量,而且对高校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也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文章首先对高校计算机类实验室的分类和主要功能进行介绍,并在此基础上根据高校的教学需求,探讨实验室管理的思路与方法,以此来实现对计算机实验室安全、高效、科学的管理。
  关键词: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数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302(2015)12-00-02
  0 引 言
  近年来,伴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逐步由理论型人才向应用型人才转变。计算机类实验室作为高校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对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具有重要意义。由于不同类型的计算机实验室在管理方面也有不同的需求。因此,高校相关部门需要从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科学、完善的管理体系,并确保各项管理工作都能够有序开展,为管理水平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1 高校计算机类实验室的分类
  就我国目前高校计算机类实验室的类型来看,大致可以分为公共计算机实验室和专业计算机实验室。其中,公共计算机实验室也称公共机房,主要由一台或几台教师机和多台学生机组成,该区域内所有的计算机组成局域网,并通过路由器接到网络中心机房连接外网。而专业计算机实验室则主要指的是在公共计算机实验室的基础上,添加若干专业设备和专业服务器,并在实验室中建立仿真的操作场景。不同类型的计算机实验室,在管理方面也有不同的要求和标准,管理人员需要只有明确管理目标,才可以使管理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高校计算机类实验室的功能
  计算机类实验室之所以在高校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主要是因为计算机类实验室具有多项功能,对很多教学活动目标的实现都有一定程度的帮助。归纳起来,这些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重要的教学场所。在计算机实验室中,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的多种优势更加直观的向学生讲解知识,并在此基础上运用远程控制操作等辅助功能来促进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提高教学质量;
  (2)主要的科研场所。专业计算机实验室中配有先进的服务器和设备,可以为各类科研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3)职业实践模拟场所。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为学生构建一个职业实践场所,使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效结合起来,为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
  (4)比赛或考试的场所。利用计算机实验室还可以开展各类比赛或考试,比如说,数学建模大赛、编程大赛以及计算机等级考试等。
  (5)电子阅览室。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阅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书籍,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
  3 高校计算机类实验室的管理方法
  计算机类实验室在高校教学中所起到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因此,为了能够最大限度的将计算机实验室的作用发挥出来,首要任务就是提高对实验室的管理水平。结合我国当前高校计算机类实验室的管理现状来看,对于管理方法的完善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 实验室制度管理
  任何一项工作的开展都需要健全的制度,高校计算机类实验室的管理工作也不例外。健全的制度可以为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保障,也可以切实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因此,结合本校计算机类实验室使用的现状,制定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至关重要。制度的构建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实验员工作制度管理,在高校计算机类实验室管理中,实验员作为工作的实施者,首先要对各项制度全面了解与掌握,比如《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钥匙管理规定》、《库存管理流程和规章》、《仪器设备和实验器材损坏赔偿制度》以及《仪器设备保养维修制度》等。与此同时,还要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进而采取相应的解决对策,使管理制度可以逐步趋于完善。其次是学生实验制度管理,目前,高校计算机类实验室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学生群体,因此,实施学生方面的制度管理至关重要。目前,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针对这一情况,实验室应该出台一些制度来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约束,比如《学生实验守则》等,并将这些制度放置在显眼的地方,同时需要在实验课程开始之前向学生说明。对于违反规定的行为,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给予相应处罚。
  3.2 实验室环境管理
  环境管理也是计算机类实验室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加强环境管理,才能够为学生和教师的学习和工作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进而将实验室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对于实验室的环境管理,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首先是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安全管理工作应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日常安全管理,由于计算机类实验室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日常安全管理的内容也涉及了多个方面,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用电安全。通常情况下,计算机实验室中电脑、照明、空调和交换机的供电线路都是相对独立的,所以,为了避免同时开关而引起的线路荷载过大,管理人员需要逐级逐个开断电。同时要对供电线路进行检查,一旦发现有线路老化或人为破坏等现象,应第一时间对其进行处理,以防安全事故的发生。此外,防盗工作对于计算机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也十分重要,由于计算机实验室中的各项设备都比较昂贵,所以,管理人员需要时刻提高警惕,实验室使用之后,都要锁好门窗,在平时上下课过程中也要多巡视,不给盗窃分子可乘之机。二是突发事件安全管理,在当前计算机类实验室的管理中,停电是最常见的突发事件,如果管理员提前接到了停电通知,应该在停电之前将实验室的全部电源关闭,待供电恢复之后再逐个将开关打开。如果遭遇突然停电,则应立即关闭总电源,然后逐个关闭分电闸,以此来尽可能避免由于停电而给计算机设备造成的损坏。此外,突发事件还包括台风、火灾和地震,虽然这些事件发生概率较低,但也要具备科学的应对措施,管理人员需要熟知防火设施的摆放位置和使用方法,了解地震发生时的疏散流程。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计算机实验室的安全等级,避免各类事故发生而造成的人身和财产损害。   其次是实验室卫生管理,该部分管理工作主要包括环境卫生管理和设备卫生管理。在计算机设备使用过程中,主机和显示器堆积的静电在吸附灰尘,进而对计算机的使用寿命造成影响。所以,管理人员需要经常打扫实验室,避免地面积灰过多,进入实验室的人员,应该按规定穿上鞋套。由于计算机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温度,从而导致昆虫飞入其中,给电路板和线路造成损坏。因此,做好防虫工作也非常重要。而对于设备的卫生管理,则需要管理人员对键盘、鼠标以及显示器等进行定期清理,避免堆积过多灰尘,以此来实现对计算机设备的有效保护,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最后是实验室节能管理,功率大、数量多、使用时间长是计算机设备使用的几大特点,如果计算机设备长期处于运行状态,那么势必会给设备的使用寿命造成影响。因此,做好节能管理工作也很重要。就我国高校计算机类实验室的使用情况来看,能够采取的节能措施有很多,比如说,下课时及时关闭电源,不必要的时候空调可以不开,光线充足时及时关灯等。
  3.3 计算机管理
  计算机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硬件维护和软件维护。其中,硬件维护主要包括简单故障处理和设备保修。就目前计算机设备的组成部分来看,无论是鼠标、键盘,还是显示器和内存,都是通过插口连接的,所以,一旦插口出现问题,比如说松动、氧化,那么势必会影响到计算机的正常使用。所以,实验室管理人员平时需要经常对计算机设备进行检查,及时将此类故障排除。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检查过程中,为了确保自身安全,管理人员不可直接用手触碰连接点。除此之外,管理人员还要对各类故障的产生原因进行全面了解与掌握,以便故障发生的第一时间便可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将其解决,提高计算机设备的使用效率。如果采取简单的处理之后,设备故障仍没有得到解决,那么就需要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查看是否有部分零件损坏,如果是因为零件损坏引发的故障,管理人员应联系学校相关部门进行维修或采购,并在回收之后对设备进行验收。
  而对于计算机软件的维护,则相对比较复杂,首先要根据计算机设备的使用需求对系统进行科学、合理的安装,最好选用兼容性强、使用时间长久的操作系统,同时要对虚拟内存进行合理设置,以此来加快开、关机速度,并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其次,为了提高设备使用的安全性,要安装有效的防毒软件,比如说360安全卫士、优化大师等。这样一来,便可以更好的对计算机设备的使用提供安全保障。最后,要安装合理的教学辅助软件,比如说,凌波多媒体网络教室等,这些软件的使用可以使教学活动更加顺利的开展,对教学质量的提升也很有帮助。
  4 结 语
  总而言之,高校计算机类实验室的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管理人员从制度、环境以及计算机自身等多个方面着手,切实提高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只有做到全面管理,才能够将计算机实验室的作用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出来,在提高高校信息化水平的同时,也可以更好的提升高校的教学质量,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李智强.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的实践与探讨[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4(5):200,203.
  [2]汪欣.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研究与实践[J].福建电脑,2013(6):166-167.
  [3]尹贺.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实践与探索[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34):104-106.
  [4]黄育雁.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实践与探讨[J]. 硅谷,2010(3):187.
其他文献
高职院校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近年来受到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文章在分析当前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对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探索,同时提出了高职院校如何构建适合自己办学特色的课程体系。
为开展符合GB/T 29768-2013《信息技术射频识别800/900 MHz空中接口协议》的超高频射频识别产品一致性测试工作,分析了该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和测试需求,研究了测试系统架构、测试步骤、数据分析等测试方法过程,开展了符合我国超高频射频识别标准的电子标签及读写器产品的符合性测试与分析,验证了测试指标、测试方法的适用性,为开展有关产品符合性测试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依据。
根据国内外的经验,参与决策是财务总监最重要的职能之一,而监督职能只能参与决策过程才能体现其功能。而中国财务中往往片面的将财务总监定位于监督职能,误导了财务总监的作用,从
针对高速铁路通信系统,研究快速时变信道预测问题。通过引入支持向量机(SVM)模型,提出一种信道预测算法。通过求解二次优化问题,得到SVM的预测最优超平面,并通过循环迭代实现
针对恶劣环境影响下齿轮特征信息难以被有效提取出来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随机共振降噪和改进局部均值分解的齿轮故障诊断算法。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随机共振参数进
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从业人员,电池、充电技术是大家一直关注、探讨的问题。
在蜂窝网络中引入D2D通信可以增大系统吞吐量,提升资源利用率,减小终端功耗。传统资源分配算法只解决稀疏D2D网络中资源分配的问题,如何以有限的频谱资源将所有设备用接入网
由于无线Mesh网络信道分配算法的性能增益与网络的流量负载特点密切相关,在对多射频多信道无线Mesh网络的流量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静态信道分配的启发式算法LPFCA
物联网作为农业院校的专业核心课程,"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教学改革已成为广大教师的研究热点。文章通过突出服务大农业领域物联网的应用,科学设置课程内容,创新实验内容安排,改进实践教学效果,引入多元化考核。达到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目的,从而深化了对农业物联网理论知识的理解。
随着我国汽车数量的迅速增加,交通拥堵,环境污染,雾霾天气等问题相继出现,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针对这些问题,文中采用视频检测技术设计了一种城市道路车流速度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一系列的视频检测算法,从最原始的视频信号中提取出道路上的所有车辆,并通过SURF-Kalman算法对车辆进行跟踪定位,分别根据基于变长参照物的运动车辆速度计算方法对车辆的速度进行计算,最终实现对道路上车流速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