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ZSM-5分子筛催化剂用于丙烯齐聚反应

来源 :华东化工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yin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HZSM-5分子筛为催化剂,研究了常压下丙烯齐聚生成高辛烷值汽油组分的反应。结果表明:该反应较佳的工艺条件为320℃。重量空速为3~6h~(-1)。随着Na-ZSM-5钠交换度的增加,其比表面及酸中心都增加,从而使反应活性提高。残钠量小于0.01(wt)%时,其活性趋向稳定。氨的程序升温脱附实验表明:HZSM-5催化剂上同时存在着强、弱两类酸性中心,它们对反应均有催化作用。通过吡啶吸附的红外光谱分析,发现B酸中心比L酸中心更容易结焦,而催化剂后期的活性是由L酸提供的。 Using HZSM-5 zeolite as catalyst, the reaction of propylene oligomerization to produce high-octane gasoline components at atmospheric pressure was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ptimum reaction conditions are 320 ℃. The weight space velocity is 3 ~ 6h ~ (-1). With the increase of sodium exchange degree of Na-ZSM-5, the specific surface area and acid center increased, and the reactivity increased. Residual sodium content of less than 0.01 (wt)%, its activity tends to be stable. The temperature programmed desorption of ammonia shows that there are two kinds of strong and weak acidic sites on the catalyst of HZSM-5, which have the catalytic effect on the reaction. By infrared spectroscopy of pyridine adsorption, it was found that the B acid center is more easily coked than the L acid center, while the late catalyst activity is provided by the L acid.
其他文献
《中国记者》这名字一听,就使我们这些“乡巴佬”望而生畏,而当走进我们的生活,他倒还算平易近人,不仅是记者的益友,更是我们基层通讯员的良师。然而,我们希望在当前狠抓职
本刊1996年度征订工作掀起高潮自从7月下旬国家计生委宣传司下发关于1996年《人口与计划生育》杂志征订厂作N如由知以来,各地宣教部门积极行动,在总结表彰1995年度征订工作的同时,部署1996年的证订
化学这门课程作为初中教育的必学课程之一,在初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一节化学课程通常由学生、教师、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组成.影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用烷基锂引发的丁二烯“活性”聚合,通常只能得到分子量分布较窄的聚合物。这类聚合物的门尼粘度较高,不易加工,且易冷流。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一般是合成分子量分布较宽且有
应用作者开发的一种高分子载体 Lewis 酸催化剂:聚苯乙烯-四氯化锡复合物(PS-SnCl_4)作为α-甲基苯乙烯正离子聚合的催化剂,在较高的温度下可获得较大分子量的聚合物。求出了
本文对 SO_2在钒催化剂上氧化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由简化的平板模型提出了 S_(101)催化剂的宏观动力学方程,并以在不同预转化条件下测得的宏观动力学数据代入绘图.结果表明,
镍(Ⅱ)—邻菲啰啉—酸性染料三元离子缔合物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镍的研究已有一些报导,所用的酸性染料均属氧蒽酮染料,如曙红、赤藓红、萤光桃红等。我们发现用溴甲酚绿作酸性
利用同位素跳跃技术和闪脱技术测得了CO和H_2在多晶Ni箔上的净吸附和净脱附速度。发现在Ni箔上吸附CO时,存在吸附促进吸附现象。但当吸附H_2时,则不发生此现象。表面上吸附的
石油中的芳烃组分不仅含有苯、萘、菲、蒽、芘、苯并蒽、(艹屈)等物质,还含有短侧链的烷基萘、烷基菲系列化合物,也有少量的含硫、含氧芳烃化合物。W·Glger及W·W·Yongbl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