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数学课堂的趣味化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rns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数学教学的开展,一方面能够丰富学生的数学知识,另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进入到高中阶段以后,部分学生会产生厌学情绪.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数学知识比较抽象,不易于学生理解,从而导致学生兴趣降低,逐渐跟不上学习进度.所以打造趣味化的高中数学课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一直以来都是广大教师所关注的话题.本文将根据高中数学课堂趣味化教学策略展开简单探讨.
  一、利用数学故事提升课堂趣味,激发学生求
  知欲望
  千百年来,很多著名的数学家生平都有许多的趣事.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也会有许多与数学相关的小故事.所以,为了能够进一步消除高中数学课堂的严肃感,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插入一些数学故事作为课堂的导入.在课堂的导入环节或者课堂的小结环节,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述一些与数学相关的小故事,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数学故事成为促进学生思考的引子.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还能够让课堂的氛围变得轻松活跃,成为打造趣味化课堂的基础.
  我经常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讲述一些有趣的小故事,如在某次教学的时候,我为学生带来了韩信点兵的故事:秦朝末年,楚汉相争.一次,韩信将1500名将士与楚王大将李锋交战.苦战一场,楚军不敌,败退回营,汉军也死伤四五百人,于是韩信整顿兵马返回大本营.之后有报传来,楚兵追击,于是韩信命令士兵3人一排,结果多出2名;接着命令士兵5人一排,结果多出3名;他又命令士兵7人一排,结果又多出2名.韩信马上向将士们宣布:我军有1073名勇士,敵人不足五百,我们居高临下,以众击寡,一定能打败敌人.于是士气大振,楚兵大败而逃.通过这个故事,我引导学生仔细思考韩信点兵这一算法的原理,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利用创设情境促进师生互动,激发学生学
  习热情
  长期以来,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很多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时候不注重学生的学习感受,一味地向学生灌输课本知识.这样的教学模式非常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应当更加注重师生之间的和谐互动.用创设情境进行教学是一种不错的方法.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不仅能够营造出宽松的学习氛围,还能够让学生设身处地地对情境中的一些事情进行思考,从而促进学生思维的运转,强化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我在带领学生学习系统抽样的时候,为了能够促进学生积极地思考,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课堂上创设了这样的教学情境:我们学校现在想要了解高一年级学生对教师教学的意见,打算从高一年级500名学生中抽取50名学生进行调查,除了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获取样本之外,你能不能设计出其他的抽取样本的方法呢?利用这个实际性的问题作为教学情境,能够引导学生对这个问题进行数学分析.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我再顺势引入新的知识——系统抽样.
  三、确定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
  动参与
  众所周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和知识的主人.所以在教学过程当中,为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打造积极活跃的趣味课堂,我们应当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来逐渐提高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具体来说,可以从多个方面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比如在练习环节,我们可以将出题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设计题目,然后以小组为单位互相回答其他组设计的问题.这样一来,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提高,还能够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例如,在学习集合这部分知识的时候,在某次的课堂练习过程中,我为学生设计了一道比较典型的习题:已知集合A={1,2},集合B满足A∪B={1,2},则集合B有几个元素?针对这个问题,我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其进行变式,然后将设计出来的变式题交给其他小组进行解答.这个过程中,学生表现的非常积极,在大家的集思广益下,设计出了许多有意思的变式题,例如:已知集合A={1,2},集合B满足A∪B=A,集合B与集合A之间满足的关系是什么?已知集合A有n个元素,则集合A的子集的个数有几个?
  综上所述,打造趣味化的高中数学课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学生的厌学情绪,缓解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压力.趣味课堂的打造方法有很多种,为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还应当继续努力,不断探索,找到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其他文献
化学由于其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因此对学生的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传统的教学方法已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探究式教学越来越受关注.实践证明,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实施探究式教学不仅能改变学生对化学的认知,也能增强化学课堂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  一、灵活导入问题,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完整的探究式教学包括提出问题、合作或自主探究、总结.提出问题正是探究式教学的开端,
期刊
创新是时代发展永远不变的一个主题,在教育事业中也同样需要创新.学生是祖国未来的花朵,学生的创新能力才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化学是一门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学科,同时也是高中阶段中重要的科目之一,有必要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本文将对如何提高高中生化学学习的创新能力进行具体的探讨.  化学是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则是建立在一定的规律发展上认真思考和总结出来的.在化学的教学中,老师要让传统枯燥
期刊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需要转变教学理念,将“数据支撑”和“模型导向”作为初中阶段生物教学的指导方针.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物知识的习惯,更可以在此前提下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中,构建模型已经成了学生学习自然科学学科的必修能力,物理模型、数学模型、概念模型是构建模型的主要形式.我将结合教学实践,就灵活利用模型构建,提高有效生物教学分享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
期刊
高中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尝试教学方法模式的革新,要让实验课的组织形式更加丰富多样,教学的展开过程更加生动有趣,这样的背景下才会更加有助于实验教学综合效能的发挥.鉴于高中学生的知识积累和学科能力已经逐渐形成,因此,教师在设计实验教学时可以更多的使学生的自主性得到锻炼与发挥.  一、基于学生自主活动的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的形式多样,方法也很多,对于一些在生活中有普遍应用与体现的知识点,尤其
期刊
高效课堂是在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及教学理念不断完善的背景下提出的一个全新概念,很多教师并未能深入理解这个概念,这也导致高效课堂的构建遇到了很多困难.初中阶段学生开始接触化学知识,所有的化学知识对于他们而言都是新鲜而神秘的,各种各样的基础概念、化学元素、分子式、化学反应,这些从未接触过的知识给他们造成了很多困惑.高效课堂的构建要求教师运用更加灵活多变的教学设计与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有效性,减少学生
期刊
期刊
高中物理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其中涉及大量理论性与实用性的物理知识.很多学生在学习高中物理的时候较为吃力,即便花费大量精力也难以提高物理成绩,这主要是因为学生没有掌握有效的解题思维.为了更加顺畅地实现高中物理学习,有效提高物理成绩,有必要在高中物理学习中,深入研究高中物理中涉及的多种解题思维方法,并结合具体情况合理化运用,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发散性思维.  一、整体隔离法  整体隔离法在高中
期刊
随着社會发展和时代变化,对人才的需求也产生了变化.针对这一情况,学校应不断加强改革,转换原有的教学模式和理念,将培养学生的个人能力作为教育的主要目标,立足于学生的个人发展和社会需求,积极采取多种措施培养学生的良好素养.本文就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内涵和培养途径进行分析.  一、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  近些年来,国家逐步推进教学改革,响应国际倡导和制定的教学改革标准,在核心素养理论的指导下,重新制
期刊
在执教九年级的《十则》这篇课文的过程中,学生积累了文言字词,获得了对经典的正确理解,通过实践而收获经典的智慧.可从中吸取这些做得好的地方的经验,并对在教学过程中出现
说起艺术生,我們首先想到的一定是外表出众、个性鲜明、自律性差、学习基础相对薄弱、管理困难,因此,许多教师都不愿意去带艺术班,就算带了,也是冲突不断,问题多多,更别提帮助艺术生学习知识,准备考试了.要想改变这一棘手的状况,教师首先应从自身入手,思考并研究艺术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授课效果.  一、艺术类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  高中艺术类学生普遍文化课底子薄弱,缺乏良好的学习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