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播音中“内在语”的体会领悟与表达研究

来源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把握新闻播音中的内在语,提高播音艺术水平是每个播音员必须掌握的重要职业素养,本文详细的分析了内在语的概念和内在语的重要作用;提出应该通过备稿八法掌握内在语,结合情景再现进行内在语把握,结合事件发展逻辑和情感变化逻辑进行内在语把握;并对新闻播音内在语的准确表达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新闻播音;内在语;艺术感染力;宣传效果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獻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1.011..091
  内在语对于整个新闻稿件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内在语的深入体会、准确把握和完美表达是考查一个播音员业务能力和艺术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也是许多播音员在业务提升阶梯过程当中遇到的“拦路虎”。认真的学习内在语的本质,体会内在语表达的艺术特色,提高对内在语的理解和表达技巧是每一个新闻播音员必须认真学习和掌握的重要课题。当然,新闻稿件的内在语也有其客观规律可以学习,一旦掌握新闻稿件内在语的播读技巧,就能够很快的在稿件播音中游刃有余,并能够很大程度的提升播音员自身的播音技巧。
  1.内在语的重要性
  1.1“内在语”人文情怀的自然表达
  随着我国播音学理论的不断深化,人文情怀在播音中的重视程度不断的得到加强,从理论和实践界都提倡在播音中体现人情味儿,拉近播音员与观众的距离,而这种内在要求最好的表达方式就是通过内在与来完成。从播音员工作的技术特点来说,播音员坐在直播间内通过话筒与观众进行情感交流,由于播音员无法直接看到观众,所以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许多播音员音质非常出色,但情感表达却有所欠缺的普遍情况。而内在语的准确把握和应用,则可以增强播音员播读每一句话的人文色彩,使每一句语言都由平面的书面文字变成鲜活的有声语言,从而能够打动观众的心灵。可以说内在语是打开人文艺术殿堂的钥匙。
  1.2“内在语”的应用能够更准确的把握和展示作者的真实意图
  在新闻稿件的形成过程中,从记者的采访、写稿到编辑的修改无不凝结了采编人员的思想感情,新闻稿件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都是作者思想感情的表达。但有许多时候作者的思想感情是丰富的,而文字的表达能力是有限的,这时候就会出现几种内在语的产生并被蕴含在文字中的情况:首先,由于语言文字无法表达作者的全部思想感情,从而出现作者想说但无法表达的内在语;其次,作者的某些思想感情已经通过事实的陈述、道理的论证得到较充分的展示,这时已无需再多说反而是需要观众进行自行体会,这时出现了体会式内在语;还有的时候是作者想说,但限于种种原因,不便直接说,这时就出现了不便直接表达的内在语。
  1.3“内在语”可以增强新闻稿件播音时的艺术感染力
  新闻播音是一个二次创作的过程,不仅仅是把稿件的内容以有声的语言的形式播读给观众,更重要的是对稿件进行艺术创作,增强稿件的艺术魅力和艺术感染力,从而让观众们在享受艺术的过程中接受党和政府舆论导向的正确指引。新闻稿件的艺术感染力可以分为多种形式,如清晰而圆润的嗓音、婉转和亲切的语调、干净利落的吐字归音、标准的普通话等都是新闻稿件的艺术感染力的有机组成部分,但新闻稿件艺术感染力中的灵魂却是内在语的表达。首先,内在于可以增强,播音员在播读稿件时,语言的生动性和灵活性,是语言,更加亲切自然,并且内在的统一调控下,播音员在每一句播音时的喜怒哀乐都能够更加恰当自如和真实,从而提升新闻稿件创作的质量。其次,内在语可以达到艺术中的最高境界:以有限的语言表达无穷的意境。
  1.4“内在语”是播音风格的体现
  每一位播音员在业务能力提高的过程中,都会不断的探索寻找改进自己的播音技巧,直到最后熟练的掌握具有自己个性特点的播音技巧,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声音、表达技巧等有别于其他播音员的艺术魅力,这就是播音员自己的播音风格。“内在语”的领会和表达技巧不仅是播音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播音风格趋于成熟的标志。纵观央视著名的播音员,不仅是外貌、声音和稿件播读能力上具有自己的特点,更重要的是每一位成熟的播音员都能够有自己在处理内在语的个性技巧,有些播音员将表情、眼神儿和语速多种技巧结合在一起体现内在语,每一个成熟的播音员都有自己完整而独特的内在语表达方式。
  2.内在语的体会方法
  2.1 根据“备稿八法”准确运用备稿
  根据老一辈播音员的实践工作经验,准备稿件可以分为长期备稿过程和短期备稿过程。上文所述的深入基层了解民意就是长期备稿过程的完美体现,而短期被搞,特指播音员在拿到某一篇具体的新闻稿件时,如何通过备稿八法掌握稿件的整体内容,从而把握采编人员所要表达的真实意图,了解内在语并进行深刻的体会。备稿八法是老一辈播音员侯科磊先生对前人播音技巧总结的基础上提出的一套完整的备搞体系,播音员在拿到稿件后首先应该默读稿件,查找生僻字(甚至错别字),对于吃不准的词语和发音应该翻阅字典或请教老播音员,扫除语言障碍。第二,播音员应该通读稿件,了解稿件的大意和中心思想。第三,播音员应该对稿件进行一群的划分,找出每一个意群(每一段)之间的相互关系,构建起稿件完整的起、承、转、合的文章结构。第四播音员应该对每一句的语气重音停连进行设计和分析。第五播音员应该结合自己深入基层的体验对稿件所表达的内容进行情景再现。第六播音员应该确定稿件的基调和每一段落的语气、语调、语音的变化。第七播音员应该进行内在语的划分体会和查找。第八播音员应该上口试读稿件,把每一次稿件播读都当作是登台表演,全力以赴以最佳状态完成稿件播读工作。   2.2 结合情景再现进行内在语把握
  情景再现是进行内在于创作的关键所在,播音员音,该根据稿件的具体内容,结合自己深入基层的真实体会,对稿件所表达的内容进行丰富的联想和准确的情景再现。表达各民族丰收时喜悦的稿件时,播音员就应该在脑海里进行各民族丰收时情景的展现,力求情景再现要深入细致。并且要注意情景再現当中的六感体验:视觉情景再现体验,听觉情景再现体验,触觉情景再现体验,味觉情景再现体验,气味情景再现体验和思想感情情景再现体验。情景再现的过程中,还应该抓住不同的人物特点,产生丰富的联想,塑造准确而生动的人物形象。有了情景再现后,播音员应该细心体察情景当中蕴含的情感因素,从而把握情景中的内在语,只有在具体情景中的内在语才是鲜活的内在语,体会才能更加准确,表达才有方向和艺术感染力。
  2.3 结合事件发展逻辑和情感变化逻辑进行内在语把握
  另外在进行情景再现的过程当中应该充分的把握稿件的事件逻辑关系,和情感变化逻辑关系,稿件对事实的陈述总是依据一定的写作线索而展开,有的是时间线索,有的是故事发展脉络为线索,还有的是以个人经历为线索;另外,稿件所蕴含的情感往往也有一个产生、积累、发展、高潮和结尾的变化过程;播音员应该准确的把握事件的逻辑关系和情感发展的逻辑关系中所蕴含的内在语。不同阶段应该体会不同的内在语,这样才能够更加符合新闻事实的真相,对内在语的体会和表达也才能更加准确。
  3.内在语的表达技巧
  3.1 由心而发真实表达内在语
  当播音员对稿件内容有了深刻的体会和丰富的情景再现时,播音员应该对稿件当中的人物和事物产生强烈的心里体会,只有能够感同身受的感受到新闻当中人物或事件所蕴含的情感力量,才能够产生强烈的播讲欲望和具有真情实感的内在语。在新闻播音员创作的全部过程当中,“由心而发”、“真实表达”是内在语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表达技巧。播音创作过程当中不能为了表达丰富而强行夸张内在语,而应该从“赞扬真善美,鞭策假丑恶”出发进行创作,只有播音员内心有了真实而充分的思想情感才能够充分的表达内在语。
  3.2 深入体会驱动实践带入
  在新闻稿件当中,“内在语”不可能单独存在,内在语总是和新闻中的主人公以及新闻故事的发展、变化相结合在一起而产生的内在语,或者在时事评论性稿件中与编辑的思想变化过程相结合而产生内在语,所以播音员在内在语的表达过程当中应该综合运用多种外在表达技巧,如语速的不同、基调的变化、语言色彩的改变等等。如在新闻背景的叙述过程当中,内在语的表达可以以较舒缓的语速和陈述性语气进行表达,而在新闻事件矛盾冲突激化或新闻人物心理活动变化激烈时,则应该应用较快的语速、较激昂的语气语调,辅以眼神和微表情的变化进行内在语的准确表现。总之内在语的表达过程当中,播音员应该不断的调整内在语表现形式,使新闻播音过程的艺术形式丰富多样,带给观众变化多姿的播音美感享受。
  4.结语
  内在语是提升播音员职业素养的重要阶梯,新闻播音中的内在语技巧可以分为体会内在语和表达语在于两个层次。广大播音员应该深入基层,广泛的了解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积累创作的素材和情感经验立;另外广大播音员应该借鉴声乐、戏剧、话剧和表演等不同艺术形式,提升自己对内在语的掌握和表达技巧。一旦能够体会和表达内在语,播音员可以准确的表达采编人员所要表达的全部内容,还可以增强稿件播音过程的艺术感染力,有助于增强宣传效果提升新闻播音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蒋欣玲.分析播音主持基本功在实际工作中的作用[J].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20(13):348-349.
  [2]钟淯媛.播音员做好“内在语”表达的技巧[J].青年记者,2020(32):71-72.
  [3]赵阳.浅谈新闻播音中语言表达内部技巧的把握[J].西部广播电视,2019(07):154-155.
  [4]李星宇.论播音创作中内外部技巧的训练[J].传播力研究,2018,2(15):142+149.
  [5]杨洁.播音技巧在新闻播音中的应用研究[J].传媒论坛,2018,1(03):81.
其他文献
《小舍得》是2021年播出的育儿剧,较为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小升初”家庭,取得了较大的社会反响。本文从人物形象和叙事内容等角度出发,剖析剧中所塑造的三组亲子关系及其矛盾设置。
【摘要】传播仪式观由美国传播学者詹姆斯·凯瑞(James W.Carey)提出,其从文化层面切入,弥补了传播传递观领域外的空白,是传播学发展史上重要的概念之一,表明了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时代已然到来。而短视频作为现如今传播的重要途径,逐渐被科学领域所关注。这些科普类短视频似乎比传统的科学视频更“接地气”,受众接受比一般的科学说教视频更快。本文试图从传播仪式观视野下,透视科普类短视频屡屡取得“
【摘要】新媒体发展迅速和辐射范围越发广泛的当今社会,编剧的创作又会受到哪些影响,两者之间会有擦出怎样的火花,这都是值得关注的。作为戏剧影视编剧的研究生,在今后的创作中,该如何让两者融合,对剧本的创作和研究又有怎么样的推广。  【关键词】新媒体;媒介传播;编剧创作;电影;戏剧  中图分类号:TN9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
【摘要】短视频的产生,给受众的审美造成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流量也因此成为了主持人的新要求。本文通过汲取短视频主持人形象的优点,提出了广播电视主持人应该从外在形象、声音形象、副语言形象三个方面作出的改变,同时也提出了短视频主持人的一些不足。并且分别探讨了广播电视主持人和短视频主持人的内在形象要求。  【关键词】主持人;融媒体;短视频;形象塑造  中图分类号:G212
【摘要】信息技术的全面发展,进一步推动了信息时代的来临,在当前环境下,影视创作以及传播体系也经历了大规模的变革,利用当前的新媒体打造多样化的传播体系,已经成为了多方关注的重点,因此结合新媒体环境对影视文化传播产生的影响,建立在传播方式、价值观念、文化品牌的角度进行传播途径分析,能够为当前的影视文化创新以及改革提供优化途径。  【关键词】新媒体;影视文化;传播策略;优化创新  中图分类号:J91
【摘要】德育是高校办学的核心所在,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实现教育的全过程和素质教育,各类课程需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方向一致,形成协同效应。在当前“大思想政治”格局下,如何加强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是专业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也不例外。所谓课程思政教育,就是把知识教学和价值导向有机地结合在课程教学中,提炼出课程所蕴含的爱国主义、社会责任感、文化自信和人文精神的价值范式,从而使
【摘要】当今新媒体技术突破式发展,原有媒体结构下的新闻报道形式随之改变,这种改变不仅体现在报道形式方面,也体现在读者受众在阅读形式、接受能力方面的变革。报社记者如何应对这种改变带来的冲击,如何适应当前形势,这都需要他们自觉提升自身职业素养,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而本文主要聚焦于新媒体背景下报社记者的职业素养与社会责任培养话题,思考并提出报社记者在原有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基础上如何作有效提升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