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舞蹈教育创编能力的培养

来源 :启迪与智慧·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da5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中职舞蹈教学实践中,学生创编能力培养一直是教学的重点内容,但是从当前的实际教学情况来看,教师在培养学生舞蹈创编能力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是舞蹈教学的价值,第二是中职学校舞蹈教学的现状,第三是实施的策略等。
  关键词:中职;舞蹈教育;创编能力;培养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素质教育成了教育工作者关注的话题,中职学校的教育方式以及教学水平也逐渐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因此教师在开展课程时,不仅要关注学生道德和智商的培育,还要关注学生的身体素质。教师在中职学校开展舞蹈教学,不仅可以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可以提升学生的气质,最为主要的是可以培育学生优良的品性,改善学生的精神面貌,让学生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培养不怕苦、不怕累、勇往直前的优良品质,舞蹈是人民大众所创造的高雅艺术以及趣味的娱乐活动,舞蹈教学不仅能够增强学生体质,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学生在舞蹈学习中还可以提高自身的创造能力,编排出更加新颖的舞蹈。舞蹈与其他课程是不同的,舞蹈课程具有其特殊性,它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学业课程项目,但是起到了其他项目不能达到的效果。因此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健康特点,开展舞蹈创编教学,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兴趣,也能够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培育学生健全的人格,更进一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一、舞蹈教育对学生成长的重要价值
  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学阶段的学生性格是非常活泼,学生对学校的一切事物以及人物都是非常感兴趣的,他们这一时期主要是探索与课程之间的关系。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教师在教授舞蹈课程的时候,可以营造美妙的课堂音乐氛围,帮助学生置身于美好的舞蹈学习环境之中,这样能够切实感染学生,令学生在其他课堂中紧绷的精神得到放松。而且跳跃、旋转等形式也可以刺激学生的大脑皮层,提升学生的思维活跃度,这样也有利于学生在进行其他科目的学习时,仍然保持较高的思维活跃度,这样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大脑思维,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2.促进学生的个人成长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素质教育越发被教育界人士所看重,在这一时期也就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应该以课程为重,而应该多关注于学生的成长。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更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安排课程的进程,授课进度主要是以学生的接受程度为主。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一定要改善教育方式,积极提高学生的接受能力。舞蹈是一门无言的艺术,是一门非常感染人的学科,伤情的舞蹈可以让人感到悲伤,欢快的舞蹈可以使人的心灵得到放松。教师教授舞蹈课程的过程,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个不断吸收精神力量的过程,舞蹈中所蕴含的力量也能够真切地感染和传导给学生。
  二、当前中职学校舞蹈教学的现状
  1.教师忽视学生的需求
  中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阶段,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教育内卷化越发严重,这也加重了人们的教育焦虑。父母唯恐自己家的孩子落于人后,因此在学生中学时期,家长即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注意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家长认为成绩决定一切,这也导致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主要是以家长的需求为主,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教授给学生一些课本知识。教师过多的关注家长需求,也就容易忽视学生内心的需求,因此在中职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舞蹈能力和自己舞蹈学习需求是没有过多的关注。这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对于学生身心发展都有不利影响。
  2.舞蹈课程的设置缺乏规划
  舞蹈是一门充满魅力的学科,这也是契合中职学生心理发展态势的。中学阶段的学生非常活泼好动,因此充满趣味性与魅力的舞蹈也是契合学生心理需求的,但是教师在开展舞蹈教学时,仅仅关注于舞蹈授课的进度,而没有对舞蹈课程做出详细规划,也没有教导学生如何去创编舞蹈。比如说不同年级的学生所感兴趣的舞蹈类型是不同的,不同性别的学生所喜欢的舞蹈体裁也是不同的,不同性格的学生所接受的舞蹈种类也是不一样的,教师在开展舞蹈创编课程时缺乏整体的规划,教师主要采取一刀切的舞蹈课程以及舞蹈教学方式,这会影响一些学生的学习体验,这也就容易导致中职学生对不适合自己的舞蹈创编课程产生厌恶之感。
  3.舞蹈难易程度设计不合理
  舞蹈大多具有极其丰富的文化內涵,而且该项目是具有较高的技巧性的,这也需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掌控授课节奏,中职阶段的学生好奇心非常强烈,也是极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的,但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仅仅注重课程安排,而没有对舞蹈创编课程的难度进行合理设计,学生常常需要学习一些不适合他们身心发展规律的舞蹈动作,比如说连续跳跃、旋转等动作,这种舞蹈动作对学生的技巧和体力要求是很高的,中职学生在此过程中常常不能够独立完成。这就造成了学生学习舞蹈创编的兴趣缺失。
  三、中职舞蹈课堂中创编能力的培养方法
  1.教师可以使用声势韵律教学法
  声势律动法是舞蹈教师在教授课程时经常使用的授课方式,教师在舞蹈教学过程中开展声势律动课堂,可以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让学生积极融入到教师的授课过程中,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舞蹈创编素养。比如教师在教授“双勾脚”“双绷脚”“交替勾绷脚”这些专业动作时,教师可以借助音乐,让学生跟随音乐舞蹈,这也可以减少学生学习的枯燥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说教师可以借助传统的云南民歌《采茶调》,这首歌曲是一首节奏较为紧凑,音调起伏比较大,多个节拍变换的歌曲,这也为学生的动作变换提供了合适的韵律和节奏。教师可以使用声势律动法让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通过学习的脚部动作变化将自己内心所蕴含的欢快、美好情绪表达出来。这也可以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舞蹈编排能力。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歌曲的旋律中切实地加入自己学习的舞蹈动作。例如学生可以在歌唱过程中根据歌词添加一些虚拟采茶叶的脚部动作,这也提高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2.教师注重创新改编
  创新永远是一个民族的魂,中职舞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趣味创意改编的形式,提高学生的舞蹈创编能力。因此教师在开展舞蹈创作课堂时,也可以让学生积极地对音乐作品进行实践创新活动,教师让学生在学习舞蹈的时候深刻融入自己对于该舞蹈的感受,让学生对该首舞蹈进行再创作,学生要赋予该首歌曲浓烈的情感。这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在实践课堂中,教师也可以使用多媒体设备来辅助实践活动课程的展开,例如教师在教授《天鹅湖》的舞蹈动作时,教师就可以开展实践创作课堂,教师鼓励学生深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芭蕾动作与民族舞或者是古典舞的动作进行结合,从而创造出符合《天鹅湖》的创新舞蹈动作。在这个舞蹈创作过程中教师深入发挥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对课本内容进行再创作,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能够充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加强学生的综合素养。
  总而言之,中职舞蹈教学对于学生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在舞蹈创编过程中教师要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促进舞蹈教育的有效开展。教师采用创意改编等形式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张璐.浅谈中职舞蹈教育创编能力的培养[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4(03):91-91.
其他文献
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新课程改革标准中也明确提出要加快促进数学教学生活化进程。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进行教学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还能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能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当中遇到的某些问题。思考数学在我们社会生活当中的应用,对于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来说也有着较大的帮助。通过数学知识贴合生活进行教学更能够提高学生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进而降
期刊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后期转归,尽管目前以纠正神经-内分泌亢进为主的药物治疗得到广泛应用,仍有相当比例患者存在生活质量不佳和预后不良.近年来,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已成为心室间或左心室壁各节段非同步的标准治疗,但符合上述标准的CHF患者比例不足50%[1].接受CR
期刊
2011年9月8-10日,2011年中国心血管病预防与康复论坛在美丽的羊城广州隆重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和长城国际心脏病会议组委会联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共同举办.来自国内及香港特别行政区的90余位临床心血管、预防与流行病学,以及心血管康复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与800余名来自全国其他省市的代表一起,进行了热情洋溢的讨论与学术交流。
期刊
摘 要: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意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中要坚持综合性和实践性的基本原则,通过讲解实践活动计划、内容、应用学习小组等诸多方式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帮助学生融入到数学学习的过程当中,最终完成数学知识的有效学习。  关键词: 初中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  综合实践课对发展学生数学能力,强化学生数学与生活、数学与学科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期刊
2011年6月28日,欧洲心脏病学会( ESC)和欧洲动脉粥样硬化学会(EAS)首次携手发布了首个欧洲血脂异常防治指南(简称:欧洲新指南)[1],提供了危险因素评估、生活方式干预、药物强化治疗、特殊人群的血脂异常管理以及降脂治疗监管等多方面内容的指导性意见,本文简要解读该指南亮点。
期刊
摘 要:导语又被称为“起始课”,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从导语的作用和特点两个方面分析了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该如何引入新课,同时引经据典,列举了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一些名篇采用的导语,有利于提高中学语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关键词:导语;启迪;兴趣;成绩  导语,顾名思义,是指教师在一堂课的开始,根据课文内容,采用丰富多彩的语言,使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课堂上,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新课的
期刊
摘 要:新课改后,阅读教学注重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阅读深度的体验。本学期,国学启蒙阅读的实践在Z校得到初步探究,Z校教师开始注重培养儿童阅读兴趣,通过合作探究形式制定学生启蒙阅读的方案,力争以多种形式的活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满足学生学习力发展需要。  关键词:研究理念;合作学习;活动反思;观察记录  一、研究缘起  国学作为中国文明的一部分,为青少年感受璀璨文化、励志前行提供动力。教师需重视国
期刊
2011年8月28日加拿大McMaster大学的Salim Yusuf 教授公布了同时在Lancet杂志发表的PURE( prospective urban rural epidemiological)研究.PURE研究为2003年开始,在17个发达与发展中国家开展的注册研究,入组154000名成人(年龄35 ~70岁),其中自我报告的冠心病事件5650例,脑卒中事件2292例.研究揭示,低收入国
期刊
骨质疏松症(OP)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变,导致骨的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一种全身性代谢性骨骼疾病.OP性骨折的发生与骨强度下降有关,而骨强度是由骨密度(BMD)和骨质量决定的.BMD约反映骨强度的70%,若BMD值低同时伴有其他危险因素会增加骨折的危险性,目前临床二采用BMD测量作为诊断OP、预测OP性骨折风险及评价药物干预疗效的最佳定量指标.BMD测量的方法较多,最常应用的是双能X
期刊
患者男性,61岁,从事行政管理工作,2010年7月底无明显诱因下突发左下肢麻木、发凉,此后几天症状加重伴左下肢胀痛。8月6日于我院门诊查下肢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示:左侧股动脉、腘动脉血栓形成,左侧股动脉远段及腘动脉管腔闭塞,左侧腓动脉显示欠佳(图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