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果冻要了孩子命

来源 :大众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2449425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日常生活中,不仅果冻,花生米、笔帽、玩具等,都可能成为堵塞呼吸道的异物,使不懂事的小孩子处于危险之中。这样的悲剧已屡见不鲜:
  几年前,南京市一名10岁的小学生做作业时不慎将塑料铅笔帽“吃”进口中,笔帽滑入气管,孩子顿时憋得喘不过气来,家长急忙“打的”送孩子上医院。在车上,孩子还对第二天的运动会念念不忘,断断续续地问妈妈:“妈妈,我还能参加明天的运动会吗?”妈妈含着泪点头说:“能,肯定能。”听了妈妈的回答,孩子淡淡地一笑。谁想到,这竟是孩子最后的微笑。由于抢救不及时,这孩子带着对生命的渴望离开了人世。
  今年大年“三十”的晚上,当别人家一片欢声笑语,期待着新世纪的钟声敲响的时候,超市收银员王玉华家却乱作一团:刚才还“嘎嘎”笑的宝宝被气球卡住了气管,憋得小脸通红。原来,1岁多的宝宝抱着一个已吹起来的大气球,小嘴对着气球的口嘬着玩,不知怎么气球突然跑了气,一下子吸进了宝宝的气管里。家里人赶快把宝宝送到了医院,可医生还是没能保住宝宝的性命。面对躺在医院一动不动的宝宝的尸体,妈妈王玉华哭得死去活来……
  这些孩子都死于呼吸道异物。呼吸道异物是耳鼻喉科常见的需要紧急抢救、危险性很高的疾病,多发生于儿童,尤以3岁以下幼儿多见。小孩子顽皮和充满好奇的天性,使他们常常会把钮扣、豆粒、花生米及小铁钉之类的东西放入口中,当孩子欢笑、哭闹或跌倒时,很容易将口中的东西呛入气管、支气管内,造成呼吸道异物的发生。同时,3岁以内的幼儿牙齿发育还不够完善,磨牙尚未长好,不能将花生、瓜子、豆粒等食物细细嚼碎,而且幼儿咳嗽反射不健全,咽喉部又较成人狭窄,所以容易将未研碎的食物或嘴中的异物吸入呼吸道。
  呼吸道异物以植物性异物最为多见,如花生米、豆粒、葵瓜子、西瓜子等,这些食物卡在支气管内刺激局部呼吸道黏膜,使呼吸道分泌物增加,浸泡异物使其体积增大,造成不完全堵塞或完全堵塞呼吸道,开始患儿可发生剧烈呛咳,面红耳赤,继而出现呼吸不畅、发憋等症状,严重者可窒息死亡。
  由于异物停留的部位不同,阻塞呼吸的危险程度也有所不同。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可以先了解一下气管和支气管的解剖结构:气管是由弹性透明软骨平滑肌黏膜和结缔组织构成的管腔,向下分叉为左、右主支气管,进入肺后,形成许多分支。由于右主支气管与气管长轴相交角度小,几乎位于气管的延长线上,且右主支气管比左主支气管短、粗,因此呼吸道异物以右侧支气管多见,左侧次之,停在声门(气管的入口)处的异物较少见。但就危险性来说,声门处的异物最为凶险。气管和支气管异物的危险性次之,但无论是哪种呼吸道异物,都需要及时抢救。
  抢救的原则是立即将患儿送医院进行气管异物取出术,越早越好。但如果异物卡进喉咙后,患儿出现剧烈咳嗽、发憋,可试着把患儿头朝下脚朝上倒提,猛拍其后背看能否将异物咳出来。如果此法不见效,患儿出现极度的呼吸困难,此时即使急送医院恐怕也来不及了,所以家长应就地为患儿做气管切开。切开前可先取酒精或白酒在颈部正中和剪刀处消毒(情况十分危急时也可不消毒),让患儿平躺在床上,肩下垫高,头向后仰,但后仰不宜过度,以免加重呼吸困难(若患儿因呼吸困难而不能平躺,
  也可取半坐位)。采用直切口,在胸骨上窝上方沿颈前正中线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暴露并切开气管,取出异物。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报道:智利的一名6岁男孩迪戈在家兴致勃勃地玩着他的圣诞节礼物——玩具小人。他不时将玩具放入口中,咬上几口,算是对“小人”的惩罚。后来一不小心,一个玩具小人从他口里滑进了气管,他的呼吸立刻变得困难起来。父亲戴维见状,一方面打电话给医院叫救护车,一方面根据他过去当义务消防员时学的急救知识,对小迪戈进行抢救。可尽管他使尽了各种方法,也无法将卡在儿子气管中的玩具小人取出来。此时,孩子因缺氧,渐渐失去了知觉,生命垂危。情急之中,戴维从厨房中取来一把菜刀,果断地切开气管,取出了玩具小人,小迪戈开始有了呼吸。这时,救护车赶到,把小迪戈送到了医院。经过抢救,小迪戈终于脱险了。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患儿都能像小迪戈这么幸运。江苏省的一名7岁的小男孩误吞了气泡管,他父亲为了救儿子,拿起剪刀剖开了孩子的喉咙,但在送孩子去医院的途中,孩子已气绝身亡。估计孩子的父亲切开的部位并非卡异物的部位,所以不能改善孩子呼吸困难的症状,或因操作时伤到了孩子的颈部大血管,造成孩子的死亡。异物究竟卡在什么部位只有作气管镜检查才能确定,所以一般来讲,就地做气管切开是比较盲目的,同时还冒着引起并发症及给患儿造成极大痛苦的风险,这只能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对于呼吸道异物,防更重于治。家长平时应教育孩子不要把小玩具、笔帽、橡皮、瓶盖、玻璃球等含在嘴里,孩子吃花生米、豆类、西瓜、果冻食物时,家长要在身旁看着,并提醒孩子把食物嚼碎。幼儿吃鱼时,家长应把鱼刺挑出,以免鱼刺卡住幼儿喉咙。
其他文献
疫苗接种告知制度指的是在疫苗接种前后将注意事项等相关信息详细告知接种者或其家属的一种操作模式,其目的在于减轻接种者对疫苗注射安全性的担心程度,尽可能避免其由于自身行
期刊
医疗意外:现阶段医学的无奈    9岁的晓洋终日呆傻地坐在家中,失控的口水流淌在衣襟上……面对病前儿子活泼可爱的照片,他的父母很难接受这个现实:儿子因天生睾丸长在腹腔,做了分步引睾手术,岂料在第二次手术牵拉精索时发生麻醉意外。手术台上的晓洋呼吸心跳骤停,虽经抢救保住生命,却因大脑缺氧造成脑瘫。  事后,麻醉学界权威们认定这属麻醉意外,但患者家属认为这属于医疗事故。这个医患纠纷一拖数载,给双方都带来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逐步完善,企业的成本意识也有所加强.但成本管理松弛的局面仍未得到根本改变.因此强化企业成本管理.建立成本管理的良性循环机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需求的增强,大家对缺氧和氧疗问题十分感兴趣,经常有人询问“学习和工作紧张时吸氧有用吗?”“健康人需要吸氧吗?”等问题。那么,到底什么样的人需要吸氧?需要吸氧的人应该如何进行氧疗呢?     缺氧对人体有哪些危害    氧气是人体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因此,长期缺氧对人体必然会产生一系列危害,例如:  1.缺氧时体内有氧代谢率降低,无氧酵解加强,机体代谢效率下降。  2.长
沥青中毒事件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中毒控制中心不断接到咨询电话,很多人想了解沥青中毒的危害。  沥青又称柏油,为黑色液体、半固体或固体。按其来源可分为煤焦沥青、石油沥青、页岩沥青和天然沥青。毒性较低,主要对皮肤、黏膜有较强刺激性。沥青及其烟雾中的主要有毒成分有酚类化合物、蒽、萘、吡啶等,大部分是光敏毒物,接触沥青并暴露于日光下可引起光毒性皮炎,呈晒斑型,表现为界限清晰的红斑,常伴
新世纪的第一个暑假,辛苦了一学年的孩子们,假期有什么打算?笔者发现,除了补习班、娱乐场所外,还有一个地方透着火爆:眼镜店。  据观察,京城大街小巷的眼镜店都打出了各种优惠招牌,尤以同仁医院的验光配镜中心人气最旺。设有8家连锁店的同仁验光配镜中心负责人说,这个中心平时每日接待400人次,寒暑假则高达1000人次,年均10万人次,60%以上是中小学生。为了满足学生利用假期验光配镜的需要,工作人员每天提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目的:目的:了解株洲市2002-2011年结核病防治规划的实施情况,分析结核病流行特征及治疗效果。方法:株洲市2002-2011年间全市总人口为38556295人,以株洲市10年间结核病登记管理及相
期刊
夏日的游泳池很热闹,嬉水的人非常多,军校学员小王和小李也在其中.两人都来自水乡,喜爱游泳场,且技术高超.尽情游了几个来回,小王提出比试比试,看谁游得快.小李想自己右肩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