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理念下的初中音乐教学策略研究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C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以“审美感知”为核心的教育理念成为了开展初中音乐教学的着眼点,基于音乐审美能力培养的初中音乐教学成为了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初中阶段是学生个性形成和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初中音乐教育改革充分抓住了义务教育的阶段目标,全面响应新时代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新要求。本文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教学理念,把握新课标下的初中音乐教学内涵,立足当前音乐教学现状,探索性的提出初中音乐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音乐;美育;核心素养
  著名音乐家贝多芬曾说:“没有一条规律不可为获致‘更美’的效果起计而破坏。音乐当使人类的精神爆出火花。”音乐是人类文化的重要形态和载体,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人文学科的重要领域,初中音乐课在美育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促进了学生审美感知能力和文化理解能力的提升。“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教学理念是对初中音乐核心素养的切实响应,进一步发挥了音乐课程在美育中的重要作用。
  一、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建立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
  “教”是“学”的前提,“学”是“教”的基础,只有做好“教”与“学”之间的平衡,才能更好的开展初中音乐教学。基于“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初中音乐教学,要通过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更加主动的进行音乐的情感体验,从而建立更加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
  (一)丰富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在初中音乐的学习兴趣,需要教师进一步丰富教学的方法,加强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的引导,让学生喜爱课堂、融入课堂。例如,在进行珠江巡游配奏的乐曲《迎宾曲》时,便可以利用提问法来进行课程导入,让学生们想一想有哪些诗词语句是表示欢迎朋友到访的,学生们会动脑思考这样的诗句,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时老师再进一步提问,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心境呢?学生就会进一步去思考、感受,这其中所蕴含的情感,从而,顺其自然的引入课程主题,进行课程教学。”
  (二)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动地位,适时进行教学互动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做好与学生的互动是进行音乐教学的重要前提。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学,要突出学生的情感体验,做好情感的启发与互动,让学生的自我体验与艺术审美表现相互融合。
  (三)注重与生活经验的结合,加强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音乐是人们抒发情感、表现情感、寄托情感的艺术。在初中音乐审美情感的培养过程中,要注重音乐教学与生活经验的结合,加强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例如,第16届亚运会会歌《重逢》,是通过全网网民和专家投票最高而被最终确定,歌曲从作词、作曲无不体现了亚洲同胞情同手足的情感。这首歌曲同学们在生活并不陌生,它的创作背景也来源于广州人身边的盛会,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与音乐的紧密联系。
  二、遵循听觉艺术感知规律,突出初中音乐学科的特点
  (一)在音乐倾听的过程中进行思考
  时代的进步促进了音乐接触渠道的拓展,但是听觉艺术的首要地位不应该被动摇。在课堂教学中,要辨别课程音乐的特点,恰当的选择音乐展现的方式,如果音乐本身更适宜采用纯听的方式,而且这样的方式更能激發学生的兴趣,那么完全没有必要通过其他方式来实现音乐的展示。
  (二)在音乐听赏中进行学习
  音乐听赏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途径,以学生为主题的音乐课堂教学,要突出利用不同的听赏形式来提高学生对于歌曲的把握,提高学生课堂学习过程中的愉快体验,给学生以完整的音乐体验。要建立“体验-模仿-探究-合作-综合”完整的音乐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系统的进行听赏联系,培育音乐审美能力。
  三、兼顾考虑学生审美角度,注重音乐教学各领域的衔接
  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离不开其综合能力的提升,兼顾考虑学生审美角度,注重音乐教学各领域的衔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和音乐综合能力,符合当前初中阶段音乐教育的方向和要求。当今时代,学生的审美呈现了多元化特点,将学生喜闻乐见的音乐形式和文化理解方式融入初中音乐教学,能够有效促进美育实施效果,提升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
  (一)将音乐创编与初中音乐教学相结合
  音乐创编是一种创造性的音乐行为,也是学生们比较喜欢的一种音乐体验方式之一。在音乐的再加工基础上,学生们可以体会到创作歌曲的乐趣,也可以夯实音乐学习的基础,让学生由“感受美”、“体验美”向“创造美”升华,实现审美能力的自然提升。
  (二)将文化意识塑造与音乐课堂教学相结合
  文化意识塑造与音乐审美能力提升有互相促进的作用,围绕提升文化底蕴、树立文化意识这一目标,教师可以采用“思维导图”的教学模式,设置课堂教学情景导入环节,创建教学情景,通过“感知、預测、获取、分析、概括、比较、评价、创新等思维活动,构建结构化知识”。任何音乐作品的诞生都是基于音乐家的生活经历,因此,音乐教学不应只是对于音乐知识的灌输,而应将作品置于文化理解之下,引领他们理解世界音乐文化的多样性。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导入中,要让学生感受到我们文化自信、民族自信,从而建立民族文化意识。
  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升音乐教学的开放性
  信息时代为音乐教学提供了更多新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能够促进课堂活力,营造更加贴合教学主题的教学氛围。教师要利用好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为音乐教学提供更多可能。以《平湖秋月》一课为例,这首曲子出自描绘了月夜西湖的美景,借景抒情、格调清新,广泛的流传在粤剧音乐中。作为广东抒情曲调的代表,这首曲子旋律明媚流畅,音调婉转,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美景的深切热爱。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体会这种音乐画面与情感,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视频播放与曲调相宜的画面,让大自然的好风光与轻柔秀美的曲调合二为一,使学生在“听”与“视”的过程中“怡情、增智”,实现教学目标。
  结束语
  综上所述,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初中音乐教学要注重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遵循听觉艺术感知规律、注重音乐教学各领域的衔接以及对于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不断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而真正实现音乐美育的教学目标。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幼儿园教学需要注重信息技术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区别与联系,为此教师要做好积极准备,注重信息技术教学与传统教学相联系,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幼儿教学中的运用效果。本文阐述了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运用的重要性,对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实际运用进行了论述分析。  关键词:信息技术 幼儿园 教学活动 重要性 实际运用  随着教育的现代化和教学改革的日益深入,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得到越
期刊
摘要:高中物理学科教学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担负着重要的任务,物理实验学科的特点,重点培养学生文化基础中的科学精神,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和自主发展中的学会学习,乐学善学、勤于反思等。物理教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高效课堂的着力点在哪里?要注意什么?  关键词:物理 高效课堂 小组学习  一、高中物理学科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
期刊
叶圣陶老先生说:“写任何东西决定于认识和经验,有什么样的认识和经验,才能写出什么样的东西来,反之,没有表达认识的东西,同样也写不出好作文。”对于小学生来说,写作文难,那难在何处呢?叶圣陶先生在论写作教学中精辟的指出:“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如同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那么,教师要怎么引导学生写好作文呢?我认为,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丰富积累,注重引导  标准
期刊
摘要:艺术作为视觉艺术的重要方面,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在美术学习中,能够逐步建立或者基本具备艺术感觉的儿童,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然而,由于目前农村小学艺术教育的局限性,农村小学学生的美术还有待提高,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应转变教育
期刊
一、音乐在幼儿成长过程中的作用。  幼儿的成长离不开音乐,音乐有提高幼儿记忆力、集中注意、激发想象力、发展语言能力,促进幼儿智慧发展益智的功能;适宜的音乐能够引导幼儿往作品的意境中走去,能给予幼儿美的享受,欣赏音乐本身就是一种审美的过程;幼儿音乐教育是人一生中最早的音乐教育,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以通过音乐教育给幼儿美的熏陶,开启幼儿的潜能之窗,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音乐也是
期刊
今年,我到祥云县祥城镇存德小学支教,并当一年级的班主任。存德小学是一所山区寄宿制学校,因为这里的村子大部分离学校比较远,所以一年级至六年级的学生大部分都是住校生。一般情况下他们星期天下午到学校,直到星期五下午放学后才可以回家。由于一年级学生年龄小,每周离家时间长,所以学生在学校里会特别想念爸爸妈妈及家人,他们会特别想回家。有时为了向老师请假回家,他们会想出许多请假的借口。如晚上睡到半夜会哭泣,说梦
期刊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一种积极而活跃的非智力因素,是一种积极的认知心理倾向,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对阅读对象是否感兴趣,直接决定着学生的阅读动机与学习,直接关系到学生阅读活动的开展。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以兴趣为先导,要加强教学环节的设计,激起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与强烈的阅读动机,这样学生才能充分调动知识储备与生活阅历,才能形成更多富有个性化的见解。在阅读教学中我
期刊
孟子曾说:“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他认为音乐比说理更能对人产生深刻的影响。而大部分孩子学习音乐的基本方式是在音乐课堂上,所以作为一线的音乐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落实和对音乐教材整合就显得尤为重要。她不仅要具有敏锐的思想、开阔的视野、通畅的信息、较高的学识,更应有新的教学观念,对教材教法灵活掌握、运用。  人音版新教材在内容编排上体现了新課程理念和新课改的意图,突出单元主题,图文并茂,较多地运用了
期刊
《3-6岁儿童发展指南》中提出: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而民间传统游戏中往往蕴含着较为丰富的教育知识,成为当前幼儿园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教育资源,其与五大领域的有机结合,促使幼儿在轻松、愉悦地体验中获得经验的提升。具有浓郁民族特色、运动氛围热烈欢快、富有节奏感
期刊
合唱,是一门具有很强的人文性与社会功能性的高层次的群体艺术,能调剂人的情绪,净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美国及一些西方国家甚至认为合唱是音乐教育的一项原则,是音乐艺术教育核心,是信息知识的源泉,合唱的过程不仅是学生掌握音乐知识、技能技巧的过程,更是培养学生道德、情操品质、素质的过程。  《音乐课程标准》提出,小学中高段3~6年级学生要“能够对指挥动作及前奏做出恰当的反应。能够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