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翻转课堂微视频制作

来源 :教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styh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转课堂的学习视频因其短小精悍,又被称为“微视频”。它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资源。翻转课堂之前,教学视频的主要作用是为上课教师提供教学资源。翻转课堂实施之后,教师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课程开发者,学生需要什么样的视频,教师就开发制作什么样的视频。怎样制作优质微视频?
  一、微视频制作的原则
  1.逻辑性原则
  这是指学习视频中教师讲课思路必须非常清晰。视频是学生自主学习最主要的学习资源,如果教师讲课逻辑混乱,思路不清,画面内容和语言讲解互相干扰,势必会影响学生的自学兴趣和自主学习的效果。
  2.科学性原则
  这是指教师讲课内容符合科学性,没有错误的地方。作为翻转课堂的学习资源,视频显示了教师对学习内容的理解程度,必须保证其正确无误,否则会导致学生学习困难,甚至误导学生。
  3.高效性原则
  这是指学生通过视频学习能较好地理解课程内容,能较好地完成自主学习的任务。其高效性主要表现在重点突出、动态呈现两方面。重点突出就是对学习内容分块明确,让学生对学习重点心中有数。动态呈现是指视频中画面信息的出现要通过动态呈现的方式来完成。动态的物体总是比静态的物体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在视频中不能出现长时间的静止画面,否则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4.趣味性原则
  这是指视频内容有趣生动,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进行视频学习时,如果没有其他人在旁边监督就容易产生懈怠心理。因此要重视视频讲解的生动有趣,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比如,教师语言幽默风趣、使用道具新奇独特等都可以增强视频的趣味性。
  二、微视频制作的一般步骤
  制作视频一般有下列步骤:前期准备→录制视频→检查修改→上传视频。
  1.前期准备
  主要包括明确目标、划分模块、规划内容、制作脚本。
  明确目标就是分析教材内容,确定单位课时的教学目标。它是视频制作的核心,整个视频的内容就是要落实教学目标。
  划分模块就是将整个微视频按照内在的逻辑结构划分为几个模块。组建模块是关于视频制作的结构化思考,可以帮助教师从整体上把握视频制作。
  规划内容就是明确在视频中如何处理每个模块的内容以促进学生更好地自主学习。它是对模块内容更细致的思考。
  制作脚本就是对视频的各个画面进行设计,是规划内容的更细致化。不同的录制方法制作脚本时需要考虑的重点也不同。比如用数位板录制微视频,需要一个类似于板书设计的版面设计;用PPT录制微视频需要考虑每一个页面及其搭配的讲解词等。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采用组合式,将各种录制方法混合在一起,以达到最优化的效果。
  2.录制视频
  按照脚本可以逐步录制视频。这是视频制作中最费事且最费力的一步,对教师的计算机水平要求比较高。
  3.检查修改
  视频录制完成之后,回头再来审视,总是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因此,为了保证学生看到的视频是教师讲课的最好水平,就有必要对视频进行修改。可以从这些方面思考修改的思路,比如:视频是否能一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视频中呈现的画面是否和配音同步;有无和讲课内容无关的画面等。
  4.上传视频
  将修改好的视频上传至学生学习平台。
  三、微视频制作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
  1.Camtasia Studio软件崩溃的问题
  这是录制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可以先用Camtasia Studio录制屏幕压制视频,再将该视频用EDIUS软件与其他视频拼接成一个完整的视频。如果用Camtasia Studio压制的视频很大(超过200MB)而不方便下载,这时可以用软件“格式工厂”进行压缩。
  2.视频时间过长的问题
  笔者在访谈中向学生调查:你认为视频时间多长比较合适?大多数学生认为10分钟左右的视频比较合适,超过15分钟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如果不对视频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而是一股脑地在视频上事无巨细地讲解全部知识点,那么视频时间就会过长,学生观看视频的兴趣将大打折扣。
  3.吸引学生观看兴趣的问题
  视频风格和教师个人的讲课风格非常相似,但是视频是学生用来自主学习的,如果不够有趣生动,就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笔者在访谈中向学生询问喜欢看视频的原因,学生提到这些原因:重点突出且容易懂、图片丰富、动画有趣。征询视频制作的建议,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提到希望老师的讲解再有趣、再生动些 。为了制作对学生有吸引力的视频,教师要进入一对一的讲解状态,就像给学生进行个别辅导那样亲切自然。讲解语言要注意文采,如果有需要可以向语文老师请教讲解稿的撰写。教师语言可以幽默一些,适当地打比方、类比、打趣等。课件中插入丰富的图片与有趣的动画,尽可能地引发学生的互动,如通过设问先引发学生思考后再讲解,学生先尝试解题后再讲解等。
  4.视频画面美观的问题
  视频内容美观和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观看兴趣。为了营造美观的画面,在制作PPT时,要注意色彩搭配、画面各部分比例要协调、字体选择要适当等。这样的微视频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给学生美的享受。
  (作者单位:江苏省溧阳市第二中学)
其他文献
马卡连柯说:"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效果就可能相差二十倍。"可见,教师的艺术语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提高教学的效率。显然,高明的语
根据数据结构课程的特点,从实践的角度出发,探讨“数据结构”教学的一些方法和体会。
摘 要:初中信息技术课中包含的高操作性决定了它的教学必须在电脑教室进行,这种特定的教学环境、教学任务以及目前学生之间计算机水平的巨大差异,导致了教学方法的不同,它具有进度上的“异步”、学习过程的“交互”、学习方法上的“协作”和教学内容及教学结果评价上的“开放”等特点。克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树立自己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正确对待游戏的诱惑,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我们每个信息技术教师的
摘要:本文从阐述“异质型合作小组”的“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组内合作、组间竞争”原则和具体操作细则出发,阐述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对后进生学习动力提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该模式因其独特的小组成员组成、组员分工以及独特的评价方式,让后进生体验到自身的个人价值和成就感,提升了后进生在小组中的地位,激发了后进生的学习潜能。同时,这种学习模式还能满足学生自我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放大等心理需要,从而形成了后进生积极学习
总结BP网络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情况,针对岩土工程的特殊性讨论用BP网络解决岩土工程问题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一、做足课前准备工作  良好的开始意味着一半的胜利,高中化学教学亦是如此。化学教师应在课堂开始前把课堂中需要讲解的教材内容、问题都准备好,从而使学生能够进入乐趣无穷的化学学习中。尤其是在多媒体教学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的新时期,教师应抓住这一机遇,发挥这一教学方式的优势,积极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例如在讲解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内容时,课堂开始前,教师需要大致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如果学生已经熟记了金属活
职业教育是“育人”,不仅要传授学生专业知识和训练学生职业能力,还要把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职业素养作为重要任务,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健康个性,使其成为“负责任的公民”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传统的师道尊严的师生关系被打破。现代师生关系冲突不断,甚至愈演愈烈,这成为了现代师生关系发展亟须关注的一个新问题。师生关系的冲突本质上是一种权利关系的冲突。在现代新教育理念的大背景下,师生间的权利关系更多关注在法律框架下的发展,而掩盖了伦理道德视角下的师生权利。伦理道德的缺失使得师生权利关系更加容易产生冲突。所以,必须要从伦理视域深刻认识现代师生关系之间的冲突问题。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