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的补习课

来源 :中学生天地(B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ishi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r 岚的青春教训·
  大多数的补习课都像这碗鸡汤吧,当我们不想喝的时候,就算喝下了,也不觉得鲜美,甚至觉得被强迫喝了一碗中药。可后来,我们居然在寻寻觅觅适合我们的鸡汤,希望能够补习自己的知识结构。
  
  是什么时候开始,人们觉得补习课是那么面目可憎?
  若要讨论对补习课的厌恶的起源,起源之一就是放学之后,被老师留下的学生,在空荡荡的教室里默默抄写单词一百遍。这并非中国独有的现象,我的一位土耳其好友告诉我,她也曾经历过这样的童年阴影——因为她的家庭是土耳其移民,她的德语不够标准。她的老师就让她课后留校,补习德语。和她一同留校的另外两个孩子,一个是街头的小混混,一个有些智障。我这位朋友因此大受打击,觉得自己被老师归类为“智力有问题”的孩子,至今耿耿于怀——没错,补习课也是一种对人的划分,将学生划分为“需要补习的”和“不需要补习的”。当不得不成为需要补习的孩子时,自然让人觉得被看低。因为这意味着,他们没有把该学的学好,以至于放学后被留校。
  可是,请先别急着讨厌补习课。我认识很多人,在大学里总是逃课去玩,却在工作之后,参加了这样那样的补习课。除了那些为了出国而在新东方积极补习英语的学生,蓬勃发展的夜校和网络学校证明了这个时代人们的补习热情。到了人生的某个阶段,人们突然发现,原来自己需要补习。
  我的一个朋友,当他已经是京城知名记者时,却在忙碌的工作间隙,断断续续花了八年时间,补习了法律,如今成为了一名律师。我的另外一位德国朋友,热爱唱歌,她特地请了一位声乐专家给自己上课,让自己的发声可以更高亢淳亮。我到了德国之后,开始学习瑜伽。虽然学习瑜伽是学习一样新的事物,可实质上是在补习如何与自己的身体相处,如何觉察自己身体的语言。因为从前上的体育课,都是学习如何使用身体,要跑多快,要跳多高,从来没有教会我如何倾听身体的语言。我很庆幸补习了这一课,这让我生活得更健康。
  当补习不再是一种被动的划分,而是一种主动的选择的时候,补习课突然变得甜蜜起来。人们为了上补习课,不惜金钱、时间和精力。
  这让人想起小时候喝的鸡汤。妈妈总喜欢在里面加好多的汤料和中药,黄芪和当归必不可少。每次喝汤,总不停地往我的碗里放东西,说这可以补脑,那可以补气。在不得不吃下一堆我不能理解的食物时,我对这大补的鸡汤并无好感。可长大之后,自己开始煮鸡汤,居然也开始往里面扔这些个黄芪当归,因为明白了它们的好处,这成为了我主动的选择。
  大多数的补习课都像这碗鸡汤吧,当我们不想喝的时候,就算喝下了,也不觉得鲜美,甚至觉得被强迫喝了一碗中药。可后来,我们居然在寻寻觅觅适合我们的鸡汤,希望能够补习自己的知识结构。
  补习课的双面源自我们的自由意志。当我们自己主动选择补习的时候,补习课代表的是“我们想追求的人生”,成为了迈向人生未来的途径,这是增强自我价值的补习课,是我们自由意志的实现。当我们不得不补习的时候,补习课就是“免得你偏离正常人生轨道”的手段,比如免得成绩太差而考不上高中和大学,参加的每一次补习,都是认同自己处在比别人差一点的划分之中,这是以否定自我价值的形式出现的补习课,是否定我们自由意志的手段。
  所以,讨厌补习课也很正常,谁喜欢日复一日地自我否定。当意识到这一点之后,再重新思考补习课的双面性,如果把补习课当作自己的主动选择,倒是可以避开补习课的负面力量。
  请这样理解补习的“补”:这并非是衣服破了需要打个补丁的“补”,而是喝鸡汤或吃维生素片的“补”,是让自己变得更好的“补”。
  人生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换言之,就是不断补习的过程,将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完善。每一次浏览网页,每一次打开新的书,都是在主动地补习。如果你总是和补习课甜蜜的一面相处,那么积极补习的另外一个说法,就是自学成才。那是每个有追求的人的必经之路。
其他文献
手洗VS机洗  洁净度  手洗可以很直观地看到餐具是否洗得很干净,但是这种表面的干净却不能保证餐具上残留的污渍和细菌被彻底清除,且很多家庭为了省事和节省能源,并不是每次洗碗都用热水,尤其在夏天或者有暖气的冬天,这样就会导致家用洗涤剂的用量增加。大家最为信任的手洗,其实暗藏着很多的隐患和能源浪费。  其实,只要对洗碗机的工作原理有一定的了解就会发现,洗碗机的清洗效果比手洗更好。手洗时,为了达到较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