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大豆播期衔接对间作大豆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来源 :华北农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wk1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完善玉米/大豆间作的播期衔接技术,在西南地区寻求合适的玉米、大豆播期。试验在田间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以玉米/大豆间作模式下3个玉米播期:早播(A1:5月15日)、中播(A2:5月30日)、晚播(A3:6月14日)与3个大豆播期:早播(B1:5月30日)、中播(B2:6月14日)、晚播(B3:6月29日)为对象,研究不同玉米、大豆播期对大豆的干物质积累、器官分配比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开花后作物生长率、单株干物质积累量、荚果分配率和产量均在玉米中播时最高,开花后作物生长率较玉米晚播时高出33.2%;在R4、R6生育时期,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和大豆荚果分配比率分别比玉米晚播时高32.4%,17.9%和26.3%,23.9%;大豆产量较玉米晚播时高75.7%。玉米中播时衔接不同播期的大豆,其单株干物质积累量、荚果分配比率和产量均在大豆早播时最高,在R4、R6生育时期,大豆单株干物质积累量与荚果分配比率比大豆晚播时分别高195.4%,58.5%和33.9%,26.7%;大豆产量较大豆晚播时高出128.7%。在玉米/大豆间作下,玉米中播(5月30日)间作大豆早播(5月30日),即玉米大豆同时播种时,可提高大豆开花后作物生长率,增加单株干物质累积量、籽粒分配率和产量。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促释型镁肥的养分释放特性、肥效及其作用机理。【方法】采用连续抽提、盆栽试验和X射线粉末衍射仪分别测定镁肥的水溶性镁释放量、番茄果实重量与生物量、镁肥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数学课 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
从相位截断误差序列本身的特性,采用三角函数小角近似法,结合时域采样、频域采样和调制等相关理论,推导了相位截断杂散的数目,幅值和位置分布的数学表达式。提出了计算直接数字频
基于线性调频(LFM)信号产生的多相编码信号(Frank码、P1、P2、P3、P4码)由于具有较好的脉冲压缩特性而在低截获概率(LPI)雷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利用这类多相编码信号具有与线性调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中,对于小学生数学教学的要求不断提高,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将数学 知识有效应用于生活的意识和能力。为此,小学数学教学中,
历史认识主体研究是新时期中国历史认识论研究的突破点,也是历史认识论研究的重点、核心所在。在新时期以来30年的历史认识主体研究中,历史学者们对这一研究之兴起的内缘、外缘
期刊
【目的】本文研究了信号分子一氧化氮(NO)和过氧化氢(H202)对水稻细胞过敏反应(HR)的诱导作用。【方法】用澳酚兰染色法定量检测这两种信号分子单独或协同诱导作用下水稻细胞的HR。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一些新媒介的产生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比如微信、微博等,在为人们带来巨大便利 的同时,也标志着“微时代”的到来。在“微时代”环境中,
为探明土壤结构改良与保墒耕作措施对小麦、玉米周年水分利用的作用机制。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常规耕作、秸秆还田、保水剂、有机肥、免耕、深松、深松+秸秆覆盖等措施对小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