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初探

来源 :留学生·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hong198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基础教育之基础的小学语文阅读,如何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近几年,我们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的特点,结合教学实践,对如何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 进行认识规律的思考和研究,在阅读中进行学法指导的有效途径的探索。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一、设情境渗透学法指导
  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形成阅读能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由于小学生阅读经历有限,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将抽象的教学方法生硬的教给学生,要他们死记硬背,更不能以让学生学会读书为借口而放任自流,让其自己暗中摸索。教师应根据教材特点,抓住训练时机,巧设思维情境,渗透学法指导,让学生主动而又生动活泼的学习,积极发挥其主体作用,使教材变成学生的学材,在师生共同实践探索中,使学生领悟学习方法。例如学习《师生情》一课,在理解他们多么想早点看到王老师,在课文中找出答案并画出有关语句,谈谈体会,思考此文。学生必然联系上下文,王老师和蔼可亲,日夜操劳来理解。“你从哪儿看出他们想早点看到王老师。画出有关的重点词语谈谈体会”,学生又必然联系上下文中的“冒雨”、“急匆匆的”等词语来理解,最后达到对师生之间情感的深刻认识,这样引导学生展开思维,指导学生读书要翻前看后,读后想前,上下联系,整体感知,使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同时,逐步掌握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二、用迁移巩固运用学法
  对于学习方法的掌握,学生并不是一教就会,一点就能领悟,一悟就能体会作者的情感,真正理解和掌握阅读的方法,形成学习的能力,要有一个逐步领悟和吸收的过程,因此,在学生逐步掌握学习方法的同时,还要给学生提供迁移的机会,指导他们将以学到的阅读方法,迁移运用到相类似的学习环境中,这种迁移性学习可以多层次,多角度的进行。例如学生已经学会了查字典解释词语、联系上下文解词。在以后的阅读中,指导学生运用这些方法。去理解新词。又如,还可以进行段与段之间的学习迁移。小学语文课本中的童话、寓言、散文中常有反复出现的情节,或相同结构的段落。学习此类课文要在理解其中一段的基础上,再指导学生运用学习理解的方法进行后几段学习。以《精彩的马戏》一课为例,课文中写了三场马戏表演,课文结构及文字结构相同,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先形成对“猴子爬竿”一段作者写作信息的概括,什么节目——怎样表演——观众反应。把握了这个信息,学生就能顺利的自学“熊踩木球”、“山羊走钢丝”,这些写法类似的段落。另外当遇到具有共同的结构和思路的同类课文时,还可以进行篇一篇学习迁移。再如在讲读课上学到的阅读方法还可以迁移到阅读课上,使阅读课着眼于讲读课所学训练重点的实施和运用,着眼于所学阅读方法的运用巩固,教师半扶半放,少扶多放,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像以上这样抓住教材的内在联系进行学习迁移,既揭示规律,教会了方法,激发了兴趣,学生的阅读能力又在迁移中得到巩固,在迁移中得到提高。
  三、回顾过程总结学法
  科学的学习方法来源于成功的学习实践。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回顾学习过程,引导学生把自己的学习过程作为认知对象,帮助他们从成功的学习中总结出阅读规律,以便今后自觉运用这些规律去探求新知,例如教学《书的故事》第二段,随便写青年工人到书店买书,学生通过自读,从青年“漫不经心”地翻书到后来“认认真真的看起来”这态度变化中体会出他非常喜欢鲁迅先生的书。此时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给予充分肯定,并进一步引导学生联系第一段中当时的情况,谈对青年有何新的认识。学生联系当时敌人查封进步书籍,白色恐怖十分严重,鲁迅的书“书店不敢出版”,“没有地方敢代售”“这一历史背景,体会出青年渴望进步的思想感情。至此,应当说学生理解到位,但作为教师不应该满足于这个结论,而应该再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即体会人物思想感情,一要抓住人物前后态度的变化,二要将人物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中去认识。可见学习学法指导要提前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一方面就是要因势利导,另一方面要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课本让学生读;思路让学生讲;规律,让学生找;方法要学生悟,使阅读方法真正成为学生主动主动获得的一种可贵的精神财富。
  四、系列训练,促认知
  学生掌握的几种具体方法不等于学会了阅读,学会阅读的核心是学生将具体的方法整合内化,成为系统的,较完整的,灵活的认知策略。这种整合内化的过程需要教师长期艰苦的工作,需要教师从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抓起,有计划有意识有序列进行,持之以恒的训练,学法本身是具有一定的序列性,它随着年级的增长由低到高,由浅入深,螺旋上升。因此我们注意明确大纲对不同年级的阅读要求,通过调查了解和认真研究各年级学生的“已有基础”总结出学生以往所掌握的学习方法,再教学中引导学生站在已有的基础上,自己跳起来,够一够。在教师的点拨下迈出新的步伐,在教师的序列指导下不断积累和丰富自己的阅读方法。积累一定的一定量的学习方法是学生形成认知策略的前提,只有当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情境中,自觉灵活地运用一定的方法进行学习。学习策略才能逐步形成。坚持语文学法指导不能孤立进行。而是要与学习策略的培养密切联系,并把着眼点放在后者。由于学法指导效果还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学法指导时,仅交给学生掌握一套科学的学习方法还不够,还应注意以下两点,第一,学法指导要和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同步进行,这是学法指导取得成效的必要条件,第二,要重视学习品格的培养,既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创造精神,克服困难,奋发向上的精神,这是学法指导取得成效的保证。
  总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只有努力探索学法指导的有效途径,有意识的把学法指导和学习品质的培养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同时进行,才能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本领,才能逐步达到“用不着教”的进理想境界。
  参考文献
  [1]孙娟.小学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策略初探.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9期
其他文献
本文提出了粉煤挥发份析出的通用热解模型。该模型与现有的其他模型相比,主要特点是挥发份析出时的化学动力学参数E、K不随煤种变化,仅是颗粒最终温度T_∞的函数。这是一个新
新课标颁布以来,广大语文教师都在认真学习,积极探索和实践。那种统得过死、教得沉闷、学得刻板的教学格局正在被打破,语文教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气象。但是,如何抓住新课标
【常考考点】1.自然区位因素:地理位置、地形地势、气候、河湖水文、植被、土壤、自然资源等。2.人文区位因素:交通、市场、技术、劳动力、基础与工业协作、政治(政策)、宗教
改革意味着飞跃,开放预示着富强,沐浴着改革的春风,只不过短短的几年时光,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的家乡也奇迹般地改变着。昔日,我的家乡只不过是一个小村
采用压汞法研究了水灰比为0.3和0.5的掺加无机盐外加剂[CaCl2,Na2SO4,NaNO2和Ca(NO3)2]水泥石在3d和28d时的孔结构,并测试化学结合水含量。结果表明:CaCl2,Na2SO4和NaNO2能促
产品毒物致害侵权以产品为载体,广泛存在于日常的衣食住行当中,对消费者的人身及财产造成了诸多损害,有些损害是无形的并且是潜伏性的。我国目前有关产品毒物致害侵权的法律
综合实践活动是为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设置的。究竟该如何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结合教改实际,充分发挥综合实践活动的育人功能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本文编儿歌培养学生识谱兴趣、音乐教学激发唱歌兴趣、引导学生即兴表演激发兴趣、使用自制乐器教学激发兴趣、音乐教学诱发欣赏兴趣等五个方面就新时
引言 肋片换热器、太阳能集热器的优化设计,核反应堆的安全问题,以及微电子设备的散热问题对竖通道自然对流的换热研究提出了迫切的要求.自Elenbass提出竖通道自然对流问题
本文从稳定态能量平衡的基本方程出发,导出一个可考虑多相流体沿垂直管向上流动时,部份流体从液相变为气相、气相体积不断膨胀和各相与管壁的摩擦等现象产生对流体温度影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