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佛教是如何優勝於大陸的

来源 :澳门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rrej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峽兩岸隔閡已久,許多方面也都因此有了自己的發展模式和發展軌跡,比較和借鑒雙方的異同得失,對於兩岸的文化交流和民族認同都是不無裨益的事。所以,我在這裡介紹以下台灣佛教特色以供有心人嘗臠一鼎,其目的,借用錢鐘書的話來說,不過是“非作調人,稍通騎驛”而已。
  台灣佛教中,最具特色,也最獲社會好評的(遵循“入世”路線的)“人間佛教”。這種佛教特點有大致有:
  首先是其事功成效。譬如,慈濟的“印度尼西亞整治紅溪河”一案中,不但濟貧救苦的事功成就,更為讓人敬佩的是其不以慈善為手段,而改變受惠者的宗教信仰,反倒是以佛法的“無我”精神,突破種族、族群與宗教的藩籬,建構了世界和平的願景。 “人間佛教”強調“嚴淨佛土,成熟有情”的大乘理想,並積極從事社會關懷,它關切的不祇是教內事務,而已廣及生態環境與“眾人之事”。然而無論其主觀上是否樂意與政治互涉,但它與“管理眾人之事”的政治,在行動面就不可能毫無交集。因此,“人間佛教”也是一種政教互動的宗教。
  其次,是台灣佛教的平民化與時代化特色。近二三十年來,台灣佛教界充分利用台灣社會給佛教發展帶來的條件,運用廣播、電影、電視、出版等傳播媒介和舉辦各類法會、講演會、文藝演出、弘法遊行、宗教觀光、聖地朝拜等活動,全方位、多渠道地宣揚佛教,吸引信徒,使台灣的佛教信仰在社會表層呈現出極其興旺的景象,並在世界範圍產生了相當的反響。與此相聯繫,台灣知識界對於佛教的學術研究興趣大增,不少學術成果問世。這裡,值得提到的兩位重要人物是星雲法師和印順法師。星雲是江蘇揚州人,1927年生,12歲在南京棲霞山剃度,曾任宜興大覺寺、南京華藏寺監院;1949年到台灣,1967年在高雄縣大樹鄉破土興建佛光山寺,該寺20年後成為台灣最大道場,別院、分院遍及台灣各地,甚至還發展到香港、東南亞、日本、關島、夏威夷及美國本土,以至澳大利亞和南非;星雲還發起成立“國際佛光會”,以各地的佛光山寺院和活動點為中心,聯絡組織當地佛教信徒加入協會,從而在台灣和國際華人社會乃至部分非華裔人口中掌握了引人注目的信眾資源。星雲把自己的做法看作是“提倡人生佛教,建設人間淨土”的實踐,他以宗教家的熱忱、企業家的手段、政治家的謀略,終於把佛光山建成一個資本雄厚、事業眾多的跨國集團,其資產總值在80年代已達新台幣100億元以上。憑藉巨大的經濟實力及個人活動能力,星雲在宗教、政治和社會生活領域十分活躍,還被國民黨“第十三次代表大會”選為“中央評議委員”。在始終受到蔣氏父子青睞的“中國佛教會”多屆理事長白聖法師去世以後,星雲和“中佛會”名譽理事長悟明是台灣佛教界僅有的兩位具有這個高級政治頭銜的僧侶。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台灣佛教界對財產的觀念。由於台灣佛教界慷慨、熱情的作風,使很多人誤以為台灣的出家人都很富裕,其實不是。大多數出家人生活非常簡單、儉樸,甚至是清貧的!舉例來說,絕大多數台灣寺院的出家人,每月的單資只有500-1000台幣(合人民幣約125-250元)。這在物價奇高的台灣形同完全沒有錢。當然,由於信眾和有關機構的捐贈,台灣佛教界也不差錢,但是,台灣僧侶都不會把這樣的錢視為廟宇的私有財產,而是將其視為社會財富——不能作為自己財物私相授受,而只能作為基金用於佛教事業。正是因為出家人起到了社會的表率作用,所以台灣的出家人,社會地位非常高,走到哪裡,都受到尊敬。社會上的人,會盡一切可能為出家人提供便利。他們真可謂人天師表,醒世明燈。
  最後,台灣佛教多元並存、兼相發展。所謂“多元並存”,就佛教而言,三大語系佛教,都可以在台灣找到它們的蹤跡。也就是說,不單是漢傳佛教,南傳佛教與藏傳佛教,在台灣都有一定的市場,都有不少人去傳播、發揚,而且展現出多元並存,相互融合的勢態。就漢傳佛教而言,除了傳統的禪宗、淨土宗兩大宗派,其他各宗派,也有人去弘揚、傳承,既有人專門去發揚某一宗派,也有人融合各個學派,兼容並蓄地來修持、發展。台灣除了佛教、基督教等世界性的大宗教信仰之外,各種民間信仰也很發達,比如:中國本土的道教、一貫道、媽祖、土地公、城隍、王爺等,都可以找到他們的影子。而且在一些中小寺廟,民間信仰和佛教信仰,在保持各自獨立的情況下,竟然還可以並存共生。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早期佛教傳到台灣時,曾依附於民間信仰,方便傳播;後期佛教壯大後,大樹底下好乘涼,反哺了民間信仰的延續。可以說,信仰的多元並存、兼容並蓄,是台灣宗教信仰的一大特色。同時,佛教的巨大包容性特徵也於此現象中展露無遺。
  總體來講,台灣的每一座佛教寺院,都是社會的一個教育中心、文化中心、慈善中心,是人文的象徵、是文明的標誌。佛教已然成為台灣社會和諧穩定、文明有序的非常重要的一支力量!
  反觀大陸佛教,大陸佛教發展的外部環境,社會政治、經濟環境,和台灣還是有不一樣的地方,大陸的一切宗教活動,都必須在宗教活動場所內進行,包括佛教書籍的流通。就其內部環境而言,佛教在大陸的法脈,從根本上、從整體上來說,已經斷裂了。換言之,佛教,我們可以說它是一種宗教,一種哲學,是一種生命的科學,一種心理學,等等,但它最重要的特徵就是,它是要我們用自己的生命去實踐的。所以佛教的延續、它的弘揚,都有賴於僧人、僧團。僧團、僧人就是佛法的人格化,用生命去體現佛法。大陸佛教在解放以後近三十年的時間裡受到了強烈的打擊,使這種法的生命 ——僧團斷裂了。所以大陸的僧人一個真正地認同三寶、獻身三寶、發起大願的僧人,在大陸的佛教內部這種環境裡面應該說是很艱難的,他做一切事情,不管是他自己的修行,還是說他向外的弘法,都很艱難。此外,大陸佛教的努力,但還是停留在建設寺廟,培育僧才,學習佛法的層面上,實際上還需要有更多的方面需要更進一步。譬如寺廟和社會的互動,僧人和社會人群的交流和引導,寺廟財務和管理的現代化——尤其是廟產的社會化方面。現在的大陸寺廟的功能,還大多局限於為亡人超度,為生人息災的服務上,而忽略了對社會群眾生活上的引導。早在民國時期,面對當時佛教界的重死人、鬼神的現象,太虛大師感到“一種內心深深的痛苦和悲哀”,而提倡“人間佛教”的建設。“人間佛教”是佛陀時代的佛教情懷在當今社會的一種回歸。它一方面符合佛陀的本懷,符合佛教的精神,另一方面它又具有時代的特徵。
其他文献
9月24日,廣州,來自湛江的離異母親黃女士陪著讀小學的兩個兒子在狹窄的空間做作業。黃女士收入微薄,兩個兒子讀民辦小學,一個學期學費,每個人就要交3500元,如果算上午餐、校車費,兩人加起來要8000多元。如果在國慶前沒交齊學費,這兩兄弟就面臨失學。
期刊
澳門社會人士提出設立“全民博彩公司”,以全民入股的方式,讓所有市民都參與到澳門博彩業發展的成果分享中來,用股份分紅的方式取代當下的現金分享。這一提議引起社會各界熱議:這一提議有何價值?股份分紅能否取代現金分享?與現金分享相比,孰優孰劣?“全民博彩公司”會不會影響到澳門人的價值觀?“全民博彩公司”會不會加劇澳門經濟單一化的格局?帶著這些疑問,本刊有幸邀請到了澳門立法會議員施家倫、澳門大學博彩研究所所
期刊
所謂“社會誠信”,其實是一種社會秩序。這就要求立法會選舉參選人是以為廣大市民謀福祉、服務社會為目的,而不是為了一己私利,以各種不公平競爭手段去騙取選民的選票。一旦這樣的候選人當選,首先考量的是怎樣用手中的權力將選舉過程中的投入攢回來,不顧廉恥的以權謀私變本加厲牟取不當的暴利。這種沒有社會誠信的不道德行為堪稱是對投票選民的良心考驗,呼籲廣大選民切勿因為一點小恩小惠影響了手中神聖一票的選擇。  澳門特
期刊
本月中,一場八號颱風襲澳,不僅給澳門帶來惡劣的天氣,影響了市民的出行,同時也掀起一場關於的士的風波,令市民和遊客對本澳交通亂像的不滿之情再度高漲起來。就連翌日各報導都是大篇幅地報導有關這次颱風的亂像,批評的士司機亂收車資、白牌車接客的報導滿天飛。的士司機一時間成了眾矢之地,以致於的士司機社團代表亦站出來叫冤屈為業界解圍,挽回的士司機業界的聲譽。  衆所周知,“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實際上,有關的
期刊
沒有專門的休息場所,青海湟中縣王家莊幼教點的孩子們只得在牆根下午睡。老師說,教室裡陰暗潮濕,孩子易感冒,所以就在外面靠牆睡,天氣好時每次午睡半小時以內。教育局人員介紹,湟中縣68個幼教點中,王家莊的情況“屬於比較好的”。
期刊
近來,“均益炮竹莊”的清拆問題引起了廣泛的關注。但據運輸工務局的說法是,由於均益炮竹莊年久失修已成危樓,且已經危害到周圍居民的安全,將進行清拆。消息一出,引發了部份居民和一些文化保育人士的反對,運輸工務局也只好暫時推後清拆計劃。  一座城市的古老建築,能夠真實地永續傳承這座城市原有的歷史文化。澳門這座“神奇”的小城,也正是有了各個時期的老建築才會如此的與衆不同。何以各界對均益炮竹莊的去留有這麼大的
期刊
不久前,讀到澳門某報章“文遺法高於城規法”一則評論,筆者確實是不敢苟同,更從未有聽聞同一立法機構制定的法律還有高低之別、先後之分,更不明白該評論所謂“文遺法高於城規法”的這個“高”到底高在哪裡?更是不清楚這樣比較的意義在哪裡?該評論所言,“雖然法律並未明確規定,但從文遺、城規兩法條文及實際操作而言,文遺應處優先考慮位置,一切因世界休閒旅遊中心、世遺城市的定位而起。”稍有法學知識的人,都明白每部法律
期刊
近期,美國汽車城底特律宣告正式破產的消息傳開,世界輿論一片嘩然,無不感到惋惜。曾為美國第四大城市的底特律,是美國人曾引以為豪的汽車之城,雲集了美國絕大多數的汽車公司。這樣一座讓很多人曾經嚮往的城市,何以淪落至破產的淒涼境地呢?  底特律這座城市從開始的蓬勃發展到後來的沒落,這樣一個發展軌跡,不難發現這和城市產業過度單一的經濟模式息息相關。作為一座依靠汽車經濟得以繁榮發展的汽車城,當汽車產業大環境逆
期刊
本人對研究澳門政治與社會方向頗有興趣,在來澳門念書以前就找各種途徑閱讀很多由“澳門基金會”資助出版的書籍。起初,我並非很瞭解“澳門基金會”在澳門社會的獨特作用,以為其與內地遍地開花的基金會別無他樣。但來澳門讀書的兩年時間,我切身地感受到了澳門基金會在澳門社會中發揮著無可替代的作用。就像貴刊8月號雜誌中澳門基金會主席吳志良先生所言“作為澳門的綜合性公共基金會,澳門基金會一直在推動地區文化建設中擔當著
期刊
我住在“大三巴”後面的高園街,而這一區域也是遊客和旅遊大巴較為集中的地方。因為上班點在新馬路,所以平日上下班必途經澳門人氣最旺的新馬路、噴水池、大三巴牌坊。可以說,多年以來,每日出行一路上全程都是被提著大包小包手信的遊客們包圍著。而且,隨著周邊營商環境一日比一日好景,遊客也成倍地增加,人潮人湧,舉步維難,今原本一段可以十分鐘完成的行程,竟然要逾半小時才能走完,真的是令人身心疲憊。澳門政府和社團近年
期刊