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介绍瑞安市瓯柑栽培技术,包括园地选择、整坪施肥、定植、园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摘等方面内容,以为其推广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瓯柑;栽培技术;浙江瑞安
中图分类号S666.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20-0133-01
瑞安市地处中亚热带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8.2 ℃,年降雨量1 700 mm,无霜期280 d,森林覆盖率达60.5%,非常适合瓯柑主产。瓯柑为芸香科柑桔属植物,在瑞安种植历史悠久,一些古书中均有记载。由于瓯柑具有丰产、耐贮、汁多化渣、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等优点[1-2],特别是具有祛热降火生津之功效,多年来一直受到消费者和农民朋友的喜爱,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2009年瑞安瓯柑栽培面积逾400 hm2,上市面积逾53 hm2;每株产瓯柑100~150 kg。现将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园地选择
宜选择在交通方便、水源充足、海拔600 m以下,坡度在20°以下、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湿润且排水性能好的低山、丘陵地南坡建园[3]。
2整坪施肥
定植前的山地要先行整坪。挖除原有衰老的果树及杂草灌木,整坪应因山就势整等高台坪,修外埂内沟。按定植计划挖定植穴,定植穴规格约80 cm×80 cm×80 cm。挖穴时将表土和心土分别堆放。回填土时可将园中杂草分层压埋入穴中,用表土、土杂肥、农家肥等逐层覆埋。石灰、钙镁磷肥等与其他基肥稍混拌均匀后,同时散施入穴中,心土最后回填,挖穴最好在定植前90 d完成,以待穴内基肥的腐熟、沉实,有利于定植。
3定植
选择苗高大于50 cm,接口上端苗茎粗大于0.8 cm,根系发达,枝梢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瓯柑嫁接苗定植[4]。以春、秋2季种植为宜,春季在2月中下旬至3月上中旬,春芽即將萌发前,气温回升,雨水较多,栽植成活高。秋季在10月上旬至11月中旬,不宜太迟,否则易遭受山区霜冻灾害,影响幼树生长甚至死亡。株行距3 m×3 m,种植密度为900~1 050株/hm2。在果园密闭封行前,利用果园空地套种菜豆、茄果类等短期经济作物,以增加果园收入。
4园间管理
4.1肥水管理
新植树要进行树盘覆盖,并注意浇水抗旱和排水防涝。幼树前3年因根系浅小而弱且发梢次数多,宜薄肥勤施。掌握在春、夏、秋梢抽发前及新梢叶片转绿期间各追肥1次,施肥量视树体大小适量增减,每次株施尿素25~50 g,用稀薄人粪尿或清水搅化后浇施,每株浇液肥10~20 kg,结果树全年施肥3~4次,视树势酌情增减。春梢期、幼果膨大期叶面喷施硼、锌等微肥,以弥补不足。
4.1.1春肥。以春梢为主要结果母枝,春肥在2月下旬开浅沟施,促春梢整齐健壮,以速效肥为主,株施商品有机肥2.0~2.5 kg、尿素250~300 g、三元复合肥250 g,要控制用量,以免春梢生长过旺、夏梢早抽、降低坐果率。
4.1.2夏肥与秋肥。夏肥在5月中旬至6月中旬开浅沟施,以补充春梢萌芽生长、开花、坐果的养分消耗,株施尿素250~300 g、三元复合肥200~500 g、硫酸镁250 g。秋肥在8月上旬施入,株施三元复合肥500~750 g、硫酸钾250 g,以促进果实膨大。
4.1.3采果肥。采果肥在12月中旬开深沟施,以补充结果消耗的大量养分,减少树体落叶,提高花芽分化质量,增强抗冻能力;应以有机肥为主,株施钙镁磷肥500~750 g、三元复合肥200~500 g、50%腐熟人粪肥15~20 kg。随着结果量增大,施肥量要相应增加[5]。
4.2整形修剪
瓯柑幼树整形是培养稳产优产树形的关键,以培养自然开心形为主,在植后2~3年内完成。方法:树苗在40~50 cm处短截定干,待第1次梢整齐长出后选留生长健壮、分枝角度好、方位分布均匀的3~4个枝作为主枝培养,抹除多余梢。留下的梢长到20~25 cm时及时摘心,以促进老熟和萌发二次梢,每个主枝上按此方法选留2~3个枝培养为副主枝,疏除交叉枝、竞争枝、直立徒长枝及病弱枝。同样方法在副主枝上配置侧枝及小枝组。对3~4年树的修剪以控制结果量、继续培养树型及扩大树冠为目的。在开花期和幼果期适当疏删过密枝、弱枝,短截部分长枝,以促发强壮春梢。其间应注意控制中部顶端的强枝,压制顶端优势。成年树修剪以保持树势、维持生长与结果的平衡为目标,以采果后至抽春梢前的冬春修剪为主。主要疏剪树冠内外密生枝,剪除交叉重叠枝、衰弱枝、病虫枯死枝、徒长枝和下垂倒地枝等;适当短截生长较弱的枝组与枝梢,以恢复其生长势。
4.3疏花保果
瓯柑成花容易,花量多,开花期树体养分消耗大,及时疏花对降低营养消耗,提高坐果率很重要。疏花时间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花蕾初期进行,主要剪去过多的花蕾,以减少营养消耗、促发新梢、保持树势。对生长势太强的结果树,可采用控新梢、大中型结果枝组环割、开花前喷硼砂、2/3花谢时喷赤霉素50 mg/L等措施促进保果。对生长势偏弱的结
(下转第136页)
(上接第133页)
果树,开花前喷0.1%磷酸二氢钾、0.1%尿素、0.1%硼砂棍合液,花谢2/3时喷赤霉素50 mg/L,可有效提高坐果率。
5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综合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瑞安市瓯柑病虫害主要有疮痂病、红蜘蛛、潜叶娥等。
5.1加强管理
5.1.1科学肥水管理。以重施有机肥为主,配施复合肥及硼、镁、锌等化肥,保证营养均衡,以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虫害能力[6]。
5.1.2夏秋季抹芽控梢,适时放梢,切断病虫的食物链。冬季加强修剪、深翻、清园工作,改善果园通风透光条件,减少越冬病虫源。
5.2物理防治
利用成虫的趋光性和趋味性,可在果园设置杀虫灯、捕虫板等诱杀成虫。
5.3药剂防治
了解掌握病虫害发生规律,关注病虫害预测报信息,及时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兼治或挑治。春梢萌动2~4 mm和花谢2/3时为疮痂病主要防治时期,药剂可用波尔多液、大生等。3—4月和8—9月以防治柑橘红蜘蛛为主,春季检查叶片,平均每叶有3头即可喷药,药剂可用三唑锡、阿维菌素等。夏梢和秋梢抽发期以防治潜叶蛾为主,每隔10 d喷1次药,药剂可用大功臣、杀灭菊酯等。
6适时采摘
适时采摘是确保瓯柑品质的重要环节。瑞安适宜采收期为11月中下旬至12月上旬。过早采收,果色青,风味差,影响果实品质和贮藏性。采收后,贮藏30~40 d,待风味上佳时销售。因此,采后应及时进行保鲜处理、分级、包装、贮藏,以利于上市。
7 参考文献
[1] 杨小平.温州瓯柑及其产业化发展浅探[J].浙江柑橘,2002,19(3):5-8.
[2] 高志建,吴振旺. 瓯柑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浙江柑橘,2008(1):17-20.
[3] 方祥勇.瓯柑高产栽培技术[J].福建农业,2009(11):21.
[4] 彭迎春.瓯柑丰产优质栽培技术[J].福建果树,2009(3):71-72.
[5] 陈秋夏.温州生态园瓯柑栽培模式探讨[J].浙江亚热带作物通讯,2006,28(2):28-32.
[6] 杨小平.瓯柑无公害生产栽培技术要领[J].浙江柑橘,2004,21(3):14-16.
关键词瓯柑;栽培技术;浙江瑞安
中图分类号S666.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20-0133-01
瑞安市地处中亚热带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8.2 ℃,年降雨量1 700 mm,无霜期280 d,森林覆盖率达60.5%,非常适合瓯柑主产。瓯柑为芸香科柑桔属植物,在瑞安种植历史悠久,一些古书中均有记载。由于瓯柑具有丰产、耐贮、汁多化渣、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等优点[1-2],特别是具有祛热降火生津之功效,多年来一直受到消费者和农民朋友的喜爱,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2009年瑞安瓯柑栽培面积逾400 hm2,上市面积逾53 hm2;每株产瓯柑100~150 kg。现将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园地选择
宜选择在交通方便、水源充足、海拔600 m以下,坡度在20°以下、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湿润且排水性能好的低山、丘陵地南坡建园[3]。
2整坪施肥
定植前的山地要先行整坪。挖除原有衰老的果树及杂草灌木,整坪应因山就势整等高台坪,修外埂内沟。按定植计划挖定植穴,定植穴规格约80 cm×80 cm×80 cm。挖穴时将表土和心土分别堆放。回填土时可将园中杂草分层压埋入穴中,用表土、土杂肥、农家肥等逐层覆埋。石灰、钙镁磷肥等与其他基肥稍混拌均匀后,同时散施入穴中,心土最后回填,挖穴最好在定植前90 d完成,以待穴内基肥的腐熟、沉实,有利于定植。
3定植
选择苗高大于50 cm,接口上端苗茎粗大于0.8 cm,根系发达,枝梢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瓯柑嫁接苗定植[4]。以春、秋2季种植为宜,春季在2月中下旬至3月上中旬,春芽即將萌发前,气温回升,雨水较多,栽植成活高。秋季在10月上旬至11月中旬,不宜太迟,否则易遭受山区霜冻灾害,影响幼树生长甚至死亡。株行距3 m×3 m,种植密度为900~1 050株/hm2。在果园密闭封行前,利用果园空地套种菜豆、茄果类等短期经济作物,以增加果园收入。
4园间管理
4.1肥水管理
新植树要进行树盘覆盖,并注意浇水抗旱和排水防涝。幼树前3年因根系浅小而弱且发梢次数多,宜薄肥勤施。掌握在春、夏、秋梢抽发前及新梢叶片转绿期间各追肥1次,施肥量视树体大小适量增减,每次株施尿素25~50 g,用稀薄人粪尿或清水搅化后浇施,每株浇液肥10~20 kg,结果树全年施肥3~4次,视树势酌情增减。春梢期、幼果膨大期叶面喷施硼、锌等微肥,以弥补不足。
4.1.1春肥。以春梢为主要结果母枝,春肥在2月下旬开浅沟施,促春梢整齐健壮,以速效肥为主,株施商品有机肥2.0~2.5 kg、尿素250~300 g、三元复合肥250 g,要控制用量,以免春梢生长过旺、夏梢早抽、降低坐果率。
4.1.2夏肥与秋肥。夏肥在5月中旬至6月中旬开浅沟施,以补充春梢萌芽生长、开花、坐果的养分消耗,株施尿素250~300 g、三元复合肥200~500 g、硫酸镁250 g。秋肥在8月上旬施入,株施三元复合肥500~750 g、硫酸钾250 g,以促进果实膨大。
4.1.3采果肥。采果肥在12月中旬开深沟施,以补充结果消耗的大量养分,减少树体落叶,提高花芽分化质量,增强抗冻能力;应以有机肥为主,株施钙镁磷肥500~750 g、三元复合肥200~500 g、50%腐熟人粪肥15~20 kg。随着结果量增大,施肥量要相应增加[5]。
4.2整形修剪
瓯柑幼树整形是培养稳产优产树形的关键,以培养自然开心形为主,在植后2~3年内完成。方法:树苗在40~50 cm处短截定干,待第1次梢整齐长出后选留生长健壮、分枝角度好、方位分布均匀的3~4个枝作为主枝培养,抹除多余梢。留下的梢长到20~25 cm时及时摘心,以促进老熟和萌发二次梢,每个主枝上按此方法选留2~3个枝培养为副主枝,疏除交叉枝、竞争枝、直立徒长枝及病弱枝。同样方法在副主枝上配置侧枝及小枝组。对3~4年树的修剪以控制结果量、继续培养树型及扩大树冠为目的。在开花期和幼果期适当疏删过密枝、弱枝,短截部分长枝,以促发强壮春梢。其间应注意控制中部顶端的强枝,压制顶端优势。成年树修剪以保持树势、维持生长与结果的平衡为目标,以采果后至抽春梢前的冬春修剪为主。主要疏剪树冠内外密生枝,剪除交叉重叠枝、衰弱枝、病虫枯死枝、徒长枝和下垂倒地枝等;适当短截生长较弱的枝组与枝梢,以恢复其生长势。
4.3疏花保果
瓯柑成花容易,花量多,开花期树体养分消耗大,及时疏花对降低营养消耗,提高坐果率很重要。疏花时间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花蕾初期进行,主要剪去过多的花蕾,以减少营养消耗、促发新梢、保持树势。对生长势太强的结果树,可采用控新梢、大中型结果枝组环割、开花前喷硼砂、2/3花谢时喷赤霉素50 mg/L等措施促进保果。对生长势偏弱的结
(下转第136页)
(上接第133页)
果树,开花前喷0.1%磷酸二氢钾、0.1%尿素、0.1%硼砂棍合液,花谢2/3时喷赤霉素50 mg/L,可有效提高坐果率。
5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综合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瑞安市瓯柑病虫害主要有疮痂病、红蜘蛛、潜叶娥等。
5.1加强管理
5.1.1科学肥水管理。以重施有机肥为主,配施复合肥及硼、镁、锌等化肥,保证营养均衡,以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虫害能力[6]。
5.1.2夏秋季抹芽控梢,适时放梢,切断病虫的食物链。冬季加强修剪、深翻、清园工作,改善果园通风透光条件,减少越冬病虫源。
5.2物理防治
利用成虫的趋光性和趋味性,可在果园设置杀虫灯、捕虫板等诱杀成虫。
5.3药剂防治
了解掌握病虫害发生规律,关注病虫害预测报信息,及时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兼治或挑治。春梢萌动2~4 mm和花谢2/3时为疮痂病主要防治时期,药剂可用波尔多液、大生等。3—4月和8—9月以防治柑橘红蜘蛛为主,春季检查叶片,平均每叶有3头即可喷药,药剂可用三唑锡、阿维菌素等。夏梢和秋梢抽发期以防治潜叶蛾为主,每隔10 d喷1次药,药剂可用大功臣、杀灭菊酯等。
6适时采摘
适时采摘是确保瓯柑品质的重要环节。瑞安适宜采收期为11月中下旬至12月上旬。过早采收,果色青,风味差,影响果实品质和贮藏性。采收后,贮藏30~40 d,待风味上佳时销售。因此,采后应及时进行保鲜处理、分级、包装、贮藏,以利于上市。
7 参考文献
[1] 杨小平.温州瓯柑及其产业化发展浅探[J].浙江柑橘,2002,19(3):5-8.
[2] 高志建,吴振旺. 瓯柑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浙江柑橘,2008(1):17-20.
[3] 方祥勇.瓯柑高产栽培技术[J].福建农业,2009(11):21.
[4] 彭迎春.瓯柑丰产优质栽培技术[J].福建果树,2009(3):71-72.
[5] 陈秋夏.温州生态园瓯柑栽培模式探讨[J].浙江亚热带作物通讯,2006,28(2):28-32.
[6] 杨小平.瓯柑无公害生产栽培技术要领[J].浙江柑橘,2004,21(3):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