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像与石阶

来源 :小说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ry_cha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雕刻家相中一块大石头,想把这块大石头雕琢成两尊佛像,便把它切割成两块。
  雕刻家在雕琢左边这块石头的时候,这个石头一会儿喊疼,一会儿装哭,一会儿打滚,一点也不配合雕刻家的工作,天天这样吵吵闹闹,雕刻家没办法,就把这块石头简简单单雕琢成了一级台阶。
  雕刻家开始雕琢右边这块石头,这块石头不声不响,主动配合。不管雕刻家蹲着,还是站着;不管雕刻家用什么雕琢技法,这个石头总是把最佳角度呈现给雕刻家。雕刻家工作得非常順利,最后,这尊佛像也雕琢得栩栩如生。
  佛像被请进山中一座寺庙,那一级台阶就在庙门前十几米处。
  一天,一个游客不小心掉到台阶上一枚一块钱的硬币。台阶抖了抖身体,一块钱硬币便滑进了台阶边的缝隙里。游客掉个其他物品,台阶都如法炮制,把这些钱物收入缝隙里。
  佛像看在眼里,自言自语:“阿弥陀佛,罪过,罪过!”
  这天傍晚,游客稀少。台阶问佛像:“我们俩为什么同命不同运?同样是一块石头,为什么每天有近万人在踩踏我,却有几千人在跪拜你?”
  佛像答道:“阿弥陀佛,人家行善,你积恶。人家施舍,你敛财。善与恶不能交友、爱与恨不能为邻……”
  台阶为一己贪念,经常晃动身体,时间一长,导致两个石角出现了裂缝。寺庙管理员为了保障游客的安全,便把这级台阶更换下来,随手将其推下山涧。不一会儿,只听“啪”的一声,台阶在山涧下摔得粉碎。
其他文献
“大娘,正纺线啊?”跨进门口,丁秋生热情地招呼着。  尽管天气还很冷,但丁秋生正高兴着呢,他好似对寒冷一点也没有感觉到的样子,热气腾腾地走进了小河村。小河村在汶河边上,有一条小河在村边汇入汶河,所以就有了这样一个村名。作为一一五师教导第一旅政治部的主任,丁秋生经常会到驻地和周边的村庄走走,和群众说说话。这次,他下到一团和战士们一起战斗,刚刚在地方武装配合下,于惠家庄西南设伏,打退了从青驼寺来袭击前
期刊
九孩是吴家的第九个孩子,也是最小的那个。  上学时,九孩面黄肌瘦,不管怎么吃,总是感到饿。有一次他跑到离村子十几里远的大队果园,偷吃了一大堆青涩的沙果,肚子疼了好几天。  九孩不愿念书,十三岁就到生产队上工,挣大人一半工分,成天跟一帮老弱女人们剥麻、搓绳、沤绿肥……九孩干上一阵儿,就会跑到大田里四处找吃的。  十六岁时,九孩已经长成了大小伙子,看上去有点黑瘦,却并不单薄,让村里人刮目相看的,是他的
期刊
东升把风铃给强睡了。  工地会餐,东升酒喝得上了头,人在半醉半睡半醒间,下半夜起床撒了泡尿,回工棚时摸上风铃床,借酒劲把风铃狠狠地办了。  本来黑夜里床上的私密事,当事人风铃又肯吃哑巴亏,外人也只能装聋作哑,偏有人看不过眼,捅了出去。工地上就刮风起浪,一时说啥话的都有:有说风铃贱的;有说风铃没脸没皮的,满工棚人,只要张口喊一声,东升哪会得手;有说东升跟有光当面兄弟,背后捅刀;有说东升就是一畜生;还
期刊
真 相  我越来越感觉到病房里弥漫着一种死亡的味道。  我竭力压抑着,一直不忍心说出真相。  病房里有三张病床。最初,父亲进来时都空着。  父亲的情绪很消极,认定自己得了坏病。  我费尽口舌解释,可父亲仍怀疑我跟医生都瞒着他。  隔了几日,病房里推进来一个男病人,跟着一个少年,从衣着上看像是进城打工的农民。  我发现,少年陪床的时间并不多,多半只是在吃饭的时候,才匆匆地提一点饭菜来。病人很开朗,一
期刊
这个故事开始的时候是十多年前。  那天下午,我正在一个工地上捡瓷片,手机突然响了。  工地上的挖掘机轰轰隆隆,我站在四五米深的地槽里,眼前是白亮亮的古代瓷片,我一次次估算好挖掘机的运动频率,精确地一次次冲到它的“爪子”下,从渣土中薅下瓷片再急速地返回来。  ——这些,都说明我那时可以忽略这个电话,可是不知怎么的,我竟然听到口袋里微弱的手机铃声,像梦。  我拍拍手接起来:你谁呀?  你是海林?这声音
期刊
双赢  垦区正在轰轰烈烈地开展“共富工程”,要求党员干部主动与困难职工家庭“联姻”,年内必须帮助脱贫致富。  阿文书记正在琢磨管理区党员“共富工程”帮扶人选的当口,垦区工会主席欧阳推门进来了。  “书记,刚才场工会来电话,总局统战部高部长定点帮扶对象要落实到咱们管理区,你看定谁合适啊?”  “就张兴军吧。”阿文脱口而出。  “他家有三栋葡萄大棚,100多只羊,10垧地……报他能成吗?”欧阳问道。 
期刊
身着新警服,踌躇满志地走进警所,小龚有一种神圣的自豪感。他立志要当一名好警察。  上班第一天,老片警陈大忠对他说:我们的工作就是抓现行,直白地说就是把犯罪嫌疑人逮个正着,什么防微杜渐呀,把案件消灭在萌芽之中呀,那是司法部门的职责,你明白吗?  小龚瞪着眼睛瞅着陈大忠,眼神中写满了问号。小龚本想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但又觉得不妥,硬是把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  咋?你还有不同的观点?你在警校学的那些,都
期刊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文艺青年变成了一句损人的话。把《孔乙己》中的场景稍加修改,说是文艺青年毫无违和感:  “文艺青年小A是站着喝咖啡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头乱蓬蓬的黑头发。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旧,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库布里克、村上春树,叫人半懂不懂的。”  如今的许多人看待文艺青年,就像是酒馆里的乡民们看孔乙己一般。所以彼时穿
期刊
站在断头台上,她的头傲然昂起,目光冷冷地扫视着围观的人群,嘴角浮起一丝讥讽地笑。当她的目光落到一个穷酸书生身上时,笑容就倏地冻结了。她收回目光,垂下了头……  坐在监斩台前,暗暗注视着她的裴老爷,心情也随着她的目光起起落落。  想着这样一位绝世佳人就要人首分离,裴老爷是很有几分惋惜的,可顺着她的目光看到那个穷酸书生时,惋惜就变成了嫉恨。他不明白,她为什么要迷恋那个又丑又穷又有家室的半老头子,自己年
期刊
庄希再次回到M城,是两年之后。  庄希现在叫花脸,是个乞丐。脸上,甚至连没有毛发的头皮上,疤痕纵横。几个月前,在抗联与鬼子的一场战斗中,炮弹和大火,把他变成了这个样子。如今,M城里,再也没人能认出他。  一进M城,他便不停地告诫自己,在这世上,庄希像一缕轻烟,消失了。但是,他控制不了自己脚步,不由自主来到这个街区,在一个肮脏的角落,放下破铺盖卷儿,住了下来。  他坐在地上,按捺住心跳,紧盯着对面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