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热点作家最新作品读赏练之林清玄

来源 :阅读与鉴赏(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esarsarahluckgir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林清玄,台湾著名作家。1973年开始散文创作。1979年起连续七次获台湾《中国时报》文学奖、散文优秀奖和报导文学优等奖、台湾报纸副刊专栏金鼎奖等。他是台湾作家中最高产的一位,也是获得各类文学奖赏最多的一位。他开台湾当代禅理散文之先河,其散文文笔流畅清新,表现了醇厚、浪漫的情感,在平易中有着感人的力量。作品有散文集《莲花开落》、《冷月钟笛》、《温一壶月光下的酒》、《鸳鸯香炉》、《金色印象》、《白雪少年》等。
  恬淡自然,蕴含佛理,是林清玄散文的最大特色。他的文章犹如远方走来的一位女子,初时,不能让人有惊艳之感,再看,就如一道山泉,缓缓地向我们的心中渗透。他的文字犹如一股真淳的凉风,读完之后,能让人心静如水。像他这样的智慧清新的散文,在当今的文坛并不多见。他所主张的人心应“如水”、“如镜”,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对洗涤人心灵,开启人性的灵智很有益处。
  读林清玄会让我们看清很多事物,会让我们变得坦然。他的文字有种淡淡的香,看完之后会使人懂得感恩与向善,常常与他一起进入那富有禅意的世界。以他的散文净化自己的心灵,可以让我们的内心充满宁静与关爱。他别样的文字,犹如混沌人世间的一片净土,带着莲花般的馨香。
  林清玄的文章,小故事里有大智慧,平淡而隽永,轻松自然,平凡的人,平凡的事,往往以最细腻的情感把你打动,值得一遍遍地去回味。
  
  链接中考
  《心灵上的百合花》(2004年重庆市)(2006年安徽省课改区);《梅香》(2005年重庆市);《好雪片片》(2006年浙江省温州市);《生命的化妆》(2007年四川省广安市)(2008年江苏省镇江市);《红心番薯》(2008年山东省威海市);《黑暗的剪影》(2008年北京市密云县)
  
  桃花心木
  林清玄
  乡下,老家前面有一块非常大的空地,租给人家种桃花心木的树苗。桃花心木是一种特别的树,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从前老家林场种了许多,林场的桃花心木已是高达数丈的成林,所以当我看到桃花心木仅及膝盖的树苗,有点难以相信自己的眼睛。
  种桃花心木苗的是一个高大的人,他弯腰种树的时候,感觉就像插秧一样。不同的是,这是旱地,不是水田。
  树苗种下以后,他总是隔几天才来浇水,奇怪的是,他来的天数并没有规律,有时三天,有时五天,也有时十几天来一次。浇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时浇得多,有时浇得少。我住在乡下时,天天都会在种了桃花心木苗的小路上散步,种树苗的人偶尔会来家里喝茶,他有时早上来,有时下午来,时间也不一定。
  我感到愈来愈奇怪。更奇怪的是,有的桃花心木苗有时就莫名地枯萎了,所以,他来的时候总会带几株树苗补种。我起先以为他太懒,隔那么久才为树浇水。但是,懒的人怎么会知道有几棵树枯萎了呢?后来我以为他忙,才会做什么事都不按规律,但是,忙的人怎么可能行事那么从从容容?
  我忍不住问他,到底是什么时间来?多久浇一次水?桃花心木为什么无缘无故会枯萎?如果你每天来浇水,桃花心木苗应该不会这么容易就枯萎吧?
  种树的人笑了,他说:“种树不是种菜或种稻子,种树是百年基业,不像青菜,几个星期就可以保收。所以树木自己要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我浇水只是模仿老天下雨,老天下雨算不准的,它几天下一次?上午或下午?一次下多少?如果无法在这种不确定中汲水生长,树苗很自然就枯萎了。但是,只要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的树,长成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题了。”
  种树人语重心长地说:“如果我每天都来浇水,每天都定时浇一定的量,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心,根就会浮生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底,一旦我停止浇水。树苗会枯萎得更多。幸而可以存活的树苗,遇到狂风暴雨,也是一吹就倒了。”
  他的话,使我非常感动,想到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比较经得起生命的考验。因为在不确定中,我们会养成独立自主的心,不会依赖。在不确定中,我们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生命的法则不可能那么固定、那么完美,因为固定和完美的法则就会养成机械式的状态,机械的状态正是通向枯萎、通向死亡的路。
  当我听过种树人关于种树的哲学后,每天走过桃花心木苗时,内心总会有些东西被触动,这些树苗正努力面对不确定的风雨,努力学习如何才能找到充足的水源,如何在阳光中呼吸,一旦它学会了这些本事,百年的基业也就奠定了。
  现在,窗前的桃花心木苗已经长得与屋顶一样高,是那么优雅而自在。宣告着自主的生命。
  种树的人不再来,桃花心木也不再会枯萎了。
  (选自《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08年第11期)
  
  浅析深想
  这篇文章主要写作者乡下老家屋旁,有一块非常大的空地,租给人家种桃花心木的树苗。种树人育苗却没有规律,作者感到很奇怪。后来,作者从种树人的话中,明白了这样做的目的:让树木克服依赖心理,学会自己在土地里找水源,从而长成百年大树。作者从中感悟到一个育人的道理:人只有在不确定的环境中生活,经受生活的考验,克服依赖性,主动地锻炼自己的意志,才能学会独立自主地生活,健康地成长。本文采用由物及人的手法,道理深刻,给人启迪。
  
  且读且思
  1.种树人育苗没有规律,作者感到很“奇怪”,种树人为什么要这样做?
  2.当作者听完种树人关于种树的哲学后非常感动,为什么?
  3.生活中,有许多人在不确定的环境中、在挫折中奋发努力,取得了辉煌。请举例说明。
  4.结合本文,联系实际谈谈,作为家长和老师应如何教育温室中生长的孩子们。
  
  鞋匠与总统
  林清玄
  被公认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林肯,在他当选总统那一刻,整个参议院的议员都感到尴尬,因为林肯的父亲是个鞋匠。
  当时美国的参议员大部分出身望族,被认为是上流、优越的人,从未料到要面对的总统是一个卑微的鞋匠的儿子。
  于是,林肯首度在参议院演说之前,就有参议员计划要羞辱他。
  在林肯站上演讲台的时候,有一位态度傲慢的参议员站起来说:“林肯先生,在你开始演讲之前,我希望你记住,你是一个鞋匠的儿子。”
  所有的参议员都大笑起来,为自己虽然不能打败林肯却能羞辱他而开怀不已。
  林肯等到大家的笑声歇止,他说:“我非常感激你使我想起我的父亲,他已经过世了,我一定会永远记住你的忠告,我永远是鞋匠的儿子,我知道我做总统永远无法像我父亲做鞋匠做得那么好。”
  参议院陷入一片静默里,林肯转头对那个傲慢的参议员说:“就我所知,我父亲以前也为你的家人做鞋子,如果你的鞋子不合脚,我可以帮你改正它。虽然我不是伟大的鞋匠,但是我从小就跟随父亲学到了做鞋子的艺术。”
  然后他对所有的参议员说:“对参议院里的任何人都一样,如果你们穿的那双鞋是我父亲做的,而它们需要修理或改善,我一定尽可能帮忙。但是有一件事是可以确定的,我无法像他那么伟大,他的手艺是无人能比的。”说到这里,林肯流下了眼泪,所有的嘲笑声全部化成赞叹的掌声。
  林肯没有成为伟大的鞋匠,但成为了伟大的总统。他被认为最伟大的特质,正是他永远不忘记自己是鞋匠的儿子,并引以为荣。
  当六祖慧能去拜见五祖弘忍的时候,弘忍问他说:“你是哪里人?来我这儿求什么东西呢?”
  六祖说:“我是岭南人,只求向你学习佛法。”
  弘忍笑说:“你是岭南人,又是没有受过教化的蛮人,怎么能成佛呢?”
  慧能说:“人有南北之分,佛性却没有南北的差异。蛮人的身份与和尚的身份虽然不同,佛性究竟有何差别呢?”
  弘忍暗中赏识,最后终于把衣钵传给这位岭南来的蛮子,自幼丧父的樵夫。
  批评、讪笑、毁谤的石头,有时正是通向自信、潇洒、自由的台阶。
  那些没有被嘲笑与批评的黑暗所包围过的人,就永远无法在心里点起一盏长明之灯。
  (选自《报刊荟萃》2009年第1期)
  
  心灵花开
  林肯出身地位低下,父亲是个卑微的鞋匠。面对态度傲慢、自恃上流社会的所谓“优越人”的嘲讽,林肯凭借自己的智慧,捍卫了尊严,赢得了大家的信任和爱戴。同样,六祖慧能面对五祖弘忍的质问,不卑不亢,昂起自尊自信的头颅,也是值得我们赞赏的。本文通过这两人的事例告诉我们:批评、讪笑、毁谤的石头,有时正是通向自信、潇洒、自由的台阶的道理;同时也告诉我们普通的人应该有一颗伟大的心。
  
  且读且思
  1.议员们的心态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2.林肯是怎样回应参议员们的嘲笑的?其高明之处在哪里?
  3.文章写六祖慧能拜见五祖弘忍时两人的对话有何用意?
  
  木鱼馄饨
  林清玄
  冬季里的一天,天空中飘着无力的小雨,我正读着一册印刷极为精美的《金刚经》,读到最后“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一段,木鱼声恰好从远处的巷口传来,使人觉得格外空灵,我披衣坐起,撑着一把伞,决心去找木鱼声音的所在。
  那木鱼声敲得十分沉重有力,从满天的雨丝里飞扬开来,它敲敲停停,忽远忽近,完全不像是寺庙里读经时急落的木鱼。我追踪着声音的轨迹,匆匆地穿过巷子,远远地,看到一个披着宽大布衣,戴着毡帽的小老头子,推着一辆老旧的摊车,正摇摇摆摆地从巷子那一头走来。摊车上挂着一盏小灯,随着道路的起伏,在微雨的暗道里飘摇。一直迷惑我的木鱼声,就是那位老头所敲出来的。
  一走近,我才知道那只不过是一个寻常卖馄饨的摊子,我问老人为什么选择了敲奏木鱼,他的回答竟十分简单。他说:“喜欢吃我馄饨的老顾客,一听到我的木鱼声,就会跑出来买馄饨了。”我不禁哑然,原来木鱼于他,就像乡下卖豆花的人摇动的铃铛,或者是卖冰水的小贩手中吸引小孩的喇叭,只是一种再也简单不过的信号。是我自己把木鱼联想得太远了,其实它有时候仅仅是一种劳苦大众生活的工具。
  老人也看出了我的失望,他说:“先生,你吃一碗我的馄饨吧,完全是用精肉做的,不加一点葱菜,连大饭店的厨师都爱吃我的馄饨。”于是我丢弃了自己对木鱼的魔障,撑着伞,站立在一座红门前,就着老人摊子上的小灯,吃了一碗馄饨。在风雨中,我品出了老人的馄饨确是人间的美味,不亚于他手中敲的木鱼。
  后来,我也慢慢成为老人忠实的顾客,每天工作到凌晨的时候,远远听到他的木鱼声,就在巷口里候他,吃完一碗馄饨,才继续我未完的工作。
  和老人熟了以后,才知道他选择木鱼作为卖馄饨的信号是别具匠心的。
  他说因为他的生意在深夜,实在想不出一种可以让远近都听闻而不至于吵醒熟睡的人们的工具,而且在深夜里像卖粽子的人一样大声叫嚷,他觉得有失尊严。最后他选择了木鱼——既让清醒者可以听到他的叫卖声,又不至于打断熟睡者的美梦。木鱼就是木鱼,不管从什么角度来看它,仍旧有它的可爱之处,即使是用在一个馄饨摊子上。
  我吃老人的馄饨吃了一年多,直到后来迁居,才和他失去联系,但每当在静夜里工作,我仍时常怀念着他和他的馄饨。
  老人是我们社会角落里一个平凡的人,他在临沂街一带卖了三十年馄饨,已经成为那一带夜生活中尽人皆知的人物,他显然对自己亲手烹调后小心翼翼装在铁盒里的馄饨很有信心,他用木鱼声叫卖的馄饨也成为那一带的金字招牌。木鱼对他,对吃馄饨的人来说,都已成为生活里的一部分。
  那一天遇到老人,他还是一袭布衣、还是敲着那个敲了三十年的木鱼,可是老人已经完全忘记我了。我想,岁月于他只是云淡风轻的一串声音吧。我站在巷口,看他缓缓推走小小的摊车,消失在巷子的转角。一直到很远了,我还可以听见木鱼声从黑夜的空中穿过,温暖着未睡者的心灵。
  (选自《读者》2008年第7期)
  
  禅心禅意
  本文写一位以敲木鱼为号卖馄饨的老人,把木鱼当作生活工具的事,赞美了充实人世的生活之美。佛的空无变成一份实在。这位卖馄饨的老人选择木鱼的理由让作者明白:“木鱼总是木鱼,不管从什么角度来看它,它仍旧有它的可爱处,即使是用在一个馄饨摊子上。”这木鱼馄饨让他明白,“读不读经都是无关紧要的事”,佛心原本是在我们心里的。作者就是通过对这些带着禅心的小人物的刻画,把智慧和宁静传达给读者的。
  
  且读且思
  1.将标题“木鱼馄饨”改为“卖馄饨的老人”好不好?请简要说明理由。
  2.“和老人熟了以后,才知道他选择木鱼作为卖馄饨的信号是别具匠心的。”从哪些地方可以体现其“别具匠心”?
  3.请简要说说文中“木鱼对他,对吃馄饨的人来说,都已成为生活里的一部分”一句的含义。
  4.木鱼本是佛门中的用物,是神秘而超凡脱俗的。老人淡然的沧桑感背后饱含着人生的哲理,从悠远的木鱼声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深刻的道理呢?
其他文献
①阴冷了十数日,春阳终于露脸了。春暖花开日,最是读书天。我清理了去年收到的宣传样书,官场、言情、悬疑等小说居多,其次是财经、健康、励志类。这些图书题材雷同、跟风的多,我通通清除门户。恰逢小说家浮石来办公室取样报,问我这些清理出来的几十本书都读过么?有哪些好书?我如实回答:只读过少部分,还是因为工作关系一定要读;其中小说读得更有限,因为大部分都是揭露社会和人性阴暗的,看多了心里有阴影,也要追求“低碳
期刊
秀水的诗带着女性独有的细腻,从细节入手,直抵心灵,充分表达出她的诗歌观:“用童心、爱心、诗心书写汉语诗歌的纯净和高贵之美。诗格即人格。”她的《早春二月》便是一首最能体现这种诗歌观的水一样纯净的小诗。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提到早春二月,我们脑子里难免会出现草长莺飞、花红柳绿的欣欣向荣的景象。秀水的这首短诗在意象的选择上也是因袭着传统的审美习惯,开头两行字数不多,“小鸟的,迎春花的/
期刊
小鸟的,迎春花的  垂柳的,小草的  噢,这么多的小嘴啄着你  春天,你疼吗    诗人简介:秀水,七十年代生人。山东省青协会员。从医。在《星星诗刊》、《诗选刊》、《绿风》、《山东文学》、《青海湖》、《诗歌月刊》、《当代小说》、《西北军事文学》、《浙江作家》、《文学港》、《东京文学》、《山花》、《文学与人生》、《青岛文学》、《常青藤诗刊》、《中国诗歌》、《大众日报》、《大众阅读报》、《中国文化报》
期刊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描写的是明月夜相思的情景,抒发的是怀念远方亲人的深情。全诗紧紧围绕“望”与“怀”二字来写。月光的描写贯串全诗,渲染了相思之情的深远无边。诗歌风格清新,寄兴深远。  首联领起全篇,写一轮皎洁的月亮从大海上徐徐升起,此时“我”与远离的亲人虽然天各一
期刊
孩子,当知道你悄然来临时,我心里乐得开了花。多少个月色如水的夜晚,我默默地祈祷,愿你健康平安地降生。随着你的第一声啼哭,我成为了母亲。从那一刻起,你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我的视线。  你的到来,让我的心里溢满了欢喜,同时也打破了生活的宁静。哪种抱姿比较舒适?孩子吐奶怎么处理?如何理解婴儿的心理……我忽然发现,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母亲,竟有那么多知识需要学习。  有天傍晚,你啼哭不止,我使出浑
期刊
我是因为怕,才逃进教室的。  入春以来,雨水滴答。清明的夜晚一再被闪电劈断、雷声炸醒。人的心就显得格外娇弱。人的心是杭州的龙井茶叶吧,站在生命的最尖处,一缕、两缕小小的风就能把它吹动起来,更何况天漏时的雨呢?  春气动了,连老天爷也想着恋爱的把戏,就拼命地、拼命地给大地写情书——那是雨,无休止的,天地肉搏时颤动不已的脉博。  闪电和雷鸣,则是雨的摄影师和吹鼓手。  在雨中,在一个个闪电和一声声雷鸣
期刊
我最难忘的就是父亲的脚步声,十多年来,它一直在我的耳畔萦绕,那么的亲切,那么的令人陶醉,就像是世间最美的音乐。  我六岁那年的夏天,母亲在地里劳作,顽皮的我悄悄爬到旁边的一棵树上,一不小心,从树上掉了下来,造成右手手腕脱臼。母亲把我送到了镇医院,父亲正在乡上的砖厂上班,他是厂里的技术工,平常很少回家。当父亲得知情况后,心急如焚,丢下手中的活,风风火火地赶往医院来看我。那时家中贫困,为节省车费,父亲
期刊
葡萄酒你一定品尝过,但你不一定知道什么才是葡萄酒家族中的“酒中至尊”、“液体黄金”——它,就是“冰葡萄酒”。  冰葡萄酒也称冰果酒,源于德文“Eiswein”。顾名思义,也就是“冰冻的葡萄榨汁出来的酒”,冰葡萄酒之所以珍稀昂贵,是因为其独特的酿造工艺——酿制冰葡萄酒的葡萄采用迟摘法,在秋天葡萄成熟后并不马上采摘,经过天然对葡萄的沉淀、浓缩、糖化后,直至12月甚至1月,当气温骤然下降到-6℃至-8℃
期刊
秦文君,当代最出色的儿童文学作家之一,以创作儿童小说闻名。主要作品有:《男生贾里全传》、《女生贾梅全传》、《小鬼鲁智胜》、《小丫林晓梅》等。《男生贾里》、《开心女孩》等近十部作品在海外出版,被译成英、德、日等国文字。《男生贾里全传》、《宝贝当家》、《孤女俱乐部》等作品曾获国际安徒生奖提名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国家图书奖、冰心儿童图书奖等四十多种奖项。秦文君的小说风靡校园,深受广大少年儿童的喜
期刊
他既是哲学家,又是作家、诗人。他犹如一位出色的“红娘”,巧妙地将文学与哲学联姻,使得每一篇文学作品都蕴含着玄妙的哲思。他就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周国平。周国平无意创造什么全新的表达方式,而是坚持用洗练质朴的散文笔法表达自身的哲学体验,关注生命的意义、死亡、灵魂及超越等,探索现代人精神生活中的普遍困惑,剖析心灵的历程与磨难。阅读他的文章,要重点探求文中所揭示的哲理,关注文中所蕴含的精神实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