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国茶文化创新为内容的英语教学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yiai10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如何以茶文化创新及其成果为内容,将其与英语教学有效结合,最终以英语表达和传播茶文化创新成果。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宏观上在于经济向高质量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及中国改革开放日益深入的需要,需将文化创新内容融入具体的教学环节当中;微观上在于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需要将以茶为代表的中国文化元素与英语语言符号结合、进行系统化思考和研究,以达到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与世界交流的目的。
  【关键词】中国茶文化  创新  英语教学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H319.3;TS9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0-0092-02
  语言的物质性和茶物质的文化性之间存在着联系,它是研究中国茶文化创新的突破口之一、是英语教学的部分内容,是其融入英语教学过程的客观依据。
  一、茶物质与茶文化是英汉两种语言表达内容的共同基础,也是“茶”文化中的物质元素的创新性应用。
  1.英汉两种语言的共同点
  英汉两种语言最重要的共点是它们表达的客观对象的物质性及其变化特征,它是语言存在的物质基础,也是语言教学工作者进行教学的必要条件和客观依据,如果离开它语言将不会成立。
  2.语言符号与茶文化符号的共同点
  茶叶在干燥之前(叶的形状、颜色和纹络)和之后(即卷曲的纹络)及浸在水中后所形成的外在物质形式都是各种艺术形体的组成元素,它与语言的基本单位语素一样,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和语言表达过程中存在符号运动和物质运动之间的映射关系,它是人以语言深入思维的客观物质基础。
  “茶”这种物质从生活“饮品”延伸到“茶画”创作原料是依据其物质性进行的创新性应用,是英汉双语物质性原理应用的结果,也是茶文化符号与语言符号共同点应用和延伸。“茶画”是茶文化创新的途径之一,它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的物质饮品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物质基础,它始于人对物质和文化、艺术的需求、其有饮食功能外还有绘画原料和绘画工具的功能:可形成有自然纹理和独特自然风格的艺术品,它具有天然颜色、自然曲线和可拼接的功能,其自然性是东西方人艺术的共同物质基础和文化基础,东西方人可共同欣赏。以茶作画可形成一个独特系列的图画品种。
  茶画利用茶的自然纹理、曲线和自然颜色,(一)可组合成类似于人、动物、花草形状,而有别于他们、且有自己鲜明个性特征的自然画面,可成单一形象。(二)可成形象介于人、动物与花草之间、具各方特点的多重形象;可供人进行多角度观察和欣赏,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茶画,始于多年英语教学的启示、英汉双语结合的作用及语言符号与实物形象的互动。其画面形象具有各类族群的共同特征和各类动植物特点、以及新种族、新物种的外观形象相互交叉形成的复合形象,它与人、动植物特征形成相互映射,前后者具有某种程度上吻合和艺术上相似,有一定观赏性,仍保留着茶的芳香与自然,有人的情感存留和印记。
  二、茶画用途与茶文化延伸
  茶画是寓动于静的艺术画面,也是高级语言艺术之一,即语言的高级艺术分支,它将开辟茶文化研究与交流的新领域。茶画是多年运用英汉双语各自优势进行英语语言教学和双语思维后开创出来的,迄今为止尚未发现同类作品。由于它是将茶葉与艺术绘画的结合,是将茶的文化符号性和语言的符号性相结合创造和延伸出来的一个新的概括性活动的结果,亦是语言与艺术的综合体,是语言符号与绘画结合的艺术形式,蕴含着自然力量和人类情感因素。其画面千变万化、极具想象力和思维拓展空间,保持着茶的自然本色和纹理特征与格调——这就是茶的本质属性、反映其本民族的文化内涵;其带给人类的芳香与美感及激发人类的想象、思维空间的功能与其多方、天人合一理念相统一。
  茶画给人的形象感觉是否成立,与语言中的“假设”一词密切相关。“假设”与“现实”形成相对关系,茶画中的形象与现实中的形象也是相对关系。这两者的比较和对比所形成的相互联系构成了跨领域的复合形象,也是一种新型思维过程和新型创新成果产生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过程。
  茶叶是自然植物,也是茶文化载体;它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是两大范畴内的文化象征,蕴含着极其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哲学思想和人的自然情感。茶的自然纹理、曲线与人的神经曲直有着自然相似度,所形成的符号和载入的人文情感构成了与其相对应的人文“文理”。其特有纯香和与水交融所产生的饮品与情感形成天然融合,是自然选择和人类文化必然。所以,茶是全世界各个种族文化、民族文化的自然融合、是统一、和平、发展、共同繁荣的符号和代表;同时,茶的自然颜色和纹理、曲线及其形成人文图案的强大功能,可彰显茶文化在绘画这一人类共同的有形语言领域发展道路上的巨大作用,它既可保留全世界各个族群、各个种族及其文化的固有特征,也带有东方文化和茶的自然芳香与生俱来的优秀品质。
  所以,茶文化在传统的饮茶方式、茶具制作和饮茶环境及其生活品位上发挥巨大作用外,还可通过茶画来丰富人们的创造力、美化人居环境、并融入到饮茶环境来,形成”茶、饮茶、茶画意境“的”静与动“的结合与交相辉映,增添美好想象和乐趣和祝福、并成为语言表达的内容。
  三、茶的艺术元素与语言符号元素的融入
  茶艺产品的创造和应用实际是从物质实体的运动、变化及其规律到以语言对其进行表达、归纳、概括的过程。实体的运动过程可以作为语言教学的辅助环节,并在课堂教学中由学生进行语言描述或归纳概括,它对产品创新和语言思维形式创新具有一定的意义。
  语言的物质性、相对性、表达物质的相对运动和相互作用的功能是英汉双语共同的物质基础;事物都是相互依存、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在当今的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民族及其文化能够不受到发达科技、艺术及其产品的影响,它们中的自然原理及对社会产生的作用都是东西文化的共同基础和共同规律。认识到这一点能够更好地用语言符号将中国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并让世界更好地了解和认知中国文化。具体到语言单位的学习和讲解,应当了解其所蕴含的共同物质原理和认知原理:例如:英语单词“hold”,及其汉译词项“拿着、抱着、扛着、抓着、咬着、托着、支撑着、承受着、容纳、包括、包含、紧贴着、守卫、据守、拘留、占据、获得、持有、怀有、相信、认为、视为、召开、举行”都是表示“主体对客体施加作用力或产生直接作用、并且使主体和客体在一起”,如I hold a baby. Tea holds some colors.这是从两个具体物质实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到脑活动和思维过程的转化、而不仅仅是单纯的词语记忆和翻译的过程;至于主客体二者在一起进行什么活动,主体的作用力在客体身上作用的位置和地点,在什么时间和地点进行,则属于语句中宾语和状语的功能,而不是谓语动词“hold”的功能,不在该成分中体现。这一词例充分体现了中西两种语言文化所包含的共同的哲学原理、规律和内涵,是表达两个实体共同存在时的相互作用关系和同时共存的基本原理。又如:walk、run、slide等词在表示主体的行为方式之外、还好包含着共同的哲学原理即两个实体之间的相对运动,而且它是这一类词语所蕴含的共同点哲学原理。
  结论:进行“以中国茶文化创新为内容的大学英语教学”,首先应找到英汉两种语言文化的共同点、并在表达和传播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过程中以两种语言文化的共同点为基础,进行以某种具体物质材料为媒介的文化创新,同时,找到该实体自身所拥有的自然属性、特征、变化规律、用途,并能够以英汉两种语言对其进行记录、思考,并表达出来。这一结果的产生,需要两种语言的共同的物质基础和文化土壤,“茶和茶画”就是最为典型的具体的物质媒介和物资基础。
  参考文献:
  [1]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商务印书馆,牛津大学出版社 2002.9
其他文献
【摘要】拥有爱心,让孩子感受爱,调动孩子积极性的成功,说明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的生本教育模式是一条课改的成功之路。  【关键词】爱 生本教育 感受成长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0-0047-01  记得高尔基曾经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好孩子”。这句话告诉我们:唯有爱,才可以教育好孩子,才可以为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0-0055-02  由于受社会的影响和生活的需要,现在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父母离异、外出打工等,使较多的孩子们缺少家庭温暖。这类从小缺少父母关爱的孩子,心理多是畸形的。一方面他们关闭自己的心灵,把自己置于一个极小的圈子里;另一方面他们有很强的逆反心理,拒绝接受教育。这类学生教育起来往往很棘手。久而久之,他们在
期刊
【摘要】高职机械制图教学中不仅要传授学生相关的理论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具备读图能力,以此实现教育教学的目的。本文重点阐述机械制图教学中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措施,以便取得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职 机械制图 读图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9-0245-01  高等机械制图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读图画图的能力,并在
期刊
【摘要】在当前军队院校编制体制调整后,军队院校教师队伍普遍存在新引进的教员教学能力不足,留下的老教员任职能力提升难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从新教员入职培训和老教员在岗提升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院校 教师 教学  【中图分类号】E2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9-0238-01  引言  教员是军队院校教学实施的主体力量,其任职能力的高低直接
期刊
【摘要】在当前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逐渐转变,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道德评价、价值判断、思想观念和政治意识等方面教学的有效性,充分利用当前网络技术和信息化的优势,注重思想政治开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  【关键词】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0-0069-01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国之间的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我国为了提高自身文化软实力,实施了人才强国战略,致力于将我国建设成为人才大国。而高等教育是我国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高校思政教育对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高校应当要确立正确的思政教育新观念,并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思政教育新路径,从而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顺利实施。  【关键词】高教改革 思政教育 新路径  【
期刊
【摘要】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高速发展,国内上网人数几乎每天都在增加,以前的网络只局限于电脑笔记本,而如今随着手机移动端的发展壮大,拥有智能手机就可随时随地进入网络世界,尤其是学生群体比例相对较大,网络技术深入校园生活,成为传播信息和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本文就网络时代高中学生德育教育方法谈一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网络时代 德育教育 共享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
期刊
【摘要】“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教师只有用自己的爱,才能与学生产生心灵的碰撞,才能达到超越人的自然属性而达到完美的境界,用“爱”来管理班级,让学生在“爱”的海洋里扬帆起航!  【关键词】爱心 浇灌 感化 赢得  【中图分类号】G40-0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0-0063-01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逐步迈进全民阅读时代。当下图书馆在针对正常人群开展阅读推广活动的同时,也针对特殊人群展开了阅读推广活动。而所谓的特殊人群,如残障人士、婴幼儿等。以下内容对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含义、图书馆针对特殊人群的阅读推广活动的意义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图书馆针对特殊人群的阅读推广活动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应对措施进行了阐述。  【关
期刊
【摘要】在现在的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的教学提出了明确的教学目标,就是要培养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让学生敢于表达自己,说出自己的想法。本文主要就针对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新课标背景 小学语文 口语交际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0-0086-02  在现在的社会发展中,人们越来越重视与人的交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