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直播与综艺节目融合的新突破

来源 :新媒体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bao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作为《朗读者》第三季正式节目的“前奏曲”,《朗读者》在北京、武汉、厦门三地同步启动连续72小时的全媒体直播活动“一平方米”,这是我国首次实现慢直播与综艺节目的融合。文章在挖掘慢直播新功能的同时,分析“一平方米”节目基于慢直播的仪式互动与情感互联。
  关键词 慢直播;《朗读者》;“一平方米”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1)04-0116-03

1 慢直播——媒体融合发展的产物


  1.1 国内慢直播现状
  慢直播作为一种媒介传播形态,并非新鲜事物。我国首次尝试慢直播是在2013年央视网上线的iPanda熊猫频道,全天候记录大熊猫的日常生活。随着技术的更迭和人们日益增长的视听需求,2020年1月央视频推出的《疫情24小时》慢直播一下成为现象级爆款节目,这是慢直播首次在大众视野发挥巨大影响力,由此人们也意识到,慢直播的传播力不容小觑。目前国内主要将慢直播应用在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如武汉“二神山”医院建造、北斗三号卫星发射)、休闲“云观光”(如观赏中国首个鸟类湿地、云游珠穆朗玛峰)以及陪伴需求的记录(如iPanda熊猫频道)。
  1.2 节目传播技术与平台的升级
  “一平方米”在以往“5G+4K/8K+AI”战略布局的基础上将传统制播流程和新媒体技术进行融合。节目全程稳定推送多视角传播信号,“连接”与“拍摄”双线并走,“播”“剪”同时进行,即时输出精彩瞬间。用户基于高速率和低延时真正体验到虚拟现实技术带来的全息景象。保罗·莱文森认为媒介进化是一个动态持续的过程,技术使得媒介更加满足人类需求,最终与社会环境达成一致。“一平方米”线上线下融合传播,通过大小屏联动,不仅实现了节目向融媒体产品的升级,也成功持续引爆优质内容传播能量。

2 发掘慢直播新功能


  慢直播作为直播的一种形式,主要有三方面特点:首先,内容原生态。慢直播依靠摄像机即拍即播;其次,用户可以最大限度进行自主思考。受众通过聚焦同一视点实现认知共享并产生认同感;再者,慢直播具有很强的自我阐释能力。慢直播的“慢”不能单从持续时间长这一角度理解,更体现在展现内容的节奏上,对视频内容进行解释的方式和能力是电视与网络视频的区别之一[1]。也不同于以往电视媒体即时简要的报道特点,慢直播在其直播过程中就包含事件始末因果,观众自主观看,无需进一步解释说明。基于上述特点,慢直播从“出现”到“出圈”在节目功能方面局限于休闲审美、社交记录、重大事件报道,而这次“一平方米”直播活动对其功能有了新的拓展和尝试。
  2.1 素材收集
  素材的收集和筛选直接关系到节目播出内容和深度,尤其对于文化类综艺节目,需要从海量素材中寻找最切题最能引发共鸣的内容录制播出,但这并不代表未播出内容没有价值。若让素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就要拓宽思路,不把素材拘泥于有限的节目中,而是把素材收录过程完完整整的呈现给观众。董卿坦言自己遗憾于没能给那些热爱生活、渴望朗读的人提供情感充分释放的空间。正式节目播出所选用的素材毕竟是有局限性的,而收集素材的过程是共情的,观众是朗读者,朗读者亦是观众,这场朗读盛会正因平等接近性满足了观众和朗读者们的心理和情感需求。朗读者参与线下朗读活动对于“一平方米”节目来说是节目主体内容,对于《朗读者》第三季来说则是预告,要对其进行再筛选再利用。在此次慢直播活动中,无论是朗读者的身份还是朗读的文本主题都没有明确限定和方向,没有片面地完善规则其实就是让节目内容更加多元化,为素材多样性提供前提,引发更多受众的共鸣。
  2.2 宣传推广
  比起以往各节目组通过宣传片或利用明星流量推广节目的惯用思维,“一平方米”真正做到了从一开始就和百姓市民零距离。这场慢直播活动另辟蹊径,在没有明星大V们转发扩流的情况下,凭借亲民的形式以及前兩季节目打下的品牌基础,成功打响《朗读者》第三季的第一枪。互联网时代,社交媒体在互动性、仪式感和体验感等多方面都超越了传统媒体,成为话题发酵的最佳平台。群众通过社交平台设置话题,放大节目的亮点、加强节目关注度、延长节目的热度。与此同时节目内容引爆式传播不仅能提升现有用户的忠诚度,也可吸引新用户,将网络平台上的潜在观众转化为节目粉丝,使受众群体形成以节目为核心的稳定圈子,由此促成收视率和关注度的良性循环,进一步促进节目的宣传推广。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电视节目是为大众服务的节目,理应以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为宗旨[2]。“一平方米”真正做到为百姓提供分享的平台。与其说“一平方米”是一场线下宣传活动,其实它更像是一期完整的、持续时间更长、容量更大的节目。受众基于慢直播对朗读者随时随地进行“围观”,由此加强其存在感与参与感,进而扩大节目的传播效应。

3 新颖独特的传播形式


  3.1 朗读亭给予仪式感
  所谓仪式感,是人们从日常琐碎生活中抽离出来释放情感的契机,依赖于某种形式并赋予某种意义。“一平方米”巧妙地完成了荧屏与生活的交替转换,朗读亭将朗读者与外界喧嚣暂时隔离,朗读者把这一精心营造的文化“场”视为最基本最原生的情感酝酿环境。朗读亭将有限的节目舞台无限延伸到各个角落,不仅实现了节目传播范围的拓展,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了解文学、释放情感的平台,在提升节目影响力及用户黏性之余,更重要的是诠释了“人人都是朗读者”的理念。
  作为一场传播活动,“一平方米”将所有参与节目的用户聚集起来构建出一个秩序井然的仪式空间,朗读者与观众通过朗读亭获得了意见的平等分享与交流,所有参与者都获得了对自身社会角色的觉醒,从这一角度分析正好与美国传播学者詹姆斯·凯瑞提出的“传播仪式观”概念契合。在更加注重用户介入的基础上,“一平方米”将人们的精神生活与社会关系仪式化连接,激发集体感知与认同。   3.2 三地连线跨越时空
  “一平方米”节目依托新媒体技术打破时空界限将北京、武汉和厦门三地连接,并通过慢直播这一传播形式将节目内容时时传输给受众。“一平方米”在保持《朗读者》固有主流文艺范的同时,将素材收集过程用媒介融合思维第一时间传递给受众,借助多种媒体有机整合,在收录过程中有效拓宽节目的影响半径,产生更大的社会效应。
  “一平方米”依然延续《朗读者》前两季“朗读+访谈+轻解析”的节目形态。以往类似模式的节目大多习惯于呆板说教,用标签美化嘉宾,常会出现将个人某领域成就与人格全面发展等价的现象。不同的是,本次慢直播里主持人董卿换上便装素颜出镜,在古朴的朗读亭前与朗读者们一起坐在台阶上畅聊闲谈,这种平等亲切的交流和朗读者自由表达的空间成功俘获亿万受众的心。“一平方米”作为纽带缔结时空两端并延伸抽象关系:一方面,作品内容在朗读者地深情表达下重新焕发生命力,观众作为用户参与其中;另一方面,朗读对社会与情感的延伸深化了节目的存在意义。
  3.3 传播形成互动闭环
  随着电子媒介逐渐占据生活重要地位,梅罗维茨意识到人际交往和媒介效果融合的重要性,于是在麦克卢汉和戈夫曼理论的基础上侧重对情景的拓展,认为不同于印刷媒介,电子媒介更倾向于对不同社会情景的融合。由于社会场景的多样性,人们的角色在不断变换,慢直播作为新媒体时代典型的电子媒介,突破了人际传播的时空界限,实现了对原本分散的诸多场景和社会角色的融合。传统电视节目难以克服主客二元对立的传播逻辑,传播媒介为了确保赢得更高的收视率就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对直播内容进行引导式“编码”。而此次“一平方米”慢直播打破二元单向传播逻辑,具体来说主持人、传播主体和传播受体间形成“三足鼎立”态势。主持人和朗读者直接互动和观众间接参与节目讨论反馈都是双向互动的体现,又因慢直播媒介将三者连接形成一个互动闭环,从而促进了共享语境下的信息和身份认同。慢直播天生就具有使受众的关注点聚焦在共同对象或活动上的特性[3]。受众在共同关注的焦点下实现认知过程的共享。这种认知共享和互动建立在受众对朗读者朗读内容的认知上。慢直播搭载多种新技术让宅家的网民实现了人体的延伸,沉浸式互动满足了受众对朗读活动的参与感,增强节目的互动性。

4 情感叠加的共鸣与升华


  “一平方米”打破了舞台空间的限制,借助朗读亭、对话、视听语言等多种艺术元素来感染观众,表现大千世界的万般景象,承载起宣传引导和审美指向的社会功能。多元化的节目形式消除了观众的疲劳感,调动了参与热情,使观众对朗读者和作品均有了更深的理解和体悟。受众的分享欲和对作品的解读热情被触发并利用慢直播突破平台与圈层的壁垒,从而点燃全民朗读热潮。
  中国传媒大学学者曾祥敏、刘日亮指出移动互联时代“慢直播除了传递信息、满足用户的视觉美感需要之外,最重要的是提供了一种陪伴式社交”[4],这里的陪伴一是指慢直播作为一种形式允许观众随时随地观看直播,对注意力要求并不高;二是朗读者所讲内容可以与受众形成情感共鸣,这时陪伴从时间过渡到心理,激发“共同体”的深层次认同。在“一平方米”慢直播中,“共同体”真实身份极为相似,甚至可以看成是同一群体,而其分界线就是朗读亭:亭内朗读者,亭外受众群。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朗读者中有一些社会关注度较高的素人,他们的朗读和主持人与他们的交流都进一步加深了情感互动。许多人把“秋天的第一次流淚”献给了董卿和陶勇医生的对话。与董卿和陶勇医生的相关话题也登上微博热搜,阅读量超过两亿。在人际关系网中,情绪的唤起与共振是网络传播的重要动力之一。在弘扬主流价值观的活动中,共同体引起了社会各界极大的情感共振,凝聚出强烈的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从这个角度来看,文化类的慢直播本质上更注重受众身份的集体认同,是一种强化情感归属和主流价值的媒介事件。《朗读者》秉承内容为王、以情动人的理念,搭配慢直播强烈的真实性和自我阐释能力,直接带入受众,使他们成为事件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二者如此结合成功实现情感的共鸣与升华,有极强的情感可塑性。正式节目还未播出就在主流媒体舆论场形成了广泛讨论,二次传播、二次创作也进一步延展了节目的生命力。

5 慢直播与“一平方米”融合的必要性与适时性


  “一平方米”在央视新闻客户端、腾讯视频、B站等各个平台播出。这个首次将慢直播应用到综艺节目中的活动,累计在线观看人数破千万,相关短视频播放量突破六千万,节目微博话题阅读量达八亿,可见其传播影响力之大。“一平方米”作为《朗读者》收集素材和线下宣传的途径,打开了慢直播新功能的大门。慢直播通过最简单的方式向大众呈现出朗读者内心深处的情愫。《朗读者》节目本身是慢节奏的,给人娓娓道来的感觉,正因如此被人们称为“综艺节目的一股清流”,是稀缺但有价值的节目,慢直播又刚好符合节目主体节奏,二者相配相融,将节目特色放大。
  近年来,我国电视综艺节目数量井喷式增长,各类型节目层出不穷。《朗读者》和“一平方米”则是文化内涵和现实生活的完美结合,慢直播作为报道传播手段,运用得恰到好处,锦上添花。随着受众对精神文化需求愈发突出,综艺节目逐渐背负起构筑精神食粮的重担,从此次慢直播成功渗入“一平方米”的角度来看,新媒体技术成熟背后是对人们渴求深度参与节目的满足。要探索电视与观众共振的平衡点、要追上受众需求、要适应传媒格局和舆论生态,综艺节目内容和形式创新刻不容缓。

6 结语


  “一平方米”打开了慢直播在综艺节目领域的先河,到目前为止,慢直播在我国已经成功实现与新闻、综艺两大类型节目的融合,未来慢直播可以尝试将各类型节目和场景作为切入点,结合时下热门主题打造更多“慢直播+”栏目。与此同时我们也应时刻保持清醒,不断对慢直播的属性加以总结,防止其向过度娱乐化方向发展。要在不断融合新技术向更宽领域拓展的同时,还应与快直播相结合,实现多样态的优势互补,共同构建网络直播新生态。
  参考文献
  [1]腾讯传媒全媒派.美联社移动直播大旗已立!就是要做和电视相反的事情![EB/OL].(2016-01-30)[2020-11-24].https://news.qq.com/original/quanmeipai/ ap.html.
  [2]“四个坚持”,习近平对文艺创作、学术研究提出新要求[EB/OL].(2019-03-05)[2020-11-24].http://www. china.com.cn/lianghui/news/2019-03/05/c.
  [3]邵的湾.慢直播:未来网络直播的生力军[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0(8):63-66.
  [4]曾祥敏,刘日亮.移动新闻直播:临场交互下的信息传播[J].电视研究,2018(9):18-22.
其他文献
关键词 《乘风破浪的姐姐》;她综艺;使用与满足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1)06-0088-03  近年来,随着女性经济独立及社会地位的提高,女性形象在媒介形象呈现中逐渐受到重视。一大批以女性为主角或从女性视角出发的音视频作品开始占据荧屏,这其中,以女性明星为主角的“她综艺”就是一个典型。“她综艺”的主角是女性,综艺话题主要围绕女性的工作、生活、社交
期刊
关键词 互联网群体传播;春节文化;短视频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1)06-0094-03  群体进行的非制度化的、非中心化、缺乏管理主体的传播行为即群体传播,其主要特征表现为自发性、平等性与交互性[1]。互联网技术改变了大众传播时代的单向传播模式,使得信息生产权与话语权逐步下放到受众中,群体传播呈现出即时性、快速性、可视性等特征。而新兴的短视频则可
期刊
关键词 直播带货;情感能量;仪式;互动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1)06-0097-04  直播带货是“互联网+”时代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发展产生的一种社会现象。受疫情而迅猛发展的直播带货为经济的复苏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不仅有已具带货经验的主播,同时自带话题流量的明星、主持人、各地县长、网店店主等都加入到了直播带货的行列中,形成一股巨大的社会热潮。薇娅作
期刊
摘 要 结合乡村直播带货的短视频应用现状,以抖音平台为观察对象,提出了意见领袖、标签人物、直言意图、品牌建设等四种类型的短视频带货模式,分析其账号营销、视频制作、直播场景、售卖形式等方面的不同特点以及存在问题,为乡村直播带货中的短视频应用及创新提供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 乡村直播带货;短视频应用;抖音;模式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1)04-0021
期刊
摘 要 以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为例,探讨在新媒体背景下,馆藏革命文物数字化的必要性,并尝试提出革命文物数字化的基本路径,以实现文物管理更科学,利用更广泛,宣传更深入,让文物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关键词 新媒体;革命文物;数字化;保护利用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1)04-0018-03  2018年10月,两办印发《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
期刊
摘 要 Vlog作为一种记录个人生活的视频影像,近几年风靡国内,虽然数量、质量和平台成熟度不及国外,但发展势头迅猛。作为Vlog的创作者,Vlogger主导和把控视频的整个进程。吸引受众、产生个人影响力是Vlogger可以持续创作的直接动力,要吸引一个素不相识的人站到自己“跑道”,这其中就包含了说服和被说服的关系。21世纪是女性意识蓬勃发展的时期,女性Vlogger作为一部分受众的意见领袖,进一步
期刊
关键词 文化;新媒体;融合创新;长尾效应;《国家宝藏》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1)06-0058-03  近年来,文博类节目开始引领综艺节目的中国传统文化热潮。其中,由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出品的《国家宝藏》反响尤为强烈。该节目自2017年12月5日在央视开播,立刻引爆各大网络平台,电视收视率持续上升,平均收视率为0.551%,豆瓣评分高达9.1。与此
期刊
摘 要 在消费主义视角下,对“萌文化”进行分析,希望为以“萌文化”符号为特征的视觉文化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分析与判断。  关键词 消费社会;“萌文化”;符号消费;影响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1)04-0056-03 1 “萌文化”的概念  “萌”最早源自于日本。本意指读者在漫画中看到美少女时热血沸腾的状态。20世纪80年代,日本动漫、游戏被引进中国,日
期刊
关键词 抖音;短视频;城市形象;形象建构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1)06-0107-04  美国社会哲学家芒福德曾经于《城市文化》[1]中指出:“城市是文化的容器,专门用来储存并流传人类文明的成果,储存文化、流传文化和创新文化。”城市文化是城市形象的底色,也是推动其得以不断建构与传播的基础力量。而在当今“抖快两超”的微传播时代下,短视频以其短道速滑
期刊
摘 要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信息传播的途径日益丰富,媒介融合向“纵深”发展成为媒介生态大趋势。2019年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举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在此大背景下,各高校為适应潮流大力发展新媒体(主要为互联网、两微一端、短视频等),在新媒体语境下以高校广播媒介为代表的传统媒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